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1 07:5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革命志士的奋斗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萍浏醴起义
安庆、绍兴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1911(辛亥)年10月10日
时间:
时间:
1906年。
发动者:
刘道一、蔡绍南。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性质:
意义:
使同盟会的声望大振。
徐锡麟、秋瑾。
发动者:
孙中山、黄兴。
黄兴。
是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意义:



发动者:
发动者:

谋划组织:
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
主要力量:
湖北新军士兵。
结果:
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成立:
湖北军政府。
都督:
黎元洪。
意义:
①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② 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③ 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④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⑤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起义名称:
复习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
2、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3、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探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通过讨论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性和软弱性的表现,认识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得出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的结论;
2、时空观念:立足时空观念,利用文中的时间和地点了解这一时期的史实。
3、史料实证:分析中华民国内、外政策,认识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4、历史解释:通过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作用,理解这部宪法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和进步意义;
5、家国情怀:通过了解孙中山为创建民主共和国所作的贡献,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国的首都:
学习探究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 、阅读课本P48正文第一段,说出中华民国的首都和临时大总统?
南京。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
学习探究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2、阅读课本P48正文第二段,说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民国元年为哪一年?改用什么来纪年?
1912年1月1日。
民国元年是:
1912年。
纪年改用:
阳历。
相关史事P49
武昌起义发生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向华侨募款,筹备军费。得到这一意外消息后,他立即绕道英、法,争取外交支持。12月25日,孙中山抵达上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自上海乘火车赴南京,下午5点到南京站,一时欢声震天,长江江面的军舰鸣礼炮21响。晚上11点,孙中山在总统府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选举副总统:
学习探究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3、阅读课本P48正文第二段,说出谁当选为临时副总统?成立什么政府组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意义是什么?
黎元洪。
成立政府组织:
临时参议院。
意义: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材料研读
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南京临时政府想通过承认外国在华的一切特权,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在当时险恶的国际环境和纷乱的国内政治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1、背景:
学习探究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阅读课本P49正文第一段,说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背景?
① 湖北军政府与袁世凯交涉,力图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
② 孙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清朝灭亡的标志:
学习探究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2、阅读课本P49正文第一段,说出清朝是何时灭亡的?有什么意义?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意义:
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学习探究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3、阅读课本P49正文和P50正文第一段,说出袁世凯是如何窃取革命果实的?其影响是什么?
2月13日,孙中山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 窃取。
影响:
袁世凯
相关史事
宣统帝退位后,南京临时政府派蔡元培、宋教仁等为迎袁专使,赴京迎接袁世凯南下就职。袁世凯不肯离开他的北京老巢,表面上表示“极愿早日南行”,暗地里却指使亲信部队在北京制造“兵变”,纵火抢劫,造成混乱。接着,保定、天津等地也发生类似事件。帝国主义列强紧密配合,日、英、俄、德等国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调兵开往北京。在这种形势下,南京参议院只得作出让步,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
与北洋将领合影
文件名称:
学习探究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阅读课本P50正文第二段,说出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颁布的文件名称叫什么 说出颁布者和制定者各是什么?
颁布者:
参议院
制定者:
孙中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学习探究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阅读课本P50正文第二段,说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内容有哪些?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④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性质:
学习探究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阅读课本P50正文第三段,说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性质和意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意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有实际的约束效力。
问题思考P51
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国家性质、人民权利和政治体制等方面做了细致规定。它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它用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赋予国民自由权利。它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精神。约法还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这表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改革措施:
学习探究
四、南京临时政府的
改革措施
3、阅读课本P51知识拓展,说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有何意义?
① 政治方面,保障人权,不准刑讯、体罚,禁止买卖人口、贩卖童工,保护华侨,保护人民财产;
②经济方面,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
③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平等观念,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废止跪拜,剪除男子发辫,劝禁女子缠足,严禁鸦片,禁止赌博;
④ 教育方面,提倡男女同校,废止小学读经等。
意义:
学习探究
四、南京临时政府的
改革措施
3、阅读课本P51知识拓展,说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有何意义?
对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华民国的创建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时间:
1912年1月1日。
地点:
南京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副总统:
黎元洪
纪年方式:
公历
意义:
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清朝统治结束标志: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窃取过程:
2月13日,孙中山辞职3月,袁世凯在北京任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解除大总统职务。
结果: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颁布时间:
1912年3月11日
颁布者:
孙中山
制定者:
参议院
内容: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影响: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龄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性质:
检测
课后活动P51
1.你认为下列哪些措施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试在右侧的囗中画√。
清帝必须退位囗
临时政府设在南京囗
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囗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囗



课后活动P51
2.阅读鲁迅的《故乡》《风波》《药》《阿Q正传》等小说,体会辛亥革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这几部作品向我们展现的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一群麻木、愚味、冷漠的中国国民形象。这些小说反映出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赶走了皇帝,剪掉了辫子,但帝制余孽并未彻底消失,还在社会上肆虐;揭示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没有彻底打击和镇压封建势力,使一些封建军阀、土豪劣绅摇身一变,投机到革命阵营中,从内部破坏革命。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没有完成,中国民众还处于封建势力和思想的统治之下。
课后活动
3.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 (chái)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还有什么遗憾
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使人们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民多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海流,为中国民族资本主文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遗憾:革命果实被章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这一根本任务尚未完成。
1.1912年1月1日晚,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典礼在南京隆重举行。狮子山炮台鸣放礼炮108响,宣告(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国民政府垮台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D.南京获得解放
课后活动
C
2.民国十五年的具体时间是( )
A.公元1912年
B.公元1915年
C.公元1927年
D.公元1926年
课后活动
D
3.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退位的皇帝是( )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课后活动
D
4.为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共和,湖北军政府积极与清政府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交涉。他也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推举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他”是( )
A.袁世凯
B.孙中山
C.黄兴
D.徐锡麟
课后活动
B
5.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及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通过一部法律文件对新的政治体制进行了设计,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钦定宪法大纲》
课后活动
A.
6.制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等法律内容的是( )
A.清政府
B.孙中山
C.袁世凯
D.参议院
课后活动
D
7.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创举”是指(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辛亥革命爆发
C.武昌起义的胜利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课后活动
D
8.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而且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民主法治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成立中国同盟会并制定革命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内外政策
C.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课后活动
D
9.有人说,“辛亥革命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 )
A.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C.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宣统帝仍为国家名义上的君主
课后活动
B
10.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出卖过维新派,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这个人是( )
A.袁世凯
B.荣禄
C.蒋介石
D.陈独秀
课后活动
A
家庭作业
1、识记本课“检测”中的内容
2、预习第11课
谢谢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