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龙西北高中名校联盟
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苹的伟大征程中,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二者根返一政、同
高二9月月考
向同行,共同印证了宏伟瑰丽的党史和国史。
语文
回望历史长河,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兴起于五四运动,以五四精神为最早的精
神文化形态,并以工人阶级及共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为创造主体,在苹命战争年代的
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各个时期都有着具体的创造发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
注意事项:
制度基本建立,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间有多少疾风骤雨、惊涛骇浪,又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
经历了怎样的婉蜒曲折,这段红色历史宛如一幅雄壮画卷,映入眼帘。
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苹命是历史的火华头”,是一个时代的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
命实践的主旋律:而红色不仅象征着苹命、信仰,还有着浓厚鲜明的红色政治色彩,
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
与中国共产党紧密相连。苹命文化与红色,文化在本质规定性上并非完全一致,而是
上。
各有倒重,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在“三大改造”完成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曲折发展时期,二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修正带和涂改液,不按以者的文化历史也有所不同。革命文化可以有先进和落后之分,而红色文化则没有先
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写在试卷上无效。
进落后之分,此阶段的革命文化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走向极左,而这正是对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答题卡不要折叠。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
红色文化科学导向的偏离。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即在改革开放前期,
卡一并交回。
外来文化侵袭和冲击我国主流文化,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教育不足,使得苹命文化与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红色文化的地位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特别是新时代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以来,二者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并且各自依托自身丰富的文化内活发挥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独特的文化功能。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分析,对于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二者的关系,
材料一:
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前者为后者的历史根基,后者叉为前者的当代呈见。
近年来,对红色文化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但是,在革命文化与红色
在共同的历史大背景下,伴随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自觉进程,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
文化的关系上存在一些不同看法,甚至有学者将红色文化完全等同于苹命文化,这
同频共振,呈现同向同行、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体现在新民
既不利于把提革命文化在铺就红色文化的“红色底色”中的奠基作用,色不利于拓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苹命等显著的社会变革时期,还体现在改革开放以来,二者
展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因此,需要正确认识草命文化与红色文化。
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各方面形成的协同效应之上。
苹命文化与红色文化有者共同的“报”,二者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厚植于
(摘编自钟帅《对苹命文化与红色文化内在联系的三组审视》)
近现代中华民族的现实土壤,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给养,为革命事业的
·二
生长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原生动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包含民族性格与情结,为“红色”作为象征符号并被广泛认
第1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