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 八上 1.1--1.5综合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初中科学 八上 1.1--1.5综合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21 09:29:1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1.1--1.5 综合练习
1.根据太阳磁能数学模型推演,2021年开始全球的气温将会逐渐下降进入小冰河时期,它可能会造成大面积河流的冰冻,世界各地出现极寒现象,夏天旱涝不断,冬天奇寒无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水库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施加影响
B.人们可以用冰进行人工降雨来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C.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D.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大,冬季寒冷南北温差小
2.用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的酸,能增强导电性;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实验表明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⑤该变化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已知ρ水银>ρ铁>ρ木,质量相等的实心铁球和木球,投入水银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 (  )
A.铁球大 B.木球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4.小明将金鱼装入有水的塑料袋中,扎紧塑料袋,再放入盛水的玻璃缸中,忽略塑料袋质量和体积,将会看到(  )
A. B.
C. D.
5.海权握,国则兴。建设一支强大海军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潜水艇是海军的战略重器。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某舰队的“强国号”潜水艇在海水中悬浮、上浮、漂浮的训练过程。下列对此潜水艇分析正确的是(  )
A.悬浮和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不相等 B.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浮力大小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C.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小 D.潜水艇完全入水后,下沉越深,所受浮力越大
6.如图,圆柱形薄壁容器中有一个用细绳与容器底相连的立方体塑料块(塑料块的边长为10cm,密度为0.5g/cm3,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3N,容器足够高,细绳长5cm,细绳体积忽略不计)。现往烧杯中匀速加入水,则物块所受浮力F浮与时间t的图像是( )
A.B.C. D.
7.如图,一个空的小瓷碗漂浮在水面上,倾斜后能沉入水底,关于这一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瓷碗能沉入水底是因为它的重力变大了
B.小瓷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C.小瓷碗浸没时和漂浮时相比所受的浮力变大了
D.小瓷碗浸没后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大了
8.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先上浮然后下沉
B.浮力变小,一直下沉
C.先下沉然后上浮
D.浮力变大,一直上浮
9.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 )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克 所加硝酸钾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
① 28 10 4 14
② 28 10 6 14
③ 60 10 8 18
A.28℃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克
B.60℃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时多
C.①②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③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10.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B.在一定温度下同一固体溶于同一溶剂中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D.当温度不变时,饱和溶液蒸发水分析出晶体后,剩余的溶液是不饱和
1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与加入硝酸钾质量(a)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12.现有少量的:①菜油;②醋;③味精;④胡椒粉;⑤泥土。现将它们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 形成悬浊液, 形成乳浊液, 形成溶液。(填编号)
13.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Ⅱ为电解水生成的气体体积与时间关系图,并查阅资料可知,在20℃时,气体的压强为1.01×105Pa,1升水可以溶解气体的体积:氢气为0.01819L,氧气为0.03102L。试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个现象说明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证明气体A的方法是 ;
(2)从理论上看,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应为 ,但从图Ⅱ发现,反应开始时几分钟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于2:1,几分钟后气体的体积比接近2:1,试问其原因可能是   。
(3)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      组成的。
(4)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14.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溶解到汽油中,形成的溶液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它具有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两大特征。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提示: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填甲、乙、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15.实验室需要配制 15%的氯化钠溶液 50g。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
(2)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B 中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若图 A 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________。
(4)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称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5)反思: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若量水时仰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6.小科将一支铅笔的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初步做成了一支密度计(如图丙);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1.0g/cm3;
b、将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植物油的密度值0.9g/cm3;
c、像标示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方法一样,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g/cm3将整个铅笔均匀标上刻度;
d、他将做好的密度计放入酒精中进行检验,发现液面明显不在0.8g/cm3刻度处。
①如丙图所示,小科制作的密度计,你认为刻度0.9应该在___________点(选填“p”或“q”)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目的 。
②在实验步骤d中,小科发现密度计的刻度应该是__________(填写“均匀”或者“不均匀”)。
14.如图所示,乒乓球从水里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A、B位置时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A、F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__________FB(选填“>”“=”或“<”);乒乓球在A位置时水对杯底压强为pA,在B位置时,水对杯底压强为p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pA__________pB(选填“>”“=”或“<”)已知乒乓球最终漂浮在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3cm3,则乒乓球的质量是__________g。
15.台秤上放半杯水,台秤的示数为20牛,再将重为7牛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为5牛,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 牛,此时台秤示数为 牛。若再将金属块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没有碰到杯子底部),台秤示数将 (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6. 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克。现将10克氯化钠溶于40克水中,求:
(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若欲使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少一半,需加水多少克?
(3)若欲使原溶液恰好形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恒温蒸发多少克水?
17.小金想制作一台浮力秤,他将一段密度为0.5×103kg/m3均匀的长方体木料,先进行不吸水处理,再将其放于水中。如图所示,这段木料始终竖立,高度为6cm,底部横截面积为0.1m2 ,其上表面可以作为秤盘。
问:(1)木料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当木料上不放置任何物体时,木料底部浸入水中的深度为多少厘米?
这台浮力秤最多可以称量物体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当木块液入液体深度5cm时,对应的刻度是多少千克?
16.小明来到素有“中国死海”之称的新疆达坂城盐湖游玩,看到游客能漂浮在湖面,便利用随身携带的砝码盒以及长方体有盖铁皮罐、细线、沙石、水等物品探究湖中盐水的密度。①取一根细线与铁皮罐等高,通过对折细线找到铁皮罐一半高度位置,并作记号。②在铁皮罐内加入适量沙石并加盖密封,使之漂浮时一半浸入水中。③在铁皮罐上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水中。④将该铁皮罐放入盐水中,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盐水中。
问:(1)铁皮罐的体积有多大?(2)铁皮罐和沙石的总重有多大?(3)盐水的密度有多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1.1--1.5 综合练习
1.根据太阳磁能数学模型推演,2021年开始全球的气温将会逐渐下降进入小冰河时期,它可能会造成大面积河流的冰冻,世界各地出现极寒现象,夏天旱涝不断,冬天奇寒无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某水库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施加影响
B.人们可以用冰进行人工降雨来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C.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D.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大,冬季寒冷南北温差小
2.用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的酸,能增强导电性;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实验表明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⑤该变化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C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已知ρ水银>ρ铁>ρ木,质量相等的实心铁球和木球,投入水银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 ( C )
A.铁球大 B.木球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4.小明将金鱼装入有水的塑料袋中,扎紧塑料袋,再放入盛水的玻璃缸中,忽略塑料袋质量和体积,将会看到( B )
A. B.
C. D.
5.海权握,国则兴。建设一支强大海军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潜水艇是海军的战略重器。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某舰队的“强国号”潜水艇在海水中悬浮、上浮、漂浮的训练过程。下列对此潜水艇分析正确的是( A )
A.悬浮和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不相等 B.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浮力大小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C.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小 D.潜水艇完全入水后,下沉越深,所受浮力越大
6.如图,圆柱形薄壁容器中有一个用细绳与容器底相连的立方体塑料块(塑料块的边长为10cm,密度为0.5g/cm3,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3N,容器足够高,细绳长5cm,细绳体积忽略不计)。现往烧杯中匀速加入水,则物块所受浮力F浮与时间t的图像是( B )
A.B.C. D.
7.如图,一个空的小瓷碗漂浮在水面上,倾斜后能沉入水底,关于这一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B )
A.小瓷碗能沉入水底是因为它的重力变大了
B.小瓷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C.小瓷碗浸没时和漂浮时相比所受的浮力变大了
D.小瓷碗浸没后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大了
8.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C )
A.先上浮然后下沉
B.浮力变小,一直下沉
C.先下沉然后上浮
D.浮力变大,一直上浮
9.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 D )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克 所加硝酸钾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
① 28 10 4 14
② 28 10 6 14
③ 60 10 8 18
A.28℃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克
B.60℃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时多
C.①②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③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10.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B.在一定温度下同一固体溶于同一溶剂中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D.当温度不变时,饱和溶液蒸发水分析出晶体后,剩余的溶液是不饱和
1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与加入硝酸钾质量(a)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C )
12.现有少量的:①菜油;②醋;③味精;④胡椒粉;⑤泥土。现将它们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 ④ ⑤ 形成悬浊液, ①② 形成乳浊液, 味精 形成溶液。(填编号)
13.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Ⅱ为电解水生成的气体体积与时间关系图,并查阅资料可知,在20℃时,气体的压强为1.01×105Pa,1升水可以溶解气体的体积:氢气为0.01819L,氧气为0.03102L。试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个现象说明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属于 化学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证明气体A的方法是 染着木条点燃,看到淡蓝色火焰 ;
(2)从理论上看,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应为 2:1 ,但从图Ⅱ发现,反应开始时几分钟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于2:1,几分钟后气体的体积比接近2:1,试问其原因可能是 氧气更多溶解在了水中   。
(3)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 氢和氧      组成的。
(4)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          。
14.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溶解到汽油中,形成的溶液属于____混合物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它具有___均一_____性和_____稳定___性两大特征。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提示: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分层 上层颜色浅下层颜色深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甲_____(填甲、乙、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15.实验室需要配制 15%的氯化钠溶液 50g。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7.5g___。
(2)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 A,B___(填字母序号) ;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加速溶解  。
(3)若图 A 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____2.5g____。
(4)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称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加药品______。
(5)反思: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偏小_;若量水时仰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偏小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6.小科将一支铅笔的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初步做成了一支密度计(如图丙);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1.0g/cm3;
b、将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植物油的密度值0.9g/cm3;
c、像标示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方法一样,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g/cm3将整个铅笔均匀标上刻度;
d、他将做好的密度计放入酒精中进行检验,发现液面明显不在0.8g/cm3刻度处。
①如丙图所示,小科制作的密度计,你认为刻度0.9应该在____p_______点(选填“p”或“q”)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目的 降低重心使铅笔竖直上浮 。
②在实验步骤d中,小科发现密度计的刻度应该是____不均匀__(填写“均匀”或者“不均匀”)。
如图所示,乒乓球从水里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A、B位置时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A、F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___>____FB(选填“>”“=”或“<”);乒乓球在A位置时水对杯底压强为pA,在B位置时,水对杯底压强为p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pA_____>___pB(选填“>”“=”或“<”)已知乒乓球最终漂浮在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3cm3,则乒乓球的质量是_____3___g。
15.台秤上放半杯水,台秤的示数为20牛,再将重为7牛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为5牛,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 2 牛,此时台秤示数为 22 牛。若再将金属块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没有碰到杯子底部),台秤示数将 不变 (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6. 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克。现将10克氯化钠溶于40克水中,求:
(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若欲使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少一半,需加水多少克?
(3)若欲使原溶液恰好形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恒温蒸发多少克水?
答案:20% 50g 12.2g
17.小金想制作一台浮力秤,他将一段密度为0.5×103kg/m3均匀的长方体木料,先进行不吸水处理,再将其放于水中。如图所示,这段木料始终竖立,高度为6cm,底部横截面积为0.1m2 ,其上表面可以作为秤盘。
问:(1)木料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当木料上不放置任何物体时,木料底部浸入水中的深度为多少厘米?
这台浮力秤最多可以称量物体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当木块液入液体深度5cm时,对应的刻度是多少千克?
答案:3 kg 3 cm 3 kg 2 kg
16.小明来到素有“中国死海”之称的新疆达坂城盐湖游玩,看到游客能漂浮在湖面,便利用随身携带的砝码盒以及长方体有盖铁皮罐、细线、沙石、水等物品探究湖中盐水的密度。①取一根细线与铁皮罐等高,通过对折细线找到铁皮罐一半高度位置,并作记号。②在铁皮罐内加入适量沙石并加盖密封,使之漂浮时一半浸入水中。③在铁皮罐上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水中。④将该铁皮罐放入盐水中,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盐水中。
问:(1)铁皮罐的体积有多大?(2)铁皮罐和沙石的总重有多大?(3)盐水的密度有多大?
答案:1000m3 5N 1200kg/m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