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高山流水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于是世上便流传着知音的佳话;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琵琶行(并序)
写作背景:
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向中央政权示威,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国耻”。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但都被权贵们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又造谣诬蔑说,白居易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新井诗,“有伤明教”,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社会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这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予(yú) 倡(chāng)女 贾(gǔ)人
荻(dí) 铮(zhēng) 悯然(mǐn)
转徙(xǐ) 浔阳(xún) 捻(niǎn)
抹(mǒ) 挑(tiǎo) 六幺(yāo)
舫(fǎng) 教坊(fáng) 红绡(xiāo) 谪居(zhé) 还独倾(huán) 间关(jiān)
呕哑(ōu yā) 嘲哳(zhāo zhā)
霓裳(ní cháng) 钿头银篦(diàn bì)
谁解琵琶语
音乐描写的妙处
第一次:江头送客闻琵琶
主人忘归客不发
——惊异(暗写、略写)
第二次:江上聆听琵琶曲
第三次:江上感言再促弦
江州司马青衫湿
——伤悲(暗写、略写)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醉(明写、详写)
琵琶女的演奏(三次)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环境描写:
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互 文)
江头送客闻琵琶
第一次演奏:
朗读第一段
“惨”!(离愁、沦落)
侧面烘托:音乐的美
琵琶女:寂寞 诗人、客人:离愁(惨将别)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
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1、琵琶女出场
急切
欣喜
矛盾
含羞
第二次演奏:
朗读第二段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第二次演奏
1、调弦
倾诉悲情。
2第一乐段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急切愉快
3第二乐段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幽愁暗恨
大量比喻
叠词
4第三乐段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高亢激越
5曲终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戛然而止
6余音绕梁
东船西舫悄无言,
惟见江心秋月白。
侧面烘托
比喻
音乐旋律
嘈嘈切切
珠落玉盘
花下莺语
声暂歇
水浆迸 刀枪鸣
四弦一声如裂帛
冰泉冷涩
高亢激越
戛然而止
急切愉悦
幽愁暗恨
余音绕梁
重闻琵琶青衫湿
第三次演奏: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满座皆泣
诗 人:重闻琵琶青衫湿
琵琶女:却坐促弦弦转急
第三曲
凄凉、悲伤
却坐、促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皆掩泣
无尽感伤
以音写声、以人衬声
点评:
比 喻
1、比喻,化无形音乐为可感形象,喻体贴切。以声喻声,声中有情,声中有形。用读者熟悉的种种声音来形容生疏的琵琶声,使读者在闻其声的同时如见其形;
2、叠词拟声,以声写声,模拟场景,身临其境之感;
3、侧面烘托,从环境、从听者等角度烘托音乐之美;
4、曲中含情,琵琶女用感情演奏-诗人用感情描摹音乐。
评
归纳: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音乐?
“未成曲调先有情”
“似诉平生不得志”
“说尽心中无限事”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曲中含情,找出文中句子为证
以情演曲
琵琶女
以情绘声
白居易
检测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2)白居易《琵琶行》中“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听了诗人的话后,所弹曲调一改前风,使得“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座中泣下谁最多”设问,将诗人与他人对比,一句“_________________”尽显其悲伤凄切。
【答案】
(1)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3)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
小结
音乐如人生,音乐寓人生,本诗不仅写出了琵琶女技艺的高超,更写出了人物之情感的波澜。正因我们的琵琶女不只是为音乐而奏音乐,我们的诗人也不只是为音乐而写音乐,而是融入了自己的千般感慨、万种情思,所以聆听了这样的演奏,谁不会为琵琶女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呢?
第二课时
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谁解青衫泪
探讨思想感情
《琵琶行》
白居易
江头夜送客
月夜弹琵琶
月夜听琵琶
乐女话身世之苦
诗人述迁谪之恨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女
白居易
明线
暗线
开篇置景
营造氛围
结篇点题
抒发感情
引出
引出
双线结构
探究: 结构美
一是以乐女弹奏为线索,一是以诗人感受为线索,一明一暗,一实一虚,虚实相生
琵琶女
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
诗人为什么会同一个萍水相逢的下等的歌女产生共鸣呢?
作者与琵琶女能够在凄切的琵琶声中找到心灵慰藉,让萍水相逢成为了心灵知音,就是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人生际遇。
那么,作者与琵琶女究竟有着怎样相似的人生遭遇呢?
1.来历相同
自言本是京城女 我自去年辞帝京
2.才华横溢
名属教坊第一部
3.遭遇相同
4.情感相通
京城名角漂沦憔悴
诗才盛名
京城显官被贬江州
闻曲伤怀
借曲抒怀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主旨句: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歌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发了自己谪居江洲后的郁闷的心情。“天涯沦落”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的情感体验,引起了一代代人的共鸣。由于诗句简明准确,情意合一,成了千古名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检测
(1)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了乐曲在达到高潮之前却突然暂停之后,听者从此时的寂静中更能感受到琵琶女埋藏在心中的深沉情感。
(2)《笑傲江湖》第七回描写合奏琴箫:“突然间,铮的一声急响,琴声立止,箫声也即住了。霎时间四下里一片寂静,明月当空,树影在地。”《琵琶行》中与之运用相同手法表现演奏技巧高超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两句。
(3)《琵琶行》中,听闻琵琶女自诉身世后,诗人白居易写了他听到几种乐声的不同感受,被贬浔阳之后听到乐声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而听琵琶女弹出的曲调则感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呕哑嘲哳难为听; 如听仙乐耳暂明
第三课时
谁解风物情
环境描写的作用
第三段:找出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分析其作用。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琵琶女空船为伴,唯有明月、江水绕船,孤单冷寂之意不言自明,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境。
第四段:找出描写诗人生活环境的句子,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诗人的失意寂寞,孤苦无聊,通过这些景色描写来反映,其遭际与琵琶女何其相似。!
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动人。
小 结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颇富抒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鉴赏诗歌要准确而深入把握艺术形象。长篇叙事诗多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谪居卧病”中的凄凉心境。
请你发挥想象,将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扩写成散文。
要求:
(1)用第一人称。
(2)侧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感情和景物意境要忠实原诗。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4)不少于200字。
检测
【参考例文】
绵绵细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夜,还没有止息。撑伞步出居所,漫步来到江边,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
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诗人和朋友来到江边,望着江水不舍昼夜的奔流,遥望那向东流去的河水,让人们感受到了似水流年,时光飞逝。古人对此也有不少感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这深秋的夜晚,秋风吹拂着枫叶荻花,和友人的离别就在眼前!送客,本来就是离别,离别充满了伤感!
【写作指导】交代地点:浔阳江头。交代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交代景色,枫叶飘零,荻花瑟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