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东方红》背后的历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杭师大附中 刘琼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背景基础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联系失败胜利2、教材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2119241927193719451949【五四运动】【中国成立】【国民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阶级基础革命纲领
革命领导革命道路革命胜利二、说学情 高一学生正处于从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的过渡时期,一方面直观的、趣味性的知识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另一方面,也开始接受有一定思维含量的信息。总体上看,感性认知要强于理性认知,思辨能力不强。 初中已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高中已学: 《辛亥革命》、 《伟大的抗日战争》。1、认知因素:2、非认知因素:三、说教学目标依据:教材、学情、 《课程标准》 、《学科指导意见》 、《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等(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各阶段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征。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影视、图片等资料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通过分组讨论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历程,体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精神。(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历程。2、教学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征。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提供运用引导对话影视欣赏、史地结合、合作学习四、说教法学法建构新知识五、说教学过程《东方红》背后的历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看《东方红》,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历程
二看《东方红》,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之特点
三看《东方红》,感悟新民主主义革命之精神 总体设计思路:全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通过解读《东方红》了解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第二课时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理性认识,并感悟其精神,做到情感升华。
课前准备:观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视频。总 导 演:周恩来
演出时间:1964年10月2日
出品时间:1965年10月1日
演出地点:人民大会堂
演出人数:3500多人集体创作
创作历时:1964年7月—10月1日仅不到3个月的时间赶出来的
出品单位:八一北京电影制片厂 北京电影制片厂 新闻记录片电影制片厂导入播放《东方红》序曲的视频五、说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1、播放《东方红》序曲,创设情境。
2、分析《东方红》出品的时间,让学生认识到这部音乐舞蹈史诗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一看《东方红》,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历程1、结合视频指出“东方的曙光”的含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看《东方红》,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历程 朗诵(女):黑夜总有尽头,曙光就在前面。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五四”运动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传播了共产主义思想。一九二一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2、结合教材和主持人的解说词,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共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五四运动传播了共产主义思想,为中共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歌曲:《北方吹来十月的风》
(齐唱) 革命民歌 李焕之 编曲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弟兄。
无产阶级快起来,联合农民去进攻。
红旗一举千里明,铁锤一举山河动。
中国诞生共产党,燎原星火满地红。
中国诞生共产党,燎原星火满地红。
中国诞生共产党,燎原星火满地红。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燎原星火满地红”?
3、“联合农民去进攻”中“进攻”的对象是谁?依据是什么?结合教材和歌曲,回答中共诞生(1921年) 1、中共一大(1921年):
—党的任务: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中共二大(1922年):
—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共产主义1-05、歌曲:《工农兵联合起来》
(合唱)革命歌曲
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
万众一心!
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
杀尽敌人!
我们勇敢,我们奋斗,
我们团结,我们前进,
杀向那帝国主义反动派的大本营,
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工农兵。1、工农兵中“兵”指的是什么?
2、工农兵联合起来斗争的对象是谁?
3、工农兵联合起来进行了什么革命运动?
4、“工农兵”中谁可以代表共产党?说明了什么?结合教材和歌曲,回答国民革命(1924-1927年)1、国共合作的原因:
共:工人运动遭受挫折,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
国:孙中山深感人民群众力量伟大2、国共合作破裂的标志:
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制造七一五政变
3、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
国:蒋、汪等背叛革命
共:右倾错误(放弃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4、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
动摇北洋军阀统治,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势力1、这一场涉及到的重大事件?
2、“星星之火”是从何处开始点燃的?为何会成“燎原”之势?1、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秋收起义:
长沙——井冈山3、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点燃“工农武装割据”之火。“农村包围城市”道路(1927-1937年)1、本场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为何会发生?
3、过程及意义如何?01 表演唱:《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
02 歌曲:《遵义城头霞光闪》
03舞蹈:《飞夺天险》
04歌曲:《飞跃大渡河》
05歌舞:《情深意长》(独唱:邓玉华)
06舞蹈:《雪山草地》
07歌曲:《过雪山草地》08歌舞:《陕北会师》
09歌曲:《会师歌》
10歌曲:《七律·长征》(领唱:贾世俊)4、长征:
原因: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经过:1934年江西瑞金--1936年陕西延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1927-1937年)5、遵义会议:
内容: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6、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结合这两场视频及教材内容,指出中国是怎样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1、原因:日本侵略中国
2、过程: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发挥重要作用。
3、结果:取得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1937-19452、过程:
粉粹国民党军队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1、原因: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解放战争:1946-1949中国人民是怎样站起来的?描绘革命的足迹五四运动 中共诞生 国民革命 井冈山 遵义会议 长征结束 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立起来的历史意义?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国内:
⑴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⑵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国家发展扫清障碍。2、国际:
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人民摆脱了殖民主义的统治,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从而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二看《东方红》,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之特点第一场 东方的曙光第二场 星火燎原第三场 万水千山第四场 抗日的烽火第五场 埋葬蒋家王朝第六场 中国人民站起来一、五四运动:1919
二、中共诞生:1921
三、国民革命:1924-1927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辟:1927-1937五、抗日战争:1937-1945六、解放战争:1946-1949七、新中国成立:1949.10.1《东方红》新民主主义革命 思考:与之前的革命(如辛亥革命)相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何特点?以中国共产党初期(1921—1923)的革命活动为例革命的对象?
革命的力量?
革命的策略?
领导的成长?工人阶级帝国主义、封建军阀领导工人运动工人力量薄弱,失败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分组讨论思考:与之前的革命(如辛亥革命)相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何特点?第一组:国民革命(1924——1927)第三组:抗日战争(1937——1945)第四组:解放战争(1946——1949)革命的对象?
革命的力量?
革命的策略?
领导的成长?第二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927——1937)学生分组展示讨论成果,教师总结:中共成立初期(1921—1924)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927—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日本帝国主义日本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官僚资本主义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学生分组展示讨论成果,教师总结:中共成立初期(1921—1924)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革命的力量工人阶级工人、农民、资产阶级
(革命统一战线)工人、农民中华民族各阶级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人、农民、资产阶级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依靠力量:工农联盟为基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927—1937)中共成立初期(1921—1924)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革命的策略工人运动联合国民党
武装斗争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道路+独立的武装斗争)全面抗战路线
(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策略:开展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927—1937)学生分组展示讨论成果,教师总结:中共成立初期(1921—1924)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领导的成长工人力量薄弱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左倾教条主义先进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幼稚成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927—1937)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学生分组展示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
——毛泽东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三看《东方红》,感悟新民主主义革命之精神3-07、歌曲:《过雪山草地》
萧华词 时乐蒙曲
白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雨水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更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通过欣赏歌曲《过雪山草地》,谈谈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精神的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精神红船精神: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忠诚为民红楼精神:爱国主义、民主与科学、追求真理井冈山精神: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依靠群众长征精神:勇往直前、独立自主、严守纪律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反映民族精神 体现时代要求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该如何传承并发扬这种民族精神?并让这种民族精神成为个人成长和民族进步的动力??六、说教学反思1、繁杂的知识点的处理与精巧的设计之间的矛盾。
2、知识的罗列与情感的渗透之间的矛盾。
3、材料的运用与真实的历史之间的矛盾。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杭师大附中 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