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图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中图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21 22: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中图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
  (2021浙江温州期末)遥感信息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从20世纪70年代的12.7%提升至22.96%。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我国的七大防护林工程密不可分。我国的七大防护林工程分别是:“三北(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太行山绿化工程、平原绿化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护林工程、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三北”防护林体系能(  )
A.防治长江下游洪涝
B.保持青藏高原水土
C.提高南方红壤肥力
D.抵挡西北风沙东侵
2.沿海防护林体系能帮助温州减少(  )
A.台风的危害 B.风沙的侵袭
C.土壤贫瘠化 D.海水的反射
题组二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我国已建有10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关系到抢险救灾过程中救灾物资到达时间的是(  )
A.救灾物资的种类   B.救灾物资的数量
C.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 D.救灾物资的生产
4.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选址条件应该有(  )
①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
②交通运输便利
③市政条件较好
④靠近火电、核电等能源基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题组三  避防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法
  (2021天津六校期末改编)据媒体介绍,四川省绵阳市安县(今安州区)桑枣中学紧邻北川,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汶川地震发生后,全校2 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站好,用时1分36秒,无一人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据此完成下题。
5.地震发生时,选择合理的避震方法非常重要,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A.若在现代高层建筑里,应乘电梯迅速跑到室外
B.若在室外,应迅速跑回家
C.若正在街上行走,应迅速跑到高层建筑下躲避
D.若在现代高层建筑里,应采用就地躲避的方法
(2022湖北黄冈期末)2020年7月11日晚11时,四川阿坝州小金县春厂坝“北斗智慧云公共监测平台”的人工智能预警广播系统发出了滑坡预警,当地人员收到通知后成功组织避险。结合材料,完成下面两题。
6.下列是村民建议该地可进行的滑坡防范措施,其中合理的是(  )
A.开辟梯田
B.减少植被 
C.修建大型水库
D.在滑坡底脚修建抗滑挡墙
7.遇到滑坡灾害,我们应该做的是(  )
A.出现滑坡征兆时,立即跑回室内紧闭门窗
B.迅速朝滑坡方向撤离
C.无法逃离高速滑坡时,抱住大树等固定物体
D.在滑坡停止后,立即回家检查情况
  (2021天津东丽期末改编)下图为我国部分自然灾害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8.干旱和洪涝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两种自然灾害,下列措施既能防洪又能抗旱的有(  )
①植树造林 ②修建水库
③疏浚河道 ④打机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关于洪水中的救助,不正确的是(  )
A.抛救生圈把落水者救上岸
B.划船将落水者救上岸,并且带到安全地带
C.户外突遇洪水,应向高处躲避
D.不会游泳,但急于救人,使两人落入洪水中
10.下列措施中属于防御风暴潮的工程措施的是(  )
A.修建防波堤
B.建设防护林
C.及时发布预报
D.严格管理沿岸各种活动
  (2021北京首师大附中期中)2019年8月10日凌晨,台风“利奇马”在浙江温岭登陆,最大风力达到16级。来势汹汹的“利奇马”过境,让美丽的温岭满目疮痍。据此回答下题。
11.接到超强台风“利奇马”预警后,预计台风登陆范围内的居民应(  )
A.驾船出海,避免强风将船舶吹到陆地上
B.到海滨浴场游泳,体会搏击风浪的成就感
C.待在向风的窗户旁,随时观察台风的变化
D.加固建筑物
  (2021广东广州期末改编)2020年12月11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之后强冷空气先后袭击我国大部分地区。据此完成下题。
12.此次寒潮来袭,居民的应对措施是(  )
A.加强监测和预报 B.发布寒潮预警
C.制定应急预案 D.添衣保暖,减少外出
  蝗虫灾害属于暴发性、迁飞性和毁灭性的农业生物灾害。2020年初,蝗虫灾害从非洲蔓延到西亚、南亚的一些国家,严重威胁这些国家的粮食安全。据此完成下题。
13.蝗灾的生物防治措施是(  )
A.选用抗虫品种  
B.飞机喷洒化学药剂
C.调用鸡、鸭群帮助灭蝗
D.完善蝗虫预报、监测机制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自然灾害的救灾准备
  (2021山东济南一模)救灾物资储备库是指用于储备救灾物资的专门设施,储备的物资主要用于对遭受自然灾害地区的灾民实施紧急救助。我国已建立中央、省、市、县等级别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它们在自然灾害救助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图为河北省救灾物资储备库布局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影响河北省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选址的主要因素有(  )
①交通通达度
②人口密度
③历史地震灾害
④救灾物资生产企业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从区域覆盖的角度看,需要升级为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两个城市是(  )
A.张家口市和承德市
B.张家口市和保定市
C.邢台市和秦皇岛市
D.沧州市和唐山市
  (2022福建福州期末)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季风气候显著,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下图示意2019—2020年福建省部分地区冬春救灾物资需求数量。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福建省部分地区对冬春救灾物资需求数量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人口 D.交通
4.福建省避灾、防灾的合理措施包括(  )
A.加大实物储备,减小生产能力储备
B.强化政府统一储备,禁止企业自行储备
C.加强省、市、县三级储备体系建设
D.自然灾害发生后立即出台应急采购预案
题组二 自然灾害的防御和避防措施
  (2021北京一零一中学期末)自然灾害的防御就是在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工程性或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以防止或推迟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造成的危害。据此回答下题。
5.下列属于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是(  )
A.在山区修建护坡、挡墙工程
B.退耕还林及打坝筑堤
C.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D.防灾减灾宣传和技能培训
  (2022辽宁大连模拟)读图,回答下题。
6.图中高速公路一侧坡面防护设施的主要功能是(  )
A.挡风升温,防御寒潮
B.减缓坡度,防御地震
C.降低风速,防御台风
D.加固坡面,防止滑坡
  (2022浙江新力量联盟期中改编)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加强地质灾害防御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下图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强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下列各项防御和减轻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措施中,比较可行的有(  )
①加强科学研究,进行灾情监测预报
②大量开采山石,修建梯田 
③恢复植被,实施护坡工程 
④大量迁移居民至平原地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下列泥石流避防措施,不合理的是(  )
A.连续降雨或暴雨时,不要在沟谷中逗留
B.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以便救援人员及时发现
C.向泥石流来袭路径的两侧迅速躲避,不要顺着泥石流的方向往下游跑
D.成功躲避泥石流到达安全位置后要及时报告
  (2022江苏常熟中学质检改编)2021年7月20日起,郑州由于连降暴雨,形成了特大洪涝灾害,这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据此完成下题。
9.当个人面对洪水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在室内要紧闭门窗,躲在地下室
B.在山里要迅速向山下逃生
C.被洪水包围时留在原地等待救援
D.落入洪水时抓住漂浮物,并伺机向高处逃生
  (2022上海嘉定一模)近年来,户外运动在国内兴起。随之而来的是,参与户外运动的“驴友”遇险事故也时有发生。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曲线为等高线。据此回答下题。
10.此时如果有“驴友”位于甲地,突遇上游山洪来袭,最合理的自救避灾路线是(  )
A.①路线 B.②路线
C.③路线 D.④路线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D 2.A 3.C 4.C 5.D 6.D 7.C 8.A
9.D 10.A 11.D 12.D 13.C
1.D “三北”防护林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主要作用是抵御来自西北的风沙东侵,并不能防治长江下游洪涝、保持青藏高原水土,也不能提高南方红壤肥力,D对,A、B、C错。
2.A 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浙江是我国受台风影响严重的省份之一,沿海防护林体系能帮助温州减少台风的危害,A对;温州几乎不会受到风沙的侵袭,B错;沿海防护林体系不能帮助温州减少土壤贫瘠化,C错;沿海防护林体系与海水的反射关系不大,D错。
3.C 救灾物资的到达时间主要与交通、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和受灾区的距离(救灾物资运输距离)直接相关,与救灾物资的种类、数量及生产关系不大,故C正确。
4.C 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选择在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的地方较安全,①对;救灾物资储备基地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方便救灾物资的运送,②对;救灾物资储备基地选择在市政条件好的地方,后勤服务可以得到保障,③对;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应选择在远离易燃、易爆品的地方,不需要靠近火电、核电等能源基地,④错。故选C。
5.D 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外,应在空旷的地方进行躲避,远离建筑物;如果在现代高层建筑中,应在狭小的具有独立支撑的空间中躲藏,如卫生间,不能乘坐电梯;如果在街上,应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
6.D 开辟梯田、减少植被、修建大型水库易诱发地质灾害,不利于滑坡的防范,排除A、B、C;滑坡底脚的支挡常作为十分有效的加固措施,因此在滑坡底脚修建抗滑挡墙有利于滑坡的防范,D正确。
7.C 出现滑坡征兆时,应立即撤离滑坡地带,而不是跑回室内紧闭门窗,A错;遇到滑坡时,应迅速朝与滑坡方向垂直的高处撤离,B错;无法逃离高速滑坡时,可以抱住大树等固定物体,C对;在滑坡停止后,有可能还会发生二次灾害,不能立即回家检查情况,D错。
8.A 植树造林利用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达到抗旱、防洪的目的,①对;修建水库通过水库对河流径流量进行调节,旱涝兼治,②对;疏浚河道利于防洪,打机井利于抗旱,③④错。故选A。
9.D  洪水中的救助要注意正确的救助方法和原则,如不会游泳应采取抛救生圈或救生衣、划船等方式救人,不能只考虑救人,而使两人落入洪水中,这样不但没有救到人,反而增加了救援人员的负担,D符合题意。
10.A 题干强调“工程措施”,修建防波堤属于工程措施,可以起到保护海岸、防御风暴潮的作用,A对;B、C、D分别为生物措施、灾害监测措施、非工程措施,可排除。
11.D 接到台风预警后,居民不应外出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室内居民尤其不要接近向风的窗户,以免受到被强风吹破的玻璃带来的伤害;应加固建筑物,以增强抵抗狂风暴雨的能力。
12.D 题干强调居民应对寒潮的措施,加强监测和预报、发布寒潮预警、制定应急预案都是政府部门所采取的应对措施,A、B、C错误;为应对寒潮,居民应注意添衣保暖,减少外出,D正确。
13.C 生物防治主要指保护和利用生物天敌等,通过放养害虫的天敌,消灭害虫,C对;A、B、D分别为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灾害监测措施,应排除。
能力提升练
1.C 2.A 3.A 4.C 5.D 6.D 7.C 8.B
9.D 10.B
1.C 根据材料可知,救灾物资储备库是指用于储备救灾物资的专门设施,储备的物资主要用于对遭受自然灾害地区的灾民实施紧急救助,因为紧急,所以交通通达度要高,①对;图中显示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多分布在历史震级高、人口密度大的地区,说明历史地震灾害和人口密度会影响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选址,②③对;救灾物资生产企业对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选址影响较小,④错。故选C。
2.A  注意审题,题干强调的是“区域覆盖”角度。据图可知,张家口市和承德市的救灾物资储备库为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而周边又没有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因此从区域覆盖角度看,其可升级为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以辐射周边地区,因此A正确。
3.A 据图可知,冬春救灾物资主要是棉大衣、毛毯和取暖器等,说明影响因素主要是气温,A对;没有涉及防雨物资,B错;题目没有显示人口数量和交通的相关信息,仅依据救灾物资的类型无法判断出人口和交通是主要影响因素,C、D错。
4.C 生产能力储备和实物储备都应加强,A错;不应该禁止企业自行储备,B错;灾害发生后应该立即启动预案,而不是出台预案,D错;应加强省、市、县三级储备体系建设,以满足各地区的避灾、防灾需求,C对。
5.D  在山区修建护坡、挡墙工程,打坝筑堤及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都属于工程性防御措施,防灾减灾宣传和技能培训是非工程性防御措施,D正确。
6.D 读图分析可知,该高速公路一侧坡度较陡,为了减小滑坡和落石对交通安全产生的影响,通过工程措施对坡面进行了加固,D正确。
7.C “大量开采山石,修建梯田”会破坏地表结构,从而加剧滑坡、泥石流的发生,②错;大量迁移居民至平原地带不切实际,④错;“加强科学研究,进行灾情监测预报”和“恢复植被,实施护坡工程”,可以防御和减轻滑坡、泥石流灾害,①③对。故选C。
8.B 连续降雨或暴雨时,沟谷地区集水快,易发生泥石流,不要在沟谷中逗留,更不要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应及时撤离沟谷。泥石流发生时,应向泥石流来袭路径的两侧迅速躲避,不要顺着泥石流的方向往下游跑。成功躲避泥石流到达安全位置后应及时报告。B选项符合题意。
9.D 当个人面对洪水时,应采取的措施是尽力抓住水中漂浮物,并伺机向高处逃生,D对;在室内要紧闭门窗,但地下室地势低,容易被水淹没,不应躲在地下室,A错;在山里要迅速向山上安全的地方逃生,B错;被洪水包围时留在原地等待救援容易被洪水淹没,C错。
10.B “‘驴友’位于甲地,突遇上游山洪来袭”说明等高线图显示的是河谷,等高线凸出的方向与山洪来袭的方向相同,①为上游方向,图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依据山洪避灾要向来袭路径两侧高处跑的原则,②路线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