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2 10:5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学方案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第17课,主要涉及:中国历代户籍制度、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等内容。
三个子目联系紧密: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户籍的编制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宋朝以后,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本课教材内容具有知识点多,时间跨度大,相应的难点重点多,在教学时要删繁就简,突出重点,侧重时空观念和对比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在国家治理制度上的先进性,让学生体会制度自信感。
教学目标
1. 通过分析户籍简牍、手实、户籍文书、户帖、黄册等实物史料,了解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提高史料实证能力;
2. 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认识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
3. 梳理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发展历程,发展学生的时空观念;
4. 通过图表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5. 密切联系实际,聚焦精准扶贫,增强社会责任感,塑造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基层组织、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主要任务;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当今政府是如何掌握人口情况的吗?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图片:
老师设问:古代中国政府是如何掌握人口情况的呢?
过渡:是户籍制度,中国的户籍制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从商代的“登人”到汉代的“编户齐民”,再到宋代的“保甲制”,展现了我国户籍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户籍制度的发达。
(设计意图)以“户口薄”“身份证”“人口普查图片”等引入新课的学习,用好身边的和时事的素材,贴近现实生活,有利于学生对本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战国时期——制定户籍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教师解释——“为户籍相伍”(将民户以五家为基层单位编著在册,使其相保,以便政府管理和征派徭役。)
出示材料:
2. 秦朝——分类登记
秦朝建立后,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出示材料:
(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
——《史记 蒙恬列传》
教师播放【知识解析】里耶秦简知识解析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秦代户籍管理制度知识点,提高历史学习兴趣。
3. 两汉——编户齐民
①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②政府为掌握人口数,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③东汉末年以后战事频繁,户籍散乱。
出示材料: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农、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这叫做“编户齐民”……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编户齐民”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时代的进步,因为编户齐民意味着将国民从隶属于贵族的人身依附状态中释放出来。
——吴钩 《户籍上的中国》
4. 东晋——“黄籍”和“白籍”
(1)西晋短暂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
(2)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征收赋役。
(3)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想一想】东晋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东晋时期,因许多北方人迁徙到南方,政府临时性地用白籍来管理他们,不让他们承担赋役。但随着这些人逐渐稳定地居住下来,政府自然也就希望他们与土著居民一起承担赋役,便把他们编入所居郡县的户籍“黄籍”。可以说东晋户籍制度变化的主要目的是为赋役征发服务。
5. 隋朝——“大索貌阅”
出示材料:
材料一 “机巧奸伪,避役惰游者十六七。四方疲人,或诈老诈小,规免租赋。
——《隋书·食货志》
材料二 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彻底清查户口,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与本人的体貌进行核对,从中检查隐漏户口,以解决诈老诈小的行为,即为“大索貌阅”……通过这一措施,新增成定人数44.3万,新附人口164万。
——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
【想一想】依据材料,隋初遇到什么问题?隋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提示:百姓想尽办法逃避赋税;“大索貌阅”(“阅其相貌以验老小之实”);增加男丁44万多,增加人口164万多。
6.唐朝——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出示材料:
材料一 每岁一造计账,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
——《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
材料二 由于唐政权强力推行了籍账制度,从而借此检括出大批隐漏人口,复核出人丁的实际年龄,大大防止了虚报年岁以规避税役的弊端,达到了维护社会秩序、最大限度搜刮租调征发力役的目的。
——周秀女《从敦煌户籍残卷看唐代籍账制度》
7.宋朝——主户与客户
(1)主户: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
材料一 主户作为宋代户口的基础,占全国总户数的65%左右,是宋代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张斌《宋代的户口管理探究》
(2)客户:没有土地的佃户
材料二 乡墅有不占田之民,借人之牛,受人之土,庸而耕者,谓之客户。
——(宋)石介《徂徕石先生全集》
材料三 宋初,统治者因势利导采取“不抑兼并”“不立田制”的政策,“有钱则买,无钱则卖”使土地的流转空前加快。与此相适应,编户规则也发生了变化,宋政府根据常产的多少和是否直接承担国家赋税将全部居民划分为主户和客户,客户与地主的契约关系,使其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之前代有所放松……这样,大量的佃农亦可涌入城市。
——摘编自曹端波:《唐宋户籍制度的变革与社会转型》,载《安顺学院学报》
8.元朝——诸色户计
元朝的户口类型复杂,按照职业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出示材料:
9.明朝——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1)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
(2)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3)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出示材料:
10.清朝——永停编审
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出示材料:
【合作探究】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及其演变特点。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提示:
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征收赋税、徭役;统计人丁。
特点: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
【知识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实物图片和分析有关史料,使学生明确历代户籍制度实施的背景及内容,提高史料实证能力;通过学生合作探究“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及其演变特点”,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过渡:通过户籍制度,中国历代政府掌握了国家的人口情况,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呢?建立基层组织。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 历代基层组织形态
(1)目的:征发赋役、维护社会稳定;
(2)特点: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3)发展概况:
2.历代基层社会治理
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出示材料: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户为牌(奇零散处,通融编列),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
——《清朝文献通考》卷十九《户口一》
根据材料,概括清代基层治理的特点。
提示:
(1)组织严密(层级分明);(2)职责清晰;(3)乡绅发挥较大作用(公举有名望的乡绅出任“三长”);(4)“三长”(基层管理人员)定期更换;(5)乡里制与保甲制合一。
【合作探究】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
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提示:
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原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后以表格的形式概括历代基层组织的组成和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的表现,培养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合作探究“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过渡:户籍制度与基层管理制度共同促成了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但是面对灾害和弱势群体(鳏寡孤独),历代政府又有哪些举措呢?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社会救济的原因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
出示材料:
2.社会救济的实施及作用
(1)政府救济
①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②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③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还鼓励民间自置义仓。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出示材料:
教师指出:政府进行社会救济主要是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
(2)社会力量救济
①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代表: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
作用:宗族通过设立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出示材料:
②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知识小结】
教师强调指出:
政府救济的重点在于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
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等。
3.优抚政策
中国古代一直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
(1)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
(2)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
出示材料: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赡养,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苦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者,在家接受济贫;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提示:
相同点:目的都是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都是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
不同点: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总结提升】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后以表格的形式概括历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的表现,培养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明清时期社仓的发展趋势和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以及社会治理的发展演变来看,我们能够很明显的看出,制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一步一步完善。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我户籍制度和社会治理也依然是优秀且先进的。与时俱进、从国情出发是国家治理所必要且必须的,我们要坚定“制度自信”,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