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梳理+能力百分练)五(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梳理+能力百分练)五(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22 11:0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梳理+能力百分练)五
知识点梳理
1、通常情况下,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就可以确定其形状。观察立体图形画它的三视图时,应选好观察方向,画平面图时对应好每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准确画出即可。
2、仅仅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所搭成的立体图形是不唯一的。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的小正方体的数量时,先列举出所有可能结果,再根据题意选择其中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观察点的位置越高,观察范围越广(大);观察点的位置越低,观察范围越窄(小)。观察点的位置越远,观察到的范围越广(大);观察点的位置越近,观察到的范围越窄(小)。
4、判断拍摄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和一组连续拍摄的照片的先后顺序时,可以假想或借助实物模拟,创设情境,类比得出结果。
能力百分练
一、选择题(共16分)
1.下图中,海豚跳出水面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2.奇思乘船,他边游览边拍摄了四张照片,仔细观察,奇思拍摄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③④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②④③①
3.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堆成一个多面体,从上面看如图,则从左面看,图形的形状可能情况一共有(  )种。
A.2 B.3 C.4 D.5
4.摄影师围绕小熊走一圈,拍摄了四张照片(下图),拍摄的位置变化顺序依次是( )。
A.正→后→右→左 B.左→后→右→正
C.正→右→后→左 D.正→左→后→右
5.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 )。
A. B.
C. D.
6.下图是从空中看到的李奶奶的家,房子周围有一个池塘、三棵树还有一条小路。选项四幅图片中( )是站在位置④看到的景物。
A. B. C. D.
7.晚饭后淘气跑步时,他的影长变化情况,( )。
A.越接近路灯影长越短 B.越接近路灯影长越长
C.影长无变化 D.影长变化没有规律
8.乐乐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右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乐乐搭成的立体图形可能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6分)
9.晚上在路灯下散步,走向路灯时,影子会变( ),远离路灯时影子会变( )。(选填“长”或“短”)
10.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搭成这样的图形,最多可以有( )个小正方体。
11.如图,小强在四楼A处窗户旁,壮壮在楼下B处,楼前有一堵高墙,小强( )看见壮壮。(填“能”或“不能”)
12.图中,小明和小刚分别站在A、B中某一点,小明说:“房子后面有一片树木。”小刚说:“房子后面没有树木。”那么,小明站在( )点,小刚站在( )点。
13.观察下面三张照片,照片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排列是( );其中( )号照片应该是在树下拍摄的。
14.观察,从( )面看到的形状是。
15.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长方体,最多可以看到( )个面。
16.桌子上摆着一个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其正面图和左面图如下图所示。这个立体图形最多可以由( )个小正方体组成,最少可以由( )个小正方体组成。
三、判断题(共8分)
17.如图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不相同。( )

18.左图不可能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
19.晴朗的日子里,太阳从早晨到中午,树的影子越来越长。( )
20.看到的是 。( )
四、连线题(共12分)
21.(6分)分别画出下图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正面 上面 左面
22.(6分)
五、作图题(共24分)
23.(6分)兔宝宝躲在哪个活动范围内才能不被大灰狼发现?在图中画一画。
24.(6分)像小明一样,画出爸爸在路灯下的影子。
25.(6分)画出下面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26.(6分)李明、孙涛在路灯下在散步。
(1)当李明走到B处时(如图①),请用线段表示出此时李明在路灯A下的影子;
(2)当孙涛走到C处时(如图②),请根据孙涛在路灯A下的影子,判断其身高并用线段表示。
六、解答题(共24分)
27.(6分)李方沿着公路去上学。(如下图)
(1)李方走到位置①时,能看到学校的红旗吗?
(2)李方走到位置②时,还能看见学校的红旗吗?为什么?
28.(6分)把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下面的物体。从哪两个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29.(6分)小红乘坐热气球观光,在热气球从起飞到离地面150m的过程中,小红看到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呢?请你把下面这些图按时间顺序排一排:
30.(6分)如图,星期天早晨刘老师在平坦的人行道上散步,前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有两座建筑物A和B。
(1)刘老师散步到位置①时,能够看到建筑物B吗?请你画一画。
(2)如果刘老师从位置①处继续往前走,那么他所能看到B的部分是如何变化的?
(3)刘老师走到什么位置时,就看不到建筑物B,请在图中标出位置②。
参考答案
1.C
【分析】海豚跳出水面的顺序,刚出水面—半出水面—越出水面—达到最高点,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及图示可知:海豚跳出水面的顺序是①③②④。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位置。
2.D
【分析】由第一幅图可知:奇思乘船游览,是从左向右划船。看到的景物顺序依次是:先看到树林、接到看到塔状建筑,再看到蘑菇样建筑,最后看到亭子。据此选择。
【详解】奇思乘船,拍摄的先后顺序:树林、塔状建筑、蘑菇样建筑、亭子。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观察的顺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第一张图片是解答的关键。
3.C
【分析】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图形,这5个正方体分上、下两层,前、后两排,左、右两列。下层3个,后排2个,前排1个,左齐,另外2个可以分散在下层上面,这样有3种情况,有2种情况从左面看到的图形相同,即从左面能看到2种图形;当另外两个集中在下层的某一个上面时,有3种情况,同样有2种情况从左面看到的图形相同,能看到2种图形。
【详解】如图:
从左面看,图形的形状可能情况一共有4种。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4.D
【分析】根据图示,第一张是正面,第二张是左面,第三张是后面,第四张是右面;据此解答。
【详解】摄影师围绕小熊走一圈,拍摄了四张照片(下图),根据图示,第一张是正面,第二张是左面,第三张是后面,第四张是右面拍摄的位置变化顺序依次是正→左→后→右。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能力,要注意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解答。
5.D
【分析】从左面观察,立体图形分为上下两层,前后两排,上面的正方体在后排,结合正面观察,立体图形的上面有1个小正方体在中间位置。
【详解】通过分析可知,上层中间位置有一个小正方体的立体图形可能是第四个。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三视图判断立体图形的能力,要把左视图和前视图结合考虑。
6.C
【分析】站在位置④观察,可以在右边完整地看到最大的一棵树,左边是池塘的一部分,可以看到房子的正面,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站在位置④观察的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可知,选项四幅图片中C是站在位置④看到的景物。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需要运用空间想象力解答此类问题。
7.A
【分析】根据观察范围知识可知:观测点也高,观察的范围越大;观测点越低,观察的范围越小,随着观测点的变化,观察范围也在变化;晚上人离灯越近,观测点也就越低,影子越来越短,据此解答。
【详解】晚饭后淘气跑步时,他的影长变化情况,越接近路灯影子越短。
故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范围的知识。
8.D
【分析】根据观察物体的方法,将下面四个选项中的图形分别观察得出从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与已知的图形相对比,找出符合题意的一项即可选择。
【详解】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2层:上层2个正方形,下层2个正方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2行:第一行1个正方形,靠左边,第二行2个正方形;符合题意的立体图形为。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的能力。
9. 短 长
【分析】影子在与光的来源相反的方向,人与灯的水平之间的夹角越大,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晚上在路灯下散步,走向路灯时,影子会变 短;远离路灯时,影子会变长。
【点睛】本题考查了投影的知识,抓住影子在与光的来源相反的方向,人与灯的水平之间的夹角越大,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10.8
【分析】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可知这个立体图形的第一层有4个小正方体,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可知这个立体图形有2层,第二层最少有1个小正方体,最多有4个小正方体,据此解答。
【详解】4+4=8(个),最多可以有8个小正方体。
【点睛】此题考查了根据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形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11.不能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B点在A点和高墙最高点的连线的左边,所以小强看不到壮壮,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小强是不能看见壮壮的。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观察的范围,通过动手画图操作更直观。
12. B A
【分析】小明说:房子后面有一片树木。说明他能看到房子后面的树林,没有被房子遮挡视线;小刚说:房子后面没有树木。说明他不能看到房子后面的树林,被房子遮挡住了视线;据此解答。
【详解】小明说:房子后面有一片树木。说明他能看到房子后面的树林,没有被房子遮挡视线,那么小明站在B点;小刚说:房子后面没有树木。说明他不能看到房子后面的树林,被房子遮挡住了视线,那么小刚站在A点。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
13. ③①② ②
【分析】离得越远,看得范围越大,离得越近,看的范围越小,据此排列;树下拍摄的,看不到树的顶部,据此选择。
【详解】由分析可知,照片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排列是③①②,其中②号照片应该是在树下拍摄的。
【点睛】此题考查了观察物体,联系生活实际解答即可。
14.前
【分析】看到的图形有2行,下行3个小正方形,上行1个小正方形(靠左),根据三视图的画法进行分析并填空即可。
【详解】经过分析可知: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点睛】熟练掌握三视图的画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三
【分析】观察一个长方体,从一个面看时,只能看到一个面;从一条棱看时,能看到两个面;从一个顶点看时,能看到三个面,且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详解】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长方体,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
【点睛】观察物体时,关键是位置的确定,观察同一物体,站在不同的位置,所看的形状也会有所不同。
16. 13 8
【分析】从正面图可知,立体图形由3个小正方体并列排放,上层左右均直立1个小正方体,由左面图可知,立体图形下层由3个小正方体并列排放,上层左右均直立1个小正方体。
【详解】最多有13个小正方体组成,最下层是3×3=9个小正方体,上层四个角各有1个小正方体。即9+4=13(个)
最少有8个小正方体,下层有3+2=5(个),上层有3个,即5+3=8(个)。
【点睛】此题考查了根据三视图确定几何体,较为复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17.×
【分析】根据观察物体的方法,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都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都是,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物体知识,明确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是解题的关键。
18.√
【分析】正方体展开图有11种特征,分四种类型,即:第一种:“1-4-1”结构,即第一行放1个,第二行放4个,第三行放1个;第二种:“2-2-2”结构,即每一行放2个正方形,此种结构只有一种展开图;第三种:“3-3”结构,即每一行放3个正方形,只有一种展开图;第四种:“1-3-2”结构,即第一行放1个正方形,第二行放3个正方形,第三行放2个正方形。
【详解】,不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不是正方体展开图。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
【分析】太阳下物体的影子从早晨到中午逐渐变短据此解答。
【详解】晴朗的日子里,太阳从早晨到中午,树的影子会逐渐变短。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解答问题的能力。
20.√
【分析】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判断出从前面看到的有几个正方形以及每个小正方形的位置即可做出选择。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到,小鸟是在几何体的上方,所以它看到的形状是 。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1.见详解
【分析】观察图形,从正面看有2层,下层有4个正方形,上层有2个正方形,2个正方形在中间;从上面看,有2行,下面一行2个正方形,上面一行有4个正方形,下面一行2个正方形在中间;从左面看,有2列,左边有2个正方形,右边1个正方形,据此画出三视图。
【详解】
【点评】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画出三视图。
22.见详解
【分析】从正面看有2层,上层有1个小正方形,下层有3个小正方形,左齐;
从上面看有2层,上层3个小正方形,下层有3个小正方形,上下对齐;
从左面看有2层,上层1个小正方形,下层2个小正方形,左齐,据此连线即可。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解答问题。
23.见详解
【分析】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视线也是如此,以大灰狼的眼睛为起点,过这个物体的两端画射线,物体后面即两个红线里面(相对大灰狼来说),两射线之间为大灰狼的盲区,兔宝宝躲在这个范围内才能不被大灰狼发现。
【详解】如下图所示: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光(视线)是沿直线方向传播的。
24.如图:
【分析】连接路灯与爸爸的头顶,并延长与地面相交于点A。爸爸的脚所在的位置与点A之间就是爸爸在路灯下的影子。
【详解】画图如下:
【点睛】本题考查了路灯下物体的影子的画法,理解影子离光源越远,影子越长是解本题的关键。
25.见详解
【分析】通过观察可知,从正面看,上面是一个小正方形,下面是两个小正方形;从左面看,上面是一个小正方形,下面是三个小正方形;从上面看,上面是两个小正方形,中间是一个小正方形,下面是一个小正方形。
【详解】如下图: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立体图形三视图的理解与画法应用。
26.见详解
【分析】(1)灯光从小明的头顶射下,与底面相交于点C,则线段BC表示小明在路灯A下的影子;
(2)线段CD是孙涛的影子,D点是灯光从孙涛射下的光线与底面的交点,则从C点作一条垂直于AD的线段,与AD相交与B点,则线段BC代表孙涛的身高。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的范围,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子形成的概念。
27.(1)能
(2)不能;被科技馆挡住了
【分析】(1)和(2)综合分析:分别以李方在①处和②处时眼睛为起点做虚线表示李方的视线,视线一定要过科技馆楼最高点,然后一直延伸到学校,看李方视线的找落点落哪里,便可知李方在两处是否能看到红旗了。
【详解】根据上面分析画图:
根据图片可得:
(1)李方走到位置①时,能看到学校的红旗;
(2)李方走到位置②时,不能看见学校的红旗,因为红旗被科技馆挡住了。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三视图中观察的范围,解题的关键是感受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
28.正面和上面
【分析】(1)从正面看到,左边:上下两排,上面一个正方形,下面两个正方形,右面:一个正方形;
(2)从右面看,左面上下个一个正方形,右面一个正方形;
(3)从左面看,右面上下个一个正方形,左面一个正方形;
(4)从上面看,左边:上下两排,上面一个正方形,下面两个正方形,右面:一个正方形;(5)从后面看,右边:上下两排,上面一个正方形,下面两个正方形,左面:一个正方形;
【详解】由分析可知,从正面或上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点睛】认真观察比较,注意看到的图形左右的区别。
29.DBC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在热气球从起飞到离地面150m的过程中,小红看到的景物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刚起飞时,可以看到建筑物的侧面和树的一部分枝干,如图D;上升一部分后,可以看到建筑物的顶部和侧面及树顶端的枝叶,如图B;再上升后,树的枝叶会看不见,只能看到建筑物的顶部,如图C;当飞到150m高空后,俯视下来,只能看到建筑物顶部的轮廓和树的顶部轮廓,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这些图按时间顺序为DBC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判断物体的观察顺序与观察地点,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0.(1)能;图见详解过程
(2)B的部分是越来越小
(3)建筑物A下面;图见详解过程
【分析】(1)从刘老师(位置①时)的眼睛(即视线的端点)向建筑物A靠近刘老师一侧的最高点画一条射线,这条射线把建筑物B分割成两部分,射线上方的部分就是刘老师在位置①时,可以看到的部分;
(2)如果刘老师从位置①处继续往前走,那么他所能看到B的部分是越来越小;
(3)同上,从建筑物B的最高点向建筑物A的最高点画一条射线,然后与人行道相交的点即②的位置。
【详解】(1)刘老师散步到位置①时,能够看到建筑物B。如图所示:
(2)答:如果刘老师从位置①处继续往前走,那么他所能看到B的部分是越来越小。
(3)刘老师走到建筑物A下面时,就看不到建筑物B。标出位置如下:
【点睛】解答本题要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视线是一条射线,是直的,被物体遮住的部分是看不见的盲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