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教案
【教学内容】
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古诗二首
【教材简析】
《登鹳雀楼》是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诗。《登鹳雀楼》是唐代边塞诗人王之涣的一首登高望远诗。诗的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句寓理于诗,写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这首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短短二十字,缩万里于咫尺,寓哲理于简言,描绘北国河山的壮丽景象和磅礴气势,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
【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采用字理、图片等认识“依、尽、欲、穷、层”5个生字,会写“依、尽、黄、层”4个字。
2.【阅读与鉴赏】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美,背诵古诗。
3.【表达与交流】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4.【梳理与探究】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字理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板块一 以诗引诗,初识鹳雀楼
1.引言:同学们,我国历史悠久,5000年华夏文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的楼阁文化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清代诗人尚镕《忆滕王阁》诗中所云:天下好山水,必有楼台收。山水与楼台,又须文字留。天下的好山好水,必有好的楼台将它们收入眼底;而好山好水与好楼台,又必须有好的文字来描写它们,才能名传千古。
2. 猜一猜楼之得名:位于山西永济黄河岸边的鹳雀楼,就是一座因文而名扬四海的文化名楼。看看这座楼的名字“鹳雀楼”,请你依据字形猜一猜“鹳雀”是什么?(依据偏旁猜测汉字的意思。)
3.初识“鹳雀楼”: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面对中条山,脚下是奔流的黄河,楼高30米,在唐宋时期就被誉为中原大地的登高胜地。
4.解题: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登/鹳雀楼——登楼。
板块二 诵读吟唱 感受古诗声韵
1.自读:唐代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极目远眺,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请大家先自由读一读,可以多读几遍。
2.范读:师范读,生试着画上节奏线。
3.诵读,感受节拍和韵律。
板块三 登楼赏景,品味诗歌意境
一、赏读:夕阳落山图。
1.诗中景: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哪些景物呢?请同学们再读古诗,把作者看到的景物画出来。
2. 读诗句,想画面:“白日依山尽”,诗中有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互文理解 “白日”:白日沦西阿(ē),素月出东岭——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4. 字理识字“依”:形声字,从人,衣声。甲骨文字形,人在衣中。后将“人”从“衣”中分离出来。但“人” “衣”紧相贴的字理依然清晰,因此“依”有依存、依傍的意思。“依”书写要点:左窄右宽,“衣”的首笔点在竖中线右侧,竖提的竖段在竖中线左侧,末笔捺从竖中线起笔。
5.字理识字 “尽”:会意字,甲骨文字形表示手持刷子洗刷器皿。盛东西的器皿只有空了才能洗刷。本义:完,全部。碗中的饭一下子吃完的吗?是一点一点吃完的,所以尽是一个逐渐减少,直到全部消失的动态过程。因而“白日依山尽”,描绘的是太阳缓缓,逐渐、恋恋不舍地沉没在山的那边。带着这种理解,读出夕阳落山的动态美。
6.识记书写:现字形“尽”,“尺”犹如倒扣坛子,两点如坛中物品尽数倒出,直到全部没有了。书写时“尺”要罩住下方两点,撇捺要舒展开,下方两点斜向平行,都收笔于竖中线。
7.想象画面,朗读感悟:注意语速要尽量缓慢。
二、赏读:黄河入海图。
1. 链接生活,读第二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拓展描写黄河的诗句,体会黄河的气势磅礴。
3.作者简介:王之涣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漫游天下,足迹遍及黄河南北数千里,亲身感受了边塞雄浑壮阔的塞北风光,因此他笔下的落日、群山、黄河是那么的辽阔而壮美!
4.写法之精妙:诗人写的多好呀,你看他站在鹳雀楼上他的目光从天空望到远方,从上看到下;自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天地之间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人笔下,画面宽广辽远。
板块四 登高望远,品味蕴含哲理
1.过渡: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的气势,那后两句写了什么呢?看到眼前的美景,诗人又有了新的欲望: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字理识“欲”:会意字, “欠”是人张口吞咽口水想吃东西的样子。“谷”,表示粮食。本义: 想要,欲望,。
3.古今字义对比,学习“穷”字:会意字,会意为用尽力气摸索到洞穴的尽头。古文字里是尽头、尽。如:山穷水尽。
4.蕴含哲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但又不单单指登楼望远,其实是在表达诗人积极向上,昂扬奋发的精神追求,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昂扬向上,不断前行。让我们再读王之涣的这首登楼名篇。
5.吟唱:诗可以吟,可以诵,还可以唱。一起吟唱《登鹳雀楼》。
板块五 名楼名篇,探寻楼阁文化
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背诵吟唱《登鹳雀楼》;
2.实践作业:诗配画《登鹳雀楼》;
3.拓展作业:搜集名楼名篇,诵读古诗名句。
鹳雀楼因文而扬名千古,名景、名迹、名人、名作,令鹳雀楼享千秋不朽之誉。登亭台楼阁,赏大好河山,是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题材,千百年来被历代的文人反复吟咏和描写。中国四大名楼——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皆因文学而名满天下。他们还有哪些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和故事呢,同学们课后去搜集诵读吧!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 依山
黄河 入海
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