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05 21:10:05

文档简介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2014年全县部分学校联考七年级历史质量试题
学校 班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 姓名 考号 分数
卷首寄语:
同学们,历史已经伴你学完了全册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那些智慧的积淀,文明的灿烂,已经不知不觉融入你的生命。在这里,让我们扬起风帆,重新遨游广博深邃的历史海洋,相信你一定会满载而归!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备受关注的江苏扬州曹庄隋炀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墓在获得社科系统评选的“六大考古新发现”之后,又入选2013“全国考古十大发现”。引发人们对隋炀帝的关注,下列与隋炀帝相关的史实有
①设进士科,创立科举制 ②开凿大运河 ③隋朝的亡国之君 ④开皇之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隋唐时期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下列创新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①三省六部制 ②科举制 ③曲辕犁和筒车 ④雕版印刷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4.下列反映宋代社会生活的诗句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5. 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
A.唐朝时商人在瓦舍里品茶看戏 B.北宋时都城东京(汴京)的市民用煤烧水做饭
C.元朝时首都大都居民常去观看杂剧《窦娥冤》D.明朝时锦衣卫经常向皇帝汇报臣民的一举一动
6.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开发到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北人南迁为南方补充大量的劳动力 B.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
C.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D.“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流传
7.“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中断记载中“明太祖制义取士”的措施是:
A.废行省,设三司 B.实行“八股取士”C.大兴“文字狱” D.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8. 2014年5月26日,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圆满结束,中俄关系已成为大国关系的典范。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辛丑条约》
9. “在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 ( http: / / www.21cnjy.com )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海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材料中呈现的事件是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哥伦布横渡大西洋 C.郑和下西洋 D.鉴真东渡
10. 下列著作中,被称为“中国17世纪科技(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组合列举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1.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写出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撼山易,撼岳家军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湖熟天下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以下提示,列举我国古代著名的工程和建筑:
(1)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___________________
13.民族团结始终是历史的主流,我国历代中央政府采取措施,促进民族融合。辨析正误,正确打“√”
错误打“×”,并改正。
【 】(1)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被西南各部首领尊称为“天可汗”
改正:
【 】(2)元朝时,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原,与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新的民族——满族
改正:
【 】(3)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历时八个月,行程万余里,返回新疆,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改正:
【 】(4)18世纪中期,清政府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设置参赞大臣,管理新疆。
四、材料解析(本题共2题,14题13分,15题9分,共22分)
14..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材料一图一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2分)该朝代为巩固统治采取的经济措施是什么?(2分)
(2)图二反映的是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2分)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加强对西藏和台湾管理的机构名称。(2分)
材料二: 在地方,废除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1分)丞相制度在中国存在___________多年?(1分)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1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15.图片是鲜活的历史,阅读图片,解决问题
图一:交子 图二: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 图三:广州十三行
(1)(1)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出现的什么历史现象或政策?(3分)
(2)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图一与图二有何关系?(2分)
(3)图三反映的这一政策对图二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发展有何影响?(2分)
(4)你认为图三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
五、活动探究(14分)
16.七年级某班同学生对隋唐、宋元、明清三个历史时期进行单元主题学习,设计了如下表格,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时期 主题归纳 问题探究
隋唐 盛世经济的繁荣 (1)封建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___________;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的农业产生工具有__________。(2分)
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 (2)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________。(2分)
宋元 多元文化的碰撞 (3)与两宋政权存在“战”“和”关系的少数民族政权有__________;(1分)
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4)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两宋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有哪些?(2分)
明清 帝国的繁盛 (5)明清时期进一步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央政府为了维护祖国统一,主要在三个方面采取了重大举措,请从各举一例史实说明。(3分)①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②平定少数民族叛乱:③反击外来侵略:
近代前夜的社会危机 (6)明清时期出现社会危机的原因有哪些?(2分)
A B C D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A A C B C C C
二、组合列举
11.(1)开元盛世(2)岳飞抗金(3)经济重心南移
12.(1)隋朝大运河(2)赵州桥(3)故宫
三、辨析改错
(1)× 将“西南”改为“西北”
(2)× 将“满族”改为“回族”
(3)√
(4)× 将“参赞大臣”改为“伊犁将军”
四、材料解析
14.答案:(1)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2)行省制度。西藏:宣政院、台湾:澎湖巡检司
(3)明朝。1500;明太祖(或朱元璋)。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15.答案:(1)图一:北宋时期出现了交子(商业的繁荣);图二: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图三:清朝实行闭关政策。
(2)商品经济发展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前提。
(3)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主观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客观影响: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五、活动探究
18.(1)开元盛世;曲辕犁(或筒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2)吐蕃;玄奘。(3)辽、西夏、金、蒙古等。(4)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制瓷业、丝织业发达;西北部商路受阻;宋朝造船业发达;指南针的运用等(答出两点即可)。(5)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册封达赖和班禅(或者驻藏大臣、伊犁将军、台湾府等);平定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或者平定葛尔丹叛乱);反击外来侵略:戚继光抗击倭寇(或者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每个方面任举一例即可)(6)封建制度的腐朽;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