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河北省语
文第二十二讲 说明文阅读(一)(2013·安徽)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西塘古镇
①西塘,地处太湖东南河道交错的水乡地带。人们依水而居,依靠便利的水上交通从事贸易活动,明清时期,这里发展成为江南商业重镇。
②西塘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网,在占地仅1平方千米的古镇内,就有9条河道在此交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百余座古桥将古镇连通,因此,古称“九龙捧珠”。
③西塘的道路交通以桥、廊棚、街弄为主体,在众多古镇中颇具特色。
④西塘水巷交织,河桥密布,走来走去都是桥。古桥种类繁多,造型也很精美。长长的廊桥,矮矮的石桥,高高的拱桥,使古镇形成了“人家在水中,水中架小桥,桥上行人走,桥下小舟过,桥头商铺立,水中倒影游”的水乡美景。经典回放 ⑤最有名的环秀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古镇中最高的一座桥。拱形的桥身异常优美,桥东西横跨小桐、北翠两圩。两侧均有桥联,东侧联曰: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西侧联曰: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底月。
⑥虽然江南古镇大多有廊棚,但西塘的规模最大,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道。廊棚沿河而建,造型古朴,一色的青瓦盖顶,连为一体,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
⑦这里有多条街道,其中西街最具特点。西街有水乡极为典型的街道布局,最窄处的宽度仅供挑担换肩,即一根扁担的长度。临街房屋二楼常常有屋檐延伸,两两相对,形成了“一线天”的空间布局,构成了别致的古镇风貌。
⑧“巷”在吴语方言中是弄堂的意思,西塘的弄堂更是独具特色。这里水道密集,居民惜土如金。无论是商号还是民舍,房屋之间的距离总是被压缩到最小,西塘的弄堂总是长而深窄,其中又数石皮弄最具代表性。经典回放 ⑨石皮弄因铺地的石板薄脆如皮而得名,位于西塘古镇下西街,始建于明末清初。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全长68米,上面用166块青石板铺成,下面是下水道,能使全弄雨天不积水,如此设计实在巧妙。
⑩今天,西塘的水道、街道基本保留了江南古镇的原始风貌。水道划分了古镇大的板块,街道上方兴建的廊棚,进一步划分了空间区域,明确了使用功能。弄堂再连接各家屋舍,对空间进行细分和利用。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道路在小农经济商贸活动中的作用。
西塘的古桥、廊棚都很有特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经典回放 【答案】 古桥:数量多、造型优美、种类繁多。廊棚:沿河而建、规模大、造型古朴。
【点拨】 概括“古桥”“廊棚”说明对象的特点比较简单,要抓住关键段④⑥中的中心句,表达时力求准确、全面。经典回放 变式训练
1.从说明对象来看,本文属于________说明文,从说明文的语言看,本文属于________的说明。
【答案】 事物 平实
【点拨】 本文是一篇介绍江南西塘古镇的说明文,以朴实、准确的语言突出了古桥、廊棚、街弄的特色。
2.本文第①段介绍了西塘古镇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以及历史地位。
【点拨】 第①段总写了西塘古镇的特点,理解时要抓住“地处”“便利”“重镇”等词语进行概括。经典回放 3.西塘古镇巷子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长而深窄
【点拨】 文章第⑧⑨段都写了“巷”,突出了“巷”的特点,第⑧段概括介绍,第⑨段举例说明。经典回放 对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中考主要考:①判断说明对象;②找中心句;③理解说明的内容;④概括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命题热点命题热点一、找准说明对象:
1.首先,要区分说明文的类型。从说明对象上分,说明文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介绍事物形体特征的事物说明文,二是介绍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等科学知识的事理说明文。
2.其次,找说明对象。
(1)事物说明文中事物本身就是说明对象,往往可以从题目中或开头找出来。
(2)事理说明文中的说明对象不能只看题目,只有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概内容的基础上,经思考分析后才能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事理说明文的对象往往就是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这就要分析文章开头、结尾的总结句,要分析每段(层)的中心句,抓关键词。值得注意的是,整篇文章有整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局部段落有局部段落的说明对象,千万不要把局部的说明对象当作整篇文章的说明对象。解题技巧三、概括说明的内容:
概括说明内容就是对文章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的过程。在说明文中作者介绍的内容可能涉及多个方面,我们在阅读时,要思路清晰,根据题干的要求迅速捕捉到我们需要的信息。
1.如果有中心句,可以直接摘录中心句。
2.如果文段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可以把这几层意思联结在一起。
3.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短语或句子,可以把这几个要点归纳在一起。解题技巧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一、(原创题)
古人的身份证
①身份证并非现代独有,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商鞅变法时,秦国推出了照身帖,以验证秦人的身份,防止间谍入侵。所谓照身帖,就是一种经过打磨的竹块,上面刻着持有人的相关信息,诸如头像和籍贯等,跟我们今天使用的身份证十分相似。
②汉和隋基本上沿袭了秦时的制度,用“竹使符”作为官员的身份证明。而到了唐朝,李渊对“身份证”进行了改革,发明了“鱼符”。《新唐书·车服志》载:“附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可见,“鱼符”一方面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也方便皇帝召见时验明正身。“鱼符”形若鱼状,上面凿有小孔,可以随身佩带,背面刻着官员的姓名、任职衙门及官位品级等。根据官员的职位大小,“鱼符”所采用的材质也不一样,亲王和三品以上的官员,使用的“鱼符”为黄金制造;五品以上的官员,使用的“鱼符”为白银制造; 六品以下的官员,使用的“鱼符”为黄铜制造;而地位更低的,则为木头制造。“鱼符”通常分为左右两块,左符放在内廷,作为存根,右符交由官员使用,具有一定的防伪作用。同时,五品以上的官员还配有“鱼袋”,专门用来装“鱼符”,也可作防伪之用。武则天称帝后,将“鱼符”改为了“龟符”,但其作用并未改变,同样分为三等,金龟、银龟和铜龟。金龟为三品以上的官员使用,表明使用者的地位非常高,“金龟婿”就是由此而来的。
③到了宋朝,赵匡胤嫌“鱼符”太麻烦,索性废弃了,官员直接使用“鱼袋”,以上面的金银饰品及颜色区分官级,主要以“金紫”和“银绯”为贵。到了明朝,官员的“身份证”又发生了变革,开始使用轻便、美观的“牙牌”。“牙牌”一般是用象牙、兽骨、木材、金属等制成的片,上面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职务、履历以及所在的衙门等相关信息。陆容的《菽园杂记》载:“凡在内府出入者,无论贵贱皆悬牌,以避嫌疑。”此时的“身份证”已不仅仅限于官员使用,其他出入内府的人也必须佩戴。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④到了清朝,官员的“身份证”又变为了顶戴花翎,其帽珠用宝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制成。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为青金石,五品为水晶,六品为砗磲(chē qú),七品为素金,八品为阴纹镂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除此之外,一些特殊的从业者也有“身份证”,比如僧人有“戒牒”和“度牒”,凭此牒可以化缘和筹善款。
⑤当然,古代的“身份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证。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证诞生于1936年,那是宁夏省政府制定的一项居民管理制度,用白布做成,长7厘米,宽3厘米,上面写有持有人的姓名、年龄、籍贯、职业、身高、面貌特征以及手纹形状等,是我国最早使用的居民身份证。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⑥从身份证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如今的身份证,已不再是特权者的专属,而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的一个身份证明,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古人的身份证,说明的顺序是时间顺序。
2.从文中看,古代身份证有哪些共有的特征?
是官员的身份证明;是古代等级制度的标志之一。
3.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身份证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材料趋向轻便、精致;防伪性能逐渐增强;适用人群渐趋扩大。
4.第②③④段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分类别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二、(2014·重庆A)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空难“见证人”——黑匣子
①空难事故发生后,飞机往往解体,甚至被烈火烧毁。人们到现场救援的时候,总是会寻找一个东西,它的名字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对了,这就是被誉为空难“见证人”的黑匣子。它可以给调查人员提供证据,帮助他们了解事故的真相。
②实际上,黑匣子并不是黑色的,而是色调较亮的“国际橘”。这种明亮显眼的颜色,以及记录仪外部的反射条带,使事故调查员在飞机失事后很快找到它。
③媒体很喜欢用“黑匣子”这个名称,但大多数专业人士不这样叫。航空专家通常把黑匣子叫作电子飞行数据记录仪。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④黑匣子由两个设备构成:飞行数据记录仪和舱声录音器。它们在任何一架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上都是必备的。黑匣子通常安装在飞机尾部,这样在飞机失事时,它们才更容易被保存下来。数据记录仪记录飞行速度、高度、垂直加速度和燃油流量等数据。舱声录音器记录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包括通话声、发动机声、爆炸声等。黑匣子记录的飞行数据、驾驶舱的各种声音能帮助人们分析事故原因。
⑤黑匣子是由澳大利亚人戴维·沃伦博士发明的。戴维·沃伦博士的父亲死于1934年的巴斯海峡飞机失事,当时戴维只有9岁。20世纪50年代初,沃伦博士萌生了一个念头:制作一个能记录飞行数据和驾驶室对话的装置,用于帮助分析人士了解飞机失事原因。他为墨尔本航空研究中心写了一篇名为《帮助飞机失事调查的设备》的备忘录,并于1956年发明了名为“ARL飞行记忆装置”的飞行记录仪。直到5年后,他的发明才得到广泛关注,该设备最终在英国和美国投产。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⑥黑匣子装有水下定位信标,一旦其感应器接触到水,就开始发射脉冲信号,每秒发射一次,共发射30天,然后会因电池电量耗尽而停止发射。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会给搜寻带来巨大困难。法航447航班失事坠入大西洋后,搜索人员花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并打捞起黑匣子。
⑦黑匣子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而且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包含记忆板的关键部分可承受带有钢钉的227公斤的物体从3米的高度砸到它上面。研究人员尝试在1100摄氏度的火中摧毁它,把它放进有压力的盐水罐中或浸入航空燃料中,但黑匣子都安然无恙,所以黑匣子实际上是无法毁灭的。但黑匣子的功能并不像你的手机那样强大。马航MH370事件之后,专家表示,可能是时候为搜集航空数据的手段升级了。当前飞机上的数据记录仪不能与外界进行实时沟通,还没有从大型飞机上传输大量数据的能力。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1.请根据第①—④段内容,概括说出什么是黑匣子。
黑匣子就是安装在飞机尾部,颜色为色调较亮的“国际橘”,记录飞行速度、高度、垂直加速度和燃油流量等数据和驾驶舱内通话声、发动机声、爆炸声等的各种声音,便于飞机失事时帮助人们分析事故原因的电子飞行数据记录仪。
2.为方便飞机失事后查找黑匣子,人们在设计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外部有反射条带,颜色明亮显眼;装有水下定位信标,一旦触水,就开始发射每秒一次能持续30天的脉冲信号;外部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3.文章第⑤段讲述戴维·沃伦博士的故事,有何作用?
讲述戴维·沃伦博士的故事,用举例子方式,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黑匣子发明的原因;同时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吸引读者兴趣。
4.说明文的特点之一是用语准确。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做具体分析。
①它们在任何一架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上都是必备的。
②黑匣子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而且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
第①句中,“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任何”一词,起限制作用,说明在“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上,它无一例外都是必备品,不可缺少。“任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第②句“通常”一词,也起限制作用,说明大多数情况下,黑匣子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但不排除特别情况,在特别情况下,黑匣子可能也用其他材料包裹。“通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舱声录音器记录飞行速度、高度等数据,记录驾驶舱内的对话和其他各种声音,它能帮助人们对事故原因做出正确的分析。
B.飞行记录仪发明出来之后,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5年之后在英国和美国开始投产。
C.第⑦段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黑匣子的坚固。
D.马航MH370事件之后,各国都升级了搜集航空数据的手段。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完成考点跟踪突破1 完成考点跟踪突破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