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四上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第3课 测量肺活量 单元整体分析+课时教案+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四上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第3课 测量肺活量 单元整体分析+课时教案+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22 08:33:2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时《测量肺活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认识到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的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通过对测得的肺活量值进行分析和反思,明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加大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科学思维: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能推测影响肺活量大小的因素,并学会对自己的测量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探究实践:通过测量肺活量,掌握如何获取合理的数据,初步学会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态度责任:在探究活动中,能以事实为依据,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乐于与人合作交流,并且能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肺活量是人体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的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难点:能够对自己的测量结果进行反思、评价。
三、评价任务(根据需要设计评价量规)
1.通过游戏,初步感知肺活量,并猜想测量肺活量的方法。
2.动手操作,完成探究实践活动。
评价量表1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星等
测量肺活量 能按照步骤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得2 ( )
能如实记录测量数据,得1
实验过程中能避免多次吹气,得1
3.能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反思自己的肺活量是否达到健康标准,说出提升肺活量的方法以及以后的计划。
评价量表2
评价内容 标准 评价星等
反思自己的肺活量是否达到健康标准 能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反思自己的肺活量是否达到健康标准,得1 ( )
说出提升肺活量的方法以及以后的计划 知道提升肺活量的方法,得1 能说出自己提升肺活量的计划,得2 ( )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科科和研研比赛吹风车,每个人只能吹一口气,看谁的风车转动时间最长,谁就获胜。结果,研研每次都输给了科科,虽然科科很开心,但他却不明白其中的奥秘。 于是,科科又来请教果果老师。果果老师把他带到了实验室…… 在果果老师的指导下,他能找到答案吗? 教师出示图片,进行展示。 师:这些其实都与每个人的肺活量有关。 通过故事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学生融入故事情节,对能够联系本节内容的,要给予积极评价。
(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一:了解肺活量 教师组织游戏:一口气吹出大气球 要求: 学生分成四组,每人一个气球,各自吹一口气,组内评选出气球最大的同学,再和其他组的进行PK,一口气吹出的气球最大的组获胜。 采访赢家:赢得挑战的秘诀是什么? 预设:肺活量。 师: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的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师:肺活量过低会有什么影响? 课件出示: 同学们猜想一下,怎样测量肺活量的大小? 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评价活动二:测量肺活量 我们知道每个人的肺活量都不相同,现在我们来测量一下吧!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实验:测量肺活量 实验材料:肺活量测量袋,通气管 实验步骤: 1.将测量袋展开,检查是否漏气。 2.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体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 3.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 4.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单位为毫升),这就是测得的肺活量。 教师组织学生实验,记录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记录: 姓名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肺活量(毫升)
拓展:视频播放《排水法测肺活量》 评价活动三:肺活量与健康 教师组织活动: 1.你对自己现在的肺活量满意吗? 教师出示,最新体质健康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毫升~2600毫升;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毫升~2000毫升。 学生将测量得到的数据与标准进行比较。 2.为什么参加体育锻炼能提升肺活量?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学生活动,讨论,得出结论。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呼吸强度大,肺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大肺活量,有益健康。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肺部的收缩力量和增大胸廓活动范围,呼吸能力就会提高,肺活量也会增加。今后,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健身计划,加强体育锻炼。 活动一: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游戏认识肺活量的大小,并猜想测量肺活量大小的方法。 活动二: 引导学生用肺活量测量袋来测量自己肺活量,在活动中,如实记录测量数据,进一步了解肺活量。 活动三: 通过研讨,使学生对肺活量有进一步的认识,知道如何提高肺活量。 活动一: 通过游戏,比一比肺活量的大小,猜想测量肺活量的方法。根据小组及学生表现,教师给予评价。 活动二: 学生能够自主体验测量肺活量的过程,完成实验。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完成量规1评价。 活动三: 教师通过学生总结考查学生是否掌握本环节知识,完成量规2评价。
(三)生活应用 同学们,什么体育活动可以提高肺活量? 扩胸运动。双臂伸直,手掌向下,向前平举,保持手掌向下,缓慢而有力地分别向两侧做展胸动作,然后从两侧收回到身体两侧。双臂上举时吸气,双臂收回时呼气,开始练习时,可反复做50次.逐渐增加到100次。 慢跑。慢跑是锻炼肺部功能的有效简便方法。每次慢跑300~500米.跑步时注意做到呼吸自然,千万不要憋气。 拓宽领域挥新知、知识运用巧迁移。 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谈论以及现象解释。
(四)知识总结 学生自主总结,用简报或思维导图等形式,进行展示。 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思维导图,通过导图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 教师考查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及时给予评价。
四、成果集成
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测量结果进行反思、评价,并掌握提升肺活量的方法。
五、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一、填空。
1.肺活量是人体吸入( )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2.测量肺活量时,一般使用的测量单位是( )。
3.用测量袋测量肺活量时,我们首先要( ),然后向通气管( ),将气体转移到测量袋。
二、判断。
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大身体的肺活量。( )
2.随着年龄的增长,肺活量会一直变大。( )
3.肺活量的大小只与年龄和是否热爱运动有关。( )
答案:
一、1、最多 2、毫升 3、吸气 呼气 二、 √ × ×
【综合实践类作业】
寻找一些提升肺活量的知识,做一期知识简报吧!
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感受我们的呼吸》和《呼吸与健康生活》,已经了解了人体基本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作用,运动可以使呼吸加快,知道肺在呼吸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前面两课的基础上再学习《测量肺活量》,在认知上是比较合理的。当然学生在体育课上也会对肺活量进行测量,这是教学可以利用的点,但是对于“肺活量是指什么”,“如何选择肺活量值”,“对人体的健康有什么意义”还需在课堂上加以引导。尤其是肺活量与健康生活之间的关系认识,还需建立在体育锻炼,加强肺部功能的基础之上。在测量自己的肺活量活动中,学生轮流使用器材,应该再强调一下要将前面的同学呼出的气体放完再进行自己的测量,这是有所缺陷的地方,以后的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提醒。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2.3测量肺活量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
科科的健康学习
单元主题
科科前些日子不小心“阳了”,出现了呼吸困难,上吐下泻的症状。好在经过一段时间居家治疗,科科很快就恢复了健康。从此之后,科科对身体健康十分关注。这段时间,文化宫组织的人体健康宣讲会,科科很快报名参加了。科科想学习人的呼吸和消化系统,然后制作做一个宣传手抄报。于是,他找到果果老师帮助他,在果果老师帮助下,他能成功吗?
单元结构化活动
人体的呼吸系统
人体的消化系统
感受我们的呼吸
呼吸与生活健康
测量肺活量
一天的食物
食物中的营养
营养要均衡
食物在空腔里的变化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科科的健康宣传手抄报
测量肺活量
科科和研研比赛吹风车,每个人只能吹一口气,看谁的风车转动时间最长,谁就获胜。结果,研研每次都输给了科科,虽然科科很开心,但他却不明白其中的奥秘。
于是,科科又来请教果果老师。果果老师把他带到了实验室……
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
这些其实都与每个人的肺活量有关。
一次吹灭的蜡烛数量
吹一次口哨响的时间
吹一次,风车转动的时间
新知探究
每个人的肺活量是不同的,现在咱们做一个小游戏,体验一下吧!
活动一:了解肺活量
“一口气吹出大气球”
学生分成四组,每人一个气球,各自吹一口气,组内评选出气球最大的同学,再和其他组的进行PK,一口气吹出的气球最大的组获胜。
新知探究
肺活量: 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的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新知讲解
肺活量过低会有什么影响?
引起缺氧症状
生长发育受限
影响身体健康
实验探究
活动二:测量肺活量
实验名称:测量肺活量
实验材料:肺活量测量袋,通气管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1.将测量袋展开,检查是否漏气。
2.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体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
3.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
4.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单位为毫升),这就是测得的肺活量。
活动二:测量肺活量
实验记录及分析:
姓名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肺活量(毫升)
知识拓展
探讨研究
1.你对自己现在的肺活量满意吗?
活动三:肺活量与健康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毫升~2600毫升;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毫升~2000毫升。
结合你测量的数据分析,符合标准,说明你的肺活量是达标的;如果低于标准,那么就要注意了,如果没有相关疾病,就运动起来,加强锻炼吧!
研讨探究
2.为什么参加体育锻炼能提升肺活量?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呼吸强度大,肺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大肺活量,有益健康。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肺部的收缩力量和增大胸廓活动范围,呼吸能力就会提高,肺活量也会增加。今后,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健身计划,加强体育锻炼。
活动三:肺活量与健康
生活应用
什么体育活动可以提高肺活量?
1. 扩胸运动。双臂伸直,手掌向下,向前平举,保持手掌向下,缓慢而有力地分别向两侧做展胸动作,然后从两侧收回到身体两侧。双臂上举时吸气,双臂收回时呼气,开始练习时,可反复做50次.逐渐增加到100次。
2.慢跑。慢跑是锻炼肺部功能的有效简便方法。每次慢跑300~500米.跑步时注意做到呼吸自然,千万不要憋气。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肺活量是人体吸入( )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2.测量肺活量时,一般使用的测量单位是( )。
3.用测量袋测量肺活量时,我们首先要( ),然后向通气管( ),将气体
转移到测量袋。
最多
毫升
吸气
呼气
课堂练习
二、判断题
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大身体的肺活量。( )
2.随着年龄的增长,肺活量会一直变大。( )
3.肺活量的大小只与年龄和是否热爱运动有关。( )
寻找一些提升肺活量的知识,做一期知识简报吧!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测量肺活量
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肺活量单位:毫升 可测量 可提升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教科版 单元(或主题)名称 《呼吸与消化》
单元主题 科科前些日子不小心“阳了”,出现了呼吸困难,上吐下泻的症状。好在经过一段时间居家治疗,科科很快就恢复了健康。从此之后,科科对身体健康十分关注。这段时间,文化宫组织的人体健康宣讲会,科科很快报名参加了。科科想学习人的呼吸和消化系统,然后制作做一个宣传手抄报。于是,他找到果果老师帮助他,在果果老师帮助下,他能成功吗?
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 5.5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3-4年级):描述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 描述人体用于摄取养分的器官,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 6.2人和动物通过获取其他生物的养分维持生存(3-4年级):描述人维持生命活动需要空气、水分、食物等。 学业要求: 1.能够描述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用于摄取养分的器官。 2.认同保护人体具有呼吸功能和摄取养分功能器官的重要性。 3.认识到人的某些器官具有帮助维持其生存的功能。 4.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能与他人交流证据和观点。
教材分析 “呼吸与消化”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人体内部结构及其与外界物质的联系。这个单元以“人体具有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器官,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为线索设计了有层次的探索活动:1-3 课关注呼吸与健康的关系;4-6 课研究食物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7-8 课探索食物消化的过程与变化。以此促进学生对人体系统的认识与理解,为高段学习“健康生活”打下基础。在本单元学习中,学生将有机会体验与探索人体呼吸与消化过程,了解空气、食物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人体用于呼吸与摄取养分的器官;感受人体不同部分的器官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建立“系统化”的人体结构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我们自己》单元中,已经能用看、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己身体内部的情况。学生对于呼吸有许多经验性的认识,能感受到鼻子、咽、喉在参与呼吸;知道呼吸需要空气;知道剧烈运动后呼吸会变得急促,甚至有的学生已经发现运动量越大,呼吸会越急促这个规律,但是有些活动也会减缓呼吸;体育活动时,有过测量肺活量的经历。但大部分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呼吸?”、“呼吸时人体外部和内部是怎样变化的?”、“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肺活量是指什么”、“如何选择肺活量值”、“肺活量对人体的健康有什么意义”等问题的认知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在学习中,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要经历自身体验观察与模拟实验的活动,通过观察、描述、交流发展对呼吸系统的新认识。 关于食物和营养,四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着较多的体验,已经了解了要想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但学生对于食物的关注常常是零散的,想到和遇到的问题多是喜欢吃什么、吃的是什么等问题,即使涉及饮食健康问题,得到的解释也不尽全面。另外,学生对每类营养的作用也不太清晰,对食物中各种营养的检测方法了解较少。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会用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眼光来看待“食物”,更深入地了解食物的营养以及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关于消化系统,学生对食物在口腔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食物被咬碎、嚼烂等,也有一部分学生知道口腔里牙齿的类型和作用,但是对食物的变化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真正细致、客观的观察很少,对食物中看不见的变化更是了解不多。同时学生对于各部分消化器官的功能也没有形成科学的认识,需要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进一步完善对于消化系统的认知,明白食物进入人体以后是在一整套消化器官作用下才被吸收利用的。
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人体呼吸是由多个呼吸器官协同参与,知道呼吸是人体的重要活动,呼吸是气体交换的过程,空气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知道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通过对测得的肺活量值进行分析和反思,明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加大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知道人体所需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食物的种类很多,并含有丰富的营养,保持合理营养,才能使身体健康。 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初步消化过程,认识到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口腔的消化。 知道参与人体呼吸与消化的器官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2.科学思维: 应用感官并结合体验活动,认识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了解它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协同合作。 学会用简易的方法测量肺活量,能获取合理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使用分类的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对分类记录进行整理。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在食物中的存在。 用分析的方法,能处理人体营养需求量与食物量之间的关系。 学会查阅资料,开展模拟实验,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完善并纠正自己对消化器官的认识。 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自身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 3.探究实践: 进行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时是协同合作的。 体验人体运动后对呼吸次数的影响,能严谨地记录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得出结论。 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能推测影响肺活量大小的因素,并学会对自己的测量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使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并通过记录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描述。 在参照膳食宝塔调整饮食过程中,能获取有用信息,并通过分析,科学地搭配菜品。 能观察口腔里的食物以及牙齿,描述食物在口腔发生的变化,并能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模拟馒头在口腔的消化,以及对原有观念进行修正或补充。 通过动手实验,用科学的方法检测食物中含有那种营养,观察记录检测结果并分析。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4.态度责任: 在好奇心驱使下,表现出对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探究兴趣; 知道科学学科的学习与实践要实事求是,能如实记录和报告观察与实验的信息,具有基于事实表达观点的意识; 能有依据地质疑别人的观点,尝试运用不同思路和方法完成探究和实践; 能认真地观察和实事求是地描述,并愿意分享自己的研究结果,体会口腔对消化食物的重要作用,有健康生活的意识。 在探究过程中,能有意识关注到消化器官对人体的重要性,增强健康生活的意识。
单元结构化活动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3.对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学习进行测试性评价。 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 1.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2.探究呼吸及消化系统的特点及如何健康生活。
单元课时课型规划 课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 (或问题) (一般1-2个) 达成评价1体验课感受我们的呼吸了解呼吸的过程和意义体验呼吸过程,探究呼吸器官的协调作用,探究呼吸的意义通过感受呼吸过程,知道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协同参与呼吸活动。通过学习呼吸活动,知道呼吸是气体交换的过程,空气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知道呼吸是我们身体的重要活动。1体验课呼吸与生活健康掌握不同状态下的呼吸情况及呼吸与身体健康的关系通过阅读和体验探究,了解不同状态下的呼吸次数变化,探究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认识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通过不同活动状态下呼吸次数的变化统计与分析,理解呼吸系统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呼吸功能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生活。1实验课测量肺活量学会测量肺活量,掌握提高肺活量的方法通过实验掌握测量肺活量的方法,意识到肺活量与人体健康的亲密关系。学生利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来测量肺活量,记录测量数据且明白如何取值,分析、反思自己的健康指数,树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康的意识。1体验课一天的食物认识人体一天所需要的食物,学会给食物分类统计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对食物进行合理分类并进行统计分析。完成一次全班性的调查活动,知道一天食用的食物是丰富多样。能使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并通过记录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描述。1实验课食物中的营养辨别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探究人所需要的营养成分;通过实验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知道如何辨别脂肪和淀粉,懂的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掌握人所需的营养物质。1阅读课营养要均衡学会合理饮食通过阅读研讨,探究营养需求和饮食的关系。通过参照膳食宝塔调整饮食,知道人体所需的营养种类和数量是有一定范围的,认识到人体需要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均衡。1实验课食物在空腔里的变化掌握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通过实验探究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及器官的参与情况。认识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与牙、舌头、唾液的关系,初步认识食物消化需要身体内多器官协同工作。1实验课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掌握食物在人体的消化过程通过实验探究食物在人体的消化过程及各器官的作用。通过比对消化器官图,猜想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过程和进行模拟实验,认识主要消化器官的功能,再一次感受食物的消化需要多个器官共同参与完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