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复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发展史,认识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现象及解释,了解原子的结构。
2.能知道原子的构成及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3、能知道原子的特征。
4、认识一种表示原子质量的方法-相对原子质量,能说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进行简单计算。
5、知道电子的分层排布,能画原子结构示意图。知道原子结构和其化学性质的关系.
6、知道离子的形成过程,会用离子符号正确的表示离子。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结构的发展史一、原子结构1、道尔顿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谁提出近代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小球?思考:谁发现的电子?2、汤姆森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他认为原子是一个带正电的球(面包),在这个球里散布着带负电的电子(红枣),这些电子排成一层一层的环。3、卢瑟福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研究团队,用α粒子散射实验推导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二)、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1、实验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前进方向不改变一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绝大多数α粒子前进方向不改变,说明:原子内部有较大的空间;
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说明:
这部分α粒子遇到与之带有相同
电荷的物质,受到斥力,而且这部分物质占有较小的空间;
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是
因为:它们和金原子中某种极为
坚硬密实的核发生了碰撞。2、现象的解释3、实验结论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里运动。(三)、原子的结构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不显电性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核电荷数1、原子结构?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观察表格,思考下列问题: 1、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吗?3、不同种原子之间有哪些区别?不是,如氢原子只有质子和电子不同种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也不同)zxx。k
2、原子构成的规律:2.原子中质子、中子、电子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重点记忆: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金属 如:金、铁、镁等固态非金属 如:碳(金刚石、石墨)、硅等稀有气体 如:氦气、氖气、氩气等(四)、原子的特征1、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2、原子的特征1)、分子有哪些的特征?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之间有间隔和相互作用;
分子自身有能量,总是在不断的运动;2)、原子的特征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原子之间有间隔和相互作用;
原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
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这些粒子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在空格上。
(1)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有:
(2)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有:
(3)不显电性的粒子有:
(4)带正电的粒子有:
(5)带负电的粒子有:
(6)质量最小的粒子有:
(7)构成原子的微粒有:
(8)构成原子核的微粒有:跟踪练习分子、原子原子分子、原子、中子质子电子电子质子、中子、电子质子、中子自主学习(一):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复习导学案上复习目标一的练习。
4、(1)不显、电子、负、原子核、质子、正、电子、不
(2)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质、电子、相等
(4)原子核、质子、中子
(5)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之间有间隔和相互作用;原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
(6)金属、如:铁和金等;固态非金属、如:碳(金刚石、石墨)、硅等
稀有气体、如:氦气、氖气、氩气等答案:
跟踪测验一:
1B2D3D4B5C6A 跟踪检测一: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测试一的题目。思考:原子的质量很小,记忆、计算都很不方便,怎么办?二、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及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1.993×10-26千克)的 1 ∕ 12作为基准,计算出其它原子的相对质量。z``x````x`k
相对原子质量=该原子的实际质量
碳12原子质量的1/12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是一个比值2、理解:2、由于标准碳原子质量的1/12是定值,所以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3、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4、碳12是指中子数和质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 规律: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 1.99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2.657×10-26千克
求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1.993×10-26千克x1/12解: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16.006
≈ 16
答: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1.993×10-26千克x1/12例题讲解 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乙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12ac/bd B. 12bd/ac
C. a/12c D. 12a/c
A跟踪练习自主学习(二):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复习导学案上复习目标四的练习。
复习目标二:
原子的实际质量
1、①
碳12原子质量的1∕12
②、质子数+中子数
2、①、6;②、比值、1;③、相对原子质量比答案:
跟踪测验二:
1D、2MN∕ 12 跟踪检测二: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测试一的题目。由里 外, 由低 高规律:1、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的。 2: 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第一层排满了才排第二层,依次下去)(一)、核外电子的排布三、原子中的电子圆圈、数字、弧形、数字(二)、原子结构示意图一般<4个一般≥4个8个(氦为2个)活泼活泼不活泼易失电子易得电子不易得失电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三)、原子分类自主学习(三):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复习导学案上复习目标二的练习。
复习目标三:
1、远、近、分层排布
2、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电子层、电子层上的质子数、7、3、2、最外层电子数
3、金属、失去、阳离子、正、大于
非金属、得到、阴离子、负、小于
稀有气体、既不得到也不失去、、于、8答案:
跟踪测验三:
1:D;2:12、12、3、2;3:质子数、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有1个电子、2、失去 跟踪检测三: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测试一的题目。Na原子与Cl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怎样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四、离子失去1电子阳离子阴离子不带电的化合物NaCl1、书写 书写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1个单位的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 如: Mg2+Na+Cl-失去两个电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Mg原子Mg2+离子2、定义3、分类 化学变化中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带电粒子。阴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后形成带负电
的粒子。阳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带正电
的粒子。4、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如:氯离子和钠离子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新的物质————氯化钠。它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另外还有,氧化镁、氯化钾和碳酸钠等很多物质都是由离子构成的。5、如何辨认结构示意图为何种粒子6、分子、原子和原子的关系中子电子分子离子自主学习(四):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复习导学案上复习目标三的练习。
复习目标四:
1、阳、正、大于、阴、负、小于、Na+、Mg2+、KCl、NaCl、MgO
2、质子数、电子数、大于、小于
3、中子、电子、离子、分子答案:
跟踪测验四:
1D、2A、3A、4、①③、②⑥、④⑤ 跟踪检测四: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测试一的题目。四、达标检测谢谢初三:第一节:原子的构成复习学案
主备人: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复习目标一 :原子结构发展史和原子的结构
1、(1)近代化学之父道尔顿在200多年前提出了“ ”的论断。
(2)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了 ,认为原子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分的。并设计了一个原子模型,认为原子像葡萄干布丁,其中葡萄干是带负电的 ,布丁是带 电的物质。
2.卢瑟福实验
(1)实验现象
① 大部分α粒子 ,
②一部分α粒子 ,
③甚至有极少数 。
(2)现象分析
①大多数α粒子能顺利穿过金箔,说明原子内部有 。
②一部分α粒子 。
③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过来说 。
(3)卢瑟福原子模型
原子是由 和 。
3、原子结构
(带 电)
(1)原子的构成 (带 电)
( 电性)
( 带电)
在原子中,质子数= =
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所带的正电荷数和 所带的负电荷数 。
(4)原子核体积虽然很小,但是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也就是集中在了-------------和--------------上。
(5)原子的性质
原子具有微观粒子的一般性质,如 _____ ______、________ ___、
____ _______、
如 。
(6)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 如 。
如 。
跟踪测验一:
1、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 )
核电荷数=质子数 B.质子数=电子数
C.质子数=中子数 D.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2.原子里的质子数等于( )
A.中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核电荷数
3.原子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 )
A.质子、中子、电子 B.质子、中子 C.中子、电子 D.质子、电子
发现电子的科学家为( )。
A.拉瓦锡 B.汤姆森 C.道尔顿 D.舍勤
5.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下列关于物质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由水分子 B.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C.氦气由氦气分子构成 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6、据报道, 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质子111个,中子161个,则核外电子数是( )A、111 B、272 C、50 D、161
复习目标二:电子的分层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分类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
1、电子的分层排布: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离核 能量低的离核 。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 。
2、原子结构示意图:如氯原子:
①、该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②、该元素原子核外共有 层电子层
③、该元素原子中能量最低的电子共有 个。 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3、原子的化学性质由 决定。
原子种类
最外层电子
得失电子
形成何种离子
带何种电荷
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
小于等于3个
大于或等于4个小于等于7
等于2个或8个
稳定结构: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个时(氦元素为2个)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
跟踪测验二:1、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
A. B. C. D.
2、如图所表示的微粒,核电荷数为 ,核外有 个电子,核外电子层数为 ,最外层电子数为 。
3、在原子结构示意图 中, +11表示 ,弧线表示 ,弧线上的数字“2”表示 ,“1”表示 ,能量最低的电子有 个,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或失)电子。
复习目标三、离子的定义、书写、基本属性;三种结构示意图的辨认;原子、分子、离子的关系。
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原子失电子形成______离子(带______电):核电荷数______核外电子数
1离子 形成 原子得电子形成______离子(带_______电):核电荷数____核外电子数
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
数值为1时省略不写。离子符号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的物质: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在结构示意图中,原子、阴离子、阳离子的判断依据:
在原子中: ,在阳离子中:
在阴粒子中
3、分子、原子、离子关系。
跟踪测验三:
1、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2、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下列关于物质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由氢分子、氧分子构成 B.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C.氯化钠晶体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 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B.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C.构成物质的离子在不停地运动 D.原子可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
4、
?
(1)上述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是 ? (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是 ? 。属于阴离子的是 。
(2)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有 ?? 。
(3)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是 。
复习目标四、相对原子质量:
1、计算公式:(1)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 + 。
2、①、碳12原子是指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 的碳原子。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 ,但它是有单位的,它的单位是“ ”,一般省略
不写。
③、原子的实际质量比等于 。
跟踪测验四:
1、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g
C、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后,就增大了原子的质量
D、是一个原子的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2、、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M,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是Nkg,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锂电池具有质量轻、容量大、不含有毒物质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知某种锂原子中含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A.3 B. 4 C.5 D.7
2、某微粒最外层有8 个电子,该微粒是(? )
A、阴离子? B、阳离子? C、稀有气体? D、无法确定
3、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表示的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作“钟摆”的“光景格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中子数为50,核内质子数为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位为( )
A、38 B、50 C、88 D、126
5、一个钠原子的实际质量是mkg,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是nkg,则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
6、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微粒,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3)带正电荷的微粒是
(4)不显电性的微粒是
(5)质量最小的微粒是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微粒是
(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微粒主要是
7、根据以下甲、乙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填空。
(1)属于离子的是 (选填“甲”或“乙”)。
(2)两种微粒核外都有 个电子层;甲的最外层电子数是乙的最外层电子数的____ 倍。(3)决定乙的化学性质的数字是 。
4、(1)不显、电子、负、原子核、质子、正、电子、不
(2)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质、电子、相等(4)原子核、质子、中子
(5)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之间有间隔和相互作用;原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
(6)金属、如:铁和金等;固态非金属、如:碳(金刚石、石墨)、硅等 稀有气体、如:氦气、氖气、氩气等
跟踪测验一:
1B2D3D4B5C6A
复习目标二:
远、近、分层排布
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电子层、电子层上的质子数、7、3、2、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失去、阳离子、正、大于
非金属、得到、阴离子、负、小于
稀有气体、既不得到也不失去、、于、8
跟踪测试二:
1:D;2:12、12、3、2;3:质子数、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有1个电子、2、失去
复习目标三:
阳、正、大于、阴、负、小于、Na+、Mg2+、KCl、NaCl、MgO
质子数、电子数、大于、小于
中子、电子、离子、分子
跟踪检测三:
1D、2A、3A、4、①③、②⑥、④⑤
复习目标四:
原子的实际质量
①
碳12原子质量的1∕12
②、质子数+中子数
①、6;②、比值、1;③、相对原子质量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