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章 单元评估A卷
限时: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3分)
1.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2.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均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B.原电池是把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C.原电池的两极必须都是金属
D.原电池可以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流,应用十分广泛
3.某温度下按右图所示安装实验装置,在锥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瓶内放入6.5 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通过分液漏斗加入40 mL 2.5 mol·L-1的硫酸,将产生的H2收集在一个注射器中,10 s时收集到H2的体积为50 mL(标准状况下为44.8 mL),在该温度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锌粒表示10 s内的反应速率为0.013 g·s-1
B.忽略锥形瓶中溶液体积的变化,用H+表示10 s内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s)
C.忽略锥形瓶中溶液体积的变化,用Zn2+表示10 s内的反应速率为0.005 mol/(L·s)
D.用H2表示10 s内的反应速率为0.004 mol/(L·s)
4.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A~D四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大小相同、形状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两者速率一样大
B.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大理石粉反应快
C.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
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
5.合成氨反应为N2+3H22NH3,下列四个数据都表示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其中表示同一反应速率的是( )
①v(N2)=0.03 mol·L-1·min-1 ②v(NH3)=0.09 mol·L-1·min-1
③v(H2)=0.045 mol·L-1·min-1 ④v(H2)=0.135 mol·L-1·min-1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0
C.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
D.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都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
1.A 断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B错误;有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才能进行,C错误;大多数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是放热反应,D错误。【来源:21cnj*y.co*m】
2.B 原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均是自发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故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如2H2O2H2↑+O2↑,A错误;原电池的两极必须能导电,但不一定都是金属,如干电池中的正极是碳棒,为非金属,C错误;原电池是一种简易的装置,能产生电流但不稳定,D错误。
3.A Zn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 ( http: / / www.21cnjy.com )===ZnSO4+H2↑,收集到H2的物质的量n(H2)==0.002 mol,锌粒为固体,其浓度可视为不变,不能用来表示反应速率,A错误;用H+表示10 s内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s),B正确;v(Zn2+)=v(H+)=0.005 mol/(L·s),C正确;v(H2)==0.004 mol/(L·s),D正确。
4.A Mg的活泼性大于A ( http: / / www.21cnjy.com )l,故Mg与盐酸反应速率快,A错误;固体颗粒越小,其表面积越大,故等质量的大理石粉表面积远远大于大理石块,反应速率越快,B正确;在光照条件下,浓硝酸分解比在冷暗处快,C正确;MnO2作为催化剂加快KClO3的分解,D正确。
5.D 根据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v(N2)∶v(H2)∶v(NH3)=1∶3∶2,故D项正确。
6.B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均不为0,B项错误。
7.已知2SO2+O22SO3为放热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O2的能量一定大于SO2的能量
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大于SO3的总能量
C.SO2的能量一定大于SO3的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反应就可发生
8.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铜片上发生了还原反应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C.正极有O2逸出
D.正极附近的SO浓度逐渐增大
9.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21教育网
实验 反应温度/℃ Na2S2O3溶液 稀硫酸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2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10.已知:1 mol H2(g)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1 mol Br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 HBr(g)时放出72 kJ的热量,有关物质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H2(g) Br2(g) HBr(g)
断裂1 mol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36 a 369
则表中a为( )
A.404 B.260 C.230 D.200
11.下列图示变化表示吸热反应的是( )
12.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g ( http: / / www.21cnjy.com ))+O2(g)2SO3(g)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 mol,n(SO3)=1.4 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0.4 mol B.0.6 mol C.0.8 mol D.1.2 mol
13.对于放热反应Zn+H2SO4===ZnSO4+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B.1 mol Zn的能量大于1 mol H2的能量
C.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则锌作正极
D.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 g Zn溶解时,正极放出的气体一定为11.2 L
答案
7.B 放热反应只表明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总能量高,而加热是反应的条件,二者无必然联系,许多放热反应必须加热才能发生,故B项正确,D项错误。2·1·c·n·j·y
8.A 因为锌的活动性强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铜的,所以锌作负极,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铜作正极,H+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放出H2,A正确,C错误。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锌片)通过导线流向正极(铜片),B错误;在内电路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负极附近的SO浓度逐渐增大,D错误。
9.D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出现反应现象就越快,D组最先出现浑浊。
10.C 化学键的键能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值=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由于H2(g)+Br2(g)===2HBr(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则369×2-(436+a)=72,解得a=230。21cnjy.com
11.A A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C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不是化学变化;D中活泼金属(如Zn)与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A 设第一次达到平衡时,SO2、 ( http: / / www.21cnjy.com )O2、SO3的物质的量依次为2x mol、3x mol、4x mol,再次达到平衡时,SO2转化了y mol,则
2SO2(g)+O2(g)2SO3(g)
第一次平衡时(mol) 2x 3x 4x
转化(mol) y y
第二次平衡时(mol) 2x-y 3x- 4x+y
解得:x=0.3,y=0.2,所以2x-y=0.4。
13.A 由于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依据能量守恒原理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与题给图象相符,A项正确;反应物、生成物各有两种,无法确定Zn和H2所含能量的高低,B项错误;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则锌作负极,C项错误;因未指明温度、压强等条件,故气体体积不确定,D项错误。
14.在相同条件下,做H2O2分解的对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其中(1)加入MnO2,(2)不加MnO2。下列各项是反应放出O2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15.生产铅蓄电池时,在两极板上的铅 ( http: / / www.21cnjy.com )、锑合金棚架上均匀涂上膏状的PbSO4,干燥后再安装,充电后即可使用,发生的反应:2PbSO4+2H2OPbO2+Pb+2H2SO4。下列对铅蓄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www-2-1-cnjy-com
A.需要定期补充硫酸
B.放电时Pb作负极,PbO2作正极
C.放电时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Pb+SO-2e-===PbSO4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密度减小
16.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并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 21*cnjy*com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
B.0~1 s内,v(A)=v(C)
C.0~6 s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1·s-1
D.0~6 s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部分包括5个小题,共52分
17. (12分)化学反应与能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Ⅰ.已知31 g白磷变为31 g红磷释放能量。试回答:
(1)上述变化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31 g白磷具有的能量________(“>”或“<”)31 g红磷具有的能量,常温常压下,________更稳定。2-1-c-n-j-y
(3)31 g白磷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________(“>”或“<”)31 g红磷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出处:21教育名师】
Ⅱ.从理论上讲,氧化还原反应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请你根据以下这个反应:Cu+2FeCl3===CuCl2+2FeCl2,设计一个原电池(如右图),在图中括号内标明正负极的材料及电解质溶液。
18. (12分)工业合成氨的反应:N ( http: / / www.21cnjy.com )2+3H2??2NH3是一个可逆反应,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并且需要合适的催化剂。已知形成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N键放出的能量分别为436 kJ、391 kJ、946 kJ。则: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若1 mol N2完全反应生成NH3可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kJ。21*cnjy*com
(2)如果将1 mol N2和3 mol ( http: / / www.21cnjy.com )H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总小于上述数值,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4.A 由图象知,横坐标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纵坐标为V(O2),只要H2O2的量相同,两种情况下最终产生O2的体积应相同。(1)中MnO2作催化剂,加快了H2O2的分解,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比(2)的大,反应结束时所用时间短,故选A。
15.A 铅蓄电池放电时相当于原电池, ( http: / / www.21cnjy.com )Pb作负极,PbO2作正极,负极发生的反应是Pb失去电子生成Pb2+,Pb2+与溶液中的SO反应生成PbSO4溶液,放电时消耗的H2SO4与充电时生成的H2SO4相等,在电池制备时,PbSO4的量是一定的,说明不用补充硫酸。放电时,H2SO4被消耗,溶液中的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所以溶液的密度也随之减小。
16.C 由相同时间内同一反应中,各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的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知,Δn(B)∶Δn(C)∶ΔDn(A)∶Δn(D)=3∶4∶6∶2,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C??6A+2D,A项错误;0~1 s内,v(A)==0.3 mol·L-1·s-1,v(C)==0.2 mol·L-1·s-1,B项错误;0~6 s内,v(A)==0.1 mol·L-1·s-1,v(B)==0.05 mol·L-1·s-1,v(C)=≈0.067 mol·L-1·s-1,v(D)=≈0.033 mol·L-1·s-1,C项正确,D项错误。
17.Ⅰ.(1)化学 (2)> 红磷 (3)>
Ⅱ.负极:Cu 正极:Ag(Pt、C等) 电解液:FeCl3溶液
18.(1)放出 92
(2)该反应是可逆反应,1 mol N2和3 mol H2不能完全反应,因此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 kJ
(3)实验室模拟工业合成氨时,在容积为2 ( http: / / www.21cnjy.com )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经过10 min后,生成10 mol NH3,则用N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__ mol·(L·min)-1。
(4)一定条件下,当合成氨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0
c.N2的转化率达到最大值 d.N2和H2的浓度相等
e.N2、H2和NH3的体积分数相等 f.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19. (12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流表指针________(填“偏转”或“不偏转”),两极反应式为: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负极为________(填Mg或Al),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了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型装置,其构造如下图所示: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上述装置中通入的H2改成C ( http: / / www.21cnjy.com )H4气体,也可以组成一个原电池装置,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则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6分)某可逆反应在不同反应时间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则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_,生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开始至2 min,能否表示出C的反应速率?________,若能,其反应速率为多少,若不能,则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min后,A、B、C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反应已达到了________状态。
21.(10分)已知电极材料:铁、铜、银、石墨、锌、铝;电解质溶液:CuCl2溶液、Fe2(SO4)3溶液、稀硫酸。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电工操作上规定:不能把铜导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铝导线连接在一起使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电极材料选铜和石墨,电解质溶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选Fe2(SO4)3溶液,外加导线,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原电池。若能,写出电极反应,负极: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能,后两空不填)
(3)设计一种以铁和稀硫酸反应为原理的原电池,要求画出装置图(需标明电极材料及电池的正、负极)。
答案
(3)0.25 (4)acf
解析:(1)断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946 kJ+3×436 kJ=2 254 kJ,
形成6 mol N—N新键释放的能量为:
6×391 kJ=2 346 kJ,
所以1 mol N2完全反应放出热量,其值为:
2 346 kJ-2 254 kJ=92 kJ。
(2)N2和H2生成NH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
(3)v(N2)==0.25 mol/(L·min)。
19.(1)镁逐渐溶解,铝上有气泡冒出 偏转
2H++2e-===H2↑
Mg-2e-===Mg2+
(2)Al 2Al+2NaOH+2H2O===2NaAlO2+3H2↑
(3)O2+2H2O+4e-===4OH-
(4)CH4+10OH--8e-===CO+7H2O
解析:(1)该装置形成原电池,Mg作负 ( http: / / www.21cnjy.com )极,Al作正极,两极反应式为:正极2H++2e-===H2↑,负极Mg-2e-===Mg2+,所以镁逐渐溶解,铝上有气泡冒出,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21·cn·jy·com
(2)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液,虽然Mg比Al活泼,但Al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Mg不反应,故Al作负极,总反应方程式就是Al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方程式,即2Al+2NaOH+2H2O===2NaAlO2+3H2↑。【版权所有:21教育】
(3)由题图知该装置为H2—O2—KOH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4)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O2+2H2O+4e-===4OH-,用总反应式减正极反应式得负极反应式:CH4+10OH--8e-===CO+7H2O。
20.A、B C 2A+B??2C 不能 无法求出浓度变化值 平衡
解析:从图象上可看出,A、B的物质的量随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的变化而减小,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大,故A、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由A减少2 mol,B减少1 mol,C增加2 mol可推知反应方程式为2A+B??2C;因只知A、B、C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而不知其浓度变化,故无法求其反应速率;2 min后,A、B、C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即A、B、C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
21.(1)二者连接在一起时,接头处在潮湿的空气中构成原电池而被腐蚀
(2)能 Cu-2e-===Cu2+ 2Fe3++2e-===2Fe2+
(3)(合理即可)
解析:(1)当Cu、Al用导线连接时,接触到潮湿的空气易构成原电池而被腐蚀。
(2)因为Fe2(SO4)3能与Cu发生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Fe2(SO4)3+Cu===2FeSO4+CuSO4,因此根据给出的条件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其负极为Cu,电极反应为Cu-2e-===Cu2+;正极为石墨,电极反应为2Fe3++2e-===2Fe2+。
(3)因为总反应为Fe+H2SO4===FeSO4+H2↑,所以负极为Fe,正极可为Cu、Ag或石墨,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即可画出装置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章 单元评估B卷
限时:9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3分)
1. 已知25℃、101 kPa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4Al(s)+3O2(g)===2Al2O3(s),ΔH=-2 834.9 kJ·mol-1;4Al(s)+2O3(g)===2Al2O3(s),ΔH=-3 119.1 kJ·mol-1。已知该题中Al与O2的反应中ΔH=-2 834.9 kJ·mol-1表示的意义为4 mol Al(s)与3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Al2O3(s)放出的能量为2 834.9 kJ。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2. 下列事实能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来解释的是( )
A.镁和锌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镁产生H2的速率快
B.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C.用加热的方法可以将水中溶解的O2和N2赶出
D.面粉加工厂内充满粉尘,遇火易发生爆炸
3.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锌、铜、CuSO4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质量减轻,正极质量增加
B.在铁、铝、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电子由铁片通过导线流向铝片
C.在锌、铜、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当电池工作时,硫酸根离子向正极移动
D.在镁、铝、稀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镁是负极,铝是正极
4. 下列装置能形成原电池且灵敏电流计发生偏转的是( )
5. (多选)反应C(s) ( http: / / www.21cnjy.com )+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 增加C的量 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
6. 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
部分实验现象 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加 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 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从a极流向d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a>b>c>d B. b>c>d>a C. d>a>b>c D. a>b>d>c
答案
1. D 由于生成物相同,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中O2与O3的质量相等,而Al与O3反应放出的能量较多,断开O3分子中化学键所需的能量较低,O2比O3稳定,单位质量的O3能量高于O2,由O2变为O3是吸热反应。21cnjy.com
2. D A项中速率差异是由反应物的性质决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与外界条件无关;B项中未提及速率;C项中变化属于物理变化;D项中提到“充满粉尘”“遇火”等外界条件,爆炸是剧烈的化学反应。
3.A A项,锌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Zn-2e-===Zn2+,负极质量减轻,铜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正极质量增加,故A正确;B项,铝作负极,铁作正极,电子由铝片(负极)通过导线流向铁片(正极),故B错误;C项,H+向正极移动,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硫酸根离子必然向负极移动,这样才能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故C错误;D项,虽然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但镁不与NaOH溶液反应,而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即在此环境中铝更容易失去电子,铝作负极,镁作正极,故D错误。
4. A B能形成原电池,但形成短路,电流计不偏转。
5. AC A选项中C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固态反应物,增加固体的量对反应速度无影响;B选项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C选项中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容器的容积未变,参加反应的各种气体浓度未变,故反应速率不变;D选项中保持恒压,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参加反应的各种气体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6. C
7. 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污染的铜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H2+NiO(OH)Ni(OH)2。根据此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c(OH-)不断增大
B. 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C. 电池放电时,氢元素被氧化
D. 电池放电时,H2是负极
8. 下列对可逆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SO2+Br2+2H2O===H2SO4+2HBr与2HBr+H2SO4(浓)===Br2+SO2↑+2H2O互为可逆反应21教育网
B.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C.SO2与过量的O2发生反应2SO2+O22SO3,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最终SO2全部转化为SO3
D.2 mol SO2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 mol SO3,放出Q kJ的热量,那么2 mol SO3完全分解生成SO2与O2应吸收Q kJ的热量
9. 设C+CO22CO(正反应吸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
A. 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小
C. v1增大,v2减小 D. v1减小,v2增大
10. 把6 mol气体A和5 mol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体B通入容积为4 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xD(g)(正反应放热),5 min达平衡,此时生成2 mol C,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1·min-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 mol·L-1·min-1
B.恒温下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和D的生成速率相等
C.降低平衡体系的温度,逆反应速率变小,正反应速率增大
D.B的转化率为25%
11.
某反应进行过程中,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是生成物
B.反应的方程式为2A+B2C
C.2 min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D.该反应不是可逆反应
12. 根据下列事实:
(1)X+Y2+=X2++Y
(2)Z+2H2OZ(OH)2+H2
(3)Z2+的氧化性比X2+弱
(4)由Y、W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电极反应为W2++2e-=W,Y-2e-=Y2+可知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XZYW B. ZWXY C. ZXYW D. ZYXW
13. 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是最早使用铜器的国家之一。铁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几乎无处不在,是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的金属。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2·1·c·n·j·y
(1)将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有铜析出
(2)铁、铜和氯气反应分别生成FeCl3和CuCl2
(3)足量的铁粉和铜粉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分别生成FeSO4和CuSO4
(4)将铜片置于FeCl3溶液中铜片逐渐溶解
(5)把铁片和铜片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连接,铁片上无气泡产生,而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6)把铁片和铜片置于盛有浓硝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连接,铁片上有气泡产生,而铜片上无气泡产生
以上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有( )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答案
7. B
8.D 可逆反应发生的条件应相同,故A ( http: / / www.21cnjy.com )、B错误,C选项不符合两边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在反应体系中均不能为0这个规律,所以选项C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选项D正确。21·cn·jy·com
9.A 本题考查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逆反应而言,当温度升高时,无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化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只不过增大的程度不一致。21·世纪*教育网
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所处的温度越高,反应的速率越快。这里需注意:
①一般认为温度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较大。
②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到原来的2~4倍。
③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与反应物状态无多大关系。
④某反应为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受温度改变而引起的变化倾向相同,但程度不同。
10.A 3A(g)+B(g)??2C(g)+xD(g)
起始量: 6 5 0 0
转化量: 3a a 2a ax
2a=2 mol,a=1 mo ( http: / / www.21cnjy.com )l,v(D)==0.1 mol·L-1·min-1,x=2,则v(A)∶v(D)=3∶2,v(A)=0.15 mol·L-1·min-1,A正确;因为x=2,所以任意时刻C和D的生成速率相等,B错;降低平衡体系的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C错;B的转化率为×100%=20%,D错。 21*cnjy*com
11.C 从图中可以看出,D的物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可知在反应中作催化剂,A错;2 min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且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不为0,说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且反应达到平衡,C对、D错;B项应用可逆号,错误。
12. C
13. A 题中所述6种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案仅有(1)和(5)能够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而(2)(3)(4)与证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无关;(6)由于铁片常温下遇到浓硝酸钝化,而铜常温下与浓硝酸能够发生反应;故铜片上无气泡产生,而铁片上有气泡产生。该现象仅是原电池的一个特例,不能证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
14. 将2.5molA和1.25molB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容积为1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经5s达到平衡状态。3A(g)+B(g)??pC(g)+2D(g),生成0.5molD,又知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ol/(L·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A的转化率为20% ②B的转化率为25%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③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s) ④方程式中p=2 ⑤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s)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15. 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
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发生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发生断键反应
A.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⑥
16. 已知:①1 mol H ( http: / / www.21cnjy.com )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②1 mol I2蒸气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151 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I原子形成1 mol HI分子时释放299 kJ的能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I2蒸气比H2分子稳定
B.2 mol HI(g)发生分解反应吸收11 kJ热量
C.HI与NaOH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D.0.5 mol H2(g)与0.5 mol I2(g)完全反应释放出5.5 kJ热量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部分包括5个小题,共52分
17.(10分)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以检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实验中发现,反应后(a)中温度升高,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可以判断(a)中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b)中温度降低,由此可以判断(b)中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来源:21cnj*y.co*m】
(2)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
18.(10分)(1)把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块纯净的锌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可观察到锌片逐渐溶解,并有气泡产生;平行地插入一块铜片(如下图甲装置所示),可观察到铜片上___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若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如下图乙装置所示),可观察到铜片上___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版权所有:21教育】
(2)用导线将电流表的两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溶液中的锌片和铜片相连(如上图丙装置所示),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从上述现象中可以归纳出构成原电池的一些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锌片上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 D
15.B 判断化学平衡的根本标志是v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v逆,⑥中m mol A断键,则同时生成p mol C,而p mol C也发生断键反应,因此对C而言v正=v逆,⑥正确;而⑤中没有指明反应速率的方向,错误;平衡状态的直接标志是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则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③④正确;间接标志是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故②正确。但因(m+n)与(p+q)的相对大小不确定,故①无法确定。若m+n=p+q,则压强始终不变化,则①错误。因此选B。【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6.A 选项A,H2分子共价键断裂时吸 ( http: / / www.21cnjy.com )收的热量比I2分子共价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多,H2分子比I2稳定,A选项错误。选项B,设反应为2HI(g)===H2(g)+I2(g),则吸收的热量=2E(H—I)-E(H—H)-E(I-I)=2×299 kJ·mol-1-436 kJ·mol-1-151 kJ·mol-1=11 kJ。选项C,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选项D,根据选项B的计算可知正确。
17.(1)放 吸 (2)2Al+6H+===2Al3++3H2↑ (3)小于
解析:(1)反应后(a)中温度升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b)中温度降低,说明(a)中反应为放热反应,(b)中反应为吸热反应。(2)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3)(b)中反应为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铜片上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丙装置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装置,人们把它叫做________。
19.(10分)利用NO2平衡混合气体遇热颜色加深、遇冷颜色变浅来指示放热过程和吸热过程。
①按下图所示连接实验装置。
②向甲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CaO固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时烧杯中NO2平衡混合气体的红棕色变深;向乙烧杯中加入NH4NO3晶体,此时烧杯中NO2平衡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出处:21教育名师】
回答下列问题:
(1)CaO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NH4NO3晶体溶于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乙烧杯内温度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NH4NO3溶于水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吸热反应。
(3)查阅资料知NO2的平衡混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体中存在可逆反应2NO2(g)??N2O4(g),已知NO2为红棕色,N2O4为无色。结合实验知,当温度升高时,平衡________(填“未被破坏”或“发生移动”),此时反应速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化”)。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21*cnjy*com
20.(10分)现有纯锌、纯铜片和5 ( http: / / www.21cnjy.com )00 mL 0.2 mol·L-1的硫酸、导线、1 000 mL量筒。试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在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某段时间内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1)如上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且1 000 mL量筒中已充满水,刚开始实验时,首先要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a电极为________,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电极为________,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量筒中收集672 mL气体(标准状况)时,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
21.(12分)某化学反应2A??B ( http: / / www.21cnjy.com )+D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序号 温度(℃)时间( min) 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1中,10~20 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1·min-1。
(2)实验2中,c2=________,反应经20 min时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10~20 min内实验3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A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中A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__(填“>”、“=”或“<”)v1,且c3________(填“>”、“=”或“<”)1.0。www.21-cn-jy.com
答案
18.(1)没有 有
(2)两个活动性不同的金属电极要插入电解质溶液,并用导线连接形成闭合电路 Zn-2e-===Zn2+ 2H++2e-===H2↑
(3)化学 电 原电池
解析:(1)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铜 ( http: / / www.21cnjy.com )片上没有气泡产生。而铜片与锌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其中铜片作正极,电极反应:2H++2e-===H2↑,故铜片上有气泡产生。(2)Cu-Zn-稀硫酸原电池中,Zn作负极:Zn-2e-===Zn2+,铜作正极:2H++2e-===H2↑。构成原电池的条件:①有两个活动性不同的金属作电极,②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并用导线相连形成闭合回路。(3)乙、丙装置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即原电池。www-2-1-cnjy-com
19.(1)CaO+H2O===Ca(OH)2 放热 (2)降低 不是
(3)发生移动 增大 能
解析:(1)据信息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NO2平衡混合气体遇热红棕色加深,遇冷颜色变浅,所以CaO溶于水时发生的反应[即CaO+H2O===Ca(OH)2]为放热反应,即1 mol CaO与1 mol H2O的总能量大于1 mol Ca(OH)2的总能量。(2)NH4NO3晶体溶于水时,乙烧杯内温度降低,但不是吸热反应,因为NH4NO3晶体溶于水无新物质生成。(3)两烧杯中的现象可以说明,温度能影响可逆反应2NO2(g)??N2O4(g),因此升温或降温时,该平衡会发生移动。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当混合气体颜色不变时,说明NO2的浓度不再变化,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20.(1)用导线连接a、b (2)纯锌片 Zn-2e-===Zn2+ 纯铜片 2H++2e-===H2↑ (3)0.06 mol
解析:导线中电子的物质的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测定可以通过测定反应产生H2的体积(物质的量)来实现。导线中有电子的流动必然要在原电池中实现。因此必须用导线将a、b相连形成闭合回路。产生H2的电极应为b极,故b为纯铜片,作原电池的正极,a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分别为a极:Zn-2e-===Zn2+;b极:2H++2e-===H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0.06 mol。
21.(1)0.013 (2)1.0 使用了催化剂 (3)> >
解析:(1)v(A)==0.013 mol·L-1·min-1。
(2)对比实验1与实验2可知,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温度相同,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相同,说明两个实验中反应达到同一平衡状态,反应物的起始浓度相等,即c2=1.0,又因实验2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短,说明实验2中使用了催化剂。
(3)对比实验3与实验1可知,10 ( http: / / www.21cnjy.com )~20 min,实验1中A的浓度变化值为0.13 mol·L-1,而实验3中A的浓度变化值为0.17 mol·L-1,这就说明了v3>v1。又知0~10 min内A的浓度的变化值应大于0.17 mol·L-1,即c3>0.92+0.17=1.09>1.0。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