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1-06 20:3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历史上的谏臣 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唐太宗李世民对敢于直谏的魏征的一句评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期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战国策》(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刘向 战国时政治家。邹忌(约前385-前319) 战国时齐国大臣。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相国,封于下邳,称成侯。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

忌 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后来谋士淳于髡(kūn)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齐威王兼语句“邹忌讽 纳谏”齐王解
题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接受。“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一句话,写出了邹忌外形魁梧、美丽。 行动:“朝服衣冠,窥镜”写邹忌窥镜见貌,自觉其美,逼真地刻画出他自我欣赏的心理。文章开头怎样描写邹忌的外貌和行动?这些反映了什么?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比“美”。由此引出了他与妻、妾、客的答话,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了什么问题?得到怎样的回答?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问美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君美明确:妻的回答语气十分肯定,表现了妻对他由衷的喜爱、爱恋之情溢于言表。邹忌的妻、妾、客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但答话语气程度有何差别?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一句,“徐公何能及君也?”表现了地位低微的妾的畏怯心理,言语拘谨。客人的答话,“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语气平淡,表现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4分)①不盲目自信,得意忘形,而保持清醒的判断,有自知之明,对人对已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自己,论人客观等表述亦可)。(2分)
②善于思考,能及时反思与自省。(1分)
③观察事物深入细致,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妻、妾、客的赞美动机等)。(1分)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2分)面对不切实际的赞美,我们要冷静思考,实事求是。小结第一段 第一部分(1节)写邹忌从妻、妾、客谬赞自己比徐公还美这件事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进谏的缘起)。这段中,邹忌用自己的家事设喻,委婉地规劝齐王,用了逻辑中的类比推理方法,诱使齐王懂得纳谏的重要,使他乐于接受。第二段大意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为例,讽谏齐王——进谏的内容。现身说法忠于职守,勤于王事,足智多谋,善于辞令。提问:听了邹忌的分析,威王采取了什么措施?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受下赏”。 齐威王为此颁赏意味着什么?有改正的勇气,有振兴齐国的决心可见齐王是怎样的国君?三令 三赏是一代胸怀宽广、管理民主、勇于纳谏、善于纳谏而魅力十足,治国有方、功绩卓著的开明君主。启示无论领导,还是普通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要胸怀宽广;“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善听他人合理化建议,利于自己的成长。第三部分 写齐威王虚心纳谏及其取得的巨大效果。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 因为写了后者,齐威王的一个“善”字就抵得了一大段描写。这一略一详,略得余味无穷,详得具体生动(3分,意思对即可)。 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原因是:一是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贤臣,二是齐威王管理民主,善于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而治国有方,使齐国内政修明。启示:(1)在分析问题时,我们要敢于且善于提出自己的正确看法。
(2)要能够虚心地向师长、同学等征求意见,并能够认真听取和采纳其正确意见。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
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采用了一种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 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句 式整散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邹忌三问;
妻、妾、客的三答;
邹忌解蔽的三思;
入朝见威王的三比;
齐威王鼓励纳谏的三赏;
纳谏后齐国的三变。皆以美于徐公妻私臣妾畏臣客求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求王王之蔽甚矣(生活小事)(国家大事)以小见大类比说理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邹忌讽谏威王除蔽三令面刺→上赏上书→中赏谤讥→下赏三变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除蔽结果四国朝齐战胜于朝廷广开言路,悬赏求谏,收到可喜之效哲

美 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已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邹忌虽是古人,但身处现代的我们是可以借鉴他的讽谏秘技的,因为现今社会,真的需要我们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情境练习 假如我们有一位同学沉溺于网络,整天以电脑为友,无所事事。那么,同学们,我们应该如何劝导他?如何使他走上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