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高考1卷作文解析及下水作文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新高考1卷作文解析及下水作文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1 17:3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2023年新高考1卷作文解析及下水作文
徐雄兵
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作文材料核心关键词一是“好故事”,二是“力量”。“故事”是指“通过叙述方式讲解和传播含有寓意的事件”。“好故事”不仅指好的内容、主题等,也指好的传播途径,包括好的讲述者和倾听者、媒介(文字、语音、图片、电视、电影、网络)等。“力量”主要是指积极影响。
材料为“分——总”结构,“表达和沟通”“触动心灵”“启迪智慧”“改变个人命运”“展现民族形象”从五个角度具体阐释了“好故事的力量”。应注意五个角度的有机联系:“表达和沟通”侧重于好故事的形式作用;“触动心灵”“启迪智慧”侧重于好故事的对情感培养、心理塑造方面的内在影响;“改变个人命运”“展现民族形象”侧重于好故事对促进行动及行动结果的外在影响;从形式作用到价值作用,从内在影响到外在影响,从“个人”到“民族”,是递进关系。
写作任务是谈“联想”和“思考”,不管是写议论文还是记叙文,都要写出思想深度。
审题指导
如果是议论文,审题应避免两个误区。一是偷换概念,如将“故事”等同于“书籍”,谈阅读的好处;或将“故事”等同于“历史”,谈历史事件的影响等;二是将重心放在“好故事是什么”和怎么样讲好故事”。“力量”限定了本文写作的重心应该在“好故事的积极影响”,即“为什么要讲好故事”是主体段落,“是什么”“怎么样”不能喧宾夺主。
如果是记叙文,也应注意这一点,叙事过程必须要有表现故事影响力的相关细节描写,适当以心理描写深化主题。
拟题示范
好故事,有力量
讲好中国故事 续写青春华章
以故为新,因事寄意
从故事悟新意,化启示为行动
用心聆听,执着践行
聆听中国故事,汲取奋进力量
好故事
故事的力量
……
议论文标题观点化,一般采用主谓结构、动宾结构
对比
思路点拨
议论文可以直接按照材料思路展开成文。以好故事增强沟通的事例切入,引出“好故事的力量”。再展开分析:有哪些触动心灵和启迪智慧的好故事?好故事怎样改变了个人命运和民族形象?为了使行文富有变化,前者可以历史素材为主,后者以现实素材为主,同时可以在中间穿插正反论证,使行文富于变化。现实素材尽量与实事热点联系,增强文章的针对性。也可以在提出问题后,按并列结构分析,如将力量分为“生命力”、“感染力”“说服力”等,以此为基础列出分论点。
思路点拨
如果要写记叙文,当然讲一个关于“我”的成长故事,但高中生生活面较窄,题材受到限制,不容易写出新意。如果以“我”为第一人称,作为故事的见证者,去讲述其他人的故事,反映更广阔的社会现实,效果会更好。比如“我的父亲”的打工故事,“我们村”的致富故事,“我们小区”化解邻里冲突的故事等。无论哪种故事,都应写出人的变化,可以在叙事结尾,通过心理描写等手段,适当展开议论,以升华主题,以小故事折射大时代。
素材积累
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马克思
“我们都有一种使命,那就是成为一个故事的一部分。”
——马丁·路德·金
……
采诗、古代说书人……
睡前故事、幼儿园老师讲故事、青少年对说教的反感……
名言类
现象类
素材积累

事例类:
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漫画故事……
《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情表》……
司马迁与史记、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山海情》《流浪地球》《唐宫夜宴》《只此青绿》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李子柒、二舅治愈精神内耗……
扶贫攻坚、一带一路……
反面事例
碎片化阅读、明星绯闻、抗日神剧、低俗广告…
提纲示例(并列式)
好故事,有( )的感染力。
好故事,有( )的说服力。
好故事,有( )的生命力
示例一
示例二
好故事的力量,源于生动的现实。
好故事的力量,源于精彩的讲述。
好故事的力量,源于认真的聆听。
好故事的力量,源于执着的践行。
提纲示例(递进式)
起:内涵界定:何谓好故事(事例、现象、名言等引入话题)
承:价值分析:好故事的积极影响(历史素材、分论点展开)
转:反面对比:坏故事的消极影响(现实素材)
合:正面总结:如何践行好故事(从个人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
司马迁论古代圣贤发愤著书之理,归结为“述往事,思来者”(课本素材)。这两句话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往事”与“故事”。两个词字面义相近,但不同之处在于:“往事”需要经过“述”的方式以引起“来者”之“思”,才能成为“故事”。换句话说,“故事”是活在“来者”心中有启发性的“往事”。不是所有的“往事”都能成为“故事”。不能启发新意,便无人倾听;无人倾听,“往事”终将被时光溶解(比拟)而归于无痕。(引用司马迁名言,对比分析“往事”“故事”,揭示故事的内涵)
以故为新,因事寄意
借用当代作家周国平《时光村落里的往事》开篇之句,我们也可以说:“人分两种:一种人有故事,另一种人没有故事(化用课外素材)。(1)”整部《史记》,其实可以看作精彩的人物故事集。有故事,则著之竹帛(借代),名垂青史;没有故事,则不见经传,湮没无闻。人如此,万物皆然。。“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课本素材)仙与龙的存在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座山、一条水必须要有属于自己故事。故事是山水的内涵和精神。倘若没有故事,无论是何等美丽的风景,都只能“悦目”,而不能“赏心”(化用成语“赏心悦目”),因为无法与心灵产生共鸣。(由人到物,类比分析故事对人和物存在的影响)
(1)原文:人分两种:一种人有往事,另一种人没有往事。
人和物的存在意义,通过故事讲述才得以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强烈感染力。意义当然也可以通过概念去分析阐释,但这种方式容易流于空洞晦涩。对于深奥的意义,“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毕竟,除了哲学家,很少有人会喜欢枯燥抽象的说理,让多大数人都喜欢的,是生动有趣的故事。(对比分析)就像幼儿园的老师回答孩子们“为什么呢”的追问,往往会微笑着说:“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吧。”(现实素材,举例分析)
(阐述故事的感染力,呼应材料“更好地表达和沟通”)
成长的旅途上,我们都曾经以故事为指引,邂逅(比拟)过天真、温暖与智慧。童话的湖泊中,我们为终化天鹅的小鸭喜笑颜开;神话的荒原上,我们为逐日而死的夸父心潮澎湃;寓言的河流边,我们为僵持不下的鹬、蚌且叹且思。(比喻、排比,化用成语)每一个故事,都为我们搭起一条沟通之桥,或推开一扇启示之门(比喻),带我们走进新的世界,去体验一段深情,收获一丝妙悟。
(阐述好故事对成长的积极影响,呼应材料“触动心灵”“启迪智慧”)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岁月的风沙侵蚀了记忆,现实的灰尘覆盖了梦想(比喻),有些人开始不再相信童话,也不屑理解寓言,倒是津津乐道于各类“神话”——此神话非彼神话,而是网络造神的呓语(2)。各式各样的榜单排名、层出不穷的选秀活动、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漫无节制的水军炒作,(现象素材)使名人、首富和一众偶像、网红的逸闻与绯闻被大肆宣扬,再进一步被流行文化嫁接成庸俗的成功学故事。在这些故事里,充斥着浓郁的消费诱惑与直白的利益动机,稍有不慎,就会使趋之若鹜的跟风者掉进欲望的泥潭,甚至堕入罪恶的深渊。
(分析坏故事产生的原因以及负面影响)
(2)呓语:梦话,比喻荒谬糊涂的话。
毫无疑问,此类坏故事是生长在社会土壤的杂草,任其生长,必然会滋生芜秽,污染环境。苏格拉底说:“清除旷野里杂草的最佳方法,莫过于在上面种庄稼。”(课外素材)所以我们必须让好故事茁壮成长。大学生村官杨宁,扎根苗寨,立志扶贫;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为国铸盾,一生无悔;以戴建业教授为代表的“银发知播群体”,创造流量,汇聚能量……(热点时事素材)我们当下站立的土地,从不缺少好故事的种子,只要有越来越多的播种者去辛勤灌溉,努力耕耘,我们收获的精神粮食,就一定会颗粒满仓。(比喻说理)
(阐述如何践行好故事以取得成功,呼应“改变个人命运”。)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课外素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故事者,以故为新,因事寄意。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先辈,已经用汗水和鲜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催人奋进的“故事”,作为“来者”的我们,自当“思”而“行”之。
让我们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自觉追随于强国梦的宏伟征程上。时代的壮丽史诗,总是由亿万个“我”的故事汇集而成。“我”的故事,或许精彩,或许平淡,即使不能成为浓墨重彩的一行正文,也要成为富有新意的一条注脚。(比喻说理)若能如此,我辈新青年,亦将无愧于新时代!
(总结点题,将个人行动与到国家形象联系起来,深化主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