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东省优质课比赛课件:人教版必修2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山东省优质课比赛课件:人教版必修2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07 21:0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十月革命:人类历史的新纪元1918年内战中的苏俄红军国内战争时期宣传画1921年苏俄大饥荒下的儿童1922年苏联建立斯大林工业化的宣传画集体农庄的农民卫国战争中的女兵卫国战争胜利,为世界反
法西斯写下光辉一页斯大林格勒战役 毛泽东 邓小平 胡锦涛 习近平江泽民追寻信仰
梦想起航欢迎大家和我一起
走进历史课堂!淄博十中 李向欧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吗?第20课 课程标准: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式。
2、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整体感知一、人类的社会主义梦想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三、我们的社会主义思考
圣西门等人描绘的理想社会:“实行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 生产力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实行社会所有制,没收一切私有财产;取消货币、商品和贸易,实行产品经济和计划经济;消灭剥削,实行按劳分配政策等人类的社会主义梦想人类的社会主义梦想萌芽——“乌托邦”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剥夺剥夺者”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列宁本人就承认:“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着将资本主义制度改造成社会主义的现成方法。”但是起初却几乎连实验的机会都没有,因为生存斗争压倒了一切。
——《全球通史》 为什么说“生存斗争压倒了一切”?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切为了战争!
一切为了胜利!“战时”余粮收集制大中小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普遍义务劳动制
强制劳动生产资料
公有制计划经济、取消货币、商品和贸易 无私奉献、按劳分配按图索骥直接过渡镜头一本视频请到:http://www.zxls.com/Article/ShowArticle.asp?Pay=yes&ArticleID=83290
下载 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俄国的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法国的1/4。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镜头二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说明苏俄当时面临什么社会问题? 苏俄面临的社会问题:
1、苏俄出现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2、苏俄是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生产力落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新经济政策 “找到我们用很大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
——列宁 新经济政策如何找到这个结合点呢? 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和小生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 新经济政策如何利用资本主义提高生产力呢? “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简便、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必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必须后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
——《列宁全集》 新经济政策“新”在哪? 从直接过渡到间接过渡;在苏维埃掌握政权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的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 提示:试从过渡方式、利用的手段上去思考角色体验:情境:为了解新经济政策的社会反响,列宁特邀了农民、商人代表召开了一个座谈会:
假如你是……,你的感受是……
角色: A 农民 B 商人要求:把握角色,语言简练,用第一人称 1925年,谷物的总产量接近战前水平,达到7247万吨。工业总产量为战前的73%,国内商品流转总额大约是战前的70%。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吴于瑾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现代史编》创新带来发展“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是一个遥远的将来,或什么抽象的幻影,……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列宁逝世,苏联领导人抬棺送葬
3、斯大林模式 此时的苏联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
——《大国崛起》优先发展重工业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是这样做的… … 所有制即资源占用方式,是指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大致上分为公有制和私有制两种。其中公有制又包括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资源配置方式即在一定的范围内,社会对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在其不同用途之间分配。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
计划经济指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
市场经济指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 知识小卡片经济体制 1936年苏联颁布了新宪法,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社会主义=高度中央集权+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无产阶级专政
——斯大林斯大林模式 材料一: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在1928年至1952年25年中增加了三倍半,这一发展速度超过了世界上同一时期任何国家……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大部分西方人也都同意,没有五年计划造成的工业增长,苏联就不可能在二战中对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 材料二: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前殖民地民族反应则完全不同,苏联的种种制度和技术对这些民族来说非常重要。——以上材料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促进了苏联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做出了贡献
给西方国家和新生的民族独立国家提供了借鉴
煮了吃烧了吃生吃斯大林万岁!没碗为什么鱼儿要感谢斯大林呢?没柴没锅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2、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3、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的经济的持续发展1、坚持一个标准:生产力
2、运用两个观点:
3、注意一个方法:
历史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历史评价的原则和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一分为二的观点“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苏联两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我们的反思 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
——习近平我追梦 我总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苏联的追梦之旅,请你以苏联社会主义的梦想、实践、反思为关键词,写一篇小文章。
要求:主题明确、线索清晰、100字以内我追梦 我总结——谨以此课纪念列宁诞辰144周年 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来担负!
——列宁推荐图书:
《全球通史》、《凯歌悲壮》
推荐论文:
何伟《对斯大林评价的几点思考》
张广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李萍、王兵《论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推荐视频:
《大国崛起》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五百年》谢谢指导!淄博十中 李向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