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阶段达标卷(二)
2. 下列有关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特征的叙述,和能量供应无关的是( )
A. 消化能力强,飞行时可随时排出粪便
B. 胸肌发达,有利于扇动双翼飞行
C. 骨骼轻且薄,有利于减轻体重
D. 心跳频率快,保证了充足的氧气供应
C
1. 乌龟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它的运动方式是( )
A. 爬行 B. 蠕动
C. 行走 D. 跳跃
A
4. 某人直臂提一桶水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B.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A
3.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履虫用表膜运动
B. 所有动物都具有运动器官
C. 骨的运动要依靠骨骼肌的牵拉
D. 昆虫主要依靠翼和四肢运动
C
6.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运动的产生是骨骼肌牵动骨绕关节活动的结果
B. 一块骨骼肌的肌腱可绕过关节连接在不同的骨上
C. 动物运动时需要消耗能量
D. 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D
5. 在人体运动产生的过程中,骨骼肌所接受的刺激是来自( )
A. 骨的刺激 B. 关节传来的刺激
C. 外界环境的刺激 D. 神经传来的刺激
D
8. 下列动物一定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 个体户养殖的群鸭
B. 草原上生活着的大批食草动物
C. 在一片森林筑巢的鸟类
D. 一群分工不同的蜜蜂
D
7. 当鹿发现有敌情时,为首的鹿尾巴向后呈水平方向伸展开来,肛门后面白色部分显露出来,告知同伴,这种行为是( )
A. 社会行为 B. 防御行为
C. 攻击行为 D. 生殖行为
B
10. 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蜜蜂采蜜 ②蚂蚁筑巢 ③蜘蛛结网 ④鱼类洄游
⑤大山雀偷喝牛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A
9. 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
A. 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
B. 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
C. 蚂蚁相互碰触角
D. 蜜蜂发现蜜源时跳圆形舞
B
12. 下列对家蚕“作茧自缚”这一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动物的本能 B. 属于学习行为
C. 由遗传物质决定 D. 属于先天性行为
B
11. 某校生物学实验小组探究了四种动物绕道取食的学习行为,并得到下表所示结果。由表中数据可判断,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 )
A. 甲、乙、丙、丁 B. 甲、丁、丙、乙
C. 乙、甲、丙、丁 D. 丁、丙、甲、乙
C
动物 甲 乙 丙 丁
完成绕道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75 158 32 6
14. 生活在海底的比目鱼的体色能随着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行为对于比目鱼来说( )
A. 属于先天性行为
B. 有利于躲避敌害
C. 有利于保护自己
D. 以上三项都对
D
13. 喜鹊筑巢的行为很复杂,调控该行为的是( )
A. 神经系统
B. 内分泌系统
C.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D. 遗传物质
C
16.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曲靖麒麟公园
B. 呼伦贝尔草原
C. 昆明滇池
D. 山坡上的羊群
D
15. 我国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宇航史上的伟大壮举,宇航员身上穿的宇航服的发明是仿生于( )
A. 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
B. 乌龟的背甲结构
C. 长颈鹿的血液循环系统
D. 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C
18.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包含了一条食物链,该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 浮游植物→虾→小鱼→大鱼
B. 阳光→浮游植物→虾→小鱼→大鱼
C. 虾→小鱼→大鱼
D. 浮游植物←虾←小鱼←大鱼
A
17.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 )
A. 南极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 南极缺少生产者
C. 南极没有消费者
D. 南极的分解者很少
D
20. 生态系统中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是( )
A. 氮循环 B. 能量流动
C. 能量循环 D. 水循环
B
19. 下列现象主要是通过食物链引起的是( )
A. 臭氧层空洞
B. 温室效应
C. 酸雨
D. 汞、DDT等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
D
22. 下列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是( )
A. 哈尼梯田 B. 洱海
C.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D. 滇池
C
21. 若某草原地区的野兔因病大量死亡,则该地区最先受害的是( )
A. 生产者 B. 第二营养级
C. 第三营养级 D. 分解者
C
2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绿色植物等生产者体内积累的能量最少
B.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 生物圈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D. 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肺”之称
B
23. 电影《流浪地球》提醒我们,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圈是由全部的动物、植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B. 地球上所有生物分布在生物圈中
C.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 生物圈内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且相互联系
A
26. 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植树造林只是为了获取大量的木材
B. 植树造林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C. 植树造林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 植树造林能够调节气候、增加降水
A
25. 下列有关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 蜜蜂在花丛中采集花粉、花蜜,能帮助植物完成传粉
C. 青蛙、大山雀捕捉农业害虫,有利于维持农田生态系统
的平衡
D. 老鼠钻地洞、山羊掘食草根都可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调
节能力
D
28.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保护生物圈是大人的事,与中学生无关
B.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构成了生物圈
C.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D. 保护生物圈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A
27. 2020年11月10日,昆明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市区62条街道深入开展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工作,打造“美丽大街”,展现生物多样性。绿色植物在改善环境方面的意义不包括( )
A. 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B. 减少降雨,加剧干旱
C. 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D. 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B
30.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与环保主题不相符的是( )
A. 用塑料袋代替纸袋
B. 用普通木筷代替一次性木筷
C. 提倡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D. 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A
29. 从前的黄土高原上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而今却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加剧
B. 气候日益干燥
C. 人类乱砍滥伐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D. 地壳运动剧烈
C
31.(5分)2022年11月,“奔跑春城花都,邂逅健康之城”昆明高原半程马拉松如期举行,数千名跑者迎着暖阳,用一场奔跑来感受春城昆明的温度与激情。请据图回答问题(示例:[①]关节头):
(1)马拉松比赛过程中,每一个动作不仅需要骨、 .和骨骼肌等运动器官参与完成,还需要 系统的调节,以控制速度和平衡。
(2)跑步时,肘部弯曲至少需要两组肌肉配合,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
(3)为减少关节损伤,建议比赛前要先做热身活动,促进关节中滑液的分泌,使关节更加灵活;还需要规范佩戴护膝,护膝紧实的包裹与关节结构中[ ] 的作用相似。
收缩
神经
骨连结(关节)
舒张
关节囊
③
32.(5分)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昆明自1985年秋季以来,每年冬天都有上万只红嘴鸥在市区内的翠湖公园、盘龙江等地觅食活动,形成昆明的特色风景。昆明的海鸥叫做红嘴鸥,来自北西伯利亚,从贝加尔湖穿越俄罗斯和几乎整个中国来到昆明过冬,之后再集体返回。
资料二:大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首领”指挥。成年雄象负责保卫群体安全。科学家研究发现,大象在看到其他同伴有麻烦时,自己也会感到很沮丧,这时它们会伸出鼻子去安慰对方。
(1)资料一中描述的红嘴鸥的运动形式是 。
(2)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来看,红嘴鸥飞到昆明过冬的行为属于 . 行为;雌象做“首领”,成年雄象保卫群体安全的行为属于 .行为。
(3)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一中红嘴鸥的飞到昆明过冬的行为是 行为,是红嘴鸥生来就有的,由它们体内的 .所决定的行为。
飞行
迁徙
社会
先天性
遗传物质
33.(5分)下图为几种动物的行为,请观察、分析并回答问题:
(1)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来看,图中A属于 行为。(填“觅食”“防御”或“生殖”)
(2)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图C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通过 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
(3)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学习行为越
(填“简单”或“复杂”)。
积累生活经验
学习
觅食
强
复杂
34.(5分)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观察、分析并回答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其他生物,所以它属于 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 和非生物成分。
(2)此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猫头鹰与蛇之间的关系是 。
(3)该生态系统中,如果有人大量捕杀田鼠,则短时间内植物的数量将会 。
4
分解者
生产
捕食和竞争
增加
35.(5分)下图是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的示意图(A、B、C、D代表不同的生物,①②③④表示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D生物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为二氧化碳、 ,这种生活方式叫 。
(2)图中能表示生物呼吸作用的有 (填序号),参与该过程的生物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填字母)。
(3)由图可知,动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动物的遗体粪便经分解后也能释放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又可以被生产者利用。由此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②③
腐生
水和无机盐
促进物质循环
B、C
36.(5分)为了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小强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蚂蚁一星期后,设计并开展了探究活动。
活动步骤:
①取一个玻璃槽,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
②捕捉10只蚂蚁放入槽内,进行饥饿处理24小时;
③取等量分别用蜂蜜、醋、苦味药水、盐水泡过的馒头,依次放入槽内四个角落;
④观察并记录停留在每种食物附近的蚂蚁数目,所得数据如下表。
处理馒头的材料 蜂蜜 醋 苦味药水 盐水
停留的蚂蚁平均数量 7 1 1 1
(1)小强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自然状态下的蚂蚁一星期,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是 。
(2)进行探究活动前,小强提出的问题是: .
?
(3)步骤②中,捕捉10只蚂蚁而不是1只,是为了 .
。
(4)步骤③中,取等量分别用蜂蜜、醋、苦味药水、盐水泡过的馒头,这遵循了 的原则。
(5)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实验用的蚂蚁 。
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蚂蚁喜欢吃甜
食吗(合理即可)
观察法
放回大自然
单一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