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1-07 13:0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本节需解决的问题: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哪
些?区域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2、区域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如何?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1、指标(1)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
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
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它能全面地反
映社会经济活动的总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
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综合指标。三次产业产值:在第一节已经学过。国民收入: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个生产部门在
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新创造的价值总和,
就是从一个时期内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减去
生产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后剩余的部分。按上述指标,区域类型可分为: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
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判断:高收入地区就是发达地区×(2)综合性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国内生产总值 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生活质量指标,人文
发展指数终将代替传统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中国已经跟上这一趋势,在短短的几年中,
不仅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及原则、措施,而
且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上出现了诸多可持
续发展目标。 以自然资源大规模开发和生态环境大范围破坏为代价,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期内的高速增长(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2、区域开发方式 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利用,强调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方式粗放
型的
开发
方式高水平
的开发
方式特点(1)、类型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2)、区域发展水平与对外联系 内部联系和对外交流强度不大,
其社会经济通常是相对封闭的 将经济社会发展放在全国乃至全
球一体化的背景上综合考虑,十分
关注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科技的进
展,区域是相对开放的,与外界保
持着密切的社会、经济和技术联系区 域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3、区域的总体发展趋势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呈现出:
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趋势 思考:为什么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不
是表现出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总体发
展趋势? 分析:在区域发展初期,经济发展水平
低,区域内部的差异比较小,整个区域处于
低水平的平衡发展状态,伴随着工业化、城
市化的起步和加速发展,城市的发展速度要
明显高于区域的平均速度,整个区域呈现出
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随着区域的进一步
发展,其内部的差异缩小,区域处于比较高
水平的平衡状态,因此,区域空间结构的演
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
体趋势。二、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主导因素,把握不同阶段区域产业结构
空间结构
发展状况等很少农业为主
工业少
农业为主
有所提高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达到较高的水平第三产业为主,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
第三产业为主起步阶段,以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为主体比较小,缺
乏中心城市数量少,
分布稀疏工业化、
城市化加速中心城市、工业基地兴起
交通建设
显著加快
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
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讨论完成P9“活动”封闭低水平
均衡状态开放程度较大
不均衡状态
区域的开放程
度和对外联系
大幅度增长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匹兹堡,说出它的
地理位置特点。 匹兹堡的位置特点: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的东南部,阿巴拉契亚山地的西北部,地理位置优越,附近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通过运河与五大湖相连。 2、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但为什
么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匹兹堡才逐渐发展
成为大型钢铁基地? 19世纪前由于区域发展水平低,附近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不到大规模开发利用,区域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随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苏必利尔湖附近的铁矿,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3、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成为钢
铁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产方式——大多数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生活方式——由乡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
4、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某一优势因
素,比如矿产、能源、农副产品、地理区位
等,往往成为地区经济成长的突破口,并由
此形成支柱产业。就此问题,阐述你的观点。 ①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
②在区域发展初期,区域开放程度低,对外联系少,
③某一方面的优势,往往成为经济成长的突破口,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并由此形成主导产业。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域发展初期阶段——凭借某一优势因素,推动区域的初步发展思考、讨论P11页“活动” 在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随着匹
兹堡等早期中心城市的逐步扩展,涌现出了芝
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工业中心,
工业化区域不断扩大。同时,产业结构也趋于
复杂化,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需求,当局不仅
在当地大规模开采铁矿和煤炭,而且还从外地
输入大量资源。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所排放
的废弃物严重污染了本地环境,五大湖的生态
也遭受到一定破坏,人地关系变得空前紧张。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分析它们的地理位置特点。
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芝加哥、底特律、
克利夫兰、布法罗,分析它们的地理位置特
点。 芝加哥等城市的地理区位特点:位于五
大湖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农业发达;水陆交通便利;煤、铁等矿产资
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 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
阶段相比,在产业结构方面和空间结构方面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什么? 美国东北部工业工的成长阶段,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区域内部相继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中心并高速度发展,交通建设加快,对外开放程度提高。
原因: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的问
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
劳动力价格提高、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失业率升高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使人地关系变得空前紧张。 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了
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
式产生怎样的影响? 4、有人说,如果一个区域的环境条件较
差,即使这个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还是难
以实现良性发展。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不同意。理由:由于区域之间具有联系
性,在环境较差地区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利
用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结
合当地的资源和劳动力,因地制宜地开发利
用当地自然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一样可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联系上述材料,说一说,在我国西部
大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问题:避免植被破
坏导致土地沙化;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水
资源的污染和浪费;避免大水漫灌导致土壤
次生盐碱化;避免因工程建设和采矿扰动地
层,导致地震等。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域发展成长阶段——充分利用优势因素,区域加速发展思考、讨论P12页“活动” 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东北部受到资
源衰减、设备老化、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影
响,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的钢铁产量明显
减少,工业化地位显著下降。目前,匹兹
堡的钢铁产量只相当于以往高峰时期的
70%~80%。而美国西部的硅谷、南部的
休斯敦等新兴工业中心迅速繁荣起来,对
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基地构成严峻挑战。 1、分析导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衰退
的原因。 美国东北部地区经济衰退,既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也有其内部的原因,从内部原因来看,美国东北工业区出现了资源衰退、设备老化,污染严重等问题,许多传统工业外迁,新工业不愿来此落户,导致区域经济衰落。
2、处于衰退阶段的区域,原先的发展优
势还存在吗?其人地关系会怎样变化? 处于衰退阶段的区域,原有的发展优势
将丧失,人地关系恶化。 3、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在全国
长期保持领先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以
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华南地区的外向型经济
迅速崛起,上海这个传统的老工业基地面临
着空前的挑战。浦东新区的开发,为上海市
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是,在新时期,
上海市仍面临着资源、土地、环境、市场、
进一步对外开放等突出问题。
就上述议题开展讨论,上海市的持续发
展,需要克服哪些限制性因素?如何增强城
市发展的活力? 上海市的发展要克服的限制性因素:能
源等矿产资源不足、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
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严重。
上海市增强城市发展活力的措施:西气
东输、西电东送工程解决能源不足问题;科
学、合理利用水资源,解决因水资源浪费和
污染导致的水资源短缺;改善市内交通运输
情况,缓解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合理规划,
建设卫星城,解决城市问题。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域发展1、初期阶段
2、工业化阶段
3、综合发展阶段成长阶段
衰退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资源:区域发展的物资基础
环境:对区域发展有制约作用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总结)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1、指标(1)常用指标
(2)综合性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区域类型区域开发方式2、区域的总体发展趋势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呈现出:平衡——
不平衡——平衡……的总体趋势。二、区域发展阶段(重点把握)(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2、工业化阶段
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主导因素,把握不
同阶段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区
域发展状况等人类活动的差异。同类案例引申:德国鲁尔区的发展;
我国东北老工业区的发展;
英国奔宁山区的区域发展;
中国山西能源基地的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煤、铁、石油、森林等自然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发展潜力大曾经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过杰出的贡献。经济体制落后,生产结构单一,矿产资源枯竭(大庆),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滞后,竞争力下降,就业矛盾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步伐相对缓慢,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1)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2)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改造和提升加工制造业
(3)优化环境,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投身于国际市场
(4)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也要给予较大的支持。工业化阶段——中国目前区域发展的阶段 读图,并根据相关知识
回答1-3题。
1. 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
该区的煤炭工业趋于衰落,
其主要原因是( )
德国煤炭资源已经枯竭
B. 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世界
能消费构成中的主要能

C. 工业生产中单位产值的
耗能量上升,成本价格

D. 世界性煤炭过剩 读图,并根据相关知识
回答1-3题。
1. 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
该区的煤炭工业趋于衰落,
其主要原因是( )
德国煤炭资源已经枯竭
B. 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世界
能消费构成中的主要能

C. 工业生产中单位产值的
耗能量上升,成本价格

D. 世界性煤炭过剩B 读图,并根据相关知识
回答1-3题。
2. 20世纪70年代,该区的
钢铁工业也开始衰落,原
因之一是世界钢铁市场竞
争激烈。当时,该区钢铁
产品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
手来自( )
A.印度 B.中国
C.韩国 D.日本 读图,并根据相关知识
回答1-3题。
2. 20世纪70年代,该区的
钢铁工业也开始衰落,原
因之一是世界钢铁市场竞
争激烈。当时,该区钢铁
产品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
手来自( )
A.印度 B.中国
C.韩国 D.日本D 读图,并根据相关知识
回答1-3题。
3. 目前,在以下四种货物
中,经F河运入该区且运
量最大的是( )
A.煤炭 B.铁矿石
C.钢材 D.机械 读图,并根据相关知识
回答1-3题。
3. 目前,在以下四种货物
中,经F河运入该区且运
量最大的是( )
A.煤炭 B.铁矿石
C.钢材 D.机械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