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013版)4、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013版)4、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1-06 14:4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因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的乘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P47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的笔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心得计算问题的体验,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得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法、发现交流发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口算
12×3= 205×3= 25×2= 170×5= 324×2=
150×3= 125×2= 410×2= 143×2= 190×5=
笔算
26×47= 83×29= 23×36=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
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的相关知识。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例1
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
指名口述,教师同时板书:145×12=
(若学生列12×145这样的算式,教师也应给予肯定)
估算
请学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估算的。
估算一:把145看作140,把12看作10,140×10=1400,所以145×12大约等于1400.
145>140,12>10,所以结果应比1400大一些。
估算二:把145看作150,把12看作10,150×10=1500,所以145×12大约等于1500.
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独立计算
师:那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也就是145×12的结果是多少呢?请同学动手算一算吧。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小组交流算法
师:在小组内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学生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学生计算,掌握学生的不同算法,为后面的共享作准备。
全班交流、共享算法
可能出现:
口算:先算10小时:145×10=1450(千米),再算2小时:145×2=290(千米),加在一起:1450+290=1740(千米)
口算:145×12=145×4×3=1740(千米)
表格计算
×
100
40
5
10
1000
400
50
2
200
80
10
引导学生表达,表格中第一行是把145分成100、40和5,第一列是把12分成10和2.1000是100和10的积,200是100和2的积,依次类推,把获得的积相加所得的就是145×12的积。
竖式计算
145
× 12

290
145

1740
引导学生介绍算法,组织其他学生倾听,互评。然后和学生一起观察比较,找到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明晰算理。
优化算法
师:在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能说说理由吗?
师生交流后重点介绍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尝试列竖式计算
教师进行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较高的学生,看看他们每一部分积得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小组交流算法
让同桌间把计算的过程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并集体反馈。
先算什么?(先算145×2)
再算什么?(再算145×10)
最后算什么?(2个145与10个145的和)
学生说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算式:
145
× 12

290
145

1740
师:要注意什么?(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要对齐)
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通过回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每一层的算理,并梳理计算步骤,从而归纳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一般方法。
(5)验算
师:刚才笔算的结果对了吗?我们可以用计算器验算。
总结算法
师:今天学习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你们能总结出计算方法吗?
学生小组内讨论
师生共同小结
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类似,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的积相加。
教师再次提醒学生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巩固新知
竖式计算
215×15= 765×14= 368×35= 627×45=
判断下列竖式计算的对错
134 152 246
× 16 ×23 ×34

804 156 884
134 104 634

938 1196 7264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如何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在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师生交流后总结: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的积相加。
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起到知识迁移的作用,使学生看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便更好的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掌握估算的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复习乘法的意义,为后面讲明算理打下基础。
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再进行同桌交流,然后全班共享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通过交流、比较、反思,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明晰算理。
竖式计算是最基本的计算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所以,要在适当的练习中帮助学生掌握,达到熟练。
本课作业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13 125 423
×26 ×12 ×16

板书设计
4.1因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的乘法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
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145×12=1740(千米)
145
× 12

290................145×2表示2个145
145..................145×10表示10个145

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