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1 12:2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00
知识梳理
一、写作背景
女娲是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本文是根据《风俗
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风俗通》里的
原文文字非常简略。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
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使得
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充满了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
光彩
二、文体常识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
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
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
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
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
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么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
人化的结果。
三、字词积累
1.重点字
女娲(wa)
澄澈(chng)
掘起(jué)
掺和(chan)
枯藤(teng)
踪迹()
揉团(rou)
绵延(min)
袁珂(ke)
幽光(you)
莽莽榛榛(mǎng zhen)
4.重点词
【澄澈清澈透明。
幽光】昏暗的光亮。
绵延】延续不断。
莽莽榛榛】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
神通广大】本领特别高明。
疲倦不堪)非常疲乏,不能忍受。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灵机一动】灵巧的心思突然闪出一个念头,多指临
时想出了一个办法。
四、主题归纳
本文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远
古时代人们对自身来源的好奇和探索,以及在当时社
会生活条件下所作出的极富想象力的獬释。
五、课文图解
方法:想象
探索
女娲造人情感:喜悦
创造
形象:神、人」
六、疑难探究
1.联象与想象的创作手法的运用。
女娲造人的情节是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神话。神
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
们无法对人的诞生作出科学和准确的解释,只好借助
于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
恰就是神话故事的特点。
七、写作借鉴
1.记叙中的议论自然,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文以记叙为主,但女娲造人的两个阶段性过程用
两个议论段,通过女娲的心理活动,不着痕迹地连接了起
来,既符合人的思维发展规律,又使故事有了完整性。
2.本文语言给人一种柔美、新鲜、喜悦、娓娓道来
之感。
孤独”“笑”“生气”“灵机一动”“满心欢喜”“眉
开眼笑”等词语把女神的人性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出来,
给人以亲切、温柔之感。而人的“开口就喊”“兴高采
烈”“跳跃”“欢呼”“聪明美丽”“非凡的气概”又处处
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