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旁骛(wù) 亵渎(dóu) 迷惑(huò) 自吹自擂(léi)
B. 陨落(yǔn) 惊骇(hài) 扶掖(yè) 荡然无存(dàng)
C. 秘诀(jué) 箴言(zhēn) 广袤(mào) 怒不可遏(jié)
D. 佝偻(gōu) 剖(pāo) 枘凿(ruì) 恪尽职守(k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旁骛 制裁 坍塌 富丽堂皇 随心所浴
B.羡慕 赃物 嘟囔 丰攻伟绩 一意孤形
C.秘决 灰烬 游弋 相得益章 言不及义
D.妄想 濡养 窗棂 抽丝剥茧 断章取义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考临近,室友们都在认真复习,丁刚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
B.这道数学题很难,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C.她性格孤僻,常常妄自菲薄,大家都认为她是一个自负的人。
D.色彩晶莹的琉璃珠子散得到处都是,在日光下折射出炫目的霞光,令人眼花缭乱。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李守镇委员说,要变成制造强国,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更多“大国工匠”是当务之急。
B. 能否告别雾霾,实现天蓝水清的宜居环境,关键在于节能减排力度的提高。
C. 中央电视台的文化节目《朗读者》成功地激发了全民阅读的情怀,使观众从中汲取了营养,涵养了心灵。
D. 这次校园歌会办得很成功,主办老师还特地邀请了三个其他学校的学生来参加,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5.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B.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C.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
D. 石拱桥自身结构就很美丽: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
6,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和风骨的作品。请写出能表现自强不息的诗(词)句。(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关于《水浒传》的故事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B.鲁智深是《水浒传》中一个颇受读者喜爱的人物形象,先是“拳打镇关西”救金氏父女,后是“大闹野猪林”救林冲,都体现了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性格特点。
C.《水浒传》中的三位女英雄分别是:“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
D.晁盖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前期的领导人,所以是一百单八将中的第一人。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B.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C. 祠亦称祠庙,是旧时祭祀祖先的建筑,相当于现在为纪念名人等修建的纪念堂。
D.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庐山。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②切记不要互相妨碍,因此不应当大声喧哗。听到吵闹声不必捂住耳朵——在许多场合未必能做到这一点。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把汤匙放在碟子上的时候不要弄出声响,喝汤时也不要有声音;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穿着要整洁,表明你对别人的尊重。敬重客人,敬重主人,或者说得更简单一点,敬重路上的行人,不要让大家对你侧目而视。不要连续不断地开玩笑,说俏皮话,讲笑话,弄得旁边的客人心烦,尤其是重复别人已经说过、听你说话的人已经听过的笑话,那更加让人厌倦。絮絮叨叨会让谈话的对方陷入尴尬的境地。切记不要只顾自己说笑逗别人开心,也要让其他人有机会说点什么。动作举止、衣装服饰、走路的步态,一切都要有分寸,力求优雅。要知道任何优雅都不会让人厌烦,优雅是“社会共享的”。因此,在有教养的优雅举止中总是包容着深刻的含义。不要以为优雅仅仅是徒有其表的举止。你是凭借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敬重社会,珍惜大自然,甚至珍惜动物,珍惜花草树木,珍惜当地的美丽风光,珍惜你居住地的历史,等等。
③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换句话说,你会自然而然地记住保持优雅举止的具体做法,你将乐于实施并且善于把这些法则付诸实践。
9.第①段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
10.为什么作者说“不要以为优雅仅仅是徒有其表的举止”
结合选文谈一谈,应如何做一个举止优雅的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江德斌
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个小高潮。《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据2月20日《新京报》)
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的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给观众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的首播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乃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
《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但大多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在生活里、工作之余,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
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回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在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之际,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
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财富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却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社会太浮躁,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
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只是偏重于介绍图书和作者、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高冷化,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好评,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
(选自2017年2月21日《中国青年网》,有改动)
12.本文的中心论点
13.第6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念的一项是( )
A.《朗读者》的成功,说明不依靠视觉冲击力一样可以办好文化类节目。
B.《朗读者》唤起大众对朗读的记忆,给浮躁的世界带来一股清流。
C.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财富的充裕必将导致精神世界的空虚。
D.文中的“人文精神”包含人们对文化艺术之美的追求和心灵宁静的渴望。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谋生与乐生
梁丽娜
人生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件事!谋生与乐生。
“谋生”是一个苦涩的词语,它意味着忍受、付出、疲劳、无奈、受气、披星戴月、流泪流汗……谋生是人之为“人”必需的本事,会谋生才不会成为社会的负累,才能担当家庭的各种责任。
人一生下来就被父母教以各种谋生的必需素质。想想小时候学走路时摔倒,父母告诉我们要坚强,要自己爬起来,这已是在训练我们的谋生能力。尔后,我们不停地读书学习,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艺,领悟人生道理,这是在为日后的谋生作准备。参加工作后,努力地敬业、进取、适应、忍耐,承受各种身不由己的事情,这是真正的谋生。
是的,当我们必须回报,必须担起各种角色所赋予的责任时,我们就被推到谋生的角斗场之中了。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人生义务,每个人都必须履行。所以,不要怨恨和拒绝这一切,这是你应该做的,除非你不想活了,而不想活是做人最不负责任的一种想法。
而“乐生”却是一个愉快的词语,它意味着情趣、品位、干净、爱音乐……乐生是属于精神层次的,是一种心态,与物质没有多大关系。物质富裕的人不一定乐生,而贫穷的人也不一定不乐生。如果你能热爱生活、博爱众生,放一轮明月在心中,那么,任何苦厄便都能从从面对,并从苦中掘乐。
人的一生呀,烦恼总是如影随形。杨绛的《我们仨》中有一段文字!“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真是令人唏嘘啊!
人生苦短,我们不能任由烦恼淹没快乐,不能一生都活在与烦恼的牵缠中。心是烦恼的根源,亦是快乐的根源。我们无法像佛一样除尽烦恼,了脱生死,达到涅槃,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学会操纵自己的内心,让它向着有阳光、有灯光的一面。只要心明净了,就会快乐起来。
学会了乐生,才不枉来人间一趟,才能在任何时候都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6. 本文的结构方式是:
17. 本文的标题只是论题,你认为作者对“谋生与乐生”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18. 请用文中的有关语句说说人为什么要“敬业”。
19. 你怎样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0. 请你简要分析一下“乐业”与“乐生”的关系。
(四)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微笑是一种生活态度
①微笑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跟贫富、地位、处境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富翁可能整天忧心忡忡,而一个穷人可能心情舒畅;一位处境顺利的人可能会愁眉不展,一位身处逆境的人可能会面带微笑……
②心里有阳光的人,就能感受到现实的阳光,如果连自己都常苦着脸,那生活如何美好?生活始终是一面镜子,照到的是我们的影像,当我们哭泣时,生活在哭泣,当我们微笑时,生活也在微笑。
③在受到别人的曲解后,微笑的力量会更大。因为微笑会震撼对方的心灵,显露出来的豁达气度让对方觉得自己渺小、丑陋。当年,有人处处说爱因斯坦的理论错了,并且说有一百位科学家联合作证。爱因斯坦知道了这件事,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说:“一百位?要这么多人?只要证明我真的错了,一个人出面便行了。”爱因斯坦的理论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而那些人却败给了一个微笑。
④微笑是人生最好的名片,谁不希望跟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交朋友呢?微笑能给自己一种信心,也能给别人一种信心,从而更好地激发潜能。微笑是朋友间最好的语言,一个自然流露的微笑,胜过千言万语,无论是初次谋面也好,相识已久也好,微笑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令彼此之间倍感温暖。
⑤微笑是一种修养,且是一种很深厚的修养。微笑的实质是亲切,是鼓励,是温馨。真正懂得微笑的人,总是容易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总是容易取得成功。
21.第①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请说说第③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三、作文
23.题目:热情,让青春灿烂
要求:(1)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4)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答案
B 2.D 3.D 4.A 5.A
示例:(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4)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D 8.D
9.提出作者的观点,统领下文内容。
10.因为行为举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充分反映出一个人的内涵。只有敬重社会,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才能有优雅的举止。
11.示例要做一个举止优雅的人,必须对世界万物怀有一颗敬重之心,在与人的交往中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以不妨碍别人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12、《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13、对比论证,将《朗读者》与其他电视台读书节目相比较,强调“《朗读者》贴地气”。
14、答题有调理即可
15、C
16. 总分 17. 对“谋生”所持的观点是"谋生是人之为“人”必需的本事,会谋生才不会成为社会的负累,才能担当家庭的各种责任。对“乐生”所持的观点是:乐生是属于精神层次的,是-种心态,与物质有多大关系。
18. 谋生是人之为“人”必需的本事,会谋生才不会成为社会的负累;谋生是一种每个人都必须履行的人生义务,因此,谋生必须“敬业”。
19. 诗句的意思是:即使人生走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也能有闲心坐下来看白云悠悠。告诉我们面对逆境,要坦然处之,有一种好的心态;要知足常乐,学会“乐生”。
20. “乐业”是“乐生”的一部分,是“乐生”的具体表现。但“乐业”着重于从人生与事业的关系方面来谈,而“乐生”则是从入生这一角度来阐述对待人生的一种正确态度。
21.对比论证。通过举出富翁和穷人、顺境和逆境之人面对生活的不同态度,突出强调地论证“微笑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跟贫富、地位、处境没有必然的联系”的观点。
22. 先指出本段的观点——“在受到别人的曲解后,微笑的力量会更大”;其次从道理上分析其原因;最后以爱因斯坦的例子作为事实论据充分有力地印证。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