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二单元阅读理解专项特训三
课内阅读。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的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1.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将这句话改为陈述句是:__________。
2.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发挥想象,自己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蝴蝶没有及时躲过猛烈的风雨,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语段阅读。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4.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
②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
5.短文连用了两个_______句,请你把其中的一个改成陈述句:_________
6.反复朗读,体会含义。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①说明现代科学技术高深莫测。( )
②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巨大。( )
课内阅读。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7.蝙蝠嘴里发出的是____________。
8.超声波是怎样帮助蝙蝠探路的?用“____”在选段中画出来。
9.根据选段内容,画出蝙蝠探路的示意图。
课内阅读。
有一个豆荚,里面有五粒豌豆。豆荚和豌豆都是绿的,豌豆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的。豆荚在生长,豌豆也在生长。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太阳在外边照着,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这里既温暖,又舒适;白天明亮,夜间黑暗。豌豆坐在那儿越长越大,它们想,我们得做点儿事情啊。
“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 ”它们中的一个问,“老这样坐下去,我恐怕会变得僵硬起来。我似乎觉得外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这种预感!”
许多天过去了。豆荚变黄了,这几粒豌豆也变黄了。“整个世界都变黄啦!”它们说。
忽然,它们觉得豆荚震动了一下。豆荚被摘下,跟许多别的丰满的豆荚在一起,溜到一个口袋里去了。
“我们不久就要被打开了!”豌豆们说。于是它们就等待这件事情的到来。
“我倒想要知道,我们之中谁会走得最远!”最小的一粒豆说,“是的,事情马上就要揭晓了。”
啪!豆荚裂开来了。那五粒豆子全都躺在一个孩子的手中。这个孩子紧紧地捏着它们,说可以当作玩具枪的子弹用。他马上把第一粒豆子装进去,把它射了出去。
“现在我要飞向广大的世界里去了!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请你来吧!”第一粒豌豆说完就飞走了
“我,”第二粒说,“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这才像一-粒豌豆呢,而且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于是,它也飞走了。
“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其余的两粒说,“不过,我们还得向前滚。”在没有被装进玩具枪之前,它们从小孩的手中滑落到地上,打起滚来。但这两粒豆最终还是被装进玩具枪里去了。它们说:“我们才会射得最远呢!”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最后的那一粒说。它被射到空中,落到顶楼窗子下面的一块旧板子上,正好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粒豆说。
10.从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寒冷——( ) 柔软——( ) 黑暗——( )
11.读一读,说一说这几粒豆都要到哪里去:
第一粒豌豆: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粒豌豆: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四粒豌豆:____________。
第五粒豌豆: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五粒豌豆的命运各不相同,如果是你的话,你愿意做哪粒豌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还鸟儿自由
有一天,一位先生从一座大城市经过。他看到街道的一个角落有一个男孩在叫卖笼中的小鸟。
看到这些失去自由的小鸟,他非常伤感。小鸟们在笼子里叽叽喳喳地叫唤,不停地拍打着翅膀,试图逃出笼子。
他站在那儿,看了许久。最后他对小男孩说:“你的鸟儿怎么卖 ”
先生 50美分一只 男孩说
我不是说多少钱一只 他说 而是说我想把它们全部买下来 共要多少钱
小男孩开始清数鸟儿,算了一下,一共5美元。
“给你钱!”他说。男孩对这个清晨的交易感到十分突然,高兴地数着钱。当他刚刚找回零钱时,这位先生就打开鸟笼,放飞了所有的鸟儿。
小男孩惊愕(è)地喊道:“先生,你为什么要这样 你一只鸟儿也得不到了啊!”
“告诉你我为什么这样做吧。”他说,“我曾经是一个战俘,在法国的监狱里被关了三年。所以,我再也不忍看到失去自由的生命。”
13.查字典填空。
“试图逃出笼子”中的“试”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画。“试”的意思有:①尝试,按照预定想法非正式地做;②考,测验。此处应取第______种解释,与“试图”意思相近的词是__________。
14.给文章的第四、五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5.在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伤心——( ) 叫喊——( )
16.读一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
(1)“惊愕”的意思是什么?你能写出与它意思相近的两个词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惊愕之余,小男孩会产生哪些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是什么使小男孩感到惊愕?用波浪线在原文中画出。
18.那位先生为什么放飞了鸟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第三自然段写道“他站在那儿,看了许久。”你认为他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完全文,把你的感想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文章内容无影响。
人是微生物群居体
①你相信吗?你体内的大多数细胞并不是你自己的,甚至也根本不是人类的细胞,它们是细菌。我们的脚趾(zhǐ)上有肉眼看不见的线状真菌在生根发芽,我们腹部有重达1千克的细菌,我们的身体是由人类细胞、真菌、细菌和病毒组成的混合体,可以被看作是超个体或微生物群居体的一个最好的例子。
②最近,伦敦(dūn)大学的科学家提出了上述观点,并阐(chǎn)述了人体内这些微生物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他们说,在我们的身体内,存在500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菌,这些细菌组成了100万亿个细胞,外来的细胞大大超过了我们体内自身的细胞,我们自身的细胞只有几万亿个,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我们体内的基因大部分来自于细菌。
③幸运的是,虽然这些细菌在分享我们的食物,但它们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实际上,细菌通常对我们的身体是有益的,它们通过与我们的免疫(yì)系统紧密合作,帮助我们抵御(dǐ yù)疾病的侵扰。有研究者表明:“我们已经知道某些时候很多疾病是由包括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引发的,生物群居体这个概念能帮助我们理解疾病的过程。”他相信这个方法可以运用于心脏病、某些癌(ái)症,甚至于一些神经疾病的研究。
21.(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③段中两个词语的意思。
有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侵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词语辨析)第③段中加点的“分享”一词能否换成“吞噬”“抢夺”等词语?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享收获)读了这篇文章,不涉及到的知识是( )
A.人体可以被看作是超个体或微生物群居体的一个最好的例子。
B.我们体内的基因大部分来自于细菌。
C.细菌通常对我们的身体是有益的。
D.细菌会引发多种疾病。
24.(提出问题)读了这篇文章,状状提出了以下问题:
①这篇说明文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②为什么说“人是微生物群居体”?
③人体内这些微生物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④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
(1)针对文章内容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2)针对文章写法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3)针对从文章中得到的启示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南极的天气变幻莫测,给科学考察队员们带来极大的困难。
南极即使在夏天,风暴也会倏(shū)然而至,把正在野外工作的人员困在现场,几天不能返回营地。有时候,天气晴朗,凤和日丽,一队将要进入内地的探险队即将出发,可是,突然狂风从大陆内地吹来,天空骤然变暗,暴风雪铺天盖地而来,结果,原定的考察计划只好中止。
在南极还常常出现这种情况:狂风卷起漫天冰晶,太阳光透过冰晶,反复地反射和折射,形成了日晕现象。有时候,冰晶使天空变成白茫茫一片,看不见远山,看不见地平线,甚至看不见对面的人。行进中的考察队员就会迷失方向;开着牵引车的拖拉机手可能把车开翻;在空中飞行的飞机,由于无法靠地物辨别是上升还是下降,可能弄得机毁人亡。人们把这种奇怪的天气现象叫作“乳白天空”。
在这样的环境里,南极的考察队员们一般不单独外出。出去的时候,都要作好在野外露宿的各种准备:带上几天的食物,简易的防寒帐篷,还必须带上无线电收发报机,万一发生意外好跟基地取得联系。
在南极,即使躲在营房里,讨厌的天气也使人不得安生。一夜的暴风雪就可以把整个营地埋在一片雪海之中,房门都被堵塞了。为了到外边去观测,人们不得不全体动员,出动所有的扫雪车、推土机,忙碌一整天才能弄干净。
25.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形容天气晴朗暖和。 ( )
(2)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 ( )
26.读句子,与句①相比,句②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①冰晶使天空变成白茫茫一片,看不见远山、地平线和对面的人。
②冰晶使天空变成白茫茫一片,看不见远山,看不见地平线,甚至看不见对面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日晕现象是怎样形成的?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28.认真阅读短文,先回答下面的问题,再试着围绕短文内容提一个问题。
(1)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极天气的变幻莫测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请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下面练习。
人类的老师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防毒面具的外形和猪嘴极为相似,这是为什么呢?莫非防毒面具的发明和猪嘴有关?事实确实如此。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使用化学毒剂,顺着风向朝英法联军的阵地放毒。结果致使5万多名英法联军士兵中毒身亡,战场上的大量野生动物也(相继 继续)中毒而丧命。可奇怪的是,这一地区的野猪竟出人意料地幸存了下来。这件事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经过实地考察和仔细研究后,科学家们终于发现是野猪喜欢用嘴拱地的习性,使它们免于一死。当野猪闻到(激烈 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后,就用嘴拱地,以躲避气味的刺激。而泥土被野猪拱动后其颗粒就变得较为疏松,对毒气能起到过滤和吸附的作用。根据这一发现,科学家们很快就设计、制造出了第一批防毒面具。防毒面具可以说是模仿猪嘴的一项杰作。
海蜇,水母的一种,是一种极古老的腔肠动物,它是(预报 报告)风暴最早、最准确的“顺风耳”。人们模拟海蜇感受次声波的器官,成功设计出了精确的“水母耳”仪器。这种仪器可提前15小时预报风暴。
其实,自然界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野猪和海蜇呢?鱼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海里与海流搏斗,并能准确地发现障碍物,确定正确的方向,这些本领十分奇特。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科研小组研制出了一套可使机器人拥有“第六感”的人工侧线,它与鱼类的侧线系统非常相似。
自然界的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29.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0.用“______”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1.野猪喜欢用嘴拱地的习性,为什么能使它们免于一死?用“ ”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32.短文中人类分别从哪几种生物身上得到启示并发明了什么?其中详写的是哪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自然界可以当人类“老师”的生物有许多,除了本文列举的,你还知道哪些可以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人们根据它们发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反问 这是难为蝴蝶。
2.她们的家因为怕被人打扰,所以一定很秘密,美丽而甜蜜。我想它的家在美丽的花朵下。
3.翅膀会被雨点打湿; 会被风吹得不知去向; 彩粉会被雨水冲刷,失去原有的美丽; 沾上泥污,摔在地上,再也无法飞起来。
4.发现 发明
5.设问 当然是人类来呼风唤雨.
6.②√
7.超声波
8.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9.
10.温暖 僵硬 明亮
11.飞向广大的世界里去。 直接飞进太阳里去。 到了哪就在哪住下来。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12.我想做第五粒豌豆,因为它会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
13.讠 六 第一 尝试
14.“,。”。“。”,“,?”
15.伤感 喊道
16.吃惊而发愣。惊慌、惊惶。 可能很不理解,为什么花钱买的鸟儿要白白的放飞呢?对这个人更好奇了。
17.当他刚刚找回零钱时,这位先生就打开鸟笼,放飞了所有的鸟儿。
18.因为他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不想看到鸟儿也有这样的经历。“告诉你我为什么这样做吧。”他说,“我曾经是一个战俘,在法国的监狱里被关了三年。所以,我再也不忍看到失去自由的生命。”
19.想起来了自己的经历,看到笼子的鸟,仿佛看到了自己的遭遇,所以沉思很久。想把鸟儿放出去,还它们自由。
20.鸟儿和人类一样都是有自由的权利的,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联想到自己曾经的经历,不想让鸟儿在笼子里失去自由,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和它们和平相处。
21.指细菌通常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 侵犯骚扰。
22.不能,因为本文主要说明细菌对人类身体的益处,用“分享”一词能够准确体现这一点,而“吞噬”“抢夺”等词语则带有伤害人体的意思,所以不能替换。
23.D
24.②③ ① ④
25.风和日丽 铺天盖地
26.句②语意表达得更强烈,更能突出天气的恶劣。
27.狂风卷起漫天冰晶,太阳光透过冰晶,反复地反射和折射,形成了日晕现象。
28.南极的天气变幻莫测,给科学考察队员们带来极大的困难。 在夏天或者天气晴朗的日子,风暴会倏然而至;常出现“乳白天空”这种奇怪的天气现象。 南极的考察队员们外出时要作好哪些准备?
29.继续 激烈 报告
30.自然界的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31.当野猪闻到(激烈 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后,就用嘴拱地,以躲避气味的刺激。而泥土被野猪拱动后其颗粒就变得较为疏松,对毒气能起到过滤和吸附的作用。
32.要类分别从猪、海蛰、鱼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防毒面具、“水母耳”仪器和可使机器人拥有“第六感”的人工侧线。详写的是防毒面具的发明。
33.苍蝇、蚊子、蜜蜂、青蛙等都可以当人类的老师。根据苍蝇、蚊子、蜜蜂的飞行特点,人们制造出了许多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根据青蛙跟睛的特点,人们发明了电子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