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 大单元 第六单元 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 大单元 第六单元 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1 11:1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故事回音壁
任 务 一
(1)自主预习
学生自己读课文《大禹治水》《鲁班造锯》,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借助部首查字法自学《大禹治水》中的生字。
活动一 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自主学习我能行
1
学生认读《大禹治水》一课生字。读对了积分,读错了纠正。
(2)预习闯关



【生字翻翻乐】
自主学习我能行
1
洪水
难道
灾难
产业
认为
(2)预习闯关



【词语我来读】
自主学习我能行
1
挡水
疏导
驱赶
毒蛇猛兽
继续
恢复
耕种
(2)预习闯关



【多音我来辨】
自主学习我能行
1
盛开
盛饭
拓展根据词义判断多音字的读音。
床铺
铺路
种子
耕种
好人
好客
分别
水分
重新
重点
高兴
兴起
口号
号叫
干净
干活
难忘
灾难
(2)预习闯关



【朗读分享屋】
自主学习我能行
1
学生自由点播教师范读或者同学的朗读。展示自己的朗读。集赞、互相点评。
(1)大禹治水有妙招
古人做事有办法
2
教师创设情境:
小朋友都听说过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我们的先辈充满智慧。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两位智慧的古人,去看一看、说一说,他们面临怎样的困难,用什么好办法解决了困难,对我们有什么贡献。
(1)大禹治水有妙招
古人做事有办法
2
出示禹的画像
简介:传说大禹是我国部落联盟的领袖,曾经带领百姓治理洪水,是为民造福的英雄。




1
(1)大禹治水有妙招
古人做事有办法
2
为什么要治理洪水呢?文中圈画关键词,这就是大禹面临的困难。
结合第一段展开教学,指导读好短语“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以及句子。
配图体会、想象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教学生字“洪”“灾难”。
提炼句子:洪水经常泛滥,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2
(1)大禹治水有妙招
古人做事有办法
2
怎么治理洪水呢?就是大禹解决的方法。结合3、4自然段展开教学。
父亲鲧:筑坝挡水 九年 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禹:圈画“十三年、三过、千千万万,很多”这些与数据有关的词,体会大禹治水的不容易。教学生字“认、道”。




3
(1)大禹治水有妙招
古人做事有办法
2
抓住“三过家门而不入”体会禹当时的内心活动,为什么不回家,难道他不想妻儿吗?他会想写什么?引导想象说话。
提炼方法:疏通河道。
指导学生朗读,理解“挡水、疏导、驱赶”三个词中“挡、疏、驱”的意思。
引导交流,鲧的治水方法:筑坝挡水;禹:疏通河道(方法的改进)




3
(1)大禹治水有妙招
古人做事有办法
2
最终洪水治好了吗?结合第4自然段教学,联系上文理解什么叫“安居乐业”(人们把家搬了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教学生字“被、产、业”
大禹的贡献:治好了洪水,使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4
(1)大禹治水有妙招
古人做事有办法
2
通过“认识英雄”“找找困难”“想想办法”“说说贡献”四步,大禹治水的故事就很容易记住了。用同样的方法,一起来读一读《鲁班造锯》的故事。




(2)鲁班造锯会创造
古人做事有办法
2
故事我来读:展示自己的朗读。集赞、互相点评。



听我说故事(在读故事的基础上、拖动四个小标题、说一说故事)



(2)鲁班造锯会创造
古人做事有办法
2
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有名的工匠和发明家。




1
(2)鲁班造锯会创造
古人做事有办法
2
鲁班为什么要造锯?也就是鲁班面临的困难是什么?
建造宫殿需要木料,斧子一天砍不了几棵树,鲁班很着急。




2
(2)鲁班造锯会创造
古人做事有办法
2
鲁班怎么样造锯的?
鲁班解决的方法:被小草划破手指、仔细一看、用铁打造工具。(工具的改进)




3
(2)鲁班造锯会创造
古人做事有办法
2
结果呢?
鲁班的贡献:发明了锯,伐树又快又省力。




4
(3)古人身上品格高
古人做事有办法
2
学完这两个故事,在这两位古人身上,你发现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品格呢 为他们点赞吧!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品质吗?
(提供一系列点赞卡,给两位人物贴点赞卡,边贴边说明理由,发现共同点。)
预设1
预设2
预设3
都不怕困难、 爱动脑筋。
都在做的过程中找到了好办法(实践出真知)
都为其他人带来了好处(一心为民)
(学生能在对比阅读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思考和发现,言之有理即行)
(1)听我说故事
精彩故事我传颂
3
小组内练习抓住故事里的关键信息讲述故事内容,或者根据书上73页的提示语句,讲讲《大禹治水》或者《鲁班造锯》的故事。
(2)故事大人擂台赛
开设古代名人故事擂台赛,拓展阅读《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等课外故事。(翻翻卡,翻到哪张故事主题图,讲述其主要内容,点击主题图,可跳转到具体故事)
(3)经典故事传颂
每一组分别开展讲故事比赛,各组推选一名同学在班级里讲述,班级里推选代表参加学校读书节“经典故事传颂会”现场活动。
(4)多媒体表达
讲述的过程也可以辅助图片、思维图、关键词等,注意语速语调和台风站姿。
猜谜语,出示扁担图,认识扁担,教学生字“扁担”
想一想:扁担用来干什么的?为什么要挑粮?
活动二 赞一赞朱德的“扁担”
猜猜谜语,认识扁担
1
(1)红色故事我来读
练习朗读课文,上传自己的朗读录音,集赞评比。
适机教学生字“志、伍、师、军”。
(2)革命知识我了解
随文相机理解“会师、根据地、粉碎、围攻、储备、山高路陡”等词语的意思。(翻翻卡)
熟读故事,了解背景
2
(3)主题论坛我讨论
“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这是为什么呀?(战士们都希望早日粉碎敌人的围攻)(讨论板)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教学生字“战士”)
(1)课外资料
朱德,军长,四十多岁……
(2)课文资料(两幅图:挑粮图、挑灯夜战图):
①穿着:
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戴着……挑起……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结合图片理解词语:草鞋、斗笠
看着挑粮图,复述三个短语: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
抓住穿着,引导体会朱德同志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没有官架子的高尚品性。
查看资料,认识朱德(翻翻卡或视频链接)
3
(2)课文资料(两幅图:挑粮图、挑灯夜战图):
②动作:
朱德同志: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整日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非常辛苦)
讨论板1:大家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心疼他,怕他累坏了身体。)提炼:虽然辛苦,却以身作则。
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
讨论板2:为什么要写“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朱德了解战士们对自己的关心,用委婉的方式告诉大家,不要再藏扁担了,也表明了自己和大家同甘共苦的决心。
查看资料,认识朱德(翻翻卡或视频链接)
3
(2)课文资料(两幅图:挑粮图、挑灯夜战图):
③角色想象体验:
如果你是一名小战士,和这样的朱德同志一起挑粮会感觉怎么样?小组里说一说。汇报交流
理解战士们的心情:越发敬爱!(尊敬爱戴穿着朴素、没有官架子、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查看资料,认识朱德(翻翻卡或视频链接)
3
尊敬的( ),非常荣幸能和您一起挑粮!您( )让我十分钦佩\难忘。在我心中,你真是一位( )的好同志啊!
出示挑粮图,借助图片,配上短语,复述故事。
拖动短语,复述故事
4
红军要(巩固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存粮食)。朱德同志晚上(研究怎样打仗),白天(穿着草鞋)(戴着斗笠)和战士们一起(挑粮爬山)。战士们(心疼朱德)藏了扁担,朱德又找来扁担,做好标记。战士们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有关周总理的资料。
补充《十里长街送总理》文字或视频资料。
理解称呼:敬爱的周总理。
活动三
说一说和周总理一起过的“难忘”的泼水节
人民眼中的周总理
1
补充图片、文字资料,了解泼水节。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更是让傣族人民难忘。(总理和大家一起过泼水节)
适机教学生字“忘、度、泼”
出示1、2自然段,指导朗读。学生评价反馈。
为了欢迎周总理,傣族人民都做了哪些准备呢?学习第3自然段。
抓住关键动作:撒花瓣、铺地毯、龙船驶、花炮升。体会场面的热闹、隆重,人们心情的激动。
傣族人民的泼水节
2
适机教学生字“龙、炮”,结合语文园地六“我的发现”生字开花,掌握形声字构字规律。
傣族人民的泼水节
2

— 把 爸 吧

— 放 防 房

— 妈 蚂 吗

— 饱 抱 炮

— 清 晴 情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还有哪些地方看出场面热闹、人们激动?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从中也可以提炼感受到:周总理十分受欢迎。
小组合作,抓住衣着、动作、人民的反应,来认识一下敬爱的周总理,从中发现周总理受欢迎、被爱戴的原因。
小组汇报
①衣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他穿着……头上包着……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看图,理解笑容满面)提炼:衣着朴素、入乡随俗
②动作:他接过……敲着……踩着……同……一起跳舞……端着……拿着……蘸……泼洒……
提炼:与民同乐、入乡随俗
泼水节中的周总理(文本拖动)
3
小组汇报
③角色想象体验:和这样的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感觉怎么样?傣族人民开心、幸福、难忘!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笑啊、跳啊,那么开心!
多么幸福啊!多么令人难忘啊……
指导朗读(抓住表示心情的词语和标点!,体会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喜爱与尊敬,体会大家脸上从心底洋溢出的幸福感。)
泼水节中的周总理(文本拖动)
3
指导给句子加标点,并读出相关语气。
泼水节中的周总理(文本拖动)
3





一阵秋风吹过 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我们去公园玩 公园里花真多呀
冬天到了 这棵树叶子都掉了 是什么树呢
引导回忆,抓住泼水节的准备场面、泼水过程、人民心情,说一说这样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再识两位领导人
4
认识了和战士们一起挑粮的朱德同志,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周恩来总理,在这两位革命先辈身上,你最欣赏他们什么品质,发放点赞卡,发现了什么共同之处?
引导交流:穿着朴素、没有官架子、能与战士、百姓同甘共苦
听我看图讲故事
5
(1)看图讲故事
出示口语交际六幅图,小组合作:
先自己看,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再小组内交流每幅图讲了什么内容。
看图
1
组内选择喜欢的方式,将几幅图的内容内容连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讲故事
2
想一想,这个故事接下来会怎么样?
编故事
3
听我看图讲故事
5
(2)小组汇报展示,其他小组补充、点评。
看图说故事的时候,要注意两点:
一是按顺序讲清楚图意。
二是要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那幅图的内容。
(3)出示《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
课文插图,引导练习抓住关键句子、词语搭配、主要事件复述故事。
(也可作为课后说话练习作业)
伟人留声机
任 务 二
(1)补充阅读两位名人小时候有趣的故事。
活动一 聆听为人话语
有志者事竟成
1
①听一听:
师范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学生思考:周恩来总理立下了什么样的志向?为什么?
有志者事竟成听我看图讲故事
1
(1)补充阅读两位名人小时候有趣的故事。
②排一排:
初到沈阳,听伯父说“中华不振”迷惑不解。
目睹洋人欺负中国人,而围观的中国人却敢怒不敢,理解了什么叫“中华不振”。
心系中华振兴,不断思考,立下振兴中华伟大志向。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周恩来总理从小立下的志向。正是因为从小立下了志向,有了奋斗的目标,所以周总理读书学习十分用功,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员,为我们祖国的成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就叫做——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听我看图讲故事
1
(1)补充阅读两位名人小时候有趣的故事。
③记一记:
出示其他两句:
有志不在年高。——《传家宝》
志存当高远。——《诫外生书》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让我们谨记这些名言,从小做个有志向、有目标的孩子。
推荐阅读其他名人故事
指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
指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
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可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名人名言我来读
2
周恩来总理的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呐喊,至今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少年,其实,像这样的名人名言还有很多。交流分享朗读课前阅读名人语录搜集的名言,结合《中外名人故事》,简单说一说名言背后的故事。
学生交流,教师推荐:
青年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朱德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活动二 传诵伟人故事
听一听
1
播放《要好好学字》《他得的红圈圈最多》录音
倾听思考:分别讲了哪两个革命先辈的故事?(毛主席、邓小平)
为什么选择毛主席、邓小平爷爷的故事分享?
从这两个故事中听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课后,把对故事的理解发送到故事评论区,一起思维碰撞,在互动点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道理。
选择自己课后阅读的最喜欢的故事,发送朗读语音到班级电台,一起倾听、学习、进步。
议一议
2
赞一赞
3
古今中外,有的人在伟大的岗位上缔造着伟大的故事,更多的人却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贡献,读读下面词语,说说他们的职业,想想自己了解的和这些岗位有关的不平凡的故事。
轿车
救护车
摩托车
消防车
渔船
货船
军舰
科学考察船
赞一赞
3
夸夸我们身边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护士阿姨,我想对您说: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科学家叔叔,我想对您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