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论语》十二章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人们常说,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论语〉十二章》中十二章语录的基本意思。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十二章语录,进一步走近《论语》,走近孔子,走近儒家思想,跟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究文本蕴含的深刻哲理。
微 引 入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
居住地
孔府一角
二堂内景
三堂内景
后堂楼内景
圣府大门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林:
是孔 子及 其家族的专用墓地
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论语》相关文学常识。
2.反复诵读,背诵课文。
3.结合关键词语理解句意、文意,提高文言阅读理
解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端正人生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塑佃邪啃酋滇育迅园另蹭升脚秧炙券谐哮兵署柠钒千宪讳咱寂龙桩辽街女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件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件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
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
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论语》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
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
天下”。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第一课时
泽丈麻实左灸凿查畔庄距辱扳氢锗镑他别回客弊悉跨噎疽寇馅阜翰黎符痪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件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件
给下列字注音
论语
愠
说
三省
罔
殆
箪
肱
lún
yuè
yùn
xǐng
wǎng
dān
dài
gōng
笃
dǔ
逾矩
吾
yú jǔ
wú
有
yòu
讲授新课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时常地去复习,不也是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段解:学习方法、学习乐趣和修身做人。
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重点字词解释:
(1) 子:先生,指孔子。(2) 而:连词,表顺接。时:按时 。之:代所学的知识 (3) 说:通“悦”,愉快。 (4)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亦:副词,也。 (5) 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连词,表转折。却,但是。 (6) 愠:生气,发怒。(7)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重点字词解释:
(1)三省(xǐng):多次反省。 三,泛指多次。
(2)忠: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3)信:真诚、诚实。 (4)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翻译: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段解:强调治学的人必须重视道德修养。
第二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重点字词解释:
(1)十有五:指十五岁,“有”同“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2)惑:迷惑,疑惑。 (3)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4)耳顺:能听进不同意见。 (5)从心所欲: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6)逾矩:逾,超过;矩,规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时有所成就,四十岁时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别人说话能明辨别真假,七十岁可能随心所欲,又不超过规矩。”
段解: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第三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四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重点字词解释:
(1)温:温习,复习。 (2)故:旧的,原来的。这里指学过的知识. (3)新:新的理解与体会。
(4)而:连词,表示顺接。 (5)知:领悟,获得。
(6)可:可以。(7)以:凭借。(8) 为:成为,做。
(9)矣:语气词,表肯定。
翻译: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段解:学习方法。强调温故知新。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是思考而不读书就会对思想有害。”
段解: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习与思考要相结合。
第五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重点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示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本意是危险,这里指有害。
重点字词解释:
1.哉:感叹语气,多用于句子末尾。2.箪(dān) :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3.巷:颜回的住处。
4.回: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弟子。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房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真高尚啊!”
段解:赞扬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精神。
第六章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翻译: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段解: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第七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字词解释:
(1)之:学问和事业。(2)者:代词,......的人
(3)好(hào)喜欢,爱好(4)乐(lè)以......为乐趣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曲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段解:道德修养。不义之财不能取,提倡“安贫乐道”
的精神。
第八章: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字词解释:
(1)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 (2)疏食:粗粮。
(3)水:在古代汉语中,“水”指冷水;“汤”指热水。
(4)曲肱:弯着胳膊。肱(gōng),胳膊,
(5)于:对,对于。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加以改正。”
段解:学习态度。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
第九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字词解释:
(1)三人:几个人(2)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3)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
段解:学习态度。教育弟子要珍惜时间。
第十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词语解释:
(1)川:河,河流(2)逝者:指流逝的时光。逝,流逝
(3)斯:代词,这,指河水。(4)舍:舍弃。
翻译:孔子说:“一国军队的主帅可以被夺去,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段解:道德修养。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第十一章: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字词解释:
(1) 三军:古制,12500人为一军
(2)匹夫:普通的人,男子汉。
翻译: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且有坚定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啊。”
段解:学习方法。
第十二章: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字词解释:
1.子夏:孔子的学生。
2.笃(d ):忠实,坚守。
3.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4.仁:仁德。
第二课时
歇嗓癣采颁层翁聪僳船侥违泵筛鹰万袱火聊隐山讫玻柴漱镀唬飞截资眷弃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件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件
讲授新课
精读课文 细节探究
合作探究
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不亦说乎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说通“悦”,愉快
(通假字的读音和所通的字应该一样。)
合作探究
古今异义
1、不亦君子乎
2、可以为师矣
3、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普通人,男子汉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4、饭疏食饮水
5、饭疏食饮水
6、吾日三省吾身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古:多次
今:数词,三
合作探究
一词多义
为:可以为师矣
为人谋而不忠乎
知: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其:仁在其中矣
其不善者而改之
当、做
替
了解
得到,懂得
它的
他人
合作探究
“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种:
表示
顺接
表示修饰关系
表示并列关系
表示承接关系
学而时习之
默而识之
敏而好学
表示
转折
学而不思则罔
人不知而不愠
合作探究
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不亦乐乎:现在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温故知新: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三十而立:指人开始走向成熟
从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舍昼夜:不分白天黑夜,夜以继日
逝者如斯: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形容谦虚好学
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
这一章主要讲治学的人要注意什么?
治学的人要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
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
重点解析
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孔子的话分析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
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学习和思考是辩证的关系,只学习而不思考,则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如果只是思考而不能学习则会更为有害,因此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
《 论语》十二章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修身做人
语录体 句句格言 富有哲理
勤奋自勉 谦虚进取
机敏好学 加强修养
当堂检测
文章理解
1、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读半部《论语》就可以治理国家(天下);道出(强调)了《论语》在人格修养(修身)和国家治理(治国)方面的巨大作用。
2、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那么作为“君子”应具有那些风范呢?
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宽广的胸襟,善良的心地。
当堂检测
3、“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么做的好处。
这是一种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只有这样,人才能净化自己的思想,才能在做人与求学方面得到提高。
4、我们从“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
一个好老师应该是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的知识中有所发现。强调要独立思考。
当堂检测
5、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文中孔子的话加以分析。
学习和思考是辩证的关系,只学习不会思考,则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如果只思考而不能学习则会疑惑,因此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
6、第一则3句话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第一句是对自己的要求,要重视复习,实践。第二句除了自己讲学习外,还要重视与同伴交流,才能学有所成。第三句将学习提高到自我修养的高度,指出求学的人应有君子之风。所以三者不可调换。
当堂检测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反映了孔子什么教育思想,对弟子说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现实意义?
这是孔子从学习态度方面来谈的。告诫弟子要善于发现并学习别人的长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告诉我们要向一切人学习,在今天仍有实际意义。只有用谦虚的学习态度,向周围的一切人学习,才会有成就。
8、试选取与学习有关的一则,谈谈它对你学习的指导。
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的是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学”与“思”二者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必然,二者必须结合起来,才会学有所成。
拓展延伸
《论语》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在生活、学习、修养方面的不朽经典。
不少人的名字就化用了其中的名言寓意。比如:王朝闻、陈三省、张友
三,他们是化用论语中的哪些名言呢?课后不妨去查查。
拓展阅读
曾子杀彘(zhì)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
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
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
当堂检测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也要跟着去。母亲就对他说:“你先回家待
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从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猪去杀。
她就劝阻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夫人)这可不能开玩笑
啊!孩子不知道(你)在和他开玩笑。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
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孩
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于是曾子把猪
给杀了,煮了之后把猪给孩子吃掉了。
翻译 从本文中你得到了什么道理?
小 结
文中有的内容谈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有的内容谈了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都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学了本文后我们要反省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应怎样改进。这样我们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尤其关注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字,培养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做人修养,能反省自己。
3.积累本课流传千百年的成语、格言、警句,学以致用并指导自己的生活。
课堂小结
背诵、积累《论语》十二章。
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课堂作业
感谢聆听 期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