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五年级上册第七组24 最后一分钟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五年级上册第七组24 最后一分钟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1-06 20:4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最后一分钟》
第1课时学案
学法指导:
我们在三年级学过《“东方之珠”》,对香港有所了解,结合本组训练重点,课前要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课上,通过自读自悟,品读欣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知识链接: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 。21教育网
课前积累
紫荆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略呈圆形,表面有光泽,花紫红色,荚果扁平。供观赏,木材和树皮都可入药。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中央政府向特区政府赠送的紫荆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70吨,用青铜铸造,典雅大方,寓意深长,坐落在香港会展中心的海边,已经成为香港的标志之一。
【自主学习】
一、我会用心地把诗歌朗读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二、我要把课文中的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并结合上下文理解“叩问、脊梁、骨髓”的意思。
三、我会给下列生字注上正确的拼音,并分别组一个词语写下来。
叩 脊 刹 髓 铸 刹
四、我会给文中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悄( )( )刹( )( )
( )( ) ( )( )
五、通过预习,我知道这是一首充满( )的诗歌。作者倾诉了1997
年7月1日(    )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的强烈的(      )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   )。
六、质疑。读完课文之后,我还有一些不理解的问题,我想记下来,上课与同学讨论。

导学案
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课时
课 题
24*最后一分钟
课 型
讲读
主备教师
张陕苗
审核人
成小华
课 时
本课第 1 课时(共 1 课时)
有无课件

教学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新词。
2、我能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歌。
3、我能理解诗歌内容,并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从诗句中体会作者表达的那份爱国热情。
学习环节
导 案
学案
一、自主学习
1、再搜集的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2、了解诗歌内容,并背诵诗歌。
3、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学生背诵诗歌
二、合作探究
1、想想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


2、朗读诗歌勾画出作者描绘的画面,展开想象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3、紫荆花代表着什么?为什么说紫荆“扎根在深深大地上?
展开讨论与交流
三、展示交流
1、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中华民族圆了一个期待了一百多年的团聚梦,也是我们十多亿中华儿女无比激动振奋的日子。这是怎样的一分钟啊!我想结合文中的语句,与大家交流一下。
2、所有的屈辱在这一刻烟消云散,积压在中华儿女心头一百多年来的耻辱终于被雪洗了。我们激动,我们自豪,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从第四小节中我又体会到了许多,我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充分自己说,其余小组补充
四、达标检测
?1、诗题最后一分钟指 前的“一分钟”,全诗抒发了作者在这一刻的 心情。
2、我们比赛背一背诗歌。
3、这首诗歌让我感受到:


五、盘点收获
1、看一看有关香港的图片资料、历史资料、更加了解香港。
2、唱一唱《七子之歌》。
3、收集一些类似的诗读一读。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八、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