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大学之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理解并把握《大学之道》的要旨。
3.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重点: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难点:感受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和严密的逻辑思想
一、预习提示:
1. 作者简介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出生于梁国雎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著作有《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主要的内容是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不仅阐述了精湛的学术思想,而且展示了一种纯熟、凝练而又文采绚烂的文学语言。《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行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2. 背景资料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2000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文题解读
“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的第一句。《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后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大学”的意思:
⑴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⑵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4.知识链接
“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文学作品中,“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四书五经”翔实地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
二、翻译课文,挖空重点
三、分析课文
1.整体感知
找出大学之道的三纲八目
《大学之道》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其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白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2.具体分析
第一段:开篇阐明宗旨,阐述儒学追求的“三纲”,交代达到“至善”的途径。
何为“三纲”?
《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
“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
“亲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使自己的修养作用于民众,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
“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三纲”之间的关系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从第一段看,如何能做到三纲?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本文第一段告诉人们什么道理?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第一段将三纲领依次展开之后,紧接着用一连串的逻辑推理,论述了“知止”,也就是说明了明确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思想道德修养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但殊途同归,他们最终的目标应是“止于至善”。人若不知其所止,就会成为随波逐流的过客,碌碌无为,虚度此生。
第二段:点名《大学》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何为“八目”?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八目”之间的关系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
本文第一段阐明“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从“知止”到“能得”,“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这告诉人们要明白每件事物都有本末始终,要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第二段从明德修身和治国理政方面层层推进,最终推到人要学习并掌握知识、明白事理、修身养性、培养道德情操。这段话强调通过学习知识建立自已的道德人格,修养自己的品性,仁德修养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本文阐述的是“修己以安百姓”的道理,将“大学之道”阐述得非常透彻。本文深刻地体现了儒家学派“内圣外王”的思想,打通了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带有强烈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这一思想经宋明理学的大力提倡,对以后的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四、论证特点。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
3.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小结: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立德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