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21 08:1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喀斯特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1.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考察、搜集喀斯特地貌的图片,说明其景观的特点,推断其地貌的成因。2.综合思维:借助模型、多媒体动画或引入相关案例,了解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并分析地貌的形成。
探究活动一 桂林山水
小明同学在3月12日的旅游日记中写道:我们来到一处油菜花田,金黄的油菜花满山遍野,铺满大地,犹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蔚为壮观!油菜花田上矗立着众多的山峰,正如徐霞客所说:“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下图为小明此次旅游拍摄照片。
[思考] 
(1)该地峰林属于什么地貌类型?
(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哪个地形区?
提示:(1)喀斯特地貌。
(2)云贵高原。
1.概况: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风景的“四绝”是“山清、水秀、洞奇、石美”。
2.喀斯特作用:主要是指溶解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溶蚀和淀积的过程。
3.喀斯特地貌发育条件
4.桂林山水的发育条件
自然条件 桂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征
岩石条件 石灰岩广布,并且厚度大、岩性纯、裂隙比较发育
气候条件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降水充沛
水文条件 漓江纵贯南北,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
生物条件 植被茂盛,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较高
【微思考】 暖湿的气候对桂林当地地理环境的其他自然要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提示:桂林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生物生长,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1.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及其基本条件
(1)本质: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溶蚀作用:CaCO3+CO2+H2O===Ca(HCO3)2
淀积作用:Ca(HCO3)2===CaCO3↓+CO2↑+H2O
(2)基本条件
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喀斯特作用的进行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水的溶蚀能力和合适的温度条件。喀斯特作用的深入度则主要受岩石的透水性和水的流动性影响。具体影响因素如下表:
因素 影响
岩石 可溶性 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 岩石的可溶性越强,喀斯特作用越强;反之越弱
透水性 岩石孔隙、裂隙大,透水性强 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水 溶蚀力 有机酸、无机酸等酸性物质含量多,溶蚀力强 水中所含的酸性物质越多,水的溶蚀力越强;反之越弱
流动性 大气降水多,流动性强 水的流动性越强,溶蚀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地面坡度大,流动性强
岩石裂隙大,流动性强
温度 合适的气候条件 温度越高,植物分泌的有机酸越多,喀斯特作用越强
2.桂林山水的成因
喀斯特作用条件 自然因素 桂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征
岩石的可溶性 岩石 原为海洋,石灰岩大量沉积;后抬升成陆地,石灰岩广布
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裂隙比较发育,可溶性、透水性好
水的溶蚀性 气候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降水充沛
水文 地势东、西、北部高,中、南部低,利于地表水、地下水的形成和富集,漓江纵贯南北,水的流动性强
温度 生物 亚热带气候利于生物生长和有机质的积累,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较高,水的溶蚀力强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赞美桂林周围喀斯特山水风光的一句名言。桂林山水是北起兴安,南到阳朔的100多千米的山水风光的代名词,是中国也是世界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区。这里山奇水秀,风光绚丽。人们将其自然景观归结为“四绝”,即山清、水秀、幽洞、奇石。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桂林山水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岩石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
B.气候炎热多雨,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
C.流水沉积作用强烈,淀积沉积地貌发育
D.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
(2)“山清”地貌类型指的是(  )
A.石钟乳      B.石笋
C.石芽 D.峰林
[思维流程]
信息提取 桂林山水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石灰岩广布
教材寻因 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及特点
破题关键 第(1)题,桂林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地区,降水丰富,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第(2)题,“山清”指的是峰林
[尝试解答] __________
答案:(1)C (2)D
“桂林山水”是北起兴安,南到阳朔绵延100多千米的山水风光的代名词。据此完成1~2题。
1.“桂林山水”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2.“桂林山水”是十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植被茂盛,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低
B.桂林为温带季风气候,温暖而湿润
C.地下水丰富,多地下暗河等
D.漓江谷地自西向东横贯全境
解析:1.B 2.C 第1题,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故选B。第2题,桂林山水的形成和发育与岩石、气候、生物、水文等条件有关,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下水丰富,有机酸含量高,漓江纵贯南北。A、B、D错误,C正确。
右图为第五套人民币贰拾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该版面景观为桂林山水,其具有的“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被称为“四绝”。据此回答3~4题。
3.该版面景观所表示的地貌是(  )
A.喀斯特地貌 B.风蚀地貌
C.冰川地貌 D.火山地貌
4.该版面景观的主要形成作用是(  )
A.流水溶蚀作用 B.海浪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解析:3.A 4.A 第3题,第五套人民币贰拾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为桂林山水,桂林山水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故选A。第4题,图示景观地面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形成作用是流水溶蚀作用。故选A。
探究活动二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特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类岩石)经以溶蚀为主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下图为某地位置示意图(图甲)和该地气温与降水资料图(图乙)。
 
 甲             乙
[思考] 
 (1)根据图甲,试判断该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并描述在该地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
(2)该地区虽然处在湿润地区,但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现象,使得该地区缺水严重。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1)喀斯特地貌。土层薄,土壤肥力低,地下水埋藏深。
(2)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多岩溶洞穴,明、暗河相连,地表水通过溶洞流入地下暗河;地表植被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弱,地表水容易流失。
部位 名称 景观特点
地面喀斯特地貌 溶沟 水溶蚀岩石形成的沟槽
石芽 溶沟之间向上突出的部分
石林 由一系列石柱组成的石质森林
峰林 浑圆状的石灰岩山峰成片分布
孤峰 单个孤立山峰
峰丛 多个喀斯特山峰有明显的基座相连
地下喀斯特地貌 石钟乳 悬挂在石灰岩洞穴顶部的由碳酸盐淀积形成的倒锥状堆积体
石笋 由碳酸盐淀积形成的不断从地面向上长高的类似竹笋的堆积体
石柱 石笋和石钟乳连接在一起
【微思考】 喀斯特地貌为什么在我国的亚热带地区最典型?
提示:我国亚热带地区降水较多,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化学反应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速,所以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地区的溶蚀速度比北方快;再加上南方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生物化学作用较强,土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温带要高,经土壤进入水中的二氧化碳多,所以喀斯特地貌最典型。
1.图表搭配理解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及发育
类型 形态及演变过程 成因
地面喀斯特地貌 石芽→石林→峰林峰丛→孤峰→残丘 溶蚀
溶沟→溶蚀洼地→溶蚀谷地
落水洞
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地下河 淀积
石钟乳、石幔或石帘、石笋、石柱
2.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有利影响 (1)岩溶水是储量丰富、水质优良的地下水源,还具有一定的医疗作用(2)水能丰富的地下河段,可以筑坝发电(3)喀斯特地貌多奇峰、异洞等自然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4)喀斯特地貌区矿产资源较丰富,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发喀斯特地貌区丰富的矿藏(5)有些溶洞可作为厂址和仓库
不利影响 (1)喀斯特地貌区有许多溶洞和地下河,因此在喀斯特地貌区修水库时要注意渗漏问题(2)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给铁路、公路的修筑带来安全隐患,会增加建设成本(3)喀斯特地貌区土层浅薄,基岩裸露,不合理的开发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且很难恢复,易形成石质荒漠化(4)喀斯特地貌由于溶洞和地下河发育,地表缺水,再加上地表崎岖不平,平地少,土壤贫瘠,严重影响农业生产(5)喀斯特地貌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地质灾害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保存最完整的地区。拥有世界上发育最典型、分布密度最大的峰丛洼地。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下图为大化县不同地质时期的地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大化县峰丛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④③②
C.①⑤③④② D.①⑤②③④
(2)大化县溶洞内的钟乳石、石笋、石柱,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流水搬运 D.流水溶蚀
[思维流程]
信息提取 石灰岩是在浅海的环境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
教材寻因 考查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及形成过程
破题关键 第(1)题,在海洋环境中,海水中的钙离子与大气或者水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碳酸钙沉淀,形成石灰岩,如图①所示;石灰岩受到地壳活动,抬升形成以石灰岩为主的高原地貌,如图⑤所示;在抬升的过程中,地表水及地下水沿着石灰岩的裂隙不断溶解、侵蚀,形成溶洞、暗河等,如图④所示;流水持续溶蚀使得岩石之间的裂隙不断拓宽变深,地下溶洞扩大、坍塌,导致山体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如图③所示;最后在地表逐渐形成了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的峰丛地貌,如图②所示。故其形成过程为①⑤④③②。第(2)题,溶洞内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的形成是由于含有碳酸氢钙的水分解形成碳酸钙沉淀属于流水沉积
[尝试解答] __________
答案:(1)B (2)B
下图为某地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地貌为(  )
A.石钟乳    B.峰林
C.落水洞 D.溶蚀洼地
2.图中石钟乳、石笋地貌形成的过程是(  )
A.由碳酸钙淀积而成
B.由流水溶蚀而成
C.由流水搬运而成
D.由地面塌陷而成
解析:1.A 2.A 第1题,图中①为地下喀斯特地貌——石钟乳。故选A。第2题,石钟乳、石笋等地下喀斯特地貌是由水中的碳酸钙淀积而成,A正确。
坝子主要指山间盆地、河谷沿岸阶地和较为平缓的山麓地带。贵州以石灰石地貌为主,多坝子地貌。下图为贵州不同等级坝子的面积与个数百分比统计图。据此完成3~5题。
3.坝子由等级1至等级7(  )
A.数量越来越多  B.单个面积越来越小
C.海拔越来越高 D.植被越来越好
4.与其他等级的坝子相比,等级1坝子的农业生产(  )
A.更适宜机械化耕作
B.农产品的品质最高
C.农业灌溉频率最低
D.农作物种类更丰富
5.在坝子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应(  )
A.平整土地,大力扩大坝子面积
B.开发建设梯田,缓解人地矛盾
C.开发山地岩石,发展石材经济
D.大力植树造林,发展林下经济
解析:3.B 4.A 5.B  第3题,由图中可以看出,由等级1至等级7,等级6的坝子数量最多,由等级6到等级7,坝子的数量在减少,因此不是数量越来越多,A错误;根据坝子数量与面积百分比判读可知,由等级1至等级7,单个坝子的面积越来越小,B正确;根据图中信息不能判断等级1至等级7坝子的海拔和植被状况,C、D错误。第4题,与其他等级的坝子相比,等级1的坝子单个面积最大,所以其农业生产的规模相对其他等级的坝子更大,更适宜机械化耕作,A正确;农产品的品质与当地气候、生态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与坝子面积关系不大,B错误;农业灌溉频率取决于当地的气候和农业生产需求,与坝子面积无直接关系,C错误;农作物种类由市场需求、气候类型、地形条件等决定,面积大的坝子农作物种类不一定更加丰富,D错误。第5题,坝子农业的面积由地形决定,因此发展过程中不能随意扩大面积,否则会导致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A错误;坝子多位于山间盆地、河谷沿岸阶地和较为平缓的山麓地带,开发建设梯田,可以增加适宜耕种的土地面积,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B正确;当地以石灰岩为主,不合理开发易产生石漠化问题,C错误;坝子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坡等地才适宜发展林业,D错误。
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的判读
常见喀斯特地貌类型的判读方法
(1)地面喀斯特地貌类型的判读
①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过程中不断对岩石溶蚀和侵蚀,从而形成的石质沟槽。
②石芽:指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其实它是溶沟形成过程中的残余物。
③峰丛:是可溶性岩石受到强烈溶蚀而形成的山峰并有明显的基座相连。
④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演化而形成的。山峰表现为锥状、塔状、圆柱状等尖锐峰体,表面发育石芽、溶沟,山峰之间又常常有溶洞、竖井。
⑤孤峰:是岩溶区单个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它需要地壳长期稳定而无太大的地质运动。
⑥溶蚀洼地:是一种范围广,近似圆形的封闭性岩溶盆地,四周多低山和峰林。底部平坦,雨季易涝,旱季易干。
⑦溶蚀谷地:是溶蚀洼地进一步扩大或融合而形成的,它受构造影响比较大,面积更广,平面条状分布,底部平坦,常有地表径流。
(2)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的判读
①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石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地下洞穴。
②石钟乳:是一种呈倒锥状的岩溶堆积物,主要是岩溶水沿着溶洞顶部细小的裂隙渗出并在滴水处不断沉淀产生的。它紧紧与洞顶相连,不断向洞底延伸。
③石笋:是由洞底向上伸展的岩溶堆积物,主要是岩溶水滴滴落到洞底并不断沉积的产物,它与石钟乳相对生长,一般呈笋状、塔状和锥状。
④石柱:是由石钟乳和石笋相对生长,并逐渐结合成一体形成的。
下图为某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图。读图,完成1~2题。
1.按地貌的发育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乙→甲→丁 D.甲→丁→乙→丙
2.该地貌景观的特点是(  )
①多溶洞、峰林 ②地表崎岖不平 ③岩石呈深红色 ④西北地区广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1.B 2.A 第1题,读图分析,图示过程表示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其正常的顺序为:乙,地表水沿石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下渗;丙,地表水沿石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丁,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进一步溶蚀形成溶洞;甲,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故选B。第2题,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特点是地表崎岖不平,地下多溶洞,地表多峰丛和峰林,①②正确;丹霞地貌的岩石呈深红色,③错误;在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广布、高温多雨的西南地区,④错误。故选A。
[学业达标]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淀积作用有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  )
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
C.天生桥、石林、洼地
D.溶洞、地下河、峰丛
解析:1.A 2.D 3.B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漓江风光、②象鼻山、③峰林都是典型的地面喀斯特地貌,④地下“神宫”是地下喀斯特地貌。故选A。第2题,由图可知,①②③均为地面喀斯特地貌景观,形成原因是溶蚀作用;④是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主要是淀积作用形成的。故选D。第3题,石钟乳、石笋、石柱主要是在淀积作用下形成的。故选B。
喀斯特坡地森林植被立地条件差,其森林植被恢复问题一直为学术界与自然保护、公园管理等部门所重视。据此完成4~6题。
4.坡地所选育的乔木树种应该(  )
A.耐渍涝 B.耐强光
C.耐盐碱 D.耐贫瘠
5.坡地适宜栽种乔木的地形部位是(  )
A.石坑 B.石脊
C.石坡 D.石柱
6.能够提高坡地人工造林成活率的措施是(  )
A.引水灌溉 B.修鱼鳞坑
C.客土覆盖 D.修筑梯田
解析:4.D 5.A 6.B 第4题,喀斯特山区土壤营养元素缺乏,土层浅薄,岩体裂隙发育,漏斗发育,地表干旱严重;喀斯特山区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加剧了斜坡体上水、土、肥的流失和土地石漠化的发生。因此,只能选育一些耐贫瘠的树种,D正确。第5题,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斜坡体上水、土、肥流失严重。石坑洼地能够截留部分水土,适宜乔木的生长,A正确;石脊即石芽,石隆起的石质地貌,无法栽种乔木,B错误;石坡坡度大,岩石裸露,土壤很薄,无法种植,C错误;石柱上无法种植乔木,D错误。第6题,喀斯特山区地表水缺乏,无法引水灌溉,A错误;鱼鳞坑整地多用于水土流失较重的山地,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地挖掘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因此被称为鱼鳞坑,具有拦截地表径流(蓄水)、减轻水土流失,保水保土保肥的功能,B正确;坡地上客土覆盖存留不住,水土流失严重,C错误;喀斯特山区为石质地貌,修建梯田难度较大,D错误。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
(1)①处地面喀斯特地貌的类型为________,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处地下喀斯特地貌的类型为________,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桂林地区该地貌“甲天下”,试描述桂林地区该地貌的发育条件。
解析:第(1)(2)题,从图中的图例可知,①②处的岩石为石灰岩,属于可溶性岩石。从图中示意的地表形态可判断,此处发育有喀斯特地貌,①处为峰林,②处为溶洞,都是由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第(3)题,桂林山水是十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它的形成和发育与该地区的岩石条件、气候条件、地形条件、生物条件等有关。
答案:(1)峰林 流水的溶蚀作用
(2)溶洞 流水的溶蚀作用
(3)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并且厚度大、岩性纯、裂隙发育,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好;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充沛;东部、西部、北部地势较高,中部、南部地势较低,漓江谷地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地表水、地下水丰富,流水的溶蚀作用强烈;气候条件利于生物的生长,旺盛的生命活动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中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
[能力提升]
天坑是一种典型的地表陷坑,可分为塌陷型天坑和侵蚀型天坑(见下图),宽度和深度可达数十米甚至数百米,周围是陡直的绝壁。读图,完成8~10题。
 
甲:塌陷型天坑     乙:侵蚀型天坑
8.图示地貌属于(  )
A.喀斯特地貌 B.海岸地貌
C.冰川地貌 D.风成地貌
9.我国下列省份中天坑分布较多的是(  )
A.河南省 B.吉林省
C.陕西省 D.贵州省
10.关于该地貌发育的石钟乳和峰林成因关联正确的选项是(  )
A.石钟乳——侵蚀作用 峰林——侵蚀作用
B.石钟乳——侵蚀作用 峰林——堆积作用
C.石钟乳——堆积作用 峰林——侵蚀作用
D.石钟乳——堆积作用 峰林——堆积作用
解析:8.A 9.D 10.C 第8题,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坑应是喀斯特地貌,A正确。第9题,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河南省,吉林省和陕西省都不位于西南地区,A、B、C错误;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D正确。第10题,在石灰岩中,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水。被溶解的碳酸氢钙又变成固体,由上而下逐渐增长而成的,称为石钟乳,所以石钟乳形成的地质作用为流水沉积作用。峰林地势崎岖,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正确。
热融地貌是指在多年冻土和冰川区,由于气温和地温升高,部分冰块融化,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类似石灰岩地区的岩溶现象,又叫热喀斯特地貌。热喀斯特现象广泛分布在冰缘地区。热喀斯特可分为两种,即热融沉陷和热融滑塌。在坡度较小的地区,地下冰融化,地表塌陷成凹坑,水分汇集,会形成热融湖塘。据此完成11~13题。
11.下列区域中,可能有热融地貌发育的区域是(  )
A.云贵高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东非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2.热融沉陷区域形成的热融湖(  )
A.往往是连片分布的
B.会继续陷落成溶洞
C.面积广、水量大
D.是岩层弯曲形成的
13.我国祁连山东部发生热喀斯特的形式和时间一般是(  )
A.热融沉陷—春季 B.热融滑塌—夏季
C.热融沉陷—秋季 D.热融滑塌—冬季
解析:11.B  12.A 13.B 第11题,材料中已明确了热喀斯特地貌分布在冰缘地区,因此常见于有冻土且冻土中的冰能够发生融化的区域。云贵高原、东非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纬度较低的地区,气温较高,没有冻土存在,A、C、D错误;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冻土广布,B正确。第12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热融沉陷区的热融湖多是连片分布的,A正确;溶洞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热喀斯特地貌并非喀斯特地貌,B错误;湖泊面积大小与水量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C错误;热喀斯特地貌为冻土中的冰受热融蚀后形成的地貌,并非岩层弯曲形成的,D错误。第13题,据材料信息可知,热融沉陷湖泊发生在地势平坦地区,热融滑塌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地区,祁连山东部地势起伏大,不易发生热融沉陷,A、C错误;祁连山东部地势起伏大,夏季气温高,冻土中的冰易融化,故会出现热融滑塌,B正确;冬季气温低,冻土不会融化,不会出现热融滑塌,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