第3讲:转折思维,学说但是
议论文必须旗帜鲜明,是就是,非就非,不可含糊其辞。但是,事物是纷繁芜杂的,我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必须学会辩证法,不能简单化。如果说话主观臆断,不留余地,以偏概全,用特殊性来否定一般性;或者只注意事物的一面,不注意事物的另一面;或者重视了某一方面的因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因素;或者把事物间的必要条件理解成充分条件,夸大某一方面的作用:那么势必造成观点的绝对化和片面性,影响议论的逻辑力量。
【时评欣赏】
当华阴老腔“一声喊”之后
胡丹
央视猴年春晚的《华阴老腔一声喊》应该是让观众印象深刻的作品之一。这个将华阴老腔与摇滚乐融合在一起的节目,的确给人以不一样的视听效果。在一个作品中,同时看到了戏曲与摇滚的杂糅,农村与城市文化的融合,民间老艺人和时尚摇滚女歌手的合作,给万家团圆的日子注入了力量、激情以及声响上的震撼,也似乎与传统节日的鞭炮、唢呐一样,带给人们相似的视听体验。
从艺术作品角度来看,《华阴老腔一声喊》这种混搭式的风格或许从作品本身来看给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然而,回归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华阴老腔本身来看,或许这种做法又会带来很多的尴尬。作为区域性文化,这与本地的文化土壤有着密切关系,长期以来形成了一整套的表演程式、规范以及文化禁忌。作为一个节目,却必须突破这种限制,而这种打破原有的表演规程与禁忌的文化与原生形态的文化依然相去甚远,并且通过央视春晚进行放大,有意无意地遮蔽了原有的文化色彩与内涵。然而,当华阴老腔火了以后,在中国许多具有特色文化品类的地方,或许这种土洋相结合的方式为他们宣传本地文化遗产提供了方式借鉴。或许当你再次听到某某腔“二声喊”“三声唱”的时候,这种对传统文化带有装裱式的方式就丧失了它原本能够带给你的震撼与新奇。
正是因为央视春晚的那“一声喊”,华阴老腔被人们熟知。作为文化持有人所在地的华阴市于央视春晚后的2月15日为华阴老腔艺人颁发了30万元奖金和“突出贡献奖”奖状,并为张喜民等老腔艺人颁发了荣誉证书。据华阴市政府的官网报道,老腔艺人在多年来不畏艰辛,迎难而上,创造性开展工作,并结合实际,贴近生活,新编新排了许多新剧目,开展了两期免费培训班,培训学员达百余人,切实做到了华阴老腔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虽然华阴市政府对老腔重视无可厚非,但是阅读上述文字后我们不免产生思考,为什么“重奖”一定要等到在央视春晚“一声喊”之后?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老艺人们原汁原味免费培训百余人的实质性传承工作远远不及这场混搭性的表演?这就从侧面看出作为地方政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他们重视的是老艺人对地方的宣传多于他们对本地文化实质性的传承。
当央视春晚的华阴老腔那“一声喊”渐渐远去的时候,其实所有人都希望传统的、不加任何修饰的“砸板凳、挂烟袋”那种带有农业文明的,风格上带有野性、让人在血脉喷张的老腔能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然而,我却认为,华阴老腔最重要也最可贵的是民间艺人在表演上传达给我们的“精气神”。如果在文化传承之中,由于外界的行为伤及了他们最本真的“精气神”,即使他们再使劲砸板凳,或许也砸不出观众的喝彩声了。
【技法点击】
本文最大亮点在于辩证分析,观点独到。文章既肯定《华阴老腔一声喊》的混搭式风格给人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又指出对华阴老腔的这种裱式的方式会使它丧失原本能够带给人的震撼与新奇;既肯定当地政府重奖老腔艺人的做法,又指出他们重视的是老艺人对地方的宣传多于他们对本地文化实质性的传承。坚持两点论,拒绝绝对化,分析辩证全面,对如何重视和继承民间艺术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那么,文章是怎样运用辩证分析方法的呢?
1、用转折词语造句构段。
“华阴市政府对老腔重视无可厚非,但是阅读上述文字后我们不免产生思考,为什么。‘重奖’一定要等到在央视春晚‘一声喊’之后?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老艺人们原汁原味免费培训百余人的实质性传承工作远远不及这场混搭性的表演?”这是用转折词语造句的例子。“从艺术作品角度来看,《华阴老腔一声喊》这种混搭式的风格或许从作品本身来看给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然而,回归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华阴老腔本身来看,或许这种做法又会带来很多的尴尬。”这是用转折词语构段的例子。用转折词语造句构段,肯定中有否定,先肯定,后否定,辩证否定,更有说服力。
2、加限制语表达思想观点。
通过增加限制词和修饰语,做到说话分寸感,不说过头话,这也是辩证思维的具体体现。请看“央视猴年春晚的《华阴老腔一声喊》应该是让观众印象深刻的作品之一”一句,如果去掉“应该”和“之一”,表意就大不一样。你说是“让观众印象深刻的作品”,可也有不少人感觉不出来,有了“应该”的限制,这样就表明这是对大多数有正常鉴赏能力的观众而言的,这就把判断建立在了大多数和正常情况的基础之上。至于“之一”,同学们更容易看出其表意准确、全面的作用。再比如,说到《华阴老腔一声喊》的影响,文章写道,“也似乎与传统节日的鞭炮、唢呐一样,带给人们相似的视听体验”,这里的“似乎”一词就表明《华阴老腔一声喊》传统节日的鞭炮、唢呐在实质上并不一样。
【习作示例】
与其恋家,不如上路
一个很优秀的女教师,工作干得好好的,突然向领导交出一封辞职申请:“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份最具情怀的辞职信一问世,便遭到许多网友的批评:“世界那么大,有多少情怀能用来辞职?”“在家不是很好吗?何必去路上奔波劳碌?”
然而我说,世界那么大,与其恋家,莫如上路。
是的,家是安身立命的场所,是心灵的港湾,有家的庇护,任凭外界风吹雨打,总能舒适而又惬意地过上每一天。就说那位女教师,不必想入非非,蜗居在家,过朝九晚五的日子,确实也是一种幸福。但是,这种幸福也仅仅是一种平淡无奇的日子而已,并不包含更多的人生体验。人生有限,既然生命的长度不可以增加,那就拓展生命的宽度,而“路上”正是拓展生命宽度的旅途,蜗居的宅男宅女拒绝“上路”,也就无缘获得这样的馈赠。
荆州师范学院有一个学生,毕业后放弃工作,整日都在村里闲晃,靠亲友给钱过日子,饥饿时有什么就吃什么,没成熟的果子也被采来充饥。后来邻居发现,他死在家中,全身僵硬,人们为之唏嘘惋惜。这位宅男,不是死在路上,恰恰死在家中。可见家也不是什么绝对的安乐窝,他要是走出家门,寻一份工作,好好上班,又何至于活活饿死家中呢?
豢养在圈棚里的是肥猪,奔驰在疆场上的战马;蹦跶在蓬蒿间的是燕雀,翱翔在蓝天的雄鹰。尽管我们也欣赏山间小溪的清浅和明媚,但是我们更欣赏长江、黄河的气魄。
恋家与上路,是不同的生命形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内养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外显不畏强权的威武不屈,这才有崇高的人格美。纵然是有点玩世不恭意味的庄子,也讴歌鲲鹏而嘲讽蓬间之雀,慨叹“百川灌河”“泾流之大”终不及大海之浩瀚无涯,恋家的宅男宅女岂能领略鲲鹏的雄姿和大海的气派?”
诚然,走在路上有凤险。北京时间2016年10月25日15时“中国航海第一人”郭川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失联。如果不恋海上之路,蜗居在家,郭川不会有葬身鱼腹的危险,但也不会有“中国职业帆船第一人”的辉煌和荣耀。屁股底下坐着二级火箭,点火是发出巨大的轰呜声,当宇航员不危险吗?但是三次遨游太空的景海鹏说,这份职业值得我们用生命去置换。 无论在家还是上路,处处有风险,关键是看有无生命之虞,是否值得用生命去置换。
世界那么大,我们应该去看看。一路上,我们既能欣赏到沿途的美景,也能让心灵丰盈,从而过一种更完整更有意义的生活。实际上,许多时候上路比在家更好,人们啊, 与其恋家,不如上路。
点评:
本文辩证分析法运用得相当成功,而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能确当地运用转折词语造句构段。如第三段就是一个以“但是”为标志的转折型语段,而第五段“尽管我们也欣赏山间小溪的清浅和明媚,但是我们更欣赏长江、黄河的气魄”则是一个复句。这些转折型语段和语句的运用,使论证更加辩证全面,充满说服力。另外,文章也能注意运用限制词和修饰语,如“可见家也不是什么绝对的安乐窝”里的”绝对”,“许多时候上路比在家更好”里的“许多时候”,都恰到好处。
【技法讲析】
优秀的作文往往呈现出写作者良好的思维品质。在诸多的写作思维种类中,转折思维具有很强的考场辨识度,它既隶属于逻辑思维,也常包孕着创新思维,还彰显着写作者敢于否定、勇于自主表达的特质。说“但是”,实际上是转折思维的呈现。学会说“但是”,不仅可以丰富文章的层次,避免文章在一个思维层面上滑行,而且可以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
一、引出对立
写作中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可以增强论证的效果。这其中,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之间。往往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转折关系。在转折后的对比之下,正反对立的观点、事例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所论述的观点也更容易被接受。转折引出的对比方式,有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纵向对比,就是时间上前后期的对比,事情前后发展阶段的对比。横向对比,就是同类事物之间的对比。对比的范畴很广,可以是古今对比、中外对比、善恶对比、是非对比等等。总之,对比可以让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观点更加鲜明,更具有说服力。
语言标志
①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投至当下,便会不无遗憾地发现……②但是,与之相悖的事情往往层出不穷……③但是,不能不引起我们注意的是……
【例1】
我的周围有很多的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眼里,他们听话,成绩好,从不让人操心。我的父母也曾用那些乖孩子来与我做比较,想以此激励我去做一个像那些孩子一样的人。然而,我有自己的想法,我更欣赏带着自己想法的“不乖”,而不是像复制品一样的乖孩子。
——《说“不乖”》
【例2】
我们需要娱乐,娱乐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需求,明星人物的社会价值应当得到肯定。但是,我们必须警惕错位崇拜,防止把明星捧上天。明星人物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英模人物,就是一些出名的艺人而已,我们可以尊重他们,也应该尊重他们,但用不着崇拜他们。
——《可怕的错位崇拜》
二、驳斥谬误
写作时先摆出谬论,然后对谬论进行精准有力的驳斥,这样的论证过程能体现出转折之精妙。驳论是指通过揭露和驳斥错误的论点来确立自己的论点,驳论的过程就是由“破”到“立”的过程,即驳斥对方错误的观点,树立己方正确的观点。这样的破立转折,便会促成有效的论证。驳论的方法一般有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驳论点就是对谬论中根本性的错误和其与相关基本原则冲突的部分进行反驳;驳论据就是对错误现象、错误事实进行反驳;驳论证就是对不合理的论证方法进行反驳,通常可用归谬法。
语言标志
①但是,这样的观点显然是荒谬的。②但是,我不敢苟同这样的观点。③但是,在我看来……④但是,事情果真如此吗?
【例1】
从成功方面看,如果成功了就是英雄,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二战初期的希特勒不可不谓是个英雄,创建第三帝国,铁蹄横扫欧洲,可是,难道你们同意他是英雄吗?从失败的方面看,如果失败了就不是英雄,那荆轲、布鲁诺都不是英雄,但是他们真的不是英雄吗?把成败综合起来看,成败作为相对的概念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竞争之中,竞争一方的成,就意味着另一方的败。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第三个结论,任何竞争的结果都是一方英雄,一方狗熊。按照对方同学的观点,以成败论英雄,其结果只能是假英雄大行其道,真英雄纷纷落马。
——《莫以成败论英雄》
【例2】
一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不时被人提起,什么“熄灭了灯光,点亮了意识”,赞语不断。然而,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一种形式主义罢了。你或许还能想到当天的情景,8点半人们关掉冰箱,关掉空调,关掉电灯,同时也点亮了蜡烛,全城顿时由灯火辉煌变成萤火点点。为了保卫地球,我们宁可回归洋油、洋火、洋蜡烛的时代,过原始生活,也决不开电灯享受文明的光辉,这是何等的意识!点蜡烛不比开电灯更浪费能源、污染环境吗?想起查尔斯王储坐着专机去参加环保会议,以环保之名行反环保之实,颇有一点黑色幽默的意味。
《形式主义是毒瘤》
三、以退为进
以退为进,即让步思维,即承认自己的观点存在一定的缺陷或对方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以退为进,运用在写作中的意义在于体现思维的周全性,表明自己考虑到了对方的想法,这有利于增强自己观点的可接受度和说服力。但让步不是目的,让步说理的内容不宜过多,一两句话即可。在写作中适度让步之后,必须进行转折,对让步内容进行有理有据的削弱和反驳,最终证明自己的观点更加合理,从而回到中心论点。
语言标志
①诚然,……但是……。②固然,……但是……③是的……但是……④不错,……但是……
【例1】
不错,人是要有理想的。船无动力不行,车无动力不驶,在理想的招引下,我们就能产生无穷的力量,克服前进路上的一切困难。但是,理想不是空想,更不是幻想。李大钊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 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莫拿情怀当卖点》
【例2】
诚然,家是安身立命的场所,是心灵的港湾,有家的庇护,任凭外界风吹雨打,总能舒适而又惬意地过上每一天。但是,这种幸福也仅仅是一种平淡无奇的日子而已,并不包含更多的人生体验。人生有限,既然生命的长度不可以增加,那就拓展生命的宽度,而“路上”正是拓展生命宽度的旅途,蜗居的宅男宅女拒绝“上路”,也就无缘获得这样的馈赠。
——《与其在家 不如上路》
四、限制补充
限制补充,即对自己提出的观点进行限制或补充,使观点更加严谨、合理、全面。限制,就是约束已方观点的发生情境、适用范围、成立前提,避免观点过于武断、随意而出现可供对方攻击的明显漏洞。补充,即进一步补充己方观点的内涵,使观点更具有针对性、更显理性。如果说驳论代表观点上的“进攻”,那么限制补充则意味着观点上的“防守”。防守的目的是让自己的观点滴水不漏、无懈可击。写作时,要充分考虑已方观点成立的大前提、小前提,考虑到可能影响观点成立的特殊情况,考虑自己的事例是否具有普适性,论证的方法是否科学正确。
语言标志
①然而,××不仅是……,更是……②但是,××的精妙又何至于此。③当然,问题还有另一面……,但是……
【例1】
教育需要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教育当然应当坚持正面引导,需要说服教育,但是教育不能只有说服教育,还应当有批评和惩戒。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对真理道义的敬畏之心。不作说服教育,人心无以生“敬”,没有批评惩戒,则人心无以生“畏”。有敬有畏,有敢有惧,才是健全的人,有奖有惩,赏罚分明,才是健全的教育。
当然,惩戒要有尺度、有爱意、有温度。尺度便是依法、依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怎样的惩戒手段,不可以采用怎样的惩戒手段,必须有所界定;爱意是指惩戒的目的是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不能简单粗暴;温度是给予学生温暖,惩戒结束后的沟通和观察需要持续。作为教育行为的实施者,教师需要时刻警醒、更加理性,慎用惩戒权。
——《教育乌托邦应当缓行》
【例2】
生活并不拒绝抢。抢占时间,谋得发展;抢占先机,赢得机遇;抢夺名次,力争上游。有了“抢”的意识,争先向前,唯恐落后,才能有目标,有压力,有动力;有“抢”的行为,抢占机遇,先人一步,才能超越自己,穿越平庸。走过30年改革开放之路的中国人对“抢”有深刻的体验。当年实行计划经济,不争不抢,一切按照既定的计划行事,结果人民忍饥挨饿,国家濒临绝境,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经济领域里允许争抢,鼓励争抢,在国内争抢,到国外去争抢,经过30余年的努力,中国终于摆脱了贫穷落后,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当然,“抢”不是索马里海盗在公海上的非法劫持,也不是黑社会为害一方的巧取豪夺,而是道德和法律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序的社会行为。“抢”要知法度,守规矩,重道德,讲礼让,这样才能保证“抢”在良性循环中进行。
——《何必谈抢色变争》
五、辩证分析
辩证分析,就是在分析某一观点或事物时,用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进行研判,它可以避免观点表述的片面、孤立和绝对化。辩证分析,即在分析问题时,既看到事物的正面,又看到事物的反面。需要注意的是,在辩证分析时,一定要有明确的态度,不可搞骑墙主义,在观点上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否则辩证分析就成了和稀泥。同时,要切忌危言耸听、夸大其词,辩证分析要得体、中肯、适度。此外,辩证分析也不能绝对偏向一面,很多关系看起来是对立的,实际上却是对立统一的。
语言标志
①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②但是,我们对问题的思考不能过于片面。③但是,××虽然……,但是……
【例1】
一个人如果经常有谎言流于口中,去哄骗他人,久而久之,他便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如同每天都喊“狼来了”以寻求刺激的那个孩子,当狼真的来时,他只能一个人独立去面对。谎言可恶,但是,不可一概而论。当“谎言”和“善意”结合,它的本质也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善意的谎言”是人们对事物寄托的美好愿望,是善良心灵的对白,是彼此之间相互安慰的一丝暖意,是心底里流露出来的一种柔情,谁也不会去追究它的可信程度。即使听到善意谎言的人明知是谎话,也一样会去努力相信,不会觉得说谎者虚伪,有时还要从心里感激这样的谎言呢。
——《谎言有时也美丽》
【例2】
古人云: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是中国仁人志士千百年来追求的境界。苏武牧羊,风餐露宿,十九年不改初衷;李白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于是游历名山大川;文天祥誓死不降,名留青史……他们执著追求,宁折不弯,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面对强大的现实,换一种活法,弯而不折,也是一种不错的选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谭嗣同那种愿以颈血刷污政、视死如归的精神不仅直指清朝政府的腐败和黑暗,同时也为人民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后人永远敬仰。然而我总是在想,如果他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接受同仁的建议和安排,与康有为、梁启超一起流亡日本,保存其生命,对中国革命的作用未必不如从容就义。
——《宁弯不折,将以有为》
六、辩证比较
所谓的辨析比较,就是把两种意义相近的事物或概念放在一起,在相互比较中诠释其内涵与外延,以达到说明问题的目的。辨析比较不同于正反对比写法,辨析比较所选择的概念往往是意义相近的,而正反对比所选择的概念往往是相对立的。辨析比较中,所选的概念须是同属,具有可比性。选取一组具有可比性的概念(或论点),是论证成功的基础。如若选取的概念(或论点)不属于同类,论证就会显得荒诞不经,牵强附会。
语言标志
①A,并不等于B。②当然,A并不意味着B。③A,不是B,也不是C,而是……④然而,不能将A和B混为一谈……
【例1】
遭遇短板,取他人之长,以补自己之短,也是收获成功的一种办法。但是这种办法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长短是相对的,跟各种成功人士相比,你会发现自己短板太多,不知从何补起。其次,有些短板是无法补救的,比如史铁生生理残疾的短板怎么补救呢?总不能取他人之腿而代之吧。唯有扬长避短切实可行,因为其主动权自己手中,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主攻方向,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如此当然也最容易成功。
——《扬长避短 成就辉煌》
【例2】
有人认为在校学生不宜参加社会活动,理由是圈养熊猫才是安全的。是的,我们必须对学生的安全负责,但是,安全不等于封闭管理。封闭的教育有利于管理,把宠物放归山林增加了危险,然而圈养的熊猫也会发生死亡事故。囿于校园,禁于庭院,就一定安全吗?危险无处不在,吃饭亦能置人死命。而且“圈养”让我们失去强悍,失去生存能力,那才是真正的危险。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校训是:像大树一样茁壮成长。智慧的加拿大知道,人的成长要像大树一样,要生于田原,长于庭院,若将它移植到温室之内、花房之中,绝对长不成参天大树。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雄鹰翱翔于天,方有俯视千里之锐眼;狡狐跳踯于野,乃成精灵古怪之奇兽。家猪的“进化”,只是快速长膘;宠物狗的“特长”,惟有摇尾乞怜。
——《将宠物放归山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人迷路之后怎么办?三个人各自提出三种不同的主张,甲主张寻找引路人,乙主张寻找同样迷了路的人,丙主张首先要寻找自己。
请比较三种主张,然后任选一种写作议论文,阐述理由,说服其他两种主张的持论者。
自助才是王道
一个人迷路之后怎么办?是寻找引路人,还是寻找同样迷了路的人,亦或寻找自己?木心先生曾说过:“若有神助,其实是人的自助。”诚哉斯言。当我们迷失了人生道路,或盲目四顾,等等救星,或惆怅嗟叹,怨天尤人,不如静下心来,扪心自问:我是谁?我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我在哪里失足?迷路者需要帮助,然而真正能帮助自己的正是你自己。
诚然,迷路后可有多种选择。寻找引路人,这是最便捷的方法。引路人是先行者、示范者,能引领迷路的人走出迷宫,能让行者少走弯路。可问题在于周围是否存在引路人。清末年间,千年古国大夏将倾,新中国尚在鸿蒙之中等待第一声春雷,炎黄子孙迷失在新旧世纪之交。到哪里去寻引路人,将中国带出黑暗,带进光明?一批精英人物上下求索,苦苦探求,几十年奋斗,古老中国终于获得新生。何处才有引路人?引路人不在苏俄,不在欧美,引路人就在中国,引路人就是自己。
对于迷路者来说,寻找同样迷路的人也是一个重要的选项。“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结伴而行总好过一个人落单独自彷徨。与同样迷路的人结伴,可以同病相怜,可以分担孤独,可以相互温暖,找到走出迷路的精神动力。可是,在耳闻目睹了那么多团伙犯罪、集体作弊的事实后,我们不得不发出质疑:迷路的人寻找同样迷路的人真的有用吗?也许只是结群作伴地继续迷路罢了,甚至是一起堕落,就像那些传销组织、诈骗团伙,抱成一团,在迷途上越走越远。自己迷路了,去寻找同样迷路的人,是把主动权交给别人,怎比得上自助可靠?
引路人不一定找到,同样迷路的人不一定可靠,世上没有救世主,要找到自己的路最终还要靠自己。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党中央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主动放弃根据地,率领工农红军战略大转移,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使中国革命摆脱了危机,走上胜利的坦途。半个世纪以后,由于决策失误,经济落后,国力衰败,中国航船再次搁浅,中国共产党人及时调整战略,高举改革大旗,中国人民迅速走上了一条富民强国之路。中国现代史上的两次迷路,两次转身,两次挽救了中国的命运,其实就是两次伟大的自救运动。
人生漫漫,迷路是常有的事。迷路并不那么可怕,关键在于在迷路时要学会寻找自己,找回自信,找准方向,找回坚强,自己做自己的引路人,自己做自己的解救者。
人是需要帮助的,但是他助不可靠,自助才是王道。
点评
文章在提出中心论点“真正能力帮助自己的正是你自己”后,以“诚然”引出两个相反的观点,即寻找引路人和寻找同样迷路的人,通过辨析比较得出“自己最可靠”的结论,在整体布局上巧用转折思维,以退为进,颇有说服力。在具体阐述过程中,也多处运用转折思维展开阐述。在阐述“引路人未必存在”时,先正面阐述引路人的作用:“引路人是先行者、示范者,能引领迷路的人走出迷宫,能让行者少走弯路。”然后转折:可问题在于周围是否存在引路人。在阐述“同样迷路的人未必可靠”时,先作正面阐述:“与同样迷路的人结伴,可以同病相怜,可以分担孤独,可以相互温暖,找到走出迷路的精神动力。”然后转折,进行反面阐述:“自己迷路了,去寻找同样迷路的人,是把主动权交给别人,怎比得上自助可靠?”一分为二,辩证分析,议论客观公允,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