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达标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达标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21 19:4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达标题含答案
鲁教版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不能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
A.沙尘暴 B.二氧化碳 C.煤气 D.二氧化硫
2、汉黄芩素(C16H12O5)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汉黄芩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
C.汉黄芩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汉黄芩素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3、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氧气(O2) B.水(H2O)
C.氯酸钾(KClO3) D.碳酸钙(CaCO3)
4、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点燃木炭 B.点燃铁丝 C.点燃红磷 D.点燃蜡烛
5、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气体是( )
A.N2 B.CO2 C.O2 D.稀有气体
6、下列情况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汽车排出的尾气 B.燃烧产生的烟雾
C.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 D.工厂生产产生的烟尘
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氮分子:N
B.铁离子:Fe2+
C.氧化镁中氧元素显﹣2价:
D.氯离子结构示意图: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气参与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属于缓慢氧化
C.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增加产物的质量
D.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9、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含四分之一空气的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集气瓶中灌的水
B.集气瓶中灌的水
C.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处
D.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处
10、空气中氮气、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
A.4:1 B.5:1 C.1:5 D.1:4
11、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Al——2个铝元素 B.——氯离子
C.——镁元素显+2价 D.——硝酸钠
12、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空气 B.干冰 C.液氧 D.生铁
13、如图所示是 “用双氧水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B.收集干燥的氧气
C.检验装置气密性 D.验满
14、如图所示分别是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和火星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相同
B.地球和火星大气中都含有氮气和氩气
C.地球和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相同
D.地球和火星大气中组成完全相同
15、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O)。下列有关正丙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1
B.正丙醇是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的
C.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正丙醇由3种元素组成
16、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食物变质 B.动植物呼吸
C.钢铁生锈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二、填空题。
17、2021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山西省积极行动,落实整改措施,省城太原首先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缓解空气污染初见成效。
(1)为了使空气更新,天空更蓝,你作为环保小卫士,认为推广使用上述方式的好处是   (任选一项回答)
(2)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引起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种类很多,请举一例   (用化学式表示)
(3)你认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正确的是   
a推广使用新能源
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
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
18、新春之际出现了罕见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有效的控制了疫情。为了防止病毒的传播,卫生部门建议除了减少外出、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之外,还要对经常使用的东西及居住、工作的场所进行消毒。
(1)化学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它在防控中的主要作用我们在一起打赢一场仗是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日的。一抗击新型肺炎反情在行动过氧乙酸(CH3COOOH) 就是一种常用的高效消毒剂。过氧乙酸由3种元素组成,属于: 物。(填“化合”或“氧化”)
(2)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和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大于等于95%的口罩,如N95、FFP2等对新型冠状病制毒有明显的阻隔作用。而给这两种口罩带来病毒过滤作用的就是熔喷无纺布。熔喷无纺布主要材质是聚丙烯,化学式为-[CH2CH(CH3)]n-。在聚丙烯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 。(填写最简整数比)。
(3)服用抗病毒的药物是治疗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一种 名为瑞德西韦(化学式C27H35N6O8P)的新药被寄予厚望,认为该新药或许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在一个瑞德西韦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瑞德西韦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
(4)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要求我们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利用科学知识保护好自己。在疫情期间,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
B 外出时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 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
D 如果有发热症状只要抓紧时间服用感冒药就可以了
19、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里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应将烧杯放置在______上,使之受热均匀,加热完成后,必须用______盖灭酒精灯。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
(3)用10%的硝酸钾溶液配制50g的硝酸钾溶液,实验步骤包括:计算、量取、______、装入细口瓶并贴标签,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则所配制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
20、制取氧气的验满方法: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 时证明已集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方法为: 。
21、学习化学需要及时归纳总结,如图是常用的关系归纳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若甲是空气,乙、丙、丁是干燥空气中含量由多到少排名前三位的气体,则乙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该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得到丙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利用的是乙和丙的______不同,空气中丁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所以空气属于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者“混合物”)
(2)若甲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乙可以分解成丙,则乙是_______,物质氯化钠由丁构成,溶解在水中得到许多能自由移动的_____和_____(填微粒符号)
(3)若甲是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乙是烧杯,丙是漏斗,则丁是__________(仪器名称),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若过滤后得到的水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原因即可)
三、实验题。
22、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于是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1: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原瓶内水面上方空间的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2的目的是    。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拓展应用
①通过该实验可知,   (填“能”或“不能”)用镁条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若使用镁条,则测得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②由此实验可知,选取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可燃物应具有的性质为    。
23、(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如图所示做“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将集气瓶容积分为五等份,做上记号。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1)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先检查气密性,请简述气密性检查的方法_____ 。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 。
(3)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_____ 。
(4)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
(5)实验中使用了过量的红磷,但实验结果还是偏小了,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_____ (只写一条)。
(6)在老师的建议下同学们对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图中试管内空气体积40mL。
①试管实验中,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活塞前沿将在刻度处;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除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白烟外,还可观察到_____ ,最后活塞前沿将在_____刻度处。
②改进后的实验与原实验比较具有_____ 等优点。
(7)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工业上制氧气的流程图: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依据是液氮和液氧的_____不同,氧气的主要用途有_____ 。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达标题含答案
鲁教版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不能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
A.沙尘暴 B.二氧化碳 C.煤气 D.二氧化硫
【答案】B。
2、汉黄芩素(C16H12O5)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汉黄芩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
C.汉黄芩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汉黄芩素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答案】D
3、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氧气(O2) B.水(H2O)
C.氯酸钾(KClO3) D.碳酸钙(CaCO3)
【答案】B
4、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点燃木炭 B.点燃铁丝 C.点燃红磷 D.点燃蜡烛
【答案】B
5、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气体是( )
A.N2 B.CO2 C.O2 D.稀有气体
【答案】C
6、下列情况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汽车排出的尾气 B.燃烧产生的烟雾
C.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 D.工厂生产产生的烟尘
【答案】C。
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氮分子:N
B.铁离子:Fe2+
C.氧化镁中氧元素显﹣2价:
D.氯离子结构示意图:
【答案】C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气参与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属于缓慢氧化
C.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增加产物的质量
D.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答案】D
9、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含四分之一空气的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集气瓶中灌的水
B.集气瓶中灌的水
C.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处
D.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处
【答案】B
10、空气中氮气、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
A.4:1 B.5:1 C.1:5 D.1:4
【答案】A。
11、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Al——2个铝元素 B.——氯离子
C.——镁元素显+2价 D.——硝酸钠
【答案】B
12、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空气 B.干冰 C.液氧 D.生铁
【答案】C
13、如图所示是 “用双氧水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B.收集干燥的氧气
C.检验装置气密性 D.验满
【答案】D
14、如图所示分别是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和火星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相同
B.地球和火星大气中都含有氮气和氩气
C.地球和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相同
D.地球和火星大气中组成完全相同
【答案】B。
15、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O)。下列有关正丙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1
B.正丙醇是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的
C.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正丙醇由3种元素组成
【答案】D
16、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食物变质 B.动植物呼吸
C.钢铁生锈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D
二、填空题。
17、2021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山西省积极行动,落实整改措施,省城太原首先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缓解空气污染初见成效。
(1)为了使空气更新,天空更蓝,你作为环保小卫士,认为推广使用上述方式的好处是   (任选一项回答)
(2)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引起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种类很多,请举一例   (用化学式表示)
(3)你认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正确的是   
a推广使用新能源
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
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
【答案】(1)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空气; (2)CO; (3)abc。
18、新春之际出现了罕见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有效的控制了疫情。为了防止病毒的传播,卫生部门建议除了减少外出、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之外,还要对经常使用的东西及居住、工作的场所进行消毒。
(1)化学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它在防控中的主要作用我们在一起打赢一场仗是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日的。一抗击新型肺炎反情在行动过氧乙酸(CH3COOOH) 就是一种常用的高效消毒剂。过氧乙酸由3种元素组成,属于: 物。(填“化合”或“氧化”)
(2)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和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大于等于95%的口罩,如N95、FFP2等对新型冠状病制毒有明显的阻隔作用。而给这两种口罩带来病毒过滤作用的就是熔喷无纺布。熔喷无纺布主要材质是聚丙烯,化学式为-[CH2CH(CH3)]n-。在聚丙烯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 。(填写最简整数比)。
(3)服用抗病毒的药物是治疗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一种 名为瑞德西韦(化学式C27H35N6O8P)的新药被寄予厚望,认为该新药或许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在一个瑞德西韦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瑞德西韦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
(4)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要求我们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利用科学知识保护好自己。在疫情期间,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
B 外出时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 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
D 如果有发热症状只要抓紧时间服用感冒药就可以了
【答案】(1)化合 (2)6:1 (3)77 C (4)C
19、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里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应将烧杯放置在______上,使之受热均匀,加热完成后,必须用______盖灭酒精灯。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
(3)用10%的硝酸钾溶液配制50g的硝酸钾溶液,实验步骤包括:计算、量取、______、装入细口瓶并贴标签,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则所配制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
【答案】(1) 陶土网 灯帽
(2)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3) 混匀 偏大
20、制取氧气的验满方法: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 时证明已集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方法为: 。
【答案】集气瓶里的水排完;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
21、学习化学需要及时归纳总结,如图是常用的关系归纳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若甲是空气,乙、丙、丁是干燥空气中含量由多到少排名前三位的气体,则乙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该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得到丙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利用的是乙和丙的______不同,空气中丁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所以空气属于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者“混合物”)
(2)若甲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乙可以分解成丙,则乙是_______,物质氯化钠由丁构成,溶解在水中得到许多能自由移动的_____和_____(填微粒符号)
(3)若甲是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乙是烧杯,丙是漏斗,则丁是__________(仪器名称),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若过滤后得到的水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原因即可)
【答案】(1) N2 粮食保护气等 分离液态空气 沸点 0.94% 混合物
(2) 分子 Na+ Cl-
(3) 玻璃棒 引流 滤纸破损等
三、实验题。
22、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于是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1: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原瓶内水面上方空间的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2的目的是    。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拓展应用
①通过该实验可知,   (填“能”或“不能”)用镁条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若使用镁条,则测得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②由此实验可知,选取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可燃物应具有的性质为    。
【答案】(1)除去广口瓶中空气中的氧气。 (2)小于。
(3)不能;偏大。 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23、(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如图所示做“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将集气瓶容积分为五等份,做上记号。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1)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先检查气密性,请简述气密性检查的方法_____ 。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 。
(3)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_____ 。
(4)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
(5)实验中使用了过量的红磷,但实验结果还是偏小了,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_____ (只写一条)。
(6)在老师的建议下同学们对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图中试管内空气体积40mL。
①试管实验中,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活塞前沿将在刻度处;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除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白烟外,还可观察到_____ ,最后活塞前沿将在_____刻度处。
②改进后的实验与原实验比较具有_____ 等优点。
(7)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工业上制氧气的流程图: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依据是液氮和液氧的_____不同,氧气的主要用途有_____ 。
【答案】(1)连接好仪器,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双手握住集气瓶,导管一端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比较好
(2)P+O2 P2O5 (3)氧气被耗尽 (4)五分之一
(5)装置漏气
(6)活塞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 8mL 测量结果更准确、污染更小
(7)物理变化 沸点 医疗急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