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课时 化学反应与电能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神奇的水果电池
电荷定向移动
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1】电流是怎样产生的?
【思考2】什么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
【学习任务一】探究把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探究一:原电池原理的探究
还原剂失电子氧化剂得电子
本质
探究一:原电池原理的探究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将锌片和铜片平行插入稀硫酸中 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平行插入稀硫酸中 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并串联电流表后平行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一:原电池原理的探究
实验一 将锌片和铜片平行插入稀硫酸中
实验现象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
Zn+2H+=Zn2++H2↑
2e-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锌和稀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
Zn片:氧化反应(失去电子)+还原反应(得到电子)
电子转移是无序的,无法形成电流
锌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上无气泡产生
探究一:原电池原理的探究
实验二 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平行插入稀硫酸中
实验现象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
Cu片:2H++2e-===H2↑ 还原反应
Zn片:Zn-2e-===Zn2+ 氧化反应
产生氢气(得电子)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铜片上的电子哪里来的?
锌片上无明显现象,铜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
探究一:原电池原理的探究
实验三 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并串联电流表后平行插入稀硫酸中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
锌片上无明显现象,铜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电流表发生偏转
电流表指针偏转,有电流产生,化学能直接转化为了电能
Cu
Zn
-
-
-
Zn2+
H+
H+
Zn-2e-=Zn2+
2H++2e-=H2↑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负极
正极
阳离子
阴离子
SO42-
发生溶解
产生气泡
原电池总反应:Zn+2H+=Zn2++H2↑
电子流向:负极 沿导线 正极
电流方向:正极 沿导线 负极
外电路
内电路
阴离子 负极
阳离子 正极
外电路
内电路
e-
I
工作原理
Cu
Zn
电解质溶液
阳离子
Zn-2e-=Zn2+
2H++2e-=H2↑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负极
正极
阴离子
原电池总反应:Zn+2H+=Zn2++H2↑
e-
原电池认知模型构建
探究二: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探究二: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两个导电的电极材料
形成闭合回路
电解质溶液
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原电池认知模型
原电池的构成要素
设计实验
探究二: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猜想 设计实验(控制唯一变量) 实验材料
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改变化学反应 Zn片、Cu片、碳棒、稀硫酸、酒精溶液、导线、电流表、等
两个导电的电极材料 改变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改变溶液 形成闭合回路 改变回路 Zn--Cu(稀硫酸) C--Cu(稀硫酸)
Zn--Cu(稀硫酸) Zn--Zn(稀硫酸)
Zn--Cu(稀硫酸)Zn--Cu(酒精)
Zn--Cu(稀硫酸 形成回路)Zn--Cu(稀硫酸不没过缸体中间隔板,断路)
探究二: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实验验证:
猜想 实验现象 结论
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Zn--Cu(稀硫酸) C--Cu(稀硫酸)
两个导电的电极材料 Zn--Cu(稀硫酸) Zn--Zn(稀硫酸)
电解质溶液 Zn--Cu(稀硫酸)Zn--Cu(酒精)
形成闭合回路 Zn--Cu(稀硫酸 形成回路)Zn--Cu(稀硫酸不没过缸体中间隔板,断路)
需要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需要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材料
需要有电解质溶液
需要形成闭合回路
√
√
√
√
×
×
×
×
原电池认知模型构建
原电池工作原理认知模型构建
原电池形成条件
需要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需要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材料
需要有电解质溶液
需要形成闭合回路
原电池的实质:将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区域进行,使得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的电子转移沿导线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生活中的电池
拓展: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
电池中含有汞、镉、铅等有毒金属。
“水俣(yǔ)病”
“痛痛病”
一粒钮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这是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
一节一号电池埋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地失去使用价值 。
减 少 污 染 节 约 资 源
1.下列装置中能够组成原电池的是_____(填序号)
③⑤
【课堂练习】
2.由锌、铜、硫酸铜构成的原电池,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Zn-2e-===Zn2+
B.Cu2++2e-===Cu
C.2H++2e-===H2↑
D.Zn+Cu2+===Zn2++Cu
D
【课堂练习】
【课后探究】原电池的设计与制作
【目的】根据原电池原理,根据Fe+2Fe3+===3Fe2+设计和制作简易电池,体会原电池的构成要素。
【用品】铜片、铁片、铝片等金属片,石墨棒,氯化铁溶液,稀硫酸溶液导线,小型用电器(发光二极管、电子音乐卡或小电动机等),电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