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21 10:1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题含答案
人教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金刚石与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能导电  B.都是黑色固体 C.硬度都很小 D.都由碳元素组成
2、明代诗人于谦在其诗中写道:“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诗中所写的“乌金”主要成分是( )
A.金  B.二氧化锰  C.碳  D.氧化铜
3、我国科学家将金属钠在CC14催化条件下与CO2反应获得金刚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和C不可以相互转化
B.该反应使用的催化剂不需要经常更换
C.金刚石和石墨属于同一种物质
D.CC14是一种混合物
4、下列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中,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时都可以选用的是(  )
5、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④组合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装置②中的小试管在实验过程中起液封的作用
C.装置③用作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优点是能控制反应速率
D.装置⑤用于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处验满
6、下列有关玻璃导气管的使用图示正确的是(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 ( )
A.用排水法集气 B.向上排空气法集气
C.检验二氧化碳 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
B.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
D.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8、对大气都有严重污染的一组有害气体是( )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
B.二氧化碳、氦气、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D.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9、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CO被还原为CO2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0、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B.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加入石灰水 D.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内
11、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湿衣服被晒干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1L芝麻与1L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L 微粒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C 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
D 水蒸发为水蒸气 有其他分子生成
A.A B.B C.C D.D
1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
A.大理石与稀硫酸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大理石与稀盐酸 D.碳酸钠与稀盐酸
13、CO、CO2和CaCO3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可通过物质的还原性实现 B.②可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
C.③可通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现 D.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1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最适宜的仪器是(  )
A.广口瓶、集气瓶、酒精灯
B.漏斗、广口瓶、集气瓶、水槽
C.长颈漏斗、广口瓶、集气瓶
D.长颈漏斗、大试管、集气瓶、酒精灯
15、如图所示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用铅制铅笔芯
B.用石墨做冰箱的去味剂
C. 用炭黑制环保炭包
D.用石墨做电极
1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我能在灭火中大显身手
B.我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我具有还原性,能冶炼金属
D.变成干冰时,我能用作人工降雨
二、填空题。
17、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金刚石的物理性质 (写一条即可,下同),用途 。
(2)石墨具有优良的 ,常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3)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工业上制粗硅的反应为:2C+SiO2Si+2CO↑,该反应中SiO2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4)已知反应:2Mg+CO22 +C,则Mg着火时 (填“能”或“不能”)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1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制取并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 (填字母);若想控制反应速率,可以将仪器②用___________ 代替;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选择与制取CO2相同的发生装置来制取O2,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N2+2CO2,该反应的涉及的物质中,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中毒的是 ________ 。
(2)“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密切相关”.例如: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________性.
(3)目前人类以及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________ 。
20、图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或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装置;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2气体;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
(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 ;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
(3)继续加热,观察到试管①中现象 ,②中现象 。在这个反应中 (填“木炭”或“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 (填“木炭”或“氧化铜”)具有还原性。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三、实验探究题。
22、兴趣小组利用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并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反应开始前,需要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
   
    。
(2)当打开活塞K,反应一段时间后,B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D烧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    。
23、某校兴趣小组进行了“二氧化碳制备及其性质探究”的实验.试根据以下实验事实填空或简答。
(1)甲同学向分别盛有白色碳酸钠粉末、石灰石颗粒的两支试管内加入适量稀盐酸,仔细观察、思考并记录如下:
①盛白色粉末的试管内迅速冒出白色泡沫,片刻后形成平静的无色溶液。
②固体颗粒表面持续产生较多气泡,固体颗粒渐渐变小。
③反应过程中,用手握住盛白色粉末的试管底部,感觉微热。
④反应过程中,用手握住盛固体颗粒的试管底部,无明显发热感。
⑤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能迅速产生,难以控制。
⑥石灰石与盐酸反应,能持续、稳定地产生,便于控制。
你认为甲同学的上述记录中,属于描述现象的是________,属于实验结论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乙同学取两支小试管,分别倒入约3mL蒸馏水,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内的蒸馏水中通入一会儿,再分别向两支试管内各滴入相同滴数的紫色石蕊试液,观察两支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你认为乙同学在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中,还需要的操作是________;其中另一支试管内不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
(3)丙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内持续通入二氧化碳,发现溶液先变浑浊后逐渐变澄清;向另一支盛放含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发现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根据丙同学上述实验现象,再结合“碳燃烧时,若氧气不足生成一氧化碳,而氧气充足生成二氧化碳”的事实,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
四、计算题。
24、(1)CO与CuO反应得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得10g沉淀,则发生反应的CO质量。
(2)CO还原CuO可生成Cu或Cu2O或二者混合物。
已知:Ⅰ.Cu2O是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Ⅱ.Cu2O+H2SO4=CuSO4+Cu+H2O
小亮取7.2 gCO与CuO反应得到的红色固体与96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3.2g铜.
①红色固体成分。
②求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题含答案
人教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金刚石与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能导电  B.都是黑色固体 C.硬度都很小 D.都由碳元素组成
【答案】D
2、明代诗人于谦在其诗中写道:“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诗中所写的“乌金”主要成分是( )
A.金  B.二氧化锰  C.碳  D.氧化铜
【答案】C
3、我国科学家将金属钠在CC14催化条件下与CO2反应获得金刚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和C不可以相互转化
B.该反应使用的催化剂不需要经常更换
C.金刚石和石墨属于同一种物质
D.CC14是一种混合物
【答案】B
4、下列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中,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时都可以选用的是(  )
【答案】B
5、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④组合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装置②中的小试管在实验过程中起液封的作用
C.装置③用作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优点是能控制反应速率
D.装置⑤用于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处验满
【答案】B
6、下列有关玻璃导气管的使用图示正确的是(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 ( )
A.用排水法集气 B.向上排空气法集气
C.检验二氧化碳 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答案】C
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
B.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
D.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答案】A
8、对大气都有严重污染的一组有害气体是( )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
B.二氧化碳、氦气、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D.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答案】C
9、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CO被还原为CO2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10、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B.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加入石灰水 D.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内
【答案】B
11、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湿衣服被晒干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1L芝麻与1L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L 微粒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C 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
D 水蒸发为水蒸气 有其他分子生成
A.A B.B C.C D.D
【答案】A
1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
A.大理石与稀硫酸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大理石与稀盐酸 D.碳酸钠与稀盐酸
【答案】C
13、CO、CO2和CaCO3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可通过物质的还原性实现 B.②可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
C.③可通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现 D.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答案】B
1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最适宜的仪器是(  )
A.广口瓶、集气瓶、酒精灯
B.漏斗、广口瓶、集气瓶、水槽
C.长颈漏斗、广口瓶、集气瓶
D.长颈漏斗、大试管、集气瓶、酒精灯
【答案】C
15、如图所示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用铅制铅笔芯
B.用石墨做冰箱的去味剂
C. 用炭黑制环保炭包
D.用石墨做电极
【答案】D
1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我能在灭火中大显身手
B.我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我具有还原性,能冶炼金属
D.变成干冰时,我能用作人工降雨
【答案】C
二、填空题。
17、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金刚石的物理性质 (写一条即可,下同),用途 。
(2)石墨具有优良的 ,常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3)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工业上制粗硅的反应为:2C+SiO2Si+2CO↑,该反应中SiO2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4)已知反应:2Mg+CO22 +C,则Mg着火时 (填“能”或“不能”)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答案】(1)硬度大;钻头; (2)导电性;
(3)还原; (4)MgO;不能。
1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制取并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 (填字母);若想控制反应速率,可以将仪器②用___________ 代替;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选择与制取CO2相同的发生装置来制取O2,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
【答案】试管 长颈漏斗 CaCO3+2HCl===CaCl2+H2O+CO2↑ BE 分液漏斗 将此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表明是CO2
2H2O2 2H2O+O2↑ 分解反应
19、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N2+2CO2,该反应的涉及的物质中,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中毒的是 ________ 。
(2)“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密切相关”.例如: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________性.
(3)目前人类以及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________ 。
【答案】CO(或一氧化碳); 导电; 天然气
20、图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或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装置;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2气体;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A C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矿泉水瓶口,观察是否熄灭
21、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
(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 ;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
(3)继续加热,观察到试管①中现象 ,②中现象 。在这个反应中 (填“木炭”或“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 (填“木炭”或“氧化铜”)具有还原性。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答案】(1)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2)试管①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进入试管②中产生气泡.
(3)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化铜;木炭.
(4)防止石灰水倒流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的炸裂.
三、实验探究题。
22、兴趣小组利用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并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反应开始前,需要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
   
    。
(2)当打开活塞K,反应一段时间后,B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D烧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    。
【答案】(1)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内加水,加入的水将长颈漏斗的下端浸没起来后,关闭阀门K,继续由长颈漏斗注水,若长颈漏斗内能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且液面不再下降,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是良好;
(2)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3、某校兴趣小组进行了“二氧化碳制备及其性质探究”的实验.试根据以下实验事实填空或简答。
(1)甲同学向分别盛有白色碳酸钠粉末、石灰石颗粒的两支试管内加入适量稀盐酸,仔细观察、思考并记录如下:
①盛白色粉末的试管内迅速冒出白色泡沫,片刻后形成平静的无色溶液。
②固体颗粒表面持续产生较多气泡,固体颗粒渐渐变小。
③反应过程中,用手握住盛白色粉末的试管底部,感觉微热。
④反应过程中,用手握住盛固体颗粒的试管底部,无明显发热感。
⑤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能迅速产生,难以控制。
⑥石灰石与盐酸反应,能持续、稳定地产生,便于控制。
你认为甲同学的上述记录中,属于描述现象的是________,属于实验结论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乙同学取两支小试管,分别倒入约3mL蒸馏水,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内的蒸馏水中通入一会儿,再分别向两支试管内各滴入相同滴数的紫色石蕊试液,观察两支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你认为乙同学在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中,还需要的操作是________;其中另一支试管内不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
(3)丙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内持续通入二氧化碳,发现溶液先变浑浊后逐渐变澄清;向另一支盛放含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发现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根据丙同学上述实验现象,再结合“碳燃烧时,若氧气不足生成一氧化碳,而氧气充足生成二氧化碳”的事实,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
【答案】(1)①②③④ ⑤⑥ (2)振荡, 对比.
(3)反应物的种类相同,但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四、计算题。
24、(1)CO与CuO反应得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得10g沉淀,则发生反应的CO质量。
(2)CO还原CuO可生成Cu或Cu2O或二者混合物。
已知:Ⅰ.Cu2O是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Ⅱ.Cu2O+H2SO4=CuSO4+Cu+H2O
小亮取7.2 gCO与CuO反应得到的红色固体与96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3.2g铜.
①红色固体成分。
②求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2.8g; (2)Cu2O;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