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课《声声慢》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3课《声声慢》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1 12:1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声声慢
——李清照
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走进文本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何写愁
为何生愁
词眼是哪个字?
如何写愁
直接抒愁
间接抒愁
直抒胸臆(提示:直接表现情绪的词语)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借景抒情(提示:找意象)
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
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
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在寻觅什么呢?
寻觅的结果如何?
找寻无果
一语双关
环境冷清
心境冷清
怎样的基调
哀怨凄凉
感情基调:哀怨凄凉
结果
引发
重复的动作体现
找寻无果
愁情
从寻寻觅觅入手
孤苦无依
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心静凄冷
凄然寡欢
惨然不乐
情感层层递进
如何写愁
间接抒愁
淡酒
秋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淡酒”并非客观呈现,不是说酒的味道不够,度数太低,而是因为词人心中愁情太重、太浓显酒淡。古人认为喝酒消忧,但词人愁太多,酒力压不住心愁。这里“淡酒”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受,写出了词人晚年独处的孤独与凄凉。?
三杯两盏淡酒

把握意象
风急天高猿啸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怎敌他、晚来风急

把握意象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单雁声音凄惨
传递信息的使者(亡夫之痛)
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把握意象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思考:“雁”是“双雁”还是“单雁”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黄花
把握意象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
把握意象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细雨
把握意象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淡酒
秋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愁情太重
渲染愁情
悼亡之悲、怀乡之思
憔悴的容颜
孤寂凄苦
愁丝的象征
营造了冷清凄美的意境,传递出孤寂愁苦的心境。
如何写愁
间接抒愁
1127年,靖康之乱,北宋灭亡,她被迫举家南下,1129年,丈夫赵明诚病故,清照时年46岁,接着金兵入侵,她孤身一人流亡,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丢失过半。她亡国继以亡家,晚年无儿无女,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为何生愁
为何生愁
南渡前
南渡后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情愁
家愁
国愁
这次第,怎一个 愁 字了得!
丧夫之痛
亡国之恨
孀居之悲
流离之苦
为何生愁
南宋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评价李清照的《声声慢》时说:“易安秋词《声声慢》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
品味语言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缓慢、迷茫
一字一顿
字字泣血
(1)形式上:运用叠词,增强音韵美
(2)结构上:奠定了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具有韵律感和音乐美。
(3)内容上:巧用叠词,形象地写出了寻觅无着、四顾茫然的女词人形象及其当时孤单凄凉无助的心境。
轻读、降调
怎么读?
什么表达效果?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拓展
1.可使所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 ;
2.具有音律美,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
此词是词人在经历了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孀居之苦后“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国破家亡、孤独之病的身世之愁。正如她的词作《武陵春》中所写: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是南渡后李清照流露的家国浓愁
小结
如梦令
醉花阴
声声慢
闺中
婚后
南渡后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对比阅读
海棠花经历一夜风吹雨打后呈现出凋零的状态,海棠虽好,但风雨无情,含有不尽的惜花之意。同时也是对春光流逝、年华易逝的伤感。
“人比黄花瘦”,青春空度,不能与丈夫共享青春而伤怀。
如梦令
一剪梅
声声慢
黄花满地零落憔悴,是因为无心采摘打理。也无人摘给自己,任由它飘零,多像晚年词人孤独飘零的晚景!(孀居之苦)
闺中
婚后
南渡后
淡淡轻愁
相思闲愁
家国浓愁
对比阅读
谢谢大家
体悟乱世中的人生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