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小车》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与学情分析
《运动的小车》通是新版教科版四年级第三单元6节课。依据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本课属于物质科学领域,经过前面5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包括让物体运动起来的动力和阻碍运动的摩擦力。本节课将从能量的角度去研究运动的物体,同时也是以运动的小车为载体来认识能量。
聚焦板块通过一些生动的现象,并指出这些物体都具有能量,引出研究我们的小车或其他物体有能量吗?
探索板块和研讨活动,通过敲击实验和撞击实验,发现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运动速度的关系,即物体的速度越大,它具有的能量越大。
拓展板块,教科书用一段说明性文字给出了关于能量的知识。第一句话是让学生明了一切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没有能量就不会构成我们身边变化的世界。第二句话是告诉学生自然界的能量丰富多彩。最后用一句话告诉学生一些可能并不容易被识别的能量,比如,它们被储存在食物、燃料以及一些化学物质中。
认知结构上,根据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四年级学生处于具体运算段,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该时期的心理作着眼于抽象概念,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知识经验上,教师对所在学校20位四年级学生进行了课前问卷调查,前测结果如下:(1)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能量,有30%的学生答:“有动力的物体是能量”;70%的学生回答:“食物、光、太阳能等具有能量”。第二个问题: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吗?全班20个学生全部回答:“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从孩子的前概念中可以看出,孩子对于能量这个词还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本节课就是要通过活动来帮助还是深刻的认识“能量”,体会到生活中能量无处不在,并且以各种形式存在。
部分问卷
二、教学目标
1.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 也不同。
2.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以各种形式存在,有的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1.通过观察敲击实验和撞击实验,认识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2.通过对比观察、测量,发现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
1.发展研究能量的兴趣。
2.意识到通过实验结果作为证据而形成观点。
1、体会到生活中能量无处不在,并且以各种形 式存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难点:通过观察具有能量的物体所产生的现象来认识、理解能量。
四、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实验材料1套、班级记录表、一些关于各种能量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教学课件。
小组:实验用玩具小车1辆、音叉(含橡皮锤)、斜面和长条木板、塑料块、软卷尺。
五、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1、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看完图片有什么想说的?(预设:物体都在运动。)
过渡:飞速前进的赛车、滴落的水珠子、弹把盘子击破、被风吹弯的树,这些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量。(板书:运动 能量)
2、师:小车或其他物体具有能量吗?(课件出示图片)
3、揭示课题:之前我们主要研究了小车的运动,今天我们就以运动的小车为载体来认识能量 《运动的小车》(板书:运动的小车)
【设计意图:立足学生的已有基础,寻找知识和经验的联系,创设情境,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对运动、能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激发孩子探索能量奥秘的兴趣。】
二、探索(预设25分钟)
1、教师实物出示:音叉、橡皮槌、小车
师:它们什么时候会具有能量?通过什么现象说明它们具有能量?
(预设:运动着的橡皮槌和小车具有能量,音叉有声音、小车能前进等)。
2、活动一:敲击实验
(1)师:用橡皮槌敲击音叉,你怎么做到“缓慢地敲”和“快速地敲”?
(小组交流,比划并感受缓慢地敲和快速地敲手部的力度,建立起缓慢地敲就是轻轻地敲,快速地敲就是重重地敲的认识。)
(2)提示不要太用力敲击音叉。
(3)小组实验并观察记录:研究用不同速度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时,有什么现象?
挥动速度 声音
快
慢
交流: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大小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科学学习不仅仅只是局限在书本中,必须让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一方面科学得出“敲击的速度越快,代表运动的橡皮槌具有的能量越大,转化为声能也越大,音叉的振幅越大,反映出声音也越大”,另一方面又能加深学生对音叉的认识,同一个音叉,不管是轻轻敲还是重重敲,音高不会发生变化,只会改变音量。】
2、活动二:撞击实验
[教师课件出示材料]
提问:有了这些材料,可以怎么做这个实验?(生分组讨论)
(2)交流实验方法,完善实验过程。(怎样确定塑料块被撞击滑行后的终点位置?可以将塑料块被撞击滑行后离起始位置最近的一点确定为终点位置。)
【设计意图:提供学生实验材料,给每位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方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再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完善,补充一些不完整的实验方法和过程,循序渐进,降低了学生实验过程的难度。】
(3)温馨提示:
①在塑料块的起始位置用粉笔划横线做标记,释放小车去撞击塑料块。
②用粉笔划线标记塑料块被撞后的位置。
③测量距离,记录数据。
(4)解读记录表,指导记录
(5)交流汇报实验现象及我的发现。
研讨:实验发现(预设8分钟)
师:橡皮槌和小车在什么情况下具有能量?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2.师:运动着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3.小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
【设计意图: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以这一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探索,让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进行全班讨论,经历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培养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归纳的能力的同时,又培养的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拓展(预设4分钟)
(1)教师小结:挥动的橡皮槌、运动着的小车具有能量。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板书: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2)生活中还有一些可能并不容易被识别的能量,比如,它们被储存在食物、燃料以及一些化学物质中。(板书:能量还存储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能量无处不在,并且以各种形式存在。并了解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以各种形式存在,有的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五、板书设计
运动的小车
运动 能量
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能量还存储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六、教学反思
《运动的小车》是新版教科版的第三单元第6课,本节课围绕着“能量”一词展开,学生初步接触控制变量,经历完整探究过程的一节课,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松口和动脑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去参与。整节课的学习兴趣都十分高涨,在实验中,每个学生都像是科学家一样设计实验过程,记录每一个数据。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体会到实验获取可靠的测试结果的重要性,使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待科学的认真的态度。
虽然整节课知识并不复杂,但想要一节课在四十分钟内完成,难度是非常大的,上完这节课,我总结了下,有两个原因;第一:教师语言不够精炼、简洁,导致课上的时间耗费太多,因为,科学课不需要华丽的词语,优美的语句,精炼是本学科教师的语言特点,所以,在课上尽量浓缩自己的语言,为学生探究留有更多的时间。第二:选材不够到位,由于本校没有专门的工具箱,只能利用实验室仅有的材料拼出这套学具,本人找了塑料块当阻碍物,由于塑料块太轻了,小车一撞击,塑料块就被撞倒一两米以外的地方,所以导致在量距离的时候浪费了过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