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

文档属性

名称 月亮上的足迹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1-06 13:4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导入  同学们,“月亮”,一个神秘而又美好的名词。古往今来,那一轮明月引起了多少人的遐想!这个美丽的星球,没有一天不在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它的奥秘。在月亮上留下人类的足迹,是多少代人的梦想。而今天,这个美丽的梦终于成为了现实。
  1969年7月21日,人类的足迹第一次踏上了月
球。这是人类共同的骄傲。那么,
你们想了解人类成功踏上月球的全
过程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学习这篇《月亮上的足迹》。
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作者简介  朱长超,1944出生于上海,当代科普作家、记者。主要代表作品有《人生的智慧》《认识自我》《开发自我》《珍惜我们的家园》等。字词注音椭圆( ) 着陆( )
铁锹( ) 月壤( )
海域( ) 昂首( )
故障( ) 供给( )
溅落( ) 畅谈( )tuǒzhuóqiāorǎngyùángzhàngjǐjiànchàng词语解疑里程碑:
畅谈:
神往:
昂首挺立:
可望不可即: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尽情地谈。心里向往。形容人很有精神,很有气魄的样子。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接近。整体感知  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时间顺序整体感知  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找出该时间对应的事件,按照表格的形式填空。1969年7月16日19日晚8点33分19日晚9点32分20日上午7点32分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21日上午11点39分21日上午11点51分22日上午6点35分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飞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登月舱打开舱门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飞船进入大气层,返回地球飞船升空前的准备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整体感知登月的全过程可以分为:4.登月归来1.登月准备2.飞船升空3.登月成功整体感知  试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于1969年7月21日成功到达月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在完成具有历史意义的任务后,飞船成功返回地球。整体感知  文中哪句话最能揭示登月意义?你是怎样理解的?  “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一小步”指宇航员从登月舱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但这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巨大飞跃,所以对于人类来说是一大步。研读课文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3)树立登月纪念碑
(4)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5)插上美国国旗
(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研读课文作者为什么将时间精确到了秒?  因为这是一篇是对太空的探索的纪实 报道,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十分高,这些 数字主要是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纪实报道的特点。研读课文本文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恰当的描述: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飞船在浩大的太空中飞行的状态,能激发读者的想象。
?用数字说明:详细地列举数字,可以帮助读者增长知识,又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叙述中有议论:起深化理解、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小结作业  依据下面这段话,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段不少于二百字的短文。
  
  十五年后,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苏轼
《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烟笼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嫦娥奔月 美丽的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因为吃了长生不老丹就飞进了月宫。她住在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人间。嫦娥奔月代表了我国古时人们对神秘月球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