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 第1课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 第1课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9-22 00:0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
第1课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新课导入
在宁静的水面会出现景物的倒影,它是怎样形成的?
思考:
学习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了解平面镜能成虚像。
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静水面
玻璃面
漆面地板






思考:什么是平面镜?
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叫做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呢?
课堂探究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光的反射。
薄玻璃板
蜡烛A
蜡烛B
方格纸
光屏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材
实验探究: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桌面,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前面,观察成像特点。
四、实验过程
蜡烛A
蜡烛A的像
蜡烛B
正立
实像?虚像?
2、将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
正立
没有出现蜡烛A的像
虚像
蜡烛A的像
蜡烛A
3、移动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使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即像所在的位置。
正立
等大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虚像
4、用铅笔标记出蜡烛A与像所在的位置,量出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正立
等大
虚像
等距
连线垂直镜面
问题1: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五、反思总结
薄玻璃板
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大小
问题2:为什么要用较薄的玻璃板?
成像较清晰,不会出现重影
厚玻璃板前后两个面会形成两个像,干扰实验结果。
五、反思总结
问题3:玻璃棒为什么要与桌面垂直?
若不垂直:无论怎么移动蜡烛B都找不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的位置。
五、反思总结
问题4:在较亮还是较暗的环境进行实验?
较暗的环境:
成像比较清晰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总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等大)。
4、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等距)。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垂直)。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虚像)。
六、得出结论
二、反射作图
(1)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叫虚像。
(2)虚像可以用眼睛观察到,但不能被光屏接收到,在作图时虚像用虚线表示。
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成像。
A
A′
平面镜成像原理
如图,MN 表示平面镜,AB 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
M
N
A
B
A′
B′
1.作垂线
2.取等距
3.画虚像
1.画出OA 在平面镜中的像。
A
O
A
O


2.如图所示,S ′是S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S ′
S
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