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考核:对官吏在一定任期内施政的效果进行考察
监察:对官员的监督、检举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
单元导言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中国科举制影响
影响中国公务员制度
各国制度相互学习、借鉴
三课之间既有历史的时序,也有空间的不同,存在一定的继承与影响的关系,体现了时空观念。总体上反映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一唯物史观。
时空坐标
西周-春秋 战国 秦朝 两汉 魏晋 隋唐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世官制
举荐
军功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察举制
九品
中正制
科举制
上计制
御史大夫
刺史
制度
吏部
御史台
台谏
合一
御史台
行御史台
肃政廉访司
考满
六科
考课
都察院
古代官员管理:考核与监察制度
古代官员选拔:选官制度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纲要链接
(上)第1、2、3、4、5、7、9、10、13、14课
目录
2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3
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1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关键问题:中国古代先后实行过哪些官员选拔制度?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与监察制度经历怎样的演变过程?如何评价?
第一章
古典水墨风格
选 拔
——血缘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2.春秋战国时期:
举荐与军功爵制
——才能、军功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刘向《说苑》
“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史记 商君列传》
评价?
稳定统治秩序,形成贵族政治
重血缘、轻才能,不利于社会阶层流动
什么制度?
选拔标准?
世官制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一)先秦
1.西周至春秋:
(1)标准:尚贤(才能和军功)
(2)选拔方式:举荐、任命
(3)影响:
①打击贵族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②有利于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适应了争霸兼并战争的需要。
举例:毛遂自荐;鲍叔牙举荐管仲。
商鞅变法“食有劳而禄有功”,主要是军功爵。
思考:世官制为何被取代?
从世官制向荐举功劳制的转变
材料四:军功爵制是奖励军功、鼓励杀敌求胜的军功爵禄制度,它是新兴的地主阶级为提高军队战斗力而采取一项措施。
材料五:荐举功劳制是一种适合战争状态和临时状态的官员选拔方式。荐举比较散漫,不是一种制度;军功也只适合战争状态,且杀敌与为官本就不相匹配。秦朝主张“军功爵、文法吏”,当汉朝大一统王朝建立并巩固后,这种官员选拔方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于是,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应时而生。
影响:
积极:
打破以血缘关系为主的选官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实现富国强兵。
局限:
只适用于战争状态和临时状态,并非常态化的选官制度。
从世官制向荐举功劳制的转变,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血缘
尚贤
选官标准:
选官权力:
贵族垄断
逐渐集中于君主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二)秦朝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概念:“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指百姓和普通官吏都要向“法官、法吏”学习律令而为官,“法官”“法吏”负责宣讲法律和君主的旨意。
1、途径:
2、目的:
3、实质:
4、结果:
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统制舆论,钳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文化专制
提升法律的社会地位,然而造成文化专制。
韩非子: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三)汉朝
1、汉武帝推行察举制:
(1)方式:
先考察而后推举(自下而上),重点考察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
(2)科目:
常科
定时
察孝廉
讲求孝行、廉洁
举茂才
选拔智略出众的优秀人才
特科
不定时
贤良方正
贤良文学
明经
德才兼备,正直不阿,能直言极谏
品德与文才兼备,又有良好的经学底蕴
明于儒学的经典,通晓儒术
(3)特点:
地方推举(自下而上);形式多样;突出儒学地位。
乡里清议
——察举制
(4)标准:
品行和才能(孝、廉)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三)汉朝
(4)评价:
材料2: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材料1:在察举制下,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士任官的唯一依据。地方士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有一定的社会威望,或有值得称颂的道德品质,就有可能成为察举对象,从而登上仕途。察举制有利于招徕各类人才。察举科目很多,有孝廉、秀才、明经、明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孝悌力田等不下十几种,而且又让熟悉地方情况的州郡长官亲任察举官,这就能把各类人才作为察举对象,选士任官。
1、汉武帝推行察举制:
——察举制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三)汉朝
(4)评价:
积极:
①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促进了阶层流动;
②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局限:
③任免权由中央掌握,加强中央集权;
④推动儒家思想成为选官标准。
①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
②后期选官被世家大族操纵,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
③地方豪强势力的崛起,也不利于中央集权。
2、重要补充:积功劳为官、征辟制:
概念:征辟制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主要由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1、汉武帝推行察举制:
地方推举 考核 中央授官
——察举制
材料: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当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自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继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制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思考:为什么九品中正制会取代察举制呢?
人口流动加剧,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
地方大族操纵选拔权,不利于中央集权
曹魏求贤若渴,需要人才,察举制不适宜选拔的需求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四)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1、背景
2、创立:
曹魏创立,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次授以相应的官职。
4、标准:
高门(上品)
寒门(下品)
初创时重视家世、道德、才能
西晋时主要看重家世、门第
5、实质:
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6、衰落:
随着士族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具体做法:由各州郡从本州郡在中央任职且德名俱高者中推选大小中正官各一人,将本州郡人才分为九等,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分别品第,并加评语。小中正协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四)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3、内容:
设置中正、品评人物、按品授官。
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
评定士人资品,写出评语“状”
吏部授官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四)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7、评价:
材料:九品中正制颁行之初,门第并非是定品的惟一标准,才能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由于举荐制度的性质没有改变,而中正官徇私舞弊,以权谋私,门第成为选官用人的唯一标准,渐为诸姓士族垄断,最终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政治。
材料2: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将举官察吏的标准定在品行情操上,而衡量其高下的唯一尺度是儒学的仁义忠孝。于是,“家训”“家诫”的家学教育便适时而兴盛起来。
——摘编自吴霓《论魏晋九品中正制与私学的关系》等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四)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7、评价:
①早期为曹魏政权选拔了大量人才;
②选官权收归中央,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对魏晋南北朝时的家学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推动了儒家思想传播。
后来成为巩固门阀政治的工具,具有垄断性和封闭性的特点,阻碍阶级的流动(阶级固化),不利于人才选拔和中央集权。
积极:
消极: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四)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材料:至南北朝,有识者对士族政治以及九品中正制多有批评。君主为了改变门阀势盛,威权下移的局面,开始启用寒庶,典掌机要。标准由出身门第变为以文化考试为主,考试逐渐居于选用官制度的中心环节。
——《阎步克自选集》
以寒门抑门阀,以考试代门第
思考:针对上述弊端,统治者做了哪些调整?
1、南朝宋孝武帝刘裕任用出身贫寒的戴法兴、巢尚之等人担任中枢机构要职,负责协助皇帝起草诏令决策国家大事,从而出现了“寒人掌机要”的局面。这一现象反映出( )
A.门阀士族政治结束 B.庶族地主掌握权力中枢
C.君主权力有所强化 D.九品中正制已遭到废弃
c
皇帝
寒门
九品中正制导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不利于中央集权。统治者需要打破门第取士的标准,打击世家势力。
封建经济发展,寒门庶族地主势力加强。为了维护和扩大经济利益,迫切需要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①社会经济发展,门阀世族衰落,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②统治者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③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使得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五)隋唐至清
——科举制
1、背景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五)隋唐至清
——科举制
2、标准(特点):
(1)隋唐:创立与发展
3、发展历程
分科考试选拔人才(才学)
知识回顾: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开创
正式形成
持续发展完善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五)隋唐至清
——科举制
(1)隋唐:创立与发展
3、发展历程
时间 科目 结果
制举
常举 每年
自主学习:根据教材梳理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内容
皇帝自设科目
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
取得为官资格,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
材料:大中十四年(公元860年),礼部侍郎裴坦主考,进士科考生一千余人,有三十人及第,其中皆衣冠士子,是岁:郑义则,故户部尚书瀚之孙;裴弘,故相休之子;魏当,故相魏扶之子;令狐湻,故相令狐綯之子。余不能遍举,皆以门阀取之。惟陈河一人孤平,负艺第于榜末。
——《册府元龟·贡举部·谬滥》
不足:重门第、重出身、兼采名望、录取比例小
思考:唐代科举存在什么问题?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五)隋唐至清
——科举制
(2)两宋:
3、发展历程
进一步发展完善(成熟)
材料:北宋“取士不问家世”原则的确立,堪称我国封建选士制度史上的一大变革。至此,魏晋隋唐“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的时代始告终结。
——张邦炜《论北宋“取士不问家世”》
思考:两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的表现有哪些?
①“取士不问家世”,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②严格考试制度,“锁院”“糊名”“誊录”等,更公平、严密。
③考试程序和内容有了明显的变革。对北方考生单独分配录取名额;殿试制度,形成了州、省、殿三级考试,形成了三年一考的考试周期;以经义取代诗赋,注重真才实学。
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五)隋唐至清
——科举制
(4)明清:
3、发展历程
鼎盛与僵化
①形式:
②生源:
③内容:
④形式: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
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须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八股取士
进士题名碑
这些进士题名碑记载了元、明、清三代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现存于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历史解释
历史纵横:明朝科举考试中的南北卷制度,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 从 1427 年 起, 在 会试中实行南北卷。会试录取 100人,其中南方 60人,北方 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 55%、35%和10%。
怎样看待材料中的南北分卷制(南北榜争)?
①反映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背景下,科举录取的公平性(科举录取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
②明朝最终按地域分配进士名额的做法,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明朝统治,为后世借鉴(沿用)。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五)隋唐至清
——科举制
(4)明清:
3、发展历程
鼎盛与僵化
如何理解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在走向衰落?
材料:科举考试偏重文学、历史和学术问题,使得统治阶层产生一种讲求考证、沉溺文学或一味好古的倾向,这对培养求是致用的思想是很不利的。这种制度虽然使中国保持了上千年的稳定,但是它同样也阻碍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科举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
(2)考试以儒学为主,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3)片面应试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是一种文化专制。
清末:废除(1905年)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五)隋唐至清
(4)明清:
3、发展历程
鼎盛与僵化
材料一: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达到充分发展时,是由一系列考试组成的。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但是科举选官的范围较之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资格参加科举,这对排除当时门阀士族的残余势力,提高官员素质和改善吏治,都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扩大统治基础
选官权力改变
积极:(1)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2)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促进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3)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利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4)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五)隋唐至清
4、评价
材料四:科举考试偏重文学、历史和学术问题,使得统治阶层产生一种讲求考证、沉溺文学或一味好古的倾向,这对培养求是致用的思想是很不利的。这种制度虽然使中国保持了上千年的稳定,但是它同样也阻碍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五: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明)顾炎武:《日知录》
消极: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
考试以儒学为主,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能与时俱进。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五)隋唐至清
4、评价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朝代 制度 标准 方式 特点 演变趋势
先秦 ①选拔标准:
②选拔方式:
③选拔原则:
④选官基础:
⑤选官权力: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
明清
军功与爵位官制密切相连
世官制
举荐与军功爵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八股取士
血缘
才能
军功
品行
才能
门第
出身
才学
世袭
品评授官
考试
与分封制、宗法制相结合
以才能和品德为依据
与当时门阀政治密切相关
冲破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与君主专制强化相关
家世门第到学识才能
举荐
血缘世袭到公开考试
逐渐走向制度化
日益扩大,官员素质
不断提高
由地方到中央
趋势: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完善,选官日趋科学、公正、客观
实质: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中国古代的官员管理制度
夏朝时期已经形成了官员管理的意识,和初步方法
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其或不恭,邦有常刑。
——《尚书 夏书 胤征》
秦以前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监察,官员管理法规,也未形成比较系统的官员管理队伍及人员,
秦之前严格意义上的官员管理制度是未形成的
第二章
古典水墨风格
考 核
总体上看,内容涵盖了东海郡的行政机构、官吏配备、农业、民政、财政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
1.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和吏员的配备;
2.户口数、性别及年龄结构,流民安置;
3. 提侯国邑属国、宿麦田及桑田面积的增减变化;
4.钱谷的出入
墓主师饶曾任东海郡功曹史,约葬于王莽时期。
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考核内容
考核功能
中央
御史审核
郡国汇总制成计簿
郡、王国
户口垦田
钱谷入出
盗贼多少
县、侯国
考核时间:每年岁末
考核对象 地方行政长官
考核:也称考绩、考课,是中国古代政府对官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察、核实并评定优劣等级的一项人事管理制度。
考核官员
二、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一)秦汉
——上计制
——大都流于形式
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
1、考核部门:尚书省吏部
3、考核方式:
地方向中央报告+皇帝遣使巡查
2、考核对象:九品以上官员
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
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二、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二)魏晋南北朝
(三)隋唐(官员的考核归吏部)
材料:《大唐六典》规定:“考功郎中之职,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除此之外,还有40余位职官参与考课分工事宜。唐代对流内官员和流外吏员按照不同标准实行分类考课。其中针对流内官员的考课标准可以概括为“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政府着眼于官德品行。“二十七最”则是根据官员职位职能特点的不同而提出的具体要求。各地各部门先行考课并将考课结果编制成册形成"考簿”,然后逐级检勘、汇总、上报,最后上报至尚书省考功司以待会考。最后由皇帝确认后生效,作为官吏俸禄增减、品阶升降甚至职务变动的重要依据。
——摘编自《唐代官吏考核与监察制度的互洽逆转及启示》
思考:唐代官员考核有何特点?
分工明确
标准详细、系统
流程严密
与官员奖惩相结合
考核机构健全
考核内容广泛
唐代的考课制度有三大主要特点:一是覆盖广泛,把所有的官与吏均纳入考课范围;二是等级与标准明确、客观;三是制度严密,既有专门负责此事的机构,又有明确的考课时限,既有校考使,又有监校使,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二、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
考核部门:尚书省吏部
考核方式:
地方向中央报告+皇帝遣使巡查
考核标准:品德+才能
考核功能:官员升降依据
规范考核制度(主体、对象、方式、标准)
考核对象:九品以上官员
二、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唐代“四善二十七最”
四善:指品德方面的四项标准。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二十七最:这是针对各个职位的具体工作而规定的不同要求,偏重对其在职才能的考察。
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
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大都流于形式
(二)魏晋南北朝
(三)隋唐(官员的考核归吏部)
磨勘
1、制度:宋代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迁的制度称为“磨勘”。
2、机构: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南宋在御史台设考课司,共掌考核。
3、标准:“四善四最”。
宋神宗熙宁元年颁行考核州县官员的《守令四善四最》“四善”沿用唐制,为德义、清谨、公平、勤恪。“四最”是断狱平允、赋人不扰;均役屏盗、劝课农桑;赈恤饥穷、导修水利;户籍增衍、整治簿书。
四善
德
慎
公
勤
(四)宋朝
——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
二、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依据
升迁
降调
考察外省文官
考察京官
四格:守、才、政、年四个方面 (操守、才干、政务、年龄)
八法:官员不合格的八个方面
(贪、酷、不谨、罢软无为、浮躁、才力不及、年老、有疾)
考满
考察
明朝考核
清朝:
考课制度
京察
大计
内容
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初考
再考
通考
京察
外察
结果
称职
平常
不称职
贪、酷者削职为民,情节严重者依法惩办
罢软、不谨者免职
浮躁、才力不及者降职使用。
考核标准:
四格八法
(五)明朝
二、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六)清朝
二、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朝代 考核制度或归属部门 考核时间 考核对象 考核结果
秦汉 上计制 每年岁末 地方行政长官 官员赏罚的依据
隋唐 两宋 尚书省吏部负责考核 每年 九品以上官员 官员升降的依据
明朝 考满 三年、六年、九年 任职期满的官员 分三等,是决定官员升降的依据
考察 三年 外地官员 查处官员贪、酷和作为
六年 京官
清朝 京察 三年 京官 官员奖惩的依据
大计 外省官员
总体趋势
①官员考核制度渐趋完善②品德与政绩并重③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开考核;④考核日趋严格,标准细化;⑤奖惩结合,考核与惩贪结合。
二、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拓展:中国古代考课制度的特点
①考核内容较全面:既考察经济和社会指标,也注重对官吏道德才能的评判。
②考核对象合理分类:中央和地方的官吏都要接受考核,而且对地方官和京官采用了不同的考核体系。
③考核机构专业化:唐代出现最早的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代由吏部尚书和御史台都御史会同有关部门行使京察和外察之职。
⑤考核过程注重公开公正:宋代对京官的考核叫磨勘,意为检查复核,以防止申报不实或奖惩升降不妥。
二、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拓展:中国古代考课制度的评价
(1)积极:
①有利于提升官员的积极性和政务处理能力;
②考核与监察结合,与奖惩配套,强化了中央集权;
③督促官吏励精图治,推动社会进步;
④官吏德行、能力得到重视。
(2)局限:
①中国古代官僚考核制度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②考核逐渐流于形式,作用有限,制度本身不能杜绝官僚的腐败和低效。
第三章
古典水墨风格
监 察
1、中央:
2、地方:
御史大夫
秦:监御史
秦朝
中央
御史大夫
郡
监御史
汉(武帝):刺史
汉朝
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刺史
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刺史由丞相派属员分任,秩六百石,但出刺时代表朝廷,故“位卑而权重”。十三部刺史的设立,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白寿彝《中国通史》
刺史
特点
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代表皇帝巡行郡国
刺史的职权虽重,却不直接处理地方行政事务
三、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一)秦汉
1、中央:
2、地方:
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
十道监察区,监察官巡回监察
御史台
御史大夫
殿院
殿中侍御史
察院
监察御史
①台院:“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
②殿院:掌殿廷供奉之仪式”;
③察院:掌分察百僚,巡按州郡,纠视刑狱,肃整朝仪”
台院
侍御史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十五道,每道派监察御史一人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二)隋唐
三、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三)宋代
中央: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台谏合一
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设四监司、通判
宋代监察制度的重大变化就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三、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四)元朝
中央
御 史 台
地方
行御史台
肃政廉访司
(五)明朝
(1)中央:
(2)地方:
御史台
行御史台、肃政访廉司
都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科道并立)
(1)中央:
(2)地方:
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临察网络。
御史代皇帝巡按各省
特点:品级虽低(正七品),但权力很大
(六)清朝
(1)中央:
(2)地方:
六科并入都察院,都察院监察百官(科道合一)
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
三、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御史台模式
督察院模式
三、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中央 地方
秦朝
汉朝
隋唐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御史大夫
监察史
御史大夫
十三州刺史
御史台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派监察官巡回监察
御史台
“台谏合一”
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四监司)、通判
御史台
行御史台(省)、肃政廉访司(省以下)
都察院、六科
御史代皇帝巡按各省、按察使司
都察院
按察使司
要求:将下表补充完整,并思考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皇帝耳目 自上而下 组织独立
小结:结合秦汉以来的监察制度的变化,归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①服务于皇权;
②组织独立,自成系统;
③垂直管理,以轻制重(位卑权重)
④严格监察官的选任;
⑤监察方式多样化
材料1:汉武帝派出的刺史,论职级只有六百石,却可弹劾了二千石的郡国长官。唐代御史台成为一独立机构,所谓三省、六部、一台,监察权脱离相权。宋朝谏官脱离门下省,变成秃头的,独立的,不再隶属于宰相。地方设通判,直隶皇帝。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七)特点
三、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知识补充:中国古代谏议制度
(1)含义:古代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就是谏议制度。
(2)发展演变:
朝代 措施
隋唐
宋元
明清
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
出现了谏议机构——谏院
与皇权的高度加强一致,专门的谏议机构被取消
三、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八)评价
材料: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1)积极:
(2)局限:
①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②加强了决策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澄清吏治,提高官员的素质。
①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权力;
②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课程总结
实质: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先后经历了世官制、荐举功劳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不同形式,不断丰富完善,反映了统治阶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统治需要,总体上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其完整性、发展性和连续性为世界罕见,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仍有其借鉴作用。
考核与监察是历代官员管理的基本手段,是官员队伍有效运行、维护中央集权的重要保障。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与监察不断完善、发展,日益法制化、规范化、严密化。考核制度在发现、提拔德才兼备之人,激励官员忠于职守,勤勉为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监察制度在对行政权力的制衡、惩恶扬善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对今天仍有积极影响。
课程总结
课堂检测
2、“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1、公元前134年,汉武帝诏令郡国每年向朝廷荐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以被以被擢用(提升任用),由此形成固定的“察举”制度。出身贫寒、40多岁开始钻研《春秋》的公孙弘通过察举拜为博士,十年内升至宰相。公孙弘的经历说明察举制( )
A.对人才选拔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B.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名存实亡,无法选拔出有用人才 D.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A
A
课堂检测
3、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其主要原因是( )
A.统治者重文轻武 B.北方长期战乱
C.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D.吏治腐败
C
4、明宣宗时,科举考试出现南北卷。宣宗说:“科举取士,须南北兼顾。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取士,北方仅什一,非天下之公道。”由此可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地录取利于政权安稳 B.品德修养显得更为重要
C.科举取士应该公道第一 D.明朝都城已经迁往北方
A
谢
观
谢
看