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9-21 10: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一节 走进神奇
第二节 探索之路
第三节 声的世界
(一)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课时 1课时
设计者 课型 新授课 设计时间
学习分析 1.课程要求 1.通过典型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神奇;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到生活中的神奇;通过解释一些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2.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的、曲折并富有意义的。 3.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
2.教材解读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课的开篇,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涉及的知识面广,注意学科渗透。不仅与物理学有关,还与天文学、地理学、考古学、科技史等内容有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然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物理学发展的大致历程,在亲身实践中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学家的高尚情操以及物理学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重大作用等,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和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
3.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 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物理对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尚不清楚,且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注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再通过猜、想、分析、实验、推理等手段来处理问题,层层深入,最后通过学生动脑分析、动手操作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还会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物理、运用物理的自信心。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对物理是研究什么的及其重要应用有个初步印象。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索。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2.指导学好物理,需要重视、观察和实验,更需要勤于动脑。知道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
达成评价 1.能在课上独立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2.能独立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展示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现象,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概念。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难点: 展示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现象,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概念。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价值观。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
教学准备 教师:锥形瓶、熟鸡蛋、玩具自行车、50g钩码(2个)、漏斗(1个)、乒乓球(1个)、土电话、易拉罐、冰、盐、漆包线线圈、电池、导线、开关。多媒体课件、浮沉子、矿泉水瓶、水槽、毛巾、乒乓球、白纸等。 学生:预习学案
(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安排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活动一:观看动画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观看媒体动画。 【教师提问】动画中有配乐朗诵:浩潮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 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 当天公“发怒”时,狂风暴雨常伴随电闪雷鸣,是闪电在前,还是雷声领先 【学生观察】观看动画,并表述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 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对物理要研究的问题有个初步的概念。
新课教学 构建新知 活动二:神奇的物态变化 【教师活动】潮湿的瓶子和瓶底的霜。 【教师提问】你知道瓶子表面的小水珠和霜是怎么形成的吗? 【学生活动】好神奇啊!还有雨水是怎么形成的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小水珠和霜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 活动三:发生弯曲的水流 【教师活动】打开水龙头,使水龙头流出细小的水流;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靠近水流,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教师提问】为什么水流会发生弯曲?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与小学自然课中摩擦起电吸引小纸屑原理相同。 和学生亲身的体验,让学生体验成功,并产生对物理的好奇,培养学生要有观察事物分析现象的意识。
知识应用 巩固提升 活动四: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 【教师活动】投影甲骨文中“殸”、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古人宇宙模型图片,安徽凌家滩出土的雕刻玉版照片,并提供给学生相关资料。 【教师提问】它们蕴含了怎样的科学思索?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甲骨文“殸”这说明古人很早就知道声音与碰击有关;东巴文“晒干”包含太阳光致使地表水分蒸发的科学探索;古人通过对日月星辰及周围事物的观察,设想宇宙的模样;雕刻玉版照片是中国古人对天圆地方宇宙观的早期展现。 活动五:物理学的进步之阶 【教师活动】观看视频“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并让同学注意观看哥白尼和伽利略的主要贡献。 【教师引导学生】哥白尼和伽利略的理论在当时严重地冲击了教会的地位,并受到了教会的迫害,但他们依然坚持真理。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到被认为广为接受,历经了近百年的时间,很多科学家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留给了世人最为宝贵的财富。 【教师活动】牛顿非常喜欢做光学实验,牛顿受到其他研究者的棱镜实验以及分光实验的启发,并进行了创造性的改进,他拉大了墙面和棱镜的距离,因为他意识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性能,只有拉长距离才能分解开不同颜色的光。而他当时的这些对人们来说是非常新奇的,自然也会受到很多质疑,牛顿也通过很多实验来解答各种质疑。牛顿对色散的研究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样板。 【教师活动】讲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预言、应用;讲述量子力学的应用,通过视频了解量子力学。 活动六:知识园地——硕果累累 【教师活动】前辈们在探索神奇现象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蕴藏其中的某些物理规律。随着对这些规律的深入探究,物理学的体系便逐渐形成了。 【教师提问】那什么是物理学呢? 【学生回答】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教师提问】物理学应用到了哪些领域? 【教师引导学生】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物理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到现代通信、交通、航天、材料及能源等领域。 活动七:科学探究——其乐无穷 【教师活动】科学巨人们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知识的宫殿,而且还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引导学生自主看书,找出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播放王亚萍太空授课视频,教师引出生活中总有一些现象会给我们带来意外,想当然的事却和我们的想法截然相反。 活动八:科学精神——永远高扬 【教师活动】科学家留给我们的不但有物理知识、物理方法还有伟大的科学精神。教师结合投影讲述哥白尼、居里夫人以及爱因斯坦等的励志故事。 【教师提问】为什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人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等没有在建国之初回到中国,像钱学森、邓稼先等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为祖国效力呢? 【教师引导学生】那时我们的祖国条件有限,但是现在我们国家强大了,有大量的外国科学家来到中国的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会就是这种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人们不断去探索。 让学生体会人们探索历程是漫长的、曲折并富有意义的,让学生知道科学的研究方法,并感受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知道物理学的概念,明确我们物理学是什么。 通过大热的影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太阳系、宇宙,告诉我们要居安思危。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科技现状,励志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不断探索
小结 收获感悟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2、我对物理有了哪些新认知?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对有疑惑的地方及时反馈。
课后作业 书面作业:谈谈人类在探索过程中的认识和高科技对我们人类的影响。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对物理学有更深刻的认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进行信息技术和学科的高度融合,让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发挥作用。让学生充分了解物理学现象,物理学的发展之路。紧扣中国科技发展主线,让学生知道祖国的科技发展已经处在世界的前列,已经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化,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现在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了祖国的科技发展应该更加努力让中国人勇攀高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认清现实,努力奋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