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张PPT)
走进地理学
目录
1 地理学是什么
2 地理学做什么
3 地理学怎么做
1
地理学是什么
没感觉
无聊
不考试没什么用
方向傻傻分不清
有用
有趣
你对地理有什么印象?
枯燥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知北游
地理就是
替天地万物说话
古人语
描述
道理
在什么地方
产生什么现象
where
what
为什么会这样
将来会怎样
why
will
地球表层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组成的复杂巨系统
地理学是探究其中的道理和规律的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
初中
高中
地理学是
一门综合性的
基础科学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是高考的一门重要学科
地理学史
历史地理学
地名学
方志学
地理学
理论地理学
应用地理学
地图学与
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数量方法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区域地理学
···
···
地理学科体系
把握模块学习差异
自然地理:
重规律,要理解
人文地理:
重方法,要识记
区域地理:
重地图,要熟练
2
地理学做什么
探究自然地理格局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探究自然地理格局
描述和分析人文地理分布规律
日本
伊朗
蒙古
描述和分析人文地理分布规律
乡村
城市
指导和优化
经济开发格局
优化生态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自然灾害防控
洪涝
地震
台风
服务旅游开发
地缘战略与大国安全
歼-15
F-22
数字地球建设
3
地理学怎么做
语数外+物理+化学地理
语数外+历史+政治地理
新高考“3+1+2”由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含1门首选科目和2门再选科目)组成,满分为750分。不分文理科。
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地理和物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而选择生物,地理较多的原因应该是和初中基础关联不大,只要高中期间用心学好好准备,谁都有胜出的可能。大多数学生都会在生物或地理中选择一科,甚至两科,以缓解其他科目压力。
2、地理、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3、各选科组合特点
X
地理:地理科目文理兼备,学习难度低于理化生,背诵内容少于历史政治,考题客观但答案明确,相对比较容易拿高分,对于选择物理的偏理科生而言,大部分人会选择偏理科的地理,显然要比政治容易的多。
偏理科组合,可选专业范围大。有物理、生物,理科可选专业范围大,且要求地理的专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组合可报考专业比例99%。
从以上数据来看,2021年物化生这个纯理科组合显然更受欢迎,这可能与其专业覆盖率广及就业热度高有关;紧随其后的就是史政地和物生地选择人数最多,这两个科目一个偏文一个偏理;而史地生及史化政选考人数最少,从学科特点来说,原因可能在于学科之间学习关联度很弱,很难兼顾。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2022年新高考八省科目组合情况分析
平均最高的是组合是物理、生物、地理,16.26%;
排名第二的是大理,物理、化学、生物,平均为16.25%,看来传统的大理影响仍然很强大;
排名第三的是大文科,政治、历史、地理,占12.76%;
排名第4—12的学科组合分别是:
历史、生物、地理,9.43%;
历史、生物、政治,9.07%;
物理、化学、地理,8.78%;
历史、化学、生物,8.27%;
物理、生物、政治,5.63%;
物理、化学、政治,3.97%;
物理、政治、地理,4.25%;
历史、化学、政治,3.56%;
历史、化学、地理,3.06%。
物化生和物化地适合哪些考生
物化生适合考生类型
理科的逻辑思维能力大幅度优于文科水平;
目标基于985/211工程类院校的学生们;
大学不考虑学习哲学、历史类专业。
物化地适合考生类型
适合物化生的考生也同样适合选择物化地。但一般选择物化生的都是成绩拔尖的学霸,而成绩比较优秀但是又不是顶尖的学生,可以通过选择物理、化学、地理的组合,对尖子生形成冲击。
解读:因为赋分制度的存在,成绩差的学生,多数选择政史地组合,这就导致选择地理的学霸不多,地理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虽然人文地理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自然地理则比较容易拿分,如果学霸能选择地理,多数情况下会赋出比卷面更高的分数,还是很有优势的。
综合以上,选择物理+化学+地理这个组合的学生,可以冲击更好的大学,甚至可以通过这个组合,和比自己优秀的学生竞争,所以选择这个组合的学生,应该属于新高考的受益者。
必修第一册
自然地理学
必修第二册
人文地理学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选择性必修二
区域发展
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地理学怎么做
地理学怎么做
掌握学习内容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在宇宙中的具体位置是
宇宙——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球
地球的表面形态
大自然用流水去冲刷,用山洪去切割,用波浪去拍击,用冰川去凿琢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大自然的习作,印证着岁月沧桑
地球上的大气
地球上的天气变化莫测
高天流云,激荡长风,电闪雷鸣,造就了异彩纷呈的天空
地球上的水
水是亿万生命之源
哺育繁衍芸芸众生
赐予世界蓬勃生机
给地球披上蔚蓝色的神奇面纱
植被与土壤
植被分布具有显著的规律
土壤多种多样,肥力差异巨大
他们作为独特的自然体
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集中体现
人口与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
地球村的人口持续增长
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口问题备受世人关注
城镇和乡村
城镇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
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把古朴的乡村变成繁华的都市
让我们统筹城乡发展,共建美好家园
区位选择
区位是地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
产业区位的选择,是区域认知的重要方面
择优选择各产业布局的区位,促进合理布局,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
区域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交通运输是区域开发的基础
实行区域发展中大战略,科学谋划区域格局,绘就未来壮美宏图
可持续发展
对生态环境的利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回顾历史脚印,反思失误之窘迫,追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探究可持续发展途径,谋划理性、绿色、和谐、美丽的未来
能力为重 知识为基
价值引领 素养导向
1.会听课
地理学怎么做
课前30″,准备好课本、笔记本
认真听讲,敢于提问,大胆质疑,善记笔记
做完必订正,有问题及时解决
2.会运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
认真阅读教材和地理图册中的地图,掌握地理事象的位置及分布规律,可以培养我们的空间分析能力。
地理学怎么做
3.能拓展地理视野
地理学怎么做
读万卷书
4.行万里路(野外考查)
地理学怎么做
多读书不如行万里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何学好地理
5.会应用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地理研究方法,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了地理认知视野,成为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支撑。
中学阶段,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方法,已成为新时代对中学生的基本要求。
日本沿海地区大地震后引发海啸前后卫星影像图
地理学怎么做
图示某地区遥感影像成图对区域植被(绿色)的年际变化研究
地理学怎么做
高中地理的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
高考考核的关键能力
普通人眼中的太阳
地理人眼中的太阳
普通人眼中的月亮
地理人眼中的月亮
好美啊
断块山
(地壳运动、断裂上升)
普通人眼中的华山
地理人眼中的华山
好美啊
喀斯特地貌、石灰岩流水侵蚀
普通人眼中的溶洞
地理人眼中的溶洞
普通人眼中的雪山
地理人眼中的雪山
冰川侵蚀地貌
经天纬地
格物穷理
Let's open the door to geography
愿同学们学会用地理的眼光
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