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 选择题
读甲、乙两国部分地区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甲国阴影部分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B.处于大分水岭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C.沿岸暖流对气候影响不大
D.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当乙国盛行西北风时,甲国北部的盛行风向是(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4月13日中老铁路首趟国际客运列车从昆明南发车,实现乘火车当日到达老挝万象,中国已有25个省(区、市)先后开行中老铁路跨境货运列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我国通过中老铁路进口的货物主要是( )
A.水果、橡胶 B.石油、药材
C.电子产品、大米 D.服装、家具
4.中老铁路开通国际客运列车给我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提高经济收入 B.增加就业机会
C.增加奢侈品选择 D.方便国人外出旅游
南美洲藩塔纳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下左图为南美洲某区域略图,右图示意科伦巴各月降水量和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各月径流量。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称为汛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藩塔纳尔湿地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6.当科伦巴降水量处于一年中的峰值时,下列关于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说法正确的是( )
A.汛期已过,因为河流上游地区雨季开始更早
B.汛期未到,因为上游有大面积湿地滞纳径流
C.正值汛期,因该河流的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
D.汛期未到,因该河流域内土壤疏松下渗量大
下图为美国东北部某日降雪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7.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和以东降雪最大值区,形成降雪的水汽分别来自( )
A.大西洋,大西洋 B.五大湖,五大湖 C.五大湖,大西洋 D.大西洋,五大湖
8.与阿巴拉契亚山脉相比,美国西部地区山体更加高大,其主要原因是西部( )
A.侵蚀作用相对较弱 B.内力作用强烈
C.风化作用相对较弱 D.堆积作用较强
2021年9月29日,国产“雪龙2”号科考破冰船顺利返航靠泊在上海,圆满完成了历时79天的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本次科考的首席科学家在日记中写道:“作业海域海冰覆盖率大于80%,平均作业水深超过3500米……在神秘的地球最北端,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也会有最前沿的科学发现。”图为北极科考概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9.科考期间,有关科考作业区说法正确的是( )
A.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B.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C.日出方位均为东北 D.正午太阳高度逐日降低
10.本次科考作业的主要任务可能是测定( )
A.洋流流向 B.最大结冰面积 C.海底地貌 D.纬向植被分异
世界地理 非选择题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油王国”沙特阿拉伯是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国,有三十多年海水淡化史,产能占世界的20%,全国70%的饮用水来自海水淡化。海水淡化属于高耗能产业。近年来,沙特阿拉伯发起“绿色沙特倡议”,计划种植100亿棵树,恢复4000万公顷已退化土地。图1为沙特阿拉伯地理事物分布图,图2为海水淡化工艺流程图。
(1)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分析其盐度高的原因。
(2)分析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产业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3)说出沙特阿拉伯当地自然植被的根、茎和叶的特征。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伊塞克湖属于内陆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约62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该湖东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地区有常年积雪。
材料二 在伊塞克湖的沿岸地区,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产棉区和畜牧区。随着灌溉技术的提高,灌溉用水量明显减少。
材料三 左图为伊塞克湖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1990—2015年湖泊面积变化曲线。
(1)分析伊塞克湖“终年不冻”特点的成因。
(2)分析伊塞克湖入湖径流量东多西少的自然原因。
(3)推测伊塞克湖1998年以来湖泊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微距摄影是指在较近的位置进行大倍率拍摄。潜水员通过水下微距摄影能捕捉到海洋生态系统微妙的细节。海豚湾地处菲律宾民都洛岛东北角,拥有亚洲著名的潜水学校和潜水考证基地,是水下微距摄影的天堂。海豚湾大量的水下微距摄影人群并未明显带动当地摄影器材租赁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下图示意海豚湾的位置及潜水点分布。
(1)从海域环境的角度,简述海豚湾适合开展水下微距摄影的条件。
(2)指出在海豚湾进行水下微距摄影应避开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海道岛是日本第二大岛屿,山地约占总面积的60%,为日本的粮食基地之一,人口密度约70人/km 。北海道岛冬季常遭受特大暴雪袭击,部分地区积雪厚度可达4m,导致多地交通瘫痪。该岛部分地区利用地热调节大棚内的温度,生产热带水果供应冬季市场获得成功。下图示意北海道岛等高线地形分布及该岛多年年均降雪量分布。
(1)指出北海道岛多年年均降雪量的分布特征。
(2)分析北海道岛常遭受特大暴雪袭击的主要原因。
(3)说明北海道岛种植热带水果的优势自然条件。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药喜光、喜温暖、宜栽培在向阳地带的沙质土壤中,其营养和药用价值丰富,有烤、炸、煮等多种食用方式。尼日利亚山药种植历史悠久,山药是尼日利亚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目前尼日利亚是全球最大的山药生产国,其山药产量占全球的67%,旧都拉各斯有数家山药交易市场。尼日利亚当前仍有大约5000万公顷的闲置耕地未得到开发。2017年,尼日利亚山药首次大规模出口,出口地选择英国,而非经济贸易联系更紧密的中国。尼日利亚虽然是全球最大的山药生产国,但该国缺少良好的储存设施,其交通运输系统也很差,每年生产的山药约有30%会烂掉。下图示意尼日利亚的位置。
(1)分析山药成为尼日利亚最主要粮食作物的原因。
(2)说明拉各斯山药交易市场发展的有利条件。
(3)简述尼日利亚山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甲国阴影部分为非地带性热带雨林气候,B正确。故选B。
2.答案:A
解析:乙国为日本,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冬季吹西北风。此时,太阳直射点南移,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是由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左偏形成,A正确。故选A。
3.答案:A
解析:老挝地处热带,我国可以从老挝进口热带水果、橡胶等热带作物,A正确;老挝石油资源不丰富,且石油不适合铁路运输,一般选择管道运输,B错误;老挝经济落后,电子工业不发达,我国不会从老挝进口电子产品,C错误;服装、家具等产品是我国的优势,不会从老挝进口,D错误。故选A。
4.答案:D
解析:中老铁路开通国际客运列车后,两国之间的交通更为便捷,我国去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旅游人数增加,D正确;我国游客到达老挝,促进老挝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老挝提供就业岗位,提高老挝人民的经济收入,A、B错误;老挝经济落后,奢侈品生产较少,C错误。故选D。
5.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南美洲潘塔纳尔湿地所在地区降水季节差异较大,夏半年降水明显较多,冬半年降水较少,年降水总量超过1000mm,加上所处纬度较低,应为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科伦巴降水量峰值和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径流量峰值在时间上不一致,该地降水量峰值出现在12月,巴拉圭河径流量峰值出现在4月,当科伦巴降水量处于一年中的峰值时,巴拉圭河未到汛期,主要原因是当地有大面积沼泽分布,可以调蓄洪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答案:C
解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降雪最大值区,靠近五大湖区,降雪的水汽来自五大湖;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靠近大西洋,降雪的水汽来自大西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答案:B
解析:与阿巴拉契亚山脉相比,美国西部地区山体更加高大,其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挤压抬升更明显,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9月29日完成了历时79天的科学考察,可得出开始考察时间为7月12日,故考察期为7月12日到9月29日。7月12日到9月22日,该地昼长夜短,9月23日,该地昼夜等长,9月24日到9月29日,该地昼短夜长,A、B错误;9月23日,该地日出正东,9月24日到29日,该地日出东南,C错误;考察期间,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D正确。故选D。
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作业海域海冰覆盖率大于80%,平均作业水深超过3500米”可知科考作业位于深海地区,应该是测定海底地貌,C正确;洋流为表层海水流动,A错误;3500m深处海水不结冰,B错误;科考作业位于深海,没有植被分布,D错误。故选C。
答案以及解析
11.答案:(1)气候干旱,降水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入海河流稀少,注入淡水少;海域封闭,海水交换少。
(2)燃烧化石能源,排放有害气体导致空气污染;海水盐度增大,水污染严重;海洋生物多样性受损;燃烧化石能源,排放温室气体,加剧温室效应。
(3)根系发达;肉质的茎或叶可能覆盖茸毛;叶面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刺状或无叶。
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海水的盐度主要受降水、蒸发和径流等因素的因素。读图可知,红海位于北回归线-30°N之间,地处副热带海区,全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气流下沉,降水量少,气候干旱;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旺盛,且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红海周边陆地多是热带沙漠,河流发育少,地表径流淡水注入少,对海水的稀释作用小,故盐度高;海域封闭,与外海低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2)结合所学可知,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结合材料可知,海水淡化属于高耗能产业,化石能源燃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会导致大气污染,其中的温室气体会加剧全球变暖;长期的海水淡化导致浓盐水排放增加,会使海水盐度增大,使海水受到污染,破坏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遭破坏。
(3)沙特阿拉伯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为了适应这样的极端缺水的环境,当地的植被会选择叶面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刺状或无叶,这样可尽量减少水分蒸发;有肉质的茎或叶,可在植物体内储存一部分水;茎叶覆盖茸毛可减少水分的蒸发,同时可以减少强光的影响;这里的植被普遍根系发达,尽可能的获取土壤中的水分或地下水来保证其正常生长。
12.答案:(1)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侵入,冬季水温较高;湖水盐度较高,不易结冰;湖泊深度和容积较大,不易结冰。
(2)盛行西风经过湖面后,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在湖泊东岸形成丰富的降水(雪);东岸海拔高,气温低,有常年积雪,补给水源充足;东岸河流发育较多,入湖径流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增多,入湖径流增大;灌溉技术提高,灌溉用水减少,入湖径流增多。
解析:(1)本题伊塞克湖“终年不冻”主要结合湖水性质、湖泊深度及面积、湖区气温特点进行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水盐度高,不易结冰;读图可知,该地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冬季受冷空气影响较小,气温较高,水温相对较高,不易结冰;由材料“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约6200多平方千米”可知,该湖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深度大、容积大,湖泊热容量大,不易结冰。
(2)图中显示,东岸注入湖泊的河流多于西岸,这是伊塞克湖入湖径流量东多西少最直接的原因;然后再说明东岸河流多于西岸的原因,根据当地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地处西风带,受西风影响,西风经过湖面后,受东岸山地阻挡抬升,易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题中信息表明,东岸山地有常年积雪,夏季冰雪融水补给丰富。因此东岸河流较多,入湖径流量大。
(3)读图可知,伊塞克湖1998年以来湖泊面积呈波动增大的趋势,且1998-2005年间增幅明显,说明主要是由于湖泊补给量增大,而该湖补给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入湖河流,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量增加,同时气温升高,水循环加快,蒸发量变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增多,入湖径流增大。由材料信息“伊塞克湖的沿岸地区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产棉区和畜牧区。随着灌溉技术的提高,灌溉用水量明显减少”可知,沿岸地区农业科学技术尤其是灌溉技术的提高,导致灌溉用水减少,入湖水量增多。
13.答案:(1)为热带海湾,海洋生物种类丰富,摄影题材多样;面向内海,海水扰动较弱,摄影环境稳定;位于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较大,水下光线较好。
(2)北半球夏季。夏季多台风,恶劣天气较多,影响潜水活动;降雨天气多,光照条件较差,水下能见度低。
解析:(1)本题要求从海域环境的角度,要综合海豚湾地理位置、海水运动特点、生态系统特征进行分析。海豚湾地处菲律宾民都洛岛东北角,位于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充足,太阳高度大,水下光线较好;海湾属于内海,海水扰动较弱,摄影环境稳定;热带海湾,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摄影题材多样等。
(2)水下微距摄影应避开的季节应为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的季节。结合此地所处位置,当北半球夏季时,此地多台风,恶劣天气较多,风浪大,影响潜水活动;同时,阴雨天气多,大气削弱作用强,光照条件较差,水下能见度低,不利于水下摄影。
14.答案:(1)西部降雪多,东部降雪少;日本海一侧位于山地迎风坡降雪较多;大致自西向东逐渐减少(或自东向西逐渐增加)。
(2)西部地区位于冬季风迎风坡,降雪多;西部地势起伏大,对水汽抬升作用明显,降雪量变化差异大;经过日本海,水汽丰富;气候异常导致降雪量增多等。
(3)北海道岛地热资源丰富,可用地热调控大棚温室温度,热量充足;冬季降雪量大,水源充足;地表多火山灰,土壤肥沃等。
解析:(1)从北海道岛多年年均降雪量分布中可以直接看出,该岛降雪量整体上大致从西向东逐渐较少,西部降雪多,多在200—400mm之间,东部降雪少,大部分地区少于200mm;日本海沿岸山地迎风坡地带降雪量较多,超过400mm。
(2)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吹西北风,越过日本海,带来大量的水汽,西部地区位于冬季风迎风坡,降雪多;由北海道岛等高线地形分布图中信息可知,北海道是一个岛屿,四面环海,其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西部地势起伏大,来自日本海的水汽受地形抬升作用明显,气流上升,气温降低,形成降雪,雪量较大且降雪量变化较大;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也在不断地上升,导致降雪量增多等。
(3)结合所学知识,主要是该岛屿位于火山地震带上,地热资源丰富,可利用地热为大棚增温,热量充足,可节约成本;地热区遍布火山,地表多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冬季积雪量大,也可利用地热能融化积雪,然后利用融雪后的水作为灌溉水源。
15.答案:(1)纬度低,热量充足,(旱季)光照充足,多沙质土壤,适宜山药生长;山药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山药产量大;山药食用方式多样,满足大部分人的(口味)需求。
(2)人口众多,山药市场需求量大;有铁路与内地相连,货源充足;为尼日利亚著名海港,便于商品出口;拉各斯为尼日利亚旧都,交易配套服务齐全。
(3)充分利用未开发的土地资源,扩大山药种植面积,增加总产量;完善交通运输条件,缩短山药运输时间,减少因运输时间过长造成的山药损耗;加强现代仓储基地和冷链基地建设,提高山药储存能力;加大对山药品种培育的技术投入,提高山药的品质和产量;对山药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山药附加值等。
解析:(1)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山药喜光、喜温暖、宜栽培在向阳地带的沙质土壤中”,尼日利亚主要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太阳辐射强,热量充足,其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旱季降水少,光照时间长,光照条件充足,尼日利亚北部靠近撒哈拉沙漠地区,受干旱及风力作用影响多沙质土壤,尼日利亚光热条件、沙质土壤条件较充足,适宜山药生长;从材料可知“尼日利亚山药种植历史悠久”,相关种植技术、种植经验较为丰富,且尼日利亚适宜种植山药的面积较大,山药规模大,产量较大;尼日利亚其自然条件较为干燥,适宜种植的其他粮食作物较少,而山药产量大规模大,且其食用方式多样,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口味需求,进而成为尼日利亚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2)从材料可知拉各斯为尼日利亚原首都,其城市规模大,经济水平较好,人口数量众多,对山药的市场需求较大;拉各斯为尼日利亚著名海港,其海运条件便利,山药属于易储存易运输商品,海洋运输便于商品出口贸易;从图中可以看到,拉各斯通过铁路与尼日利亚内部相连接,内陆种植的山药可通过铁路向拉各斯集中,其货源市场较为广泛;拉各斯为尼日利亚原首都,基础设施较完备,产业体系发展较为健全,山药相关的配套交易服务较为齐全。
(3)尼日利亚山药产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应扩大产业规模,尼日利亚可耕作土地资源较多,要充分利用未开发的土地资源,扩大其种植面积,形成规模化产业,规模化产业是其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材料可以看到,尼日利亚虽是全球最大的山药生产国,但该国缺少良好的储存设备,故应加强现代仓储基地和冷链基地的建设,提高山药的存储能力,保障山药出口,减少仓储损失;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尼日利亚交通运输系统也很差,部分山药在运输过程中会烂掉,故要完善交通运输条件,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发展快速轨道交通,缩短山药运输时间,以减少因运输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损耗,提高山药整体利润;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使用优良品种可以提高山药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各类消费者对山药的需求,以进一步增强对市场的占有率;在产业链发展过程中,要延长产业链,增强对山药产品的深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山药的附加值,发展多元产品,以最大化获取山药产品的利益,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