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一花一鸟总关情
【打开一扇窗】
万物有灵
花鸟有情
走进作家笔下的万物
发现——
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桂花是那化不开的浓浓乡愁
落花生告诉你做人的道理
像作家一样——
探一探花鸟的真性情
办个心爱之物展览会
分享自己的独特感受
用笔抒写心间的千言万语
任务 学习内容
一、做个好策划 1.做一个“心爱之物”展览会策划,写一张参展牌,做一张介绍卡。 2.用思维导图画一画展览会当天的注意事项,并用文字有条理、有顺序地写出展览会公约。
二、读懂作家笔下的浓浓情思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白鹭》。 2.认识24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29个字。 3.了解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 4.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情思,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三、记下我的心爱之物 1.写出心爱之物的来历、样子、喜爱的缘由,并抒发对心爱之物的真挚感情。 2.誊写习作,配上相应的图片。同学间分享习作,并写上推荐理由。
【学习开始了】
任务一:做个好策划
一、我想带它来参展
1.我心中的“小明星”
班级要开展“心爱之物”展览会啦!你有哪些心爱之物?又会选择哪个心爱之物来参展呢?请你在班级展览牌上写下它的名称吧!
2.向你介绍它
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样?你为什么会选择它来参加此次展览会呢?参展之前,请你给它做一张介绍卡,简单介绍中能否激发大家的好奇心呢?试一试吧!
※小钥匙※
名称可以根据它的特点取一个更加有特色的名字,你与它是否有难忘的经历?可以向大家介绍哦!
(制作要求:能够在简单介绍中不乏心爱之物的特点,能够抓住特点来介绍)
二、制定展览会公约
1.制定公约我来试
(1)合理想象话场面
展览会这一天,大家都带着自己的心爱之物来到教室,此时的教室会变成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自己来说一说,再根据参照表格和刚刚的畅谈,思维导图理清思路。
可能出现的情况 合理的解决办法
声音太吵无法正常开展
物品乱放或丢失
展览线路混乱
……
※小钥匙※
可以想一想当时的纪律怎样、物品如何保管、卫生如何维持、展览线路如何制定等等,思维导图画一画,根据情况想解决办法。
(制作要求:思维导图可视、清晰,选一选清晰有特色的思维导图。)
(2)写写画画定公约
把自己脑海中的想法有条理、有顺序地写一写、画一画,让你心中的这份公约在班级中亮相!
※小钥匙※
可以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将公约制定出自己的特色。
(制作要求:公约清晰、全面,方法有效。)
任务二 读懂作家笔下的浓浓情思
一、他们都像画一样
1.我读我识我写
新的学习之旅又开始了,这单元都是写的我们的身边常见的事物,让我们赶快打开课文,读一读,完成几项挑战任务。
一、自由朗读《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完成以下任务:
1.这些生字我会认:
鹭 嫌 黛 嵌 匣 嗜 亩 吩 榨 便 榴 矮 箩 杭 蔓 幽 悉 雏 哟 柜 享 陪 待 趴 睑 眸
2.这些生字我会写
宜 鹤 嫌 朱 嵌 框 匣 哨 恩 韵
亩 播 浇 吩 咐 亭 榨 慕 矮
懂 兰 箩 婆 糕 饼 浸 缠 茶 捡
3.我积累的词语
4.这几篇课文,我都能读出几幅画面。
《白鹭》
《落花生》
《桂花雨》
《珍珠鸟》
5.我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小钥匙※
认真朗读《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之后完成学习任务单。读完后试着写一写,每篇课文你能读出几幅画面。
2.一起分享与交流
(1)我的识字小窍门:
我的小发现:鹭 嫌 匣 榴 箩 蔓 睑 眸(形声字);
黛 嗜 榨 雏(笔画较多的字);
(2)识字游戏跳跳跳(同桌交互读,读得全对就过关啦!)
第一关:玻璃框 镜匣 嗜好 播种 吩咐 榨油 爱慕
第二关: 便宜 待着 眼睑 眸子 垂蔓 雏儿
(3)我积累的新鲜词
(4)我能写好这些字:
我会写好左窄右宽的字:嫌、框、哨、播、浇、吩、咐、榨、矮、懂、糕、饼、浸、捡
我会写好这些字:朱、匣、亩。
(5)“便”“待”字读音有变化:
我能分别组组词:
便 Pián( ) biàn( )
待 dāi( ) dài( )
(6)我的朗读分享:
用上录音机,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录下来,然后分享学生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小钥匙※
读好文章的前提是先读好生字,两篇文章中有26个会认的字,还有29个要求会写的字。学习生字也要有方法,有的可以归类学习,如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识字。书写时要特别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宽窄。
3.我能读出几幅画
(1)说说我读出的画面
(2)画个导图结构清
课题
画面一
画面二
画面三
※小钥匙※
想要快速了解课文内容,我们可以把课文读出几个画面,用上小标题概括一下,我们都对课文内容一目了然了。
二、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预习交流,初识白鹭
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鹭吗?通过课前预习,对白鹭有了怎样进一步的了解呢?
(1)我眼中的白鹭:
(2)读读课文中对白鹭色素、身段的描写,你感受到哪些精致的色彩?
2.互动质疑,筛选问题
通过课前预习,你们组的问题有哪些?筛选出的问题是什么?
我们组的问题 筛选出的问题
※小钥匙※
大家提出的问题,有的关于课文的局部,有的关于课文的整体;有的关于课文内容理解方面,有的关于课文写作手法方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罗列梳理一下,看看这些问题可以分成哪几类,尤其要分清楚:哪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哪些问题不影响我们对课文的理解?哪些问题能引发我们深入的思考?浅层次的问题组内讨论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全班交流。
3.汇报交流,合作释疑
(1)全班汇总问题
问题汇总 我的理解
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白鹭的美?
作者为什么还写了白鹤、朱鹭和苍鹭?
课文描绘了哪些优美的画面?能试着取取名字吗?
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 ……
(2)我能理解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读好。
4.熟读成诵,感受诗韵
(1)我来读诗韵。
(2)我来诵诗情。
※小钥匙※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选我所爱,字入眼,情入心。朗读即有画面,吟诵即有情感。读好重音、读好停顿、读出画面感、读出情感,我们都是小小朗诵家。
三、说出故乡风物里的深情与深意
1.我能读出风物特点
(1)上节课,我们随着故乡风物读出了几幅画。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花生”和“桂花”呢?它们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快速浏览《落花生》和《桂花雨》,结合关键词句说说花生和桂花给作者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花生:
桂花:
(2)聚焦重点段落,再读,试着完成表格,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重点段落如下:
A.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B.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是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表格1:
花生 桃、石榴、苹果
位置
外形
印象
表格2:
桂花 梅花
外形
叶子
花朵
香气
※小钥匙※
第一次对比阅读课文找印象,第二次对比阅读课文填表格,在这过程中我们从许地山父亲与孩子的对话中感受到花生的朴实无华,从琦君的回忆中感受故乡桂花香气的迷人。我们也自然而然地发现作者还加入其他风物进行对比,让特点更加突出鲜明。这也加深了我们对花生和桂花特点的理解,为下面理解物中蕴含的情思做铺垫。
2.我能品议风物蕴藏的独特情思
(1)一切景语皆情语,事物被人赋予了独特的情思。思考: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琦君在桂花香中寄予了怎样的情感?
《落花生》:
《桂花雨》:
(2)小组合作学习:作者是如何在字里行间流露情思的呢?默读课文,根据学习要求对比阅读两篇课文,寻找作者的写作密码,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和大家分享。
表格:
课文 相同点 不同点
《落花生》
《桂花雨》
重点交流以下几方面:
A.《落花生》中对比有两处:
一是
二是
对比阅读,理解道理。
B.《落花生》中细节描写(语言对话):
思考讨论:为什么有的句子有提示语,有的没有提示语?
……《桂花雨》中对比有三处:
一是
二是
三是
根据桂花图和梅花图,比较两者姿态有何不同。
思考:作者是喜欢笨拙的桂树和细小的桂花吗?为什么要这样写?
D.《桂花雨》中细节描写体现在“摇桂花”这一部分。
思考:“桂花雨”是一场香香的、快乐的雨,这是一种怎样的快乐?默读第5自然段,结合关键词句说说感受。
抓住动词:
感受摇桂花前的急切期待以及摇桂花时的喜悦激动。
演一演:师生合作表演。
(3)总结:谁来总结一下两位作者是如何自然流露情思的呢?
※小钥匙※
理解作者独特的情思,《落花生》表达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桂花雨》表达情感:寄托了作者浓浓的思乡情愁和对童年欢乐生活的深切怀念。
接下来便要学习他们表达情思的方法。利用表格的梳理发现作者写作密码,两位作者都是通过某个事物作为线索,然后回忆与它相关的事情,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点,运用细节描写再现画面,表达出事物蕴含着的深刻情思。所以我们可以在重点品读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寻找相同点与不同点中理解重点词句,把握课文中心,习得写作手法。
其中注意根据语境和情感读好句子,读爸爸意味深长的话语时应该读得缓慢沉稳,读“摇桂花”那一段时应该读出快乐激动,语速轻快,情绪饱满。
3.我能读懂作家笔下的风物
(1)阅读“借物抒情”类诗文。古诗《蝉》和散文《井冈翠竹》《姥姥的剪纸》。
(2)对比阅读,完成表格。
课文 主要内容 事物特点 写作手法 道理或情感
《蝉》
《井冈翠竹》
《姥姥的剪纸》
(3)交流学习收获。
※小钥匙※
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作家笔下会有不一样的景致,因为它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情思。初步了解借物喻人,借物抒情,让情感表达更加细腻。
拓展阅读的交流需要建立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可以先个人阅读做批注,再小组合作讨论完成表格。
古诗《蝉》表面上写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其实暗示了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井冈翠竹》通过对翠竹的描写与歌颂,表达了对英雄井冈山人民的崇敬之情。这篇文章的理解需要搜集相关资料来加深理解。《姥姥的剪纸》以“剪纸”为线索,作为情感流露的载体,形象地串联起姥姥与我相处的画面,处处流露出浓浓的亲情以及对童年及故乡的怀念。
4.我能写出眼中独特的你
(1)交流学完《落花生》以及《桂花雨》之后想到的人和事。
(2)根据要求尝试练笔。
提示:确定“物”。运用细节描写再现某个画面。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事物特点和表达情思。
(3)点评。
评价要求 达成度(几颗星))
1.做到围绕一个“物”来写
2.运用细节描写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再现某个片段画面
3.运用对比手法写出物的特点,表达情感
(4)修改。
※小钥匙※
记录生活,从眼中独特的“你”开始,做一个有心人,触摸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灵以及内心柔软的情感。“物”的选择可以结合《落花生》课后习题小练笔,如竹子、梅花、蜜蜂、路灯。也可以回忆童年故乡让你难忘的某个事物,如鱼竿、狗尾巴草、小石头等。练笔时注重运用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表达道理或者情感,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理解与表达。
四、你好,珍珠鸟
同学们,你有养过小动物吗?你喜欢它吗?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曾经养过一对珍珠鸟,今天让我们跟着他的散文《珍珠鸟》一起来看看,冯骥才先生和这对珍珠鸟之间的故事吧!
1.自主阅读,初识珍珠鸟
(1)珍珠鸟卡片:
(2)根据自渎学习提示,说说学习本课主要需要弄清楚哪些问题。
(3)快速浏览课文,你认识了一只怎样的珍珠鸟?请用词语概括。
(4)用“——”画出文中提到“小家伙”字眼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钥匙※
自读课文,每课前的“自读学习提示”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在学习前,要认真地读,并分析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后再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一定能够事半功倍。初步认识“珍珠鸟”,将你对它最初的印象用文字记录下来。
2.人鸟相处的美好境界
快速浏览课文,回答问题:
(1)“我”是怎样逐渐得到大鸟的信赖的?
(2)“我”是怎样逐渐得到小鸟的信赖的?(用“~~~~~~”画出小珍珠鸟的举动,用“———”画出“我”的举动,并用简短的词语加以概括,批注在旁边。)
小鸟的举动“~~~~~~~” “我”的举动“———”
…… ……
(3)完成表格后,小组交流,修改完善表格。
(4)请写出珍珠鸟对“我”逐渐信任时情感的变化。
※小钥匙※
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在“我”的呵护下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抓住人和鸟的“举动”,感受珍珠鸟的变化。通过抓关键词、填写表格,感受变化的原因。是“我”的尊重和爱,逐步获得了珍珠鸟的信赖,感受人鸟相处的美好境界。
3.信赖创造美好
(1)“我”和珍珠鸟有很多美好的画面,选一个你觉得最吸引你的画面读一读,读出你内心的感悟,并把这感悟写下来。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理解。
※小钥匙※
通过美好画面的感受,领悟。理解作者文章想要表达的: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因“信赖”建立起的美好关系。学会关爱,学会互相信赖,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关爱 、信赖而美好!领悟信赖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基础,感悟到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并有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任务三:记下我的心爱之物
一、写下最动情的故事
1.锁定“心爱之物”
(1)根据“选材清单”,选出我特别钟爱的一种“心爱之物”。
(2)想想“我”与“心爱之物”间的难忘故事
2.说说我们的故事
紧扣文中四个问题说说我和“心爱之物”的故事。
3.回顾前文,寻找表达情感的支架
(1)说说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写
提纲引领
5.评一评
评价表
二、我的“心爱之物”分享会
1.誊写习作,配上相应的图片
2.分享习作,写上推荐理由
习作名《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与测评】
1.秀秀我的中国字。
(1)这个单元里有些字较难写,但我能写好它。拍照上传平台。
我认为难写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会写:
(2)我的识字小妙招。
选择本单元的易错字,说说怎样识记这些字,和小伙伴分享你的学习方法。
2.我会概括文章大意。
《白鹭》课文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落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桂花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珍珠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课文都是借助______________,抒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称之为“借物抒情”。
3.我来说一说。
姿态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结合学习经验,想想还有哪些词语可用在不同的语境中,试着在不同语境中运用这些词语。
简单:(形容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头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骄傲:(表示自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自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
梅花
梅花是雪和花的融合,她那纯洁之气是雪的精神,她那清香之味是花的凝露,怪不得古人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花不与百花争时光,不和群芳斗艳丽。她们有的娇小玲珑,憨态可掬,像初生婴孩般可亲;有的青春洋溢,热情奔放,似亭亭玉立少女般可爱;有的超凡脱俗,端庄大方,如持重贵妇般可敬。有些含苞的娇羞欲语,脉脉含情;有些乍绽的潇洒自如,落落大方;有些怒放的赧然微笑,嫩蕊轻摇……奇姿异态纷呈,美不胜收。
它的美,比起娇艳的牡丹、绚丽的月季、清秀的荷花来说,别有一番风味。即使它不如茉莉清香、不如菊花美丽、不如桃花艳丽,但它的确很美,它的美绽放在风雪中、盛开在风雨里、开在没人看见的地方。当人们饱赏百花之俏丽,走出门外,看到一株傲于风雪之中的红梅,谁能不为它倾倒 谁能不被它征服?谁能不被它别具一格的美丽所吸引呢 是因为它的精神吗?
是的,中国人爱梅花,爱梅花傲雪斗霜的精神,爱梅花谦逊的精神。爱的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爱的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爱它不怕困难,于无声处,傲然挺立。爱它甘愿在幕后无私奉献的心。爱梅花有灵魂、有骨气、有品格的精神。
梅花,迎着寒风而绽放的花朵。它没有月季的艳丽,没有兰花的淡雅,没有荷花的高雅……但是,它拥有不畏寒冷,独步早春,傲立雪中的精神,象征刚毅精神和崇高品格。
我爱梅花。
从短文中可以看出梅花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作者想借助梅花表达什么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文中第二自然段划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试着采用以上描写方法说说生活中的某种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元测评】
说说我的心爱之物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像琦君笔下故乡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
1.想一想:
2.填一填:
①列表格
我的心爱之物
心爱之物的来历
心爱之物的样子
心爱缘由
对心爱之物的感情
②画思维导图
※小钥匙※
能把自己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用关键词写写出,表达喜爱之情。
(3)晒一晒:我可以通过教室展板、图书角、学校编辑部等平台展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