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有解析)-2019-2023年高中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有解析)-2019-2023年高中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21 18:0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
1. 同一个体的神经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功能不同。下列关于这两种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会脱分化到受精卵的状态 B. 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C. 功能不同是由于发生了细胞分化 D. 功能差异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
2. 胡萝卜根单个细胞经体外培养,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其根本原因是胡萝卜根细胞( )
A. 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B. 具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
C. 通过有丝分裂形成了植株 D. 能合成胡萝卜所需的蛋白质
3. 人脐血含有与骨髓中相同类型的干细胞。关于脐血中的干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用来治疗造血功能障碍类疾病 B. 分化后,表达的蛋白种类发生变化
C. 分化后,细胞结构发生变化 D. 具有与早期胚胎细胞相同的分化程度
4. 在某些因素诱导下,人体造血干细胞能在体外培养成神经细胞和肝细胞。此过程主要涉及细胞的( )
A. 分裂与分化 B. 分化与癌变 C. 癌变与衰老 D. 衰老与分裂
5. 某化合物可使淋巴细胞分化为吞噬细胞。实验小组研究了该化合物对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见如表。下列关于实验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分组 细胞特征 核DNA含量增加的细胞比例 吞噬细菌效率
对照组 均呈球形 59.20% 4.61%
实验组 部分呈扁平状,溶酶体增多 9.57% 18.64%
A. 细胞的形态变化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B. 有9.57%的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期
C. 吞噬细菌效率的提高与溶酶体增多有关 D. 去除该化合物后扁平状细胞会恢复成球形
6. 秀丽新小杆线虫发育过程中某阶段的体细胞有1090个,而发育成熟后体细胞只有959个。体细胞减少的原因是(  )
A. 细胞凋亡 B. 细胞衰老 C. 细胞癌变 D. 细胞分裂
7. 某种干细胞中,进入细胞核的蛋白APOE可作用于细胞核骨架和异染色质蛋白,诱导这些蛋白发生自噬性降解,影响异染色质上的基因的表达,促进该种干细胞的衰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核中的APOE可改变细胞核的形态
B. 敲除APOE基因可延缓该种干细胞的衰老
C. 异染色质蛋白在细胞核内发生自噬性降解
D. 异染色质蛋白的自噬性降解产物可被再利用
8. 在肌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中,肌肉细胞需要释放一种蛋白质,其进入肌神经细胞后,促进其发育以及与肌肉细胞的联系;如果不能得到这种蛋白质,肌神经细胞会凋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这种蛋白质是一种神经递质 B. 肌神经细胞可以与肌肉细胞形成突触
C. 凋亡是细胞自主控制的一种程序性死亡 D. 蛋白合成抑制剂可以促进肌神经细胞凋亡
9. 人体细胞会经历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历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常的B淋巴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B. 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发育阶段
C. 细胞产生的自由基可攻击蛋白质,导致细胞衰老
D. 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可清除受损的细胞器,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10.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胚胎干细胞为未分化细胞,不进行基因选择性表达
B. 成人脑神经细胞衰老前后,代谢速率和增殖速率都由快变慢
C. 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体内也会有许多细胞发生凋亡
D. 只有癌细胞中能同时发现突变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11. 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凋亡过程中不需要新合成蛋白质
B. 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
C. 紫外线照射导致的DNA损伤是皮肤癌发生的原因之一
D. 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跑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12.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织细胞的更新包括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
B. 造血干细胞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未分化的细胞
C. 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 凋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疫
13. 下列与细胞生命活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增加,使其容易在组织间自由转移
B. 高等动物衰老细胞的线粒体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减小,呼吸变慢
C. 高等植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是通过编程性细胞死亡实现的
D. 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这些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14. BMI1基因具有维持红系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能力。体外培养实验表明,随着红系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BMI1基因表达量迅速下降。在该基因过量表达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成熟红细胞的数量是正常情况下的1012倍。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红系祖细胞可以无限增殖分化为成熟红细胞
B. BMI1基因的产物可能促进红系祖细胞的体外增殖
C. 该研究可为解决临床医疗血源不足的问题提供思路
D. 红系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与BMI1基因表达量有关
15. 细胞内分子伴侣可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KFERQ的目标蛋白形成复合体,该复合体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L结合后,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被降解。该过程可通过降解α-酮戊二酸合成酶,调控细胞内α-酮戊二酸的含量,从而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α-酮戊二酸合成酶的降解产物可被细胞再利用
B. α-酮戊二酸含量升高不利于胚胎干细胞的分化
C. 抑制L基因表达可降低细胞内α-酮戊二酸的含量
D. 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
16. 为研究毒品海洛因的危害,将受孕7天的大鼠按下表随机分组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处理
检测项目 对照组 连续9天给予海洛因
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 高剂量组
活胚胎数/胚胎总数(%) 100 76 65 55
脑畸形胚胎数/活胚胎数(%) 0 33 55 79
脑中促凋亡蛋白Bax含量(μg L-1) 6.7 7.5 10.0 12.5
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低剂量海洛因即可严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
B. 海洛因促进Bax含量提高会导致脑细胞凋亡
C. 对照组胚胎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细胞凋亡
D. 结果提示孕妇吸毒有造成子女智力障碍的风险
17. 研究发现,病原体侵入细胞后,细胞内蛋白酶L在无酶活性时作为支架蛋白参与形成特定的复合体,经过一系列过程,最终导致该细胞炎症性坏死,病原体被释放,该过程属于细胞焦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蝌蚪尾的消失不是通过细胞焦亡实现的
B. 敲除编码蛋白酶L的基因不影响细胞焦亡
C. 细胞焦亡释放的病原体可由体内的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D. 细胞焦亡释放的病原体可刺激该机体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18. 根边缘细胞是从植物根冠上游离下来的一类特殊细胞,可合成并向胞外分泌多种物质形成黏胶层。用DNA酶或蛋白酶处理黏胶层会使其厚度变薄。将物质A加入某植物的根边缘细胞悬液中,发现根边缘细胞的黏胶层加厚,细胞出现自噬和凋亡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根边缘细胞黏胶层中含有DNA和蛋白质
B. 物质A可导致根边缘细胞合成胞外物质增多
C. 根边缘细胞通过自噬可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D. 物质A引起的根边缘细胞凋亡,是该植物在胚发育时期基因表达的结果
19. 骨骼肌受牵拉或轻微损伤时,卫星细胞(一种成肌干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为新的肌细胞后与原有肌细胞融合,使肌肉增粗或修复损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卫星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
B. 肌动蛋白在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其编码基因不存在于其他类型的细胞中
C. 激活的卫星细胞中,多种细胞器分工合作,为细胞分裂进行物质准备
D. 适当进行抗阻性有氧运动,有助于塑造健美体型
20. 肝癌细胞中的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可通过微囊泡的形式分泌,如下图所示。微囊泡被单核细胞摄取后,PKM2进入单核细胞内既可催化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的生成,又可诱导单核细胞分化成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分泌的各种细胞因子进一步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微囊泡的形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微囊泡的形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 单核细胞分化过程中进行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PKM2主要在单核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起催化作用
D. 细胞因子促进肝癌细胞产生微囊泡属于正反馈调节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A、细胞分化具有不可逆性,因此这两种细胞不会脱分化到受精卵的状态,A正确;
B、神经细胞与巨噬细胞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因此这两种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相同,B正确;
C、神经细胞与巨噬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但功能不同,原因是发生了细胞分化,C正确;
D、功能差异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错误。
故选:D。
2.【答案】B
【解析】【分析】
细胞全能性:已高度分化的组织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解答】
胡萝卜根单个细胞经体外培养,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体细胞中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
故选B。
3.【答案】D
【解析】A、脐血中含有与骨髓中相同类型的干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血细胞,用来治疗造血功能障碍类疾病,A正确;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得细胞中蛋白质种类有所不同,B正确;
C、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得不同组织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变化,C正确;
D、早期胚胎细胞的全能性高于脐血中的干细胞,其分化程度相对脐血中的干细胞更低,D错误。
故选:D。
骨髓中含有造血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能增殖、分化成为各种血细胞或淋巴细胞等。
本题结合题干信息考查干细胞的特点与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细胞分化的实质,掌握细胞分化的特征,明确干细胞的特点,再结合选项进行分析。
4.【答案】A
【解析】【分析】造血干细胞是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鼻祖,由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增殖为不同的血细胞系,并进一步生成血细胞。造血干细胞是高度未分化细胞,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
【详解】
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在某些因素诱导下,人体造血干细胞能在体外培养成神经细胞和肝细胞。此过程主要涉及细胞的分裂和分化,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答案】C
【解析】A、细胞的形态变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A错误;
B、由表格信息可知,核DNA含量增加的细胞比例为9.57%,包括G2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B错误;
C、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释放消化酶,可分解进入细胞的细菌,因此吞噬细菌效率的提高与吞噬细胞中溶酶体增多有关,C正确;
D、去除该化合物后扁平状细胞不再分裂分化,扁平状细胞不会恢复成球形,D错误。
故选:C。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细胞基因表达情况不同,如血红蛋白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等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其次结合选项分析,选出正确答案。
6.【答案】A
【解析】A、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秀丽隐杆线虫个体发育过程中有细胞凋亡发生,秀丽新小杆线虫发育过程中某阶段的体细胞有1090个,而发育成熟后体细胞只有959个,体细胞死亡是细胞凋亡导致的,A正确;
B、细胞衰老是正常的生命现象,但体细胞不会在发育成熟时大量死亡,而且衰老的细胞也是通过细胞凋亡来清除的,B错误;
C、细胞癌变会导致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体细胞不会在发育成熟时大量死亡,C错误;
D、细胞分裂会导致细胞数目增多,D错误。
故选:A。
7.【答案】C
【解析】A、由题可知,APOE可作用于细胞核骨架,诱导这些蛋白发生自噬性降解,所以细胞核中的APOE可改变细胞核的形态,A正确;
B、APOE可促进该种干细胞的衰老,敲除APOE基因可延缓该种干细胞的衰老,B正确;
C、APOE可作用于异染色质蛋白,引起异染色质蛋白在溶酶体内发生自噬性降解,C错误;
D、异染色质蛋白的自噬性降解产物是氨基酸可以再次利用,D正确。
故选:C。
由题意可知,APOE属于蛋白质,作用场所在细胞核,作用部位在细胞核骨架和异染色质蛋白。
本题主要以APOE蛋白作为载体,考查考生读取信息的能力,考生要读懂题意才能准确分析。
8.【答案】A
【解析】A、分析题意可知,该蛋白质进入肌神经细胞后,会促进其发育以及与肌肉细胞的联系,而神经递质需要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起作用,不进入细胞,故这种蛋白质不是神经递质,A错误;
B、肌神经细胞可以与肌肉细胞形成突触,两者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B正确;
C、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程序性死亡,C正确;
D、结合题意,如果不能得到这种蛋白质,肌神经细胞会凋亡,故蛋白合成抑制剂可以促进肌神经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A。
9.【答案】B
【解析】分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
A、正常的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能发生分裂和分化,但不能无限增殖,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A正确;
B、细胞分化发生在个体发育中的各个阶段,B错误;
C、细胞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的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C正确;
D、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可清除受损的细胞器,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D正确。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等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解答】
A、胚胎干细胞为未分化细胞,但是也会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错误;
B、成人脑神经细胞为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一般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不再进行增殖,所以成人脑神经细胞衰老前后,代谢速率由快变慢,没有增殖速率,B错误;
C、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理现象,有利于个体的发育,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体内也会有许多细胞发生凋亡,C正确;
D、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癌变是多个与癌变相关的基因突变积累的结果,是一个漫长的变异过程,即很多还未变成癌细胞的那些细胞也可能存在突变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D错误。
故选C。
11.【答案】A
【解析】A、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控制凋亡的基因表达,需要新合成蛋白质,A错误;
B、在生命活动中,细胞会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会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导致细胞衰老,所以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B正确;
C、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紫外线是一种物理致癌因子,紫外线照射会导致DNA损伤,引起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是皮肤癌发生的原因之一,C正确;
D、克隆羊“多莉”的诞生、以及我国科学家于2017年获得的世界上首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就是将体细胞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培育成的,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D正确。
故选A。
12.【答案】A
【解析】【分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
【解答】
A、人体内组织细胞的更新包括组织细胞的产生和凋亡,新组织细胞的形成需要经过细胞分裂、分化,A正确;
B、造血干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但仍能继续分化形成血细胞和淋巴细胞等,B错误;
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变,C错误;
D、凋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A、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很少或缺失,即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癌变细胞间黏着性降低,容易在组织间转移,A错误;
B、细胞衰老时,线粒体的体积增大,呼吸变慢,B错误;
C、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即细胞的编程性细胞死亡,C正确;
D、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mRNA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C。
14.【答案】A
【解析】A、红系祖细胞能分化为成熟红细胞,但不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A错误;
B、BMI1基因过量表达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成熟红细胞的数量是正常情况下的1012倍,推测BMI1基因的产物可能促进红系祖细胞的体外增殖和分化,B正确;
C、若使BMI1基因过量表达,则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成熟红细胞,可为解决临床医疗血源不足的问题提供思路,C正确;
D、当红系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后,BMI1基因表达量迅速下降,若使该基因过量表达,则成熟红细胞的数量快速增加,可见红系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与BMI1基因表达量有关,D正确。
故选:A。
分析题意可知,BMI1基因的表达产物能使红系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BMI1基因大量表达,红系祖细胞能大量增殖分化为成熟红细胞。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掌握细胞分裂的特点和细胞分化的概念,明确同一生物体所有细胞都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且都含有该个体的全部基因;其次要求考生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再选出正确的选项。
15.【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该复合体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L结合后,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被降解。该过程可通过降解α-酮戊二酸合成酶,调控细胞内α-酮戊二酸的含量,从而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可以得出相应的过程,α-酮戊二酸合成酶先形成复合体,与受体L结合,进入溶酶体被降解,导致α-酮戊二酸含量降低,促进细胞分化。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和实质;识记溶酶体的功能,能正确分析题干获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正确答题。
A、α-酮戊二酸合成酶被溶酶体降解,所以其降解产物可被细胞再利用,A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该过程可通过降解α-酮戊二酸合成酶,调控细胞内α-酮戊二酸的含量,从而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说明α-酮戊二酸含量降低促进细胞分化,而含量升高不利于胚胎干细胞的分化,B正确;
C、根据题干信息“该复合体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L结合后,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被降解”,所以如果抑制L基因表达,则复合体不能与受体L结合,不利于降解α-酮戊二酸合成酶,细胞中α-酮戊二酸的含量会升高,C错误;
D、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D正确。
故选:C。
16.【答案】C
【解析】A、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低剂量海洛因使活胚胎数的比例降低,使脑畸形胚胎数的比例升高,所以低剂量海洛因即可严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A正确;
B、Bax是促凋亡蛋白,海洛因促进Bax含量提高会导致脑细胞凋亡,B正确;
C、胚胎的发育过程中会出现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发生在发育的整个过程中,C错误;
D、结果提示孕妇吸毒有造成子女智力障碍的风险,D正确。
故选:C。
17.【答案】B
【解析】A、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A正确;
B、根据题目信息“细胞内蛋白酶L在无酶活性时作为支架蛋白参与形成特定的复合体,经过一系列过程,最终导致该细胞炎症性坏死,病原体被释放,该过程属于细胞焦亡”,说明蛋白酶L基因影响细胞焦亡,因此敲除编码蛋白酶L的基因会影响细胞焦亡,B错误;
C、细胞焦亡后,病原体被释放,可以被体内的巨噬细胞吞噬消化,C正确;
D、细胞焦亡释放的病原体可作为抗原刺激该机体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D正确。
故选B。
18.【答案】D
【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用DNA酶或蛋白酶处理黏胶层会使其厚度变薄”,说明边缘细胞黏胶层中含有DNA和蛋白质,A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物质A加入某植物的根边缘细胞悬液中,发现根边缘细胞的黏胶层加厚”,说明物质A可导致根边缘细胞合成胞外物质增多, B正确;
C、细胞通过自噬,分解部分细胞中的物质和结构,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C正确;
D、物质A引起细胞凋亡是在外界不良环境下引起的,不是在胚发育时期基因表达的结果,D错误。
故选D。
19.【答案】AD
【解析】A、卫星细胞属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A正确;
B、肌动蛋白在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其编码基因存在于其他类型的细胞中,B错误;
C、激活的卫星细胞中,多种细胞器分工合作,但不再进行细胞分裂,而是与原有肌细胞融合,使肌肉增粗或修复损伤,C错误;
D、抗阻运动是指肌肉在克服外来阻力时进行的主动运动,适当进行抗阻性有氧运动,有助于塑造健美体型,D正确。
故选:AD。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干细胞保留了增殖、分化能力。
本题结合材料分析考查细胞分化与干细胞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准确分析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进行判断。
20.【答案】ABD
【解析】A、据图可知,微囊泡的形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单核细胞分化过程中进行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
C、PKM2进入单核细胞内既可催化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的生成,说明PKM2主要在单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起催化作用,C错误;
D、微囊泡被单核细胞摄取后,PKM2进入单核细胞内可诱导单核细胞分化成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分泌的各种细胞因子进一步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微囊泡的形成。因此细胞因子促进肝癌细胞产生微囊泡属于正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ABD。
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不变,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分化的实质、呼吸作用的过程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