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有这样一个国家……她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了社会主义共和国。她拼死抵抗法西斯的侵略,为二战胜利立下赫赫战功!她曾经全力发展重工业,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单独与美国对抗的国家,是冷战的主要参与者。她曾经是我们的师长和朋友,给过我们很大的帮助,我们亲切的称之为:老大哥!她就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授课:孟凡奇
单位:山东省单县第一中学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5 准确记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等历史概念;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的简要过程,感悟其艰难曲折;
通过对新经济政策的分析,认识经济政策要适应国情、遵循规律;通过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学会简单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 “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
——《全球通史》第一篇章:困 惑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呢…15-1697年前,
“一声炮响”,
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
——苏维埃俄国十月革命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呢…第一篇章:困 惑16-17第二篇章:探 索17-18 第二篇章:探 索请回答:当时的俄国面临怎样的形势?1、残酷现实【探索之一】 追随理想中起步内忧外患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
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杰米扬·别德内依
“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列宁在1918》18-20第二篇章:探 索余粮收集制大中小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义务劳动制实物配给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2、追随理想对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与马克思设想的社会特征,你有何认识? 20-22 “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都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 ——《切温古尔》第二篇章:探 索思考:这两则材料体现了一种什么情绪?这说明了什么?1920年苏俄发生的示威游行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引起政治经济危机。不满3、暇瑜互见赢得战争、带来危机22-23 k l第二篇章:探 索【探索之二】 直面现实的“退步”余粮征集制粮食税全部国有化区别对待各类企业取消自由贸易恢复自由贸易配给制按劳分配思考:从所有制和发展经济的手段看,“新”在何处?承认了私有制发挥市场作用公有制排斥市场1、创新调整23-25 有人认为新经济政策搞私有制、市场经济,就是使俄国退回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提示:可结合当时形势、基本国情、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合作 探究探究要求:
1.先一对一讨论,再组内交流讨论,小组长搞好调控并做好发言记录。
2.讨论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在沟通中达成一些共识,也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第二篇章:探 索2、调整之思【探索之二】 直面现实的“退步”25-35 1923年11月20日,列宁在苏维埃全会上说:“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是一个遥远的将来,……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第二篇章:探 索【探索之二】 直面现实的“退步”3、调整之果找到了正确道路……36列宁:借助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邓小平: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西方经济学家预测,苏俄要恢复经济需要15-20年,而结果1926年就恢复了,只用了短短5年。有人说俄国曾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现在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行走了! 新经济政策带来了怎样的“回报”?讨论分析第二篇章:探 索【探索之三】 强力推动的跨步伟大导师列宁的逝世(1924年1月)被称为“钢铁般的人”的斯大林“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时期开创的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1、初识模式36-38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集体化方针1925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工业化方针第二篇章:探 索【探索之三】 强力推动的跨步1、初识模式38-39结合课本与材料说明“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 ———刘克明等《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七十年》
前苏联时期的一则笑话“早年莫斯科修地铁,工程师将方案上报斯大林审批。不久,方案发下来,上面有斯大林的签字,但细心的工程师还发现图纸上多了一个圆型的茶杯印,于是莫斯科地铁就多了一条环形线 ” ——源自青岛新闻网第二篇章:探 索【探索之三】 强力推动的跨步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行政手段高度集中2、感受模式39-412000年2月,普京在竞选总统期间引用一句话说:“谁不怀念苏联,谁就没有良心;谁想回到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第二篇章:探 索结合视频与教材请从斯大林模式影响的角度谈谈为何人们怀念苏联,但又不想重回苏联时期?(5分钟)【探索之三】 强力回归的跨步3、认识模式看视频,思考在“斯大林模式”下取得了哪些成就?
视频请到:http://www.zxls.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82321
下载
独特 震撼 束缚 压抑…41-51pj第三篇章:反 思中国有没有实行过“斯大林模式”?中国应从斯大林模式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国情 协调 生产力 民生……51-52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第三篇章:反 思 充分地理解过去,我们可以弄清楚现状;深刻认识过去的意义,可以提示未来的意义;向后看——就是向前进。”
——俄国思想家赫尔岑52-54 小结:苏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的探索54-56人类现代化道路西方模式: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模式:市场计划结合苏联模式:计划经济体制56-57耶巴达里大叔的生活自白 那年(1917年)我50岁,常年种地干农活,身子骨还算硬朗。我的大儿子斯洛夫开了煤矿厂,小儿子维可夫在城里经营棉布店。最近报纸上说了,革命虽胜利了,但还得打……小组讨论:结合本课所学,设想一下接下来耶巴达里大叔(粮食)、斯洛夫(煤矿矿厂)、维可夫(棉布店)将会有哪些曲折经历?活学活用56-59新航路的开辟——所有文明改变了走向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的到来罗斯福新政——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时代到来一五计划 —— 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 —— 确立改革开放的政策中共十四大——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人类现代化道路西方模式: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模式:市场计划结合苏联模式:计划经济体制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