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对勾》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1-3-1离子键45分钟课后作业与单元评估课件(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红对勾》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1-3-1离子键45分钟课后作业与单元评估课件(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1-06 18:54:40

文档简介

课后作业
限时:45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1.下列有关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
B.在化合物Mg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
D.原子序数为11与9的元素能够形成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D.在离子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间也存在离子键
3.(多选)下列电子式有误的是(  )
4.下列关于化学用语“NH4Cl”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铵分子中含有一个NH和一个Cl-
B.氯化铵由N、H、Cl三种元素组成
C.氯化铵晶体由NH和Cl-构成
D.氯化铵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5.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并转移到Y元素的两个原子中,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的熔点较高
B.Z可以表示为M2Y
C.Z一定溶于水
D.M形成+2价的阳离子
6.(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难失电子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B.易得电子的原子所形成的简单阴离子,其还原性一定强
C.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易形成离子键
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7.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Y元素与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  )
A.KCl B.Na2S
C.Na2O D.K2S
8.A、B两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11和8,二者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Z,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一定形成+1价的阳离子
B.B一定形成-2价单核阴离子
C.Z一定能与水反应产生B单质
D.Z一定是A2B型化合物
9.下列表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
10.X元素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和X元素的原子次外层都有8个电子。在X与Y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X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NaF B.MgCl2
C.NaCl D.CaCl2
11.下列指定粒子的个数比为1∶2的是(  )
A.Be2+中的质子和电子
B.H中的质子和中子
C.NaHCO3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D.Na2O2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12.2010年1月4日,全球热播影片《阿凡达》在中国内地上映,影片中出现了一种潘多拉星球的宇宙飞船。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表示一种元素。(选项中的物质都由下表中的元素组成)(  )
由以上信息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
1.D A中,如NH4Cl晶体中含有离子键,但不含金属元素。B中,离子键必须是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两个氯离子间不存在离子键。C中,离子化合物处于晶体状态时不能导电,只有在熔融或溶于水才能导电。D中,原子序数为11与9的元素是Na、F,属于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可形成离子键。
2.C 阴阳离子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A错;0族元素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一般难形成化合物,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也可形成共价化合物,B错;离子键仅存在于阴阳离子间,D错。
3.BC 本题考查微粒的电子式的书写,A是正确的;B中硫离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同时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应该加上方括号并标出负电荷;C中溴离子最外层应该有8个电子;D是正确的。
4.A 氯化铵是由离子构成的,没有分子存在,A错;B、C、D都是正确的。
5.B
6.CD 稀有气体的原子既难失电子,又难得电子,A错;易得电子的原子形成的简单阴离子难失电子,还原性较差,B错;C、D是正确的。
7.D 由信息“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可确定Y元素位于第ⅥA族;K2S电离出的K+与S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8.A 原子序数为11和8的元素分别为Na、O,二者化合可生成离子化合物Na2O和Na2O2,它们都能与水反应,但只有Na2O2能产生O2。
9.D A中氧原子的电子式错误,应写作 ;B中正确的表示为:;C中氟原子,氟离子不能合并,正确的表示为:。
10.D 依据题意,结合选项中化合物的化学式,可知X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是Cl元素。而Y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Cl-相同,则元素Y是Ca。
11.D Be2+中的质子和电子数分别是4、2,A项错误;H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是1、1,B项错误;NaHCO3中的阴阳离子数之比是1∶1,C项错误;Na2O2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数之比是1∶2。
A.宇航员在宇宙飞船活动仓内会产生由d和f组成的气体,吸收这种气体的化合物应该由e和f组成
B.活动仓内还要营造一种适合宇航员生存的人工生态环境,即充入a和f的常见单质
C.c和f以原子个数1∶1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
D.若潘多拉星球上存在b,地球上此元素主要以b形式存在,b比b少一个质子
二、填空题(共52分)
13.(8分)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的电子式是________,该化合物由________键形成。
(2)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种盐,其电子式分别是________。
(3)Na3N与水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比较Na3N中两种粒子的半径:r(Na+)________r(N3-)(填“>”“=”或“<”)。
14.(9分)离子化合物AB2的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1 mol AB2中含54 mol电子,且有下列反应:
①H2+B2C
②B2+X―→Y+AB2+H2O
③Y+C―→AB2+Z,Z有漂白作用。
根据上述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2__________,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AB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3分)
请根据教材上的实验“钠与氯气反应”,完成下列问题。
(1)取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净其表面的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该实验存在哪些缺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2条)
(2)某同学根据以上存在的缺点改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a.取绿豆粒大的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切去氧化层,放入玻璃管中,按图示安装好仪器;
b.慢慢滴加浓盐酸,立即剧烈反应产生氯气;
c.当玻璃管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加热钠,钠熔化并燃烧。
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当滴加浓盐酸后试管中产生________色气体;钠剧烈燃烧,火焰呈________色且有________生成,反应结束后,管壁上观察到有________生成。
②改进后的实验优点: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至少回答2条)。
③写出Na在Cl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并用电子式表示产物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
16.(12分)A、B、C、D是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中的4种元素,A能与D组成AD2型化合物,AD2中核外电子总数是30,D-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l3+相同;B和C可以形成BC型化合物,BC分子中质子总数是18,BC水溶液是一种强酸,试回答:
(1)写出上述四种元素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AD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0分)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元素,已知A、C、F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D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4个,E元素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的差是3,试回答: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A_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B和F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C、F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答案
12.C 由表格得,a为H,b为He,c为Na,d为C,e为N,f为O,g为Al。吸收CO2不能用氮的氧化物,A项错;仓内充入O2和N2,不能充入H2和O2,B项错;Na2O2为离子化合物,C项正确;He比He少一个中子,D项错误。

(3)复分解 (4)<
解析:Na3N为离子化合物,与水反应符合水解规律,实际上也是复分解反应,Na+与N3-属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粒子,钠的核电荷数大于氮的核电荷数,故r(Na+)14.(1)CaCl2 Ca(OH)2 Ca(ClO)2 HClO
(2)
(3)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解析:由题目信息可知:在离子化合物中A2+、B-核外电子数均为18个,则元素A、B分别是Ca和Cl。
再由化学反应“H2+Cl2―→C”推出C为HCl;因为反应②:Cl2+X―→Y+CaCl2+H2O,可推知X中含有元素Ca、H、O。则X可能是Ca(OH)2,则反应②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最后反应③为:Ca(ClO)2+2HCl===CaCl2+2HClO。
15.(1)①Na预先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氧化物,可能影响Na在Cl2中燃烧
②预先收集的Cl2在进行实验时可能不够或过量
③实验过程中会造成污染
(2)①黄绿 黄 白烟 白色固体
②a.整个实验过程中氯气保持一定浓度和纯度,避免发生副反应 b.安全可靠,污染少 c.可以避免钠在加热时生成Na2O2
③2Na+Cl22NaCl
解析:上述两个实验的不同在于一静一动。可从操作便利、易控制反应快慢、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
16.(1)镁 氢 氯 氟

(3)2F2+2H2O===4HF+O2
解析:由组成AD2可判断A、D所在族为ⅡA族、ⅦA族或ⅣA族、ⅥA族。由于D-结构与Al3+相同,故D元素为F。由AD2中核外电子数为30,推知A为Mg。BC水溶液为强酸,且质子数之和为18,知B为H,C为Cl。
17.(1)Na Al Si P
(2)
(3)NaOH+Al(OH)3===NaAlO2+2H2O
NaOH+HClO4===NaClO4+H2O
Al(OH)3+3HClO4===Al(ClO4)3+3H2O
解析:A、C、F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说明一定有铝、钠。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故F为Cl,A为Na,C为Al,D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4个,说明其次外层电子数为8,故D为Si,E的最内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5,故E为P。
课件36张PPT。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三节 
化学键第1课时 
离子键课


习课


习课


业撷取百家精妙·荟萃时代品牌   谢谢观赏!
Thanks!飞天影音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