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少年闰土第一课时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5少年闰土第一课时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1 16:1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作者简介
鲁迅: (1881——1936) 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918 年5 月,他首次以“鲁迅”的笔名,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代表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短篇小说《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带着母亲、三弟及家属来到北京。
创作背景
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憔悴,讲述了“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后来,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于小说《故乡》之中,并以章闰水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个深刻隽永的人物形象。
创作背景
人物介绍
少年闰土:
“我”:
是鲁迅笔下的一个朴实、健康、活泼、机灵、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害羞的农村少年的形象。
是一个少爷,幼年时家境不错,后家境开始衰落,长大后因此离开家乡出外打拼。在步入中年后返乡,准备接走家人。
初读课文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初读感知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
自读要求:
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画重点词句,思考: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聪明活泼
机智勇敢
见多识广
生字学习
词语解释
一望无际( yí wàng wú Jì):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辽阔。
其间( qí jiān):那中间。本课中指西瓜地。
猹(chá):一种像獾的野兽,喜欢吃瓜。
家景( Jiā Jǐng):家里的经济情况。
祭祀(jìsì):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弶(jng):(方言)一种捕捉老鼠、鸟雀等的工具。
獾猪( huan zhu):食肉类鼬科哺乳动物。头尖、吻长,体毛灰色,的略带黄色。脂肪炼的油可用来治烫伤,毛皮可做衣褥。
无端(wdun):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潮汛( chao xun):一年中定期的大潮。
无穷无尽( wu qiong wu jin):没有止境。形容数量极多。
你是从哪些语段中感受到闰土的这一性格特点的呢?默读课文,画出体现少年闰土性格特点的相关语句。
再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思考:“我”与闰土初次见面时,闰土的模样如何?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紫色的圆脸
闰土长年生活在海边,这是被风吹日晒的结果。
戴一顶小毡帽
他是个平民人家的孩子,因为那时候的平民都戴这种帽子。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你能看出什么?
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思考:
课文是如何刻画闰土的人物形象的?
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
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闰土的人物形象。
闰土是一个健康天真、活泼可爱、机智勇敢的少年。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位少年,表达了作者对闰土怎样的感情呢?
对闰土的喜爱之情。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