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新课导入
一个一岁半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几乎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气,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但她顽强地生活了下来,考进了著名的哈佛大学,长大后又成为一名作家,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激励别人给人生存的勇气。
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她能走出心灵的障碍,重新塑造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老师莎莉文女士。今天我们要学习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Helen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盲聋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的时候因高烧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因为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Anne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是影响世界的伟大女性之一。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老师》等
走进莎利文
安妮·莎莉文(1866—1936),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5岁因一场眼疾失去大部分视力。
1880年10月进入帕金斯盲人学校。此间经过两次眼部手术,安妮的视力得到部分恢复。
毕业后,1887年3月,安妮来到海伦家做家庭教师。
安妮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在没有任何教育经验可以遵循的情况下,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的兴趣出发,在摸索中成功地将海伦从一个心智未开、任性无知的小女孩逐渐培养成一个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少女,直至进入大学。
字词积累
字词积累
字词解释
搓捻(cuō niǎn)将线、纸等搓成的条状物。
企盼(qǐ pàn)盼望;希望。
油然而生(yóu rán ér shēng)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花团锦簇(huā tuán jǐn 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měi bù shèng shōu)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看不过来)。
繁花似锦(fán huā sì jǐn)无数色彩鲜艳的花,好像漂亮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风云突变(fēng yún tū biàn)比喻局势突然发生巨大变化。
不可名状(bù kě míng zhuàng)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落英缤纷(luò yīng bīn fēn)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冥思遐想(míng sī xiá xiǎng)遇到问题后长时间、多角度地从远处思索;深沉、悠远地思索或想像;长远的思念或指超时空的遐想,奇思幻想。
期期艾艾(qī qī ài ài):形容口吃。西汉周昌口吃,往往连声“期期”。三国魏邓艾口吃,往往连声“艾艾”。
默读感知
快速默读全文,并思考:
为什么生命要再塑?再塑生命的人是谁?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
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那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六岁零九个月。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概括:
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的事物,为“我” 开启了知识的大门,“我”有了求知的欲望,心中充满喜悦,十分感激莎莉文老师。
整体感知
段落 事件 海伦凯勒的感受
第1-4段 到“我”家的时间及对“我”的重要性 内心的烦躁、苦恼以及对光明的渴望
第5段 “我”第一次与老师亲密接触 陌生
第6-8段 给“我”洋娃娃、教会简单的字、拼写doll 自豪、高兴、领悟
第9-12段 教“我”学会区分“杯”和“水” 不耐烦---恍然大悟---求知
第13段 教“我”比较复杂的字 喜悦、幸福
细读课文
安静的等待→陌生→自豪→模仿→争执→发脾气→恍然大悟→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文中“我”的感情变化是怎样的,找出文章中的描述
品位句子
1.“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这句话中的“搓捻”“抚弄”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了两个动词“搓捻”“抚弄”,动作描写,表现了“我”在等待莎莉文老师到来时紧张、急切的心理。(景物描写)
品位句子
2.“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自己比作大雾中的航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在受教育之前苦闷、彷徨的心理。
从反面说明了受教育的重要性,接受了教育的人,生活航船才能冲破阻碍旅途的大雾,找到准确的航向,从而靠近理想的人生港湾。
品位句子
3.“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表面是文字的神奇,实则暗示知识的力量。是知识使“我”这个盲聋人看到了快乐,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幸福,“我”觉得世界充满了花香,洋溢着美丽。
品位句子
4.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聪明的海伦不仅对“水”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她对世界万物都有了新的认识。“水”让海伦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也拥有了求知的无比美好的感受。
研读课文
“再塑生命”过程中是一帆风顺的吗?
不是,有挫折——不能分清“杯”和“水”
海伦
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
莎莉文
(1)把洋娃娃扫到炉边把帽子给我( 爱心、耐心 )
(2)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 教学技艺高超 )
读了本文,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是怎样的一个老师?海伦是怎样的一个学生?
莎莉文老师是一个热爱自己的学生、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善良和蔼充满智慧和耐心的出色的老师。
海伦是一个聪明、好学、坚毅而又感情丰富、热爱生活的女孩。
字面: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
内容:文中指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意义: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
请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再塑生命的人》的理解。
探究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感知作者
读了这篇课文,大家感受到了海伦凯勒身上怎样的精神,一起展开谈论吧
乐观向上
海伦·凯勒在失明、失聪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
01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阅读、写作和演讲,成为了一位杰出的作家和演说家。
02
海伦·凯勒的乐观向上精神,激励了无数残疾人和普通人,成为了他们的精神支柱。
03
她的乐观向上精神,让她在困境中不断成长,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女性。
04
坚韧不拔
4
3
2
1
海伦·凯勒在失明、失聪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学习,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为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她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激励了无数残疾人和普通人,成为了他们的精神支柱。
海伦·凯勒的坚韧不拔,让她在文学、教育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她的坚韧不拔,让她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积极进取
海伦·凯勒在失明、失聪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学习,积极进取,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
01
她克服了重重困难,努力学习,成为了一位优秀的作家和教育家。
02
海伦·凯勒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激励了无数人,成为了许多人的榜样。
03
她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让她成为了一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成为了许多人的榜样。
04
归纳拓展
海伦是举世闻名的残疾成功人士。培根论说人生时曾意味深长地称颂残疾人“总是和上帝扯平了的”。请同学们联系阅读体验,认识多些古今中外那些顽强拼搏而最终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史铁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