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主题 动物的行为专题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年级
单元 第五单元 授课人 Xxx
单元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动物的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动物的行为——社会行为;(3)动物的运动系统;(4)动物在生态系统的作用。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教材中关于本单元的内容有《动物的运动》、《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社会行为》、《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四大节内容,本单元将教材顺序进行调整,以“动物的行为”为核心和起点,分别讲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大节,在讲解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等内容的基础上,讲解动物行为的结构基础——运动系统(对应教材《动物的运动》),最后讲解动物各种行为导致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对应教材《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使之形成层层递进关系。本单元内容可开发的教学活动与资源:课本教材。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基础和接受情况合理利用课本教材。生物的结构模型。如动物骨架模型、动物运动的模型等,更好地展示动物的运动系统及动物的运动过程。网络资源。网络中关于动物各种行为的图片、科普视频、纪录片等资源丰富,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本单元教学重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社会行为。动物的运动及运动系统。动物在生态系统的作用。本单元教学难点:(1)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区别动物的行为;(2)动物骨、关节、肌肉之间的协调配合。
2022新课标要求 本单元内容属于2022年新课标“人体生理与健康”中的一个章节。(1)2022年新课标整体要求:人体具有多个系统,各系统相互协调与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人体健康是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机体健康至关重要。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从系统、器官等不同的结构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2)2022年新课标内容要求:5.5.3 人体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肌肉牵拉着骨围绕关节进行的(3)2022年新课标学业要求:①描述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②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与健康的问题。
单元学情 本单元中涉及的动物的行为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大部分学生对动物行为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要将“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等这些名词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行为的概念。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完动物类群的知识后,已经形成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念,对动物的各种行为也有更清楚的了解,因此要在行为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行为需要依赖一定的结构基础,理解运动对于生物生存的意义。动物由于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使之在生态系统中有独特的作用和地位,在讲解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要与生态系统的其他组成、功能结合讲解,让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分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单元目标 (1)能描述动物的各种行为,能将不同的行为进行归类;能说出运动系统的组成,并说出不同组成的作用;能说出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通过对行为的归类,加强学生的总结归类意识;通过对运动过程的模拟,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模拟意识;通过对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阅读汇总,加强学生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3)通过对行为的学习,让学生理解生物中动物行为的含义,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生物;通过对运动系统的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体的奥妙。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通过对行为和运动系统的综合讲解,进一步理解生命的“物质性”,理解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通过讲解运动并不仅仅依靠运动系统,让学生理解生命系统的整体性,运动在其他系统的协调帮助下才能发挥其作用。科学思维:通过对动物各种行为的分析与综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类能力。科学探究:通过“模拟蚂蚁走迷宫”、“制作运动模型”等生物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并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社会责任:通过对动物作用的讲解,培养学生“保护动物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形成“生物与环境一体”的统一感。
达成评价表 动物的行为大单元学习评价总表
知识点 评价要点 教师评价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学生课堂状态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点掌握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成果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社会行为 学生课堂状态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点掌握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成果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动物的运动系统 学生课堂状态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点掌握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成果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学生课堂状态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点掌握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成果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动物的行为大单元学习评价细表
关键问题 子问题 核心任务 评价设计
单元课时规划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课时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①能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等行为的例子和特点;②能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活的意义。 1-2课时
社会行为 ①能举例说出社会行为的例子和特点;②能说出社会行为的作用; 1课时
运动系统 ①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成分;②能清楚描述运动过程中骨、肌肉、关节的协调配合;③能理解运动过程中各系统的协调配合。 1课时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能说出动物的三大作用并举例说明 1课时
分课时设计(第一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课题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第二节内容,教材以生活中的各种动物行为(如乌鸦扔坚果、猫狗吃饭睡觉等)引入,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动物行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区分两种行为。教材主要讲解的是按照获取途径分类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于按照功能分类的其他行为没有过多的讲解,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展示案例进行补充。教材以“小鼠走迷宫”尝试让学生探究学习行为,理解尝试次数错误与动物类群的等级有关,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实验加深理解生物进化的趋势以及动物行为之间的联系。本节内容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容易理解,难度不大,教学过程中可以多深入探究行为的意义。
2.学习者分析 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老马识途”、“谈虎色变”、“蜜蜂采蜜”等行为的俗语,对行为有基础的了解,结合学生在动物类群一课中掌握的分类知识,能比较容易对行为进行分类,但对于不同行为的特点和意义仍然没有很了解,无法说出先天性行为的局限性。本节内容由于涉及很多案例,学生会比较活泼、积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维护秩序。
3.学习目标确定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能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等行为的例子和特点;②能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活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通过模拟动物学习行为的形成,培养学生探究和动手验证的思维和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讲解生活中各种动物行为的意义,让学生对生物的行为产生兴趣,能关注和研究身边其他动物的行为。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理解不同行为对于动物生活的意义;能通过模拟实验模拟动物的学习行为。难点:理解不同行为对于动物生活的意义;探究实验的操作。
5.评价量表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评价量表
任务列表 任务要求(总分25分) 学生自评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任务一:对行为进行有依据的分类 ①能否说出行为按照获取途径的分类结果(总2分);②能否说出行为按照功能和目的的分类结构(总7分)。
任务二: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①能否说出先天性行为的特点和适应的环境(总3分);②能否说出学习行为的特点和适应的环境(总3分)。
任务三:通过实验模拟动物学习行为的形成 ①能否正确准备或制作实验装置(总5分);②能否正确进行探究实验并得到实验结果(总5分)。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
任务一:对行为进行有依据地分类
教师展示动物的各种行为,如“猫抓老鼠”、“公鸡互斗”、“蚯蚓走迷宫”、“婴儿吮奶”、“大雁南飞”、“蜻蜓点水”、“蜜蜂采蜜”、“乌鸦扔石子喝水”等行为,请学生认真思考并给以上的行为分类。按照行为的来源分:①先天性:“猫抓老鼠”、“公鸡互斗”、“婴儿吮奶”、“大雁南飞”、“蜻蜓点水”、“蜜蜂采蜜”②学习:“蚯蚓走迷宫”、“乌鸦扔石子喝水”按照行为的目的和功能分:①取食行为:“猫抓老鼠”、“婴儿吮奶”、“蜜蜂采蜜”、“蚯蚓走迷宫”、“乌鸦扔石子喝水”;②攻击行为:“公鸡互斗”;③迁徙行为:“大雁南飞”;④繁殖行为:“蜻蜓点水”。教师讲解行为的分类①按照行为的来源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②按照行为的目的和功能可以分为: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等多种行为。 自主探究:学生给行为分类。①认真观看教师展示的照片,思考几种行为之间的相似性,并对其分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行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学习的”、“行为的目的是什么?”②学生思考后,对行为进行分类,可能会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在教师讲解不同的行为分类时,学生能理解各种行为,并清楚不同行为的常见例子。 明确行为分类的依据,掌握行为的不同分类方式。【评价标准】①能否说出行为按照获取途径的分类结果(总2分):说出1个得1分;②能否说出行为按照功能和目的的分类结构(总7分):说出1个得1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
任务二: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1.教师请学生阅读P48-49的行为案例,区分不同的案例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2.教师请学生根据案例总结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①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②学习行为:动物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3.教师讲解先天性行为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变的环境,学习行为有利于适应变化的环境,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自主探究:学生阅读P48-49的不同行为。学生给不同行为归类,其中“蚯蚓走迷宫”属于学习行为,“袋鼠吃奶”属于先天性行为,“小鸟喂鱼”属于先天性行为,“大山雀喝牛奶”属于学习行为,“菜青虫吃滤纸”属于先天性行为,“黑猩猩钓白蚁”属于学习行为。学生认真分析案例中提到的信息,总结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3.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补充知识点。 让学生学会给行为归类,并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和联系。【评价标准】①能否说出先天性行为的特点和适应的环境(总3分):说出两个特点得2分,说出适应的环境得1分;②能否说出学习行为的特点和适应的环境(总3分):说出两个特点得2分,说出适应的环境得1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
任务三:通过实验模拟动物学习行为的形成
1.教师准备纸盒、卡纸、蚂蚁、透明亚克力板、剪刀、糖块等。2.教师展示制作迷宫、探究“蚂蚁走迷宫”的实验视频,请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蚂蚁走迷宫从行为的获取途径来分,属于什么行为?学习行为。②随着重复次数越来越多,蚂蚁走迷宫的时间有没有变化?有,越来越短。③如果换成仓鼠,请问仓鼠找到食物的平均时间会比蚂蚁更长还是更短,原因是什么?更短,因为仓鼠属于哺乳动物,更高等。3.教师讲解更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更强。 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小组派代表领取实验器材。学生动手裁剪卡纸并粘在纸盒上形成不同的迷宫。学生将蚂蚁置于迷宫的入口,将糖块置于迷宫的出口,盖上透明亚克力板形成一个实验装置。学生观察蚂蚁走迷宫,并记录蚂蚁走出迷宫的时长。学生进行重复实验。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内讨论问题并达成共识。教师请学生回答思考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真正理解学习行为,理解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评价标准】①能否正确准备或制作实验装置(总5分):迷宫装置结实,没有出现蚂蚁跑出迷宫外得5分,蚂蚁部分跑出装置外得3分,蚂蚁无法在迷宫中得1分。②能否正确进行探究实验并得到实验结果(总5分):能较好地完成实验且数据充足得5分,能完成实验得3分,无法完成实验得1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
7.板书设计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观看动物纪录片,观察动物具有哪些行为,这些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9.教学反思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评价量表
知识点“社会行为”的评价量表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评价量表
知识点“动物的作用”的评价量表
了解常见的动物行为,能对动物行为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
能说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等行为的特点;能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活的意义;能通过实验模拟动物的学习行为
能说出社会行为的特点,并能说出社会行为的作用
能说出运动系统的组成,说出不同组成在运动过程中起的作用,能通过模拟实验展示不同运动系统组成之间的协调配合
能说出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能举例说明
动物的行为有哪些?动物的行为可以按照什么分类?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有什么特点?这些行为对动物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社会行为有什么特点?对动物有什么意义?
行为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各个结构之间有什么作用?
动物拥有各种各样的行为,这对生态系统来说有什么积极的作用?
动物的行为有哪些?
动物的行为
一、行为的分类 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来源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取食行为
繁殖行为
攻击行为
......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①..... ①.....
②..... ②.....
功能
基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