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4张PPT)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喀斯特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流水地貌
风成地貌
地貌: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
流水地貌
第二章第一节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相互关系
内力 作用
外力 作用 来自地球内部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火山
形成高山或
低地,使地表高低不平
把高山削低,
把盆地填平,
使地表趋于平坦
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为主
外力:
流水
风力
冰川
海浪
课前知识补充
流水地貌
河流流水对地表岩石和土壤进行侵蚀,对地表松散物质和它侵蚀的物质进行搬运,最后由于流水动能的减弱又使其搬运物质沉积下来,这些作用统称为流水作用。
流水塑造的地貌称为流水地貌。
西陵峡
巫峡
瞿塘峡
宜昌
长江上游河谷为V字型
宜昌
长江中游
搬运,堆积
湖口
长江三角洲
下游地貌
堆积为主
流水
侵蚀地貌
Water erosion.
… …
流水
搬运作用
Water transport.
… …
流水
堆积地貌
Accumulation.
… …
一、流水侵蚀地貌
探究活动一 流水侵蚀的类型
1.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向什么方向侵蚀?
2.河水向不同方向侵蚀会对河谷产生什么影响?
流水侵蚀:
流水破坏地表,掀起并带走地表物质的作用称为流水侵蚀作用。
侧蚀
下蚀
溯源侵蚀
河流侵蚀示意图
使河谷加深,形成V形谷
使河谷拓宽,形成U形谷
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延长
溯源侵蚀:河源背后的松散岩石被冲走,河源向后退,即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河谷的长度增加
下切侵蚀:河流把河床上的岩石冲走。即垂直于地面的侵蚀,使河谷加深
侧蚀:河流把河道两岸的岩石冲走,即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使河谷展宽
1
溯源侵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河流侵蚀方式
也称向源侵蚀,是指地表径流使侵蚀沟向水流相反方向延伸,并逐步趋近分水岭的过程,会使河流逐渐变长。
瀑布(又叫“跌水”)的形成:
河床底部的岩石,软硬程度不一致。
松软的岩石被流水侵蚀的快,形成水潭。
坚硬的岩石被流水侵蚀的慢,形成断面。
河水流到这里,便飞泻而下,形成了瀑布。
(外力作用,欺软怕硬)
瀑布的发展:
瀑布是暂时性的,悬崖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将不断地坍塌。
瀑布的位置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导致瀑布消失。
知识拓展
河流袭夺又称“河流抢水”
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溯源侵蚀与袭夺河原理
河流袭夺
由于“低位河”具有强烈的溯源侵蚀能力,经过地质年代的不断侵蚀,不断地切割分水岭,最终将分水岭切穿(形成峡谷),将另一侧河流的上游河段夺了过来,进而完成河流袭夺过程。
河流袭夺
相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低位河若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河谷上源不断加长,以致与高位河相遇,进而袭夺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河流袭夺前后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甲、乙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河流量大袭夺甲河 B.甲河地势高袭夺乙河
C.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 D.甲河的河道平直袭夺乙河
C
袭夺条件?
①两条河川间的距离较近;
②其中一条河川的侧蚀或向源(溯源)侵蚀强烈;
③必须一条为高位河、另一条为低位河,也就是分水岭两侧的海拔要具有明显的差异。
④分水岭岩石易碎,易被侵蚀
自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 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下列乙图是甲图中方框处的分水岭变化图,该处分水岭从Ⅰ经Ⅱ演化到Ⅲ, 分水岭最终被切穿, 发生河流袭夺现象。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
A.a B.b C.c D.d
2.乙图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答案】1.A 2.C
2
下蚀(下切侵蚀)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使河床加深,形成“V”形谷。
提示:“V”形谷指的是河谷横断面呈V形,而不是河道呈V形。
河流随河床的加深,水位下降。
河流侵蚀方式
河流侵蚀地貌------V形河谷
1. 据图描述V形谷的地貌特征。
河谷岸壁较陡,谷底深且狭窄,横剖面呈“V”型,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2. V形谷的形成原因?
地壳上升,上游地区落差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河谷呈V形。
3. V形谷常分布于河流的哪个河段?
常见于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或高原段。
雅鲁藏布大峡谷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深切喜马拉雅山转折处。它是世界最大的峡谷,长 504.6 千米,高峰与谷底相对高差达 6 009 米,江面最狭处仅 35 米。峡谷水力资源极为丰富,两岸森林郁郁葱葱。
峡谷
1.结合所学知识,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地貌主要特点。
雅鲁藏布大峡谷,峡谷深且险峻、长且弯曲,两侧山体较为陡峭。
课本P44活动
2.结合新生代发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相关知识,查看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讨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
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直接原因与该地区地壳三百万年来的快速抬升有关。同时,由于该地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巨大,流速快,侵蚀(底蚀、侧蚀)作用强。总体上看,大峡谷是地壳上升和流水下切共同作用的结果。
丰富的水能资源、旅游资源
峡谷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
上游侵蚀地貌
溯源侵蚀(使河流长度增加);
下蚀作用(使河床变深),形成V型河谷
3
侧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使河床展宽,河流向横向发展
河流侵蚀方式
河流流出山区后,进入中游地段。此时河流落差变小,流速变慢,水量增加,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在河谷内堆积了大量泥沙 ,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河道弯曲。
【探究1】为什么凹岸侵蚀,凸岸沉积?
河流的凹岸与凸岸
凹岸(侵蚀岸):河岸凹入的部分
凸岸(沉积岸):河岸凸出的部分
【探究2】凹凸岸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凹岸:建港(侵蚀作用强, 河道较深,流速快且少泥沙淤积,可以筑港)
凸岸:1聚落、2农业、3淘金、4挖沙( ①堆积作用为主; ②泥沙堆积,土壤肥沃,便于发展农业;③ 天然水面围绕利于军事防御,居住较安全;④水浅易取水)
流经弯道水流做曲线运动,由于惯性水流趋向凹岸,侵蚀强。
凹岸流速快侵蚀强,凸岸流速慢堆积强。
凸岸
凹岸
曲流:在地势平缓地区,呈“S”形弯曲的河道。
讨论: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更适合建货运码头,并请说明理由。
河岸A、B最有可能首先出现浅滩的是:
原因: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较强,往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而A为凸岸
A
B
B为凹岸受侵蚀,河床深。
思考:
曲流会何去何从?
侧蚀与牛轭湖
牛轭湖形成条件:
①河流摆动形成弯曲;
②河水侵蚀凹岸,河曲不断发展;
③河流自动裁弯取直,河水从取直部位流走;
④被废弃的弯道成了牛轭湖。
牛轭湖形成示意图
牛轭湖:当曲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河流会自动裁弯取直,废弃的弯道形成。
裁弯取直的影响:
(利)改善航运条件;改善防洪条件;有利于污水的快速自净。
(弊)调节气候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沿岸堆积地貌萎缩,土壤肥力下降;下游防洪压力增大
曲流一般出现在地形平缓、侧蚀作用强的区域。但山区的河曲地貌形成过程如下:平缓地区河流侧蚀作用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河曲(平原),后板块挤压地壳抬升,高差增大下蚀作用加强,深切形成“V”形河曲——曲峡(山地)。
拓
展
延
伸
常见的流水地貌——河曲(曲峡)地貌
中游河道渐开阔——以侧蚀为主,出现河曲,形成 “U”形谷。
上游河谷窄——以溯源侵蚀、下蚀为主,形成“V”形谷。
下游河谷更开阔,河道两旁为冲积平原——以侧蚀、沉积为主,河谷呈槽型,即“ ”形。
据图描述在河流不同河段河谷(A-A’、B-B’、C-C’)的形态特征,并试着分析其成因。
河谷在不同河段的表现
小结:河流侵蚀地貌
河谷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河流阶地:在河谷两侧常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靠近水源。
河床:河谷中被水流常年或季节淹没的部分,是河流输水输沙的槽状凹地,随水位涨落而变化。
(河流堆积地貌)河漫滩:河谷中河床和谷坡之间的平坦低地,是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由于河床的移动 ,以及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
河漫滩
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构造运动:
a.地壳运动是间歇性的, 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此时塑造出河漫滩;
b.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上升时,河床纵剖面的比降加大,水流下切侵蚀作用加强,使河流下切,原来的河漫滩成了河谷两侧阶地 。
如果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这种因构造运动形成的阶地,称为构造阶地。
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几次地壳运动(间接性地壳抬升),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的年代越老。
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地壳间歇性抬升
河流下切侵蚀
河流阶地
注:河流阶地是曾经的河漫滩
拓
展
延
伸
常见的流水地貌——河流阶地地貌
A.河流阶地是地壳间歇性抬升和河流下切侵蚀交替进行的,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B.阶地越向高处,年代越老。
C.有几级阶地,就经历过几次地壳抬升期。
D.河流阶地是曾经的河漫滩。阶地上沉积物颗粒大反应:河流径流量大,流水速度快,搬运能力强。
阶地
河床出
露水面
河谷拓宽
流水侧蚀
和堆积
河流下蚀
河床加深
地壳抬升期
地壳稳定期
阶地面
阶地斜坡
特 点
组成
为什么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
(1)河流阶地地势平坦,适合人们居住,方便修建交通设施;
(2)河流阶地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合耕作;
(3)临近河流,水源丰富,方便取水;
(4)地势较高,不易被洪水淹没,相对安全;
(5)河流为天然防御设施,可以阻敌。
河流阶地
T2先形成,T1后形成
T1、T2谁先形成,谁后形成?
想一想
河流阶地的有关问题:
①河流阶地反映了地壳的升降运动,有几级阶地,就有几次间接性地壳抬升。
②阶地位置越高,形成的年代越老。
③河流两侧的阶地有的对称分布,有的不对称分布。
河 流 阶 地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A.T0 B.T1 C.T2 D.T3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答案:1 A 2 A
解析:(1)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形成。图中河流岸边四个平坦面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说明其是因河流堆积作用形成;材料显示现阶段河流洪水期仅能淹没T0,说明只有T0这一平坦面仍有河流堆积作用,其面积仍在扩大,故选择A项。
(2)本题考查流水作用及其表现。河流搬运和堆积作用与流速相关;流速越大,河流的搬运作用越强,堆积物的颗粒越大;四个平坦面堆积的砾石砾径最大的是T3,说明该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是T3形成时期,故选择A项。
√
√
当
堂
检
测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题。
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答案: 3 D
解析:(3)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由图可知,平坦面形成于基岩上,即河流阶地的形成是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的结果;当地壳抬升时,河流落差变大,流速加快,下蚀作用明显,形成阶地;图中河流形成四个不连续的平坦面,说明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出现了间歇性抬升,故D项正确。
√
当
堂
检
测
流水搬运作用
流水在流动中携带大量泥沙,并推动河底砾石向前移动的作用,称为流水搬运作用
图示黄河壶口瀑布泥沙搬运作用 “一碗黄河半碗沙”
砾石是指平均粒径较大的岩石或矿物碎屑物
二、流水堆积地貌
河流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
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
河流出山口处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流水堆积地貌
当流水速度减慢时,侵蚀能力减弱,沉积作用逐渐加强,形成一系列的流水堆积地貌。
1.阅读课本p44,回答什么是冲积扇,什么是洪积扇,两者有什么区别?冲(洪)积扇的堆积物颗粒有什么特点?
2.阅读课本p45,回答什么是三角洲
3.阅读课本p46的阅读资料,回答什么是江心洲
自主预习
1.冲积扇
分布:
特点:
形成过程:
以谷口为顶点成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的颗粒由粗变细
发育于山前或河流出山口
河流携带泥沙冲出山口,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河流搬运能力下降,泥沙不断堆积形成冲积扇。
冲积扇的形成
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冲积扇。
洪积扇的形成
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扇。
洪积扇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1.冲(洪)积扇——山前或河流出山口
扇顶
扇缘
发育在湿润地区的冲积扇
发育在干旱地区的洪积扇
砾石(颗粒大)
粉砂(颗粒中)
黏土(颗粒小)
思考:从扇顶到扇缘,堆积物颗粒大小如何变化?为什么?
原因:颗粒大 , 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 , 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流水的分选性
扇顶至扇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由粗到细。
扇顶
扇缘
以谷口为顶点,形似张开折扇
描述山前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提示:地理过程的描述要符合因果关系并要完整、细致。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物质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山麓冲积扇。
中下游—冲积平原
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地区常形成曲流,尤以中下游地区常见。河流在凸岸堆积,枯水季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或下切侵蚀,河漫滩废弃。多个废弃的河漫滩连接起来,形成河漫滩平原(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多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如: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当河流注入海洋时,流速减慢,所挟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而成。
河流中上游泥沙来源丰富;
河流入海(湖)口处地形坡度变缓,加上海(湖)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
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随着沉积物质增加,堆积体向海洋一侧扩展,发展成为面积广大的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平原的形成过程
(3)三角洲
分布:河流入海口
特点: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沉积物颗粒由河口向海变细。三角洲形态多种多样。
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适合农耕
扇形 - 黄河三角洲
鸟趾状——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鸟嘴状——
地形 冲积扇 三角洲
相同 相 异 分布位置 成因 地势 冲积扇与三角洲的异同
成因:都因河流流速降低,所带泥沙沉积
地貌:比较平坦
出山口
入海口
山前(山麓)地带,坡度骤降;流速减缓;河流携带物质大量沉积
河流入海口处,地势低平;流速降低;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三角洲平原(颗粒小)注:受到海水的顶托作用
①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
②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③规模一般较小,地势略呈弧形,整体性较强
①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
②规模较大,地势更低平,且河道、沙洲更多。
4.江心洲——中下游
河流中的沙洲,由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而成,多位于河流中下游,或流速相对缓慢的宽谷段。
如:长江口崇明岛、湘江橘子洲
作用因素 作用表现 作用结果
流水沉积 地势变缓或河道弯曲,河流流速减慢,携带泥沙能力下降,泥沙沉积 出山口——冲(洪)积扇
河谷和谷坡之间——河漫滩
河流中下游地区:沙洲,冲积平原
河流入海口:三角洲
二、流水堆积地貌
冲积扇发育在山前
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三角洲一般在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归
纳
总
结
不同河段的地貌差异
河流地貌
课
堂
小
结
作用力
侵蚀
堆积
搬运
上游
中游
下游
(下蚀、溯源侵蚀)
(侧蚀)
(侧蚀)
V型谷
深而窄
河床展宽
U型谷
宽而浅
冲(洪)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
河流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总结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聚落分类: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聚落选择的原则:趋利避害
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的利与弊有那些?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的利与弊
利: 提供水源、水路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种
弊:水患灾害
三、滑坡和泥石流
在流水侵蚀强烈的山区,尤其是峡谷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急流,遭遇暴雨时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尤以西南地区最为多发
1.滑坡
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
①定义
②滑坡形成条件:
地势起伏较大,岩体比较破碎
降水集中,多降雨
植被覆盖差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③诱发因素:
降雨(增加滑坡体质量)
地震(滑坡体失衡)
在滑坡体上施工(增加滑坡体的质量)
人为破坏滑坡体下部(开挖山脚等)
掩埋农田和村庄
阻断道路
淤塞河道
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④危害
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滑坡的诱发作用,如建排水沟,保护坡地植被等
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如消坡减载,边坡人工加固等
减少甚至消除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建立灾害预警和监测机制
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系统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制定应急预案
⑤防范措施
山体滑坡堵塞河谷后,形成了许多堰塞湖。
堰塞湖的位置:
堵塞河道的上游
⑥堰塞湖
5·12汶川大地震引起山体滑坡堵塞河谷后,形成了许多堰塞湖,
唐家山堰塞湖危险性最大。
体现地质灾害的相关性
2.泥石流
2015年11月13日,浙江丽水发生特大型滑坡。经调查,此次滑坡是在地形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和降雨长期作用下形成的,造成了重大损失。读图 2-15,完成相关任务。
1. 图中滑坡发生后,对当地环境会产生哪些重大危害?
【参考答案】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①滑坡对乡村最主要的危害是摧毁农田、房舍、伤害人畜,毁坏森林、道路、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②发生在城镇的滑坡则常常会砸埋房屋,伤亡人畜,毁坏田地,摧毁工厂、学校、机关单位等,毁坏各种基础设施,造成停电、停水等;③发生在工矿区的滑坡,可摧毁矿山设施,伤亡职工,毁坏厂房,使矿山停工停产,造成重大财产和人员损失。
图2—15 浙江丽水滑坡灾害现场
2015年11月13日,浙江丽水发生特大型滑坡。经调查,此次滑坡是在地形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和降雨长期作用下形成的,造成了重大损失。读图 2-15,完成相关任务。
2. 滑坡多发地区具有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在滑坡多发地区,人们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参考答案】滑坡多发地区具有地质结构不稳定,岩石易破碎,有软弱结构面,地形陡峻,降水多且强度大等自然环境特征。
防范措施:①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滑坡的诱发作用,如建排水沟,保护坡地植被等;②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如削坡减载,边坡人工加固等;③减少甚至消除不合理的人类活动;④建立灾害预警机制,提升人们防灾抗灾的能力等。
图2—15 浙江丽水滑坡灾害现场
2.泥石流
①定义
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等带来很大危害。
②危害
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固体碎屑物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
③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成因)
气候:多暴雨或持续性降水、冰雪融水
地形:陡峭的山地,沟深坡陡
土壤:风化、侵蚀作用、地震造成的破碎或者人类排放的废渣产生的松散物质
河流:短时间内汇聚大量的水流
植被:覆盖差
自然原因
弃土弃渣的堆砌,大量松散物质增加了泥石流发生的物质条件;
修建工程的不合理开挖,破坏山坡表层形成泥石流;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滥砍乱垦使植被消失,加重水土流失,破坏山坡稳定性,滑坡、崩塌发育易发生泥石流;
人为原因
改变地表环境:植树种草;疏排水;加固变性土体
改变地物性质:加固房屋,建筑抗震强度增加
阻隔人灾接触:修建堤坝、护坡工程
建立健全减灾法律法规,制定应急预案
建立灾情预警和监测系统
加强灾后重建管理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的减灾意识和环保意识
④泥石流灾害的防御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多发的原因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坡度较大
②地质条件: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地壳活动剧烈,岩石破碎,地表松散物多
③植被条件:植被稀少,地面缺少保护
④气象条件: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
⑤人类活动:人口总量大,分布密集,人类活动对植被、地形破坏较大。
三、滑坡、泥石流
滑 坡
泥石流
地形地质条件
植被条件
气候条件
人类活动
岩体破碎、土质疏松;
断层发育; 地势起伏较大等。
植被覆盖较差
暴雨集中
修路、建房屋等工程建设破坏山体等
山体坡度陡峻、沟谷发育;
岩石松散破碎。
植被覆盖较差
暴雨集中或冰雪融雪汇集,造成洪水
乱砍滥伐;
不当开挖、堆积等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在我国一些山区,因频繁的地质构造活动、陡峻的地形地貌、短时强降雨,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泥石流灾害威胁突出。2010年8月7日,受强暴雨的影响,甘肃舟曲县城北面三眼峪和罗家峪暴发特大泥石流,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发生后,政府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对灾区泥石流沟进行了综合治理。
(1).简述泥石流可能造成的危害,扼要说明我国泥石流分布范围广的原因。
【参考答案】危害:①泥石流能够毁坏房屋,造成人员伤亡;②会危害公路、铁路和河道安全,造成交通中断;③还能危害农作物,淤埋农田,造成农业减产减收等。
图2—17 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现场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在我国一些山区,因频繁的地质构造活动、陡峻的地形地貌、短时强降雨,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泥石流灾害威胁突出。2010年8月7日,受强暴雨的影响,甘肃舟曲县城北面三眼峪和罗家峪暴发特大泥石流,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发生后,政府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对灾区泥石流沟进行了综合治理。
(1).简述泥石流可能造成的危害,扼要说明我国泥石流分布范围广的原因。
【参考答案】分布:泥石流灾害在我国分布范围广,多发生在我国的中部和南方地区,极重度分布区集中在我国西南以及辽东半岛地区。
主要原因是:①我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坡度大;②地处板块边界,地壳活动剧烈,岩层破碎,地表松散物多;③位于季风气候范围,夏季降水集中,降水量多、强度大;④人口总量大、分布密集,人类活动影响大等。
图2—17 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现场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在我国一些山区,因频繁的地质构造活动、陡峻的地形地貌、短时强降雨,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泥石流灾害威胁突出。2010年8月7日,受强暴雨的影响,甘肃舟曲县城北面三眼峪和罗家峪暴发特大泥石流,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发生后,政府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对灾区泥石流沟进行了综合治理。
(2).目前,根治泥石流的难度极大,泥石流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议一议,为减少泥石流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可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①我们可运用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提高对泥石流灾害的预警预报、实时动态监测和灾后重建能力。②还可采取设立滑坡和泥石流观测点,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等措施。
图2—17 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现场
2.水对地表的侵蚀始于坡面,降水在坡面上汇流,冲刷地表,形成各种侵蚀沟。降水在斜坡上汇集成线状水流,将地表侵蚀成不规则的细沟;随着侵蚀力度的加大,部分细沟逐渐下切加深,沟边出现明显的沟缘,沟头形成小陡坎,再进一步下切侵蚀便可形成冲沟。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冲沟普遍发育,并且规模较大,长度可达数千米或数十千米,深度达数十米至百余米。读图2—18,完成相关任务。
(1).描述我国黄土高原地貌的特点,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特点:在流水侵蚀作用下易形成沟壑纵横,地表破碎的特征,黄土塬、墚、峁为其基本的地貌形态。
图2—18 黄土高原沟壑
(2).黄土高原的这种地貌特征,可能造成哪些自然灾害?
【参考答案】在这样的地貌特征下,易产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水对地表的侵蚀始于坡面,降水在坡面上汇流,冲刷地表,形成各种侵蚀沟。降水在斜坡上汇集成线状水流,将地表侵蚀成不规则的细沟;随着侵蚀力度的加大,部分细沟逐渐下切加深,沟边出现明显的沟缘,沟头形成小陡坎,再进一步下切侵蚀便可形成冲沟。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冲沟普遍发育,并且规模较大,长度可达数千米或数十千米,深度达数十米至百余米。读图2—18,完成相关任务。
(3). 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情况,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如植树造林、种草以保持水土,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打坝淤地等。讨论这些环境整治与生态重建工作的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①有利于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②减轻其水土流失的程度,③减少其输入黄河的泥沙量,从而使黄河变清。
图2—18 黄土高原沟壑
3.在河漫滩发育演变过程中,新的裸露、湿润土地的形成,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河漫滩上不同的树龄树木的分布隐含着河道演变的许多信息。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读图2—19,完成相关任务。
(1). 图中有两个废弃的曲流,试在图中标记出来,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依据图中树龄等值线范围(0—12年、10—20年)、陡坎(原河岸)等信息,可标注出上、下游两个废弃的曲流。
图2—19 树龄等值线分布与河道演变
3.在河漫滩发育演变过程中,新的裸露、湿润土地的形成,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河漫滩上不同的树龄树木的分布隐含着河道演变的许多信息。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读图2—19,完成相关任务。
(2). 推测上游曲流发生裁弯取直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树龄的年代范围是10—20年,推测裁弯取直时间应在20年前。只有河道出露水面变成陆地后,树木才能生长。
图2—19 树龄等值线分布与河道演变
(3).从图中,你还可以获取哪些有关河道演变的信息?
【参考答案】河流两侧流水作用的差异,冲积平原形成受河岸两侧地形的控制(边界),上下游河流弯曲度的差异等。
练一练
下图示意长江下游镇江和畅洲汊道河势。右汊是主航道,船舶日流量峰值高达2 700艘次,水上交通事故频发。近40年来,上游来水的右汊分流比由75%下降至25%。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和畅洲的形成原因是 ( )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堆积作用
C.海水的堆积作用 D.流水的搬运作用
4.目前,右汊仍作为主航道的原因是 ( )
A.左汊水速较快 B.右汊径流量较大 C.右汊水深较深 D.左汊有江豚栖息
√
√
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
分析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①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
②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
③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原因。
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3)哪些人类活动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 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
练一练
1.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中游落差小 B.流水侵蚀作用
C.河流含沙量大 D.入海口潮差大
2.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1~2题。
C
C
D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