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7张PPT。1.获第四十七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葛优)人道精神奖。
2 .第十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0大华语片之一;
3 .全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
4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
5 .美国 “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6 .英国全国“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 。 但是在国内长期遭禁演与批判。官方说《活着》是“诋毁社会主义法制,污蔑毛泽东,诋毁政党执政能力”,事实真相到底如何?在全世界获得了
广泛高度赞扬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
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上海资本家说:
共产党在军事上可以打100分,
政治上可以打80分,
经济上只能是0分。新中国成立时……495253566676过渡时期十年探索十年文革第一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6年)第二阶段:曲折发展(1956-1976年) 思考:同1949年比,1952年中国国民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一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6年)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恢复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内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第一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6年)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相互促进一化三改关系:工业化——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变革生产关系?材料一:“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 据图分析:“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3、一五计划(1953-1957)第一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6年) 重工业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动力和原材料的基础工业。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包括工业本身)提供原材料、燃料、动力、技术装备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实现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一个国家重工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是体现其国力的重要标志。?概念了解◆“一五计划”为什么要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第一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6年)材料二:“因为我们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①重工业基础薄弱②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③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④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产业材料一:(加强国防力量的迫切需要)(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基本设备和设施)(迅速实现工业化的需要)思考:
产业结构和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点?产业结构:
地区分布:第一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6年)材料二:结合“一五计划成果图”重工业为主,交通运输和轻工业共同发展;
东北地区重工业,中西部新兴工业;“一五计划”(1953-1957年)影响: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我国自己制造的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出厂1957年1月1日,宝成铁路全线通车,全长668千米。康藏通公路① 1953年:
② 1955年:(1)农业: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1953年:从 入手,后来改变为 。 (2)手工业:供销一次性合作化(3)资本主义工商业①策略:
②方式:利用、限制、改造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1953)
全行业公私合营(1956)4、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第一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6年)集体化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历史再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历史再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私营——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国营历史再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合理调整私营工商业:
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概念解释:公私合营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国家入股私营企业,并由国家派代表负责经营管理,企业性质从私有变成公私共有。
全行业公私合营:
国家对资本家手中的股份进行赎买,使企业完全变成公有。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冒进、过激行动,
所有制形式单一,
超越了生产力实际。 ◆三大改造的实质——◆三大改造的意义——◆存在问题:中国百年老字号图表分析:饼状图反映我国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经济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实质:生产资料私有有制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1.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A.社会主义现代化 B.农业合作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化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CD3、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A495253566676过渡时期十年探索十年文革总路线
一五计划工业化
三大改造社会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问题1:八大对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怎样的分析?问题2:八大提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第二阶段:曲折发展(1956-1976年)1、中共八大召开(1956年)问题3: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是什么?2、“高举三面红旗”(1958)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第二阶段:曲折发展(1956-1976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错误,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大跃进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民公社化挫伤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理想对照现实,总结危害教训 浮夸的高产 荒芜的土地 2、“高举三面红旗”(1958)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第二阶段:曲折发展(1956-1976年)“敞开肚皮吃饭”的食堂。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 理想对照现实,总结危害教训 2、“高举三面红旗”(1958)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第二阶段:曲折发展(1956-1976年)全民大炼钢铁 留下荒山秃岭 理想对照现实,总结危害教训 2、“高举三面红旗”(1958)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第二阶段:曲折发展(1956-1976年)理想非常美好 现实很残酷 “大跃进”本来是希望创造一个中国历史上没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罕见、能使世界震惊的经济发展速度的新纪录。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官方统计称3年中中国大陆非正常死亡人数在2000万以上。理想对照现实,总结危害教训 2、“高举三面红旗”(1958)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第二阶段:曲折发展(1956-1976年)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
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男女争登点将台,万千炉子一齐开。
火花日夜无停息,赢得铁流滚滚来。大跃进——大炼钢铁为中心 1958年,全国生产钢1108万吨,只有800万吨合格。不仅毁掉了大量山林,还影响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你相信吗?
种个南瓜像地球,
架在五岳山上头,
把它扔进太平洋,
地球又多一个洲,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公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 出工自由化,吃饭战斗化,收工集体化干不干,都吃饭干不干,都吃一样饭吃饭人多,出勤人少; 装病人多,吃药人少;
学懒人多,学勤人少; 读书人多,劳动人少。“三年大饥荒”由于饥饿而瘦小的中国儿童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时期。
官方统计称3年中中国大陆非正常死亡人数在2000万以上。原因:1.左”倾(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2.自然灾害严重
3.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作协议 毛泽东在世时,一直嫁祸于老天爷,将那场深重的灾难归咎于“三年自然灾害”。
如今,当年的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终于说出了真话:“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和一九五九年‘反右倾’后的继续‘跃进’,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了严重的灾难。”“‘三年困难时期’,主要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运动造成的。”
前《人民日报》社长胡绩伟也说:“国家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惨象完全是我们党造成的。”实际情况2、“高举三面红旗”(1958)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第二阶段:曲折发展(1956-1976年)◆实质: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大跃进: 在生产力方面的跃进
人民公社:在生产关系方面的跃进
◆影响:
①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 挫伤了农民的利益。
③ 导致了5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 评价:
① 违背了经济规律。
② 对国情认识不足,急于求成。道路曲折,成就巨大 1959年中国第一台大型电子数字计算机试制成功。第二阶段:曲折发展(1956-1976年)3、八字方针,国民经济调整(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第一口油井试喷成功大庆油田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我国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Fgh十年建设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贵阳乌鲁木齐兰州包头兰新铁路包兰铁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包头钢铁公司大庆油田大庆武汉武汉钢铁公司上海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大港油田天津北京柳州黔桂铁路胜利油田东营第二阶段:曲折发展(1956-1976年)4、文革十年,国民经济严重破坏(1966-1976年)◆原因:左倾错误的破坏
◆表现: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纠左:1973年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
◆影响: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拉大1967年1月13日《时代》封面是毛泽东,左上角写着中国陷于混乱。 大革命 一小步 第二阶段:曲折发展(1956-1976年)4、文革十年,国民经济严重破坏(1966-1976年)草根话题:感受1949--1976年中国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收获哪些经验教训? 1楼:
2楼: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楼:
3楼:
4楼: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坚持改革开放注意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按比例协调发展成就:
失误:
495253566676过渡时期十年探索十年文革工业化
三大改造中共八大;
八字调整方针;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工农业生产总值19491952195619581966197619781962ABCDEHIJ改革开放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过渡时期FG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国民经济恢复“一化三改”中共八大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八字方针”“十年文革”改革开放文革时期1956—1966 十年探索(建设)时期1966—1976 十年内乱时期1949—1956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76—1978 两年徘徊时期1978— 改革开放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20世纪50-70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52年 58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图表分析——我来改错中国特色人名名字浓缩时代发展“烙印”——考考你建国初期
(1949-1952)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大跃进年代(1958-1959)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文革”时期(1966-1976)蒋建国、谭解放、吴国庆、张胜利、李卫国、邓土改高建设、张建强、李互助孟跃进、张飞跃、郭超英、潘胜天、王炼钢、葛公社、杜更生、陈自力、沈图强朱军、刘卫东、马文革
张红兵、王东方、林子荣习题巩固1、(2009广东)“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A2、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会: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D3、造成1959到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
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经济建设中的“左”的错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