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4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4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0 21:0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说说故事内容。
3,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并学习他们说明观点的方法。教学重点
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说说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并学习他们说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文言文二则》的第二则,《两小儿辩日》伸出你们的右手,跟我一起写课题。
师:有一个字我们需要注意一下,哪一个字?(出示课件“辩”字)辩字中间是什么旁?言字旁,它为什么是言字旁?
生:辩论、争论。
师:有的人说”辩”是辩论,争论的意思,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字的顺序,看清楚,有一个地方也需要我们注意,左边和右边是哪一个字?辛,对,是辛苦的辛,但是左边辛苦的辛。这里一竖变成了什么?撇。右边还是一竖,然后中间的言字旁要稍微矮于左边和右边的偏旁。看到了吗?现在拿出你的练字本,在你的练字本上工工整整地写 3 遍。
师:我们一起来齐读课题,《两小儿辩日》,我们能从课题中得出哪些信息?
生:两个小孩坐在一起争论太阳的问题。
师:也就是两个小朋友坐在一起争辩关于太阳的问题,是吧?那想不想知道他们两个到底是在争论关于太阳的什么问题?
生:想。
师:想知道,我们就要走进文本。
任务一,我们一起来齐读任务一。请同学们听读并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停顿。我们听读两遍,第一遍只听,第二遍听读的过程当中,在你的书上做批注、画出节奏。
师:下面我们进行师生配合朗读。我先开始,我点到哪位同学他就接上读。两个小儿辩日,孔子东游....
生 1: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生 2: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生 3: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生 4: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 5: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则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生 6: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师:这些同学的字音读的都非常准确,我们再把它连起来一起齐读一遍
生:两小儿辩日..
师:学习文言文,我们只读通句子,读准字音还不够,我们还要读懂文意,一起齐读任务二: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组内成员互相说一说课文每一句话的意思,语言表达要通顺自然。
生:(讨论)
师:课件出示一句,指名翻译一句,在此过程中询问学生重点词语的理解。
师:再自由读一读文意(课件出示)。
师:文意读懂后,谁能来告诉我,这两个小朋友在辩论、争论关于太阳的什么问题呢?先用你自己的话来告诉我。
生:太阳什么时候距离人近,什么时候距离人远。
师:也就是说,他们辩论的是太阳距离人远近的问题。
师:好,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四句话(课件出示),我们来看一看这两个小朋友,他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以及他们又是怎样说明自己观点的,这也是我们的课后练习题。思考一下,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小朋友,谁来说?
生: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师:非常好。那我们来看一看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他是怎么说明的?
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用你自己的话解释一下。
生: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大的像车盖,到了正午时就小的像盘子。这不就是远者小而近者大吗?
师: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太阳距离我们远的时候,看起来就小,距离我们近时就大,所以用一个字来概括,近大远小(师板书)
师:我们来看第二个小朋友。
生: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你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下吗?
生: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到中午的时候离人近。
师:那他又是怎样说明自己观点的?
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则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下。
生:太阳刚出生的时候感觉到很寒凉,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到热水里去,这不就是近热远凉吗?
师:那用一个字来概括。
生:远凉近热。
师:我们来看黑板。这是首先两个小朋友摆出自己的观点,对吧?有了观点还有什么支撑自己观点的依据,这样的说话方式叫什么?
生:有理有据。
师: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你在阐明自己观点后,也要学习这种方式,要有支撑自己理论的依据或者是理由,这样你的观点才更有说服力。
师:我们来看哈,既然这两个小朋友他们的观点如此鲜明,而他们又是在辩斗,那我们想一想,这两个小朋友在辩论的时候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现象?
生:面红耳赤,不分上下。
生:你来我往,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师:下面我们来看任务三,齐读任务三,小组内的一人做一儿,一人做另一儿。辩斗一番!首先:指名两位学生示范辩斗其次:分为两大阵营,生生互辩。
师:我们刚刚辩斗了一番,仿佛回到了古代,我们能从这两个小朋友身上学习哪些美好的品质呢?生: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
师:还有没有要补充?
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师:我们学习了这两个小朋友的这种美好的品质,那这两个小朋友最后辩斗的结果是怎样的?用我们原文中的话来回答。
生: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师:孔子,大家熟悉吧?大学问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不能决也。这个问题都难倒了孔子,两小儿无奈笑曰,孰为汝多知乎。那你们说,这两个小朋友可能还没有咱们同学们大。孔子可不可以编一个理由说谁辩论赢了?可以吗?
生:不可以师:为什么不可以?
生:因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师:孔子曾经说过一句名言,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他也没办法去判断到底谁对谁错。所以我们要怎么样?
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师:我们从孔子的身上能学习到什么?
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师:好,我们今天学了《两小儿辩日》,从这两个小朋友的身上,我们学习到了他们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孔子身上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也让我们心生敬佩。
师:下面我们进行当堂检测,一分钟的时间,看你有没有掌握住。带着我们刚刚对文意理解,自己的感悟,检测一下。(课件出示,生背诵全文)。
生 1:完成练习并背诵全文。
生 2:完成练习并背诵全文。
师:我们已经把这篇文章读了很多遍,下面带着你自己的理解和对这篇文章的感悟,我们一起在朗朗背诵声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开始。
生:齐背。
师:我看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背诵,课下作业,不仅要会背诵,还要会默写,以及掌握课下注释。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两小儿辩日》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优点与不足:
一、优点
1.围绕着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教学设计以及落实。
2.这节课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比较成功之处在于“朗读”的教学设计。我在教学时共有三个学习任务,层层递进,落实目标
(1) 以读促学,先听读,再自由大声朗读,指名读,师生配合朗读,齐读。
(2) 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学、自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本文。
(3)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模式理解文章意思,着重引导学生个别重点实词的理解以及适当讲解。
(4) 抓住“辩”字,进行生生辩斗,首先两名学生代表“辩斗”,再全体学生分为两队生生“辩斗”,更好的体会两小儿的美好品质以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不足
关于两小儿辩论的“太阳距离人远近”的话题进行拓展,用现代科学告知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